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木叶之隐形刺客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粮收购谣言起

木叶之隐形刺客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粮收购谣言起

作者:雪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0-29 14:26:18 来源:258中文

随着大批的金鸡纳被运到九龙江、红河府两个疫区同时两处采取强硬手段禁止饮用生水和随地大便违者强制驱离出南中地区。这这样的组合拳之下之前有向西、向南蔓延的两处疫情被迅速控制这让一直受劳动力不足而困扰的南中军上下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以后再有人要进入咱们南中要先行隔离数ri看看有没有什么暗疾和传染病。之后在这些辰光里咱们得对他们这里要注意点什么比如饮水卫生防止蚊虫不得随地大便。

在每旬一次的议事会上执掌户司的承政黄世安率先放了一炮。

就是如今老人们都知道如何的讲究卫生什么饮食、如厕、用水、沐浴、防蚊虫等等事项但是新人却不是很明白。所以走在街头上往来的人群中那个是老民那个是新人当真是一望便知。甚至夸张些不用看用鼻子闻一闻就知道了

税务司吴老狼的话让大家轰然大笑显然他们对此也是有同感新移民的卫生习惯往往都是在与老民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之后才逐渐养成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随着大批移民的涌入不时的会爆发一次又一次的传染病的原因。

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导致各种病症的流行和爆发这在卫生医疗条件都强了很多的现代社会都属于不好控制的事情更何况是在17世纪呢?最简单最实用的办法就是制造一个隔离区出来对试图进入自己的区域的人流实行短暂的隔离观察。

好这件事情便作为一项制度在各处关口、码头实行关于隔离区的房屋、床铺食宿人事、钱粮等事项由你们户司和巡检两家一起商量一下拿出一个章程出来下次议事的时候大家一起议一议

主公今年的夏粮征购应该如何部署?

黄世安看了一眼自己的记事簿上又一次的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崇祯五年的第一季稻米马上就要上市了虽然因为年初北方地区的蝗虫灾害红河府地区的粮食、油料作物有可能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在河静府以南地区特别是灵江以南、九龙江、湄南河地区当年开垦的大片农田已经进入了稳产高产期预计这一季的亩产应该可以在四石到五石之间。

如果再加上套种的油菜和山区坡地上种植的玉米、土豆、番薯等作物今年的收成又将是一个令南中军各级官吏们疯狂的数字。

不过与内地的官吏略有不同的是内地的官吏要有些想要做事的心思的额都发愁粮食不够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在南中因为担心粮食丰收引发谷贱伤农继而因为农民手中没有现金无法购买工业品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却是南中军从上到下各级官吏们发愁的事情。

我们如今在九龙江有大七百多个屯堡、田庄、农场之类的所在在湄南河地区从事水稻等作物种植的也有二百余处这些屯堡农场多的雇工上千人牛马数百头少的也有一二百人数十头水牛总计耕作面积截止到本年插秧之前为一千三百二十七万零八百三十七亩六分。就只按照每亩出售一石余粮计算也是一千余万石余粮。何况这个数字至少要翻一倍以上。

翻一倍以上?也就是在单单两个新垦区就要有将近三千万石粮米要在市面上出售。这个数字一下子就让高层们有些魂飞魄散了。

这个我们得筹备多少钱来收购余粮?还有除了各处仓廪和村镇的思无仓等处之外上哪里去找仓储之地?还有这些粮米收购了之后如何处置?

更要命的是粮食收购价怎么定?低了正所谓谷贱伤农高了我们怕整个市面就乱了

人们在会议上开始根据各自部门、各自的职责开始争论起来。围绕的问题就一个怎么处理这海一样的粮米和油料?

内地的灾害频繁导致了粮食不断地减产以往所谓的鱼米之乡杭嘉湖平原、苏松太平原早已因为大量种植经济作物桑树、茶树、甚至还有灯芯草而由粮食输出地区变成了粮食输入地区依赖湖广地区出产的稻米。

而近邻两广福建地区因为人多地少历来就是粮食输入省份。

这些地区的商人从一年多以前就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猬集在南中的几处口岸之中打算大批的购买粮食北上牟取暴利。

我们粮食统一出口价是五钱一石不含运费但是这些商人运抵广州、漳州、泉州之后价钱便是翻了一倍还多。端的是好买卖掌管商情室的木牙狗依旧是那副有些不太标准的官话总是听起来让人觉得有些怪。

可是我们巡检司抓获了几个到附近州县收购粮米的商人村民反映这群家伙给出的价格不过每石五分银子着实可恨还有谣言在南北各处传播将军府这几年又是炼铁又是修路浚港架桥还有大大的海船府库里早就没钱了。商人给的粮价虽然低但是总比稻谷在家里谷仓中堆着生虫子强

巡检司的承政包中辰依旧是那副谁都欠我钱的嘴脸。

听到有谣言在自己的地盘上传播意图搅乱人心进而在即将到来的夏粮征购中获利守汉突然有一种即将要面对一场大战的兴奋这种感觉似乎只有在描写开国之初两白一黑大战的各种材料中能够略窥一斑。

不得不承认这个谣言造的还是有点水平和欺骗xing的。它巧妙的将粮食收购价和南中进行的基本建设和水师建设混淆起来。巧妙地将各处的港口、道路、桥梁和船厂里面的大海船铁厂的高炉同粮食收购价款相结合起来。

让人们通过他们看到的各种现象本能的意识到官家的各处府库里已经没钱了钱都用于建设这些了。以往进行的粮食收购价格怕是要执行不下去了。

并且充分的利用了这个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慢消息较为闭塞商人与农民之间的严重信息不对等等先天条件几乎同时在各处传播类似的谣言。让人们只看到了自己家附近的情形让人们意识到今年的粮食价格怕是要跌倒谷底甚至可能会没钱收购。

当人心惶惶的局面在各处村寨的农民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之后这些商人便会以救世主的面貌出现大肆的低价用低得不能再低的价钱来收购农民的粮食和油料作物、

果然好手段好算计

陆羽居茶楼的二楼上一群茶客正在围坐在一起听一个茶客在那口沫横飞的大谈特谈。

我去船厂看过了四个船台上每天都是数百人在那里昼夜赶工那船恨不能有数百丈长?数十丈宽?俱都是用上好的钢铁做骨架头等的棉布做风帆一条船不装载几千人至少一千多人是少的还有数十个大炮的炮位只要一开火大火炮炮子如雨而下只怕是大罗金仙也是难以讨了好去

方仁兄你是如何进的船厂的?进船厂可是要有腰牌还要验过斗箕的。等闲是进不去的

被人称为方仁兄的方励志撇撇有些像蛤蟆的大嘴眨眨略有几分近视的眼自来有人的地方就有法子可以想。这官家造着大船为的是什么?

不是往来运输通商吗?

呸你个夯货官家什么你就信什么啊?与方励志平ri里走的十分近的另一名茶客柴京呵斥了一番那位茶客知道什么叫好大喜功吗?知道什么叫征伐无度吗?知道什么叫穷兵黩武吗?知道什么是不体恤民生吗?

柴这话的有几分道理。方先生见有人出来为自己摇旗呐喊心中更是得意我辈读书人便是要为民鼓与呼。请主公停了造船、修驰道、建桥梁等耗费巨大之事与民休息。

如果主公一意孤行呢?

唉大批的钱粮人力虚耗在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上试问圣人教导我们民以食为天可是这大船、钢铁、道路、桥梁哪一样是与民之食有关的?钢铁能吃?还是大船能吃?

四座高炉每座耗费钱粮巨大每ri里有数千人在那里劳作为了这四座高炉矿山上又有数万人在那里劳作。搞得现在马上就要新谷上市了可有一点要开仓收粮的意思?

就是嘛往年有钱的时候到了这个时候早就把新谷子的收购价格贴出来了可是今年为什么还没有贴出来?

方励志和柴京二人如同苏州评弹先生一般一唱一和一搭一档将一套套法、概念了出来见围坐在一旁的茶客们不住点头二人的眼睛略微交流了一下彼此会意。

列位家中还有些事情要去料理一二今ri的茶钱便由我来

诶方先生您为大家剖析情势怎么能够让您花钱呢我来我来柴京在那一旁急急吼吼的掏着钱袋子见他如此方励志起身团团的做了一个罗圈揖同众人告辞。

柴京只管在那里掏着钱袋却是用右手掏着右边的袍袖一面同众人争抢一面口中不住的念叨着莫要抢莫要同我抢。

旁边有那手脚利索的早已掏出银元来会了账恰好在银元交到茶博士手中时柴京的钱袋子也刚刚取到手中。

你们这群人好了是我来请客的

柴京有些不高兴转身拂袖而去留下一群人在二楼上面面相觑。

照方先生的如今官家没钱收粮食了?

差不多可是我今年大儿子要娶亲正是要用钱的时候以前的那些钱都用在盖房子买生荒地、肥料、农药、种子上了家里要是不卖粮食可就很难看了

前天柴京不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官家不收咱们就卖给粮食商人吧

方柴二人前后脚下了茶楼一前一后在街上行了几十步远转过两条巷子来到一座宅院的后门。二人见左右无人不由得一阵大笑这群土鳖又被忽悠了

先生还是您的道行高几句话就把这群家伙给绕进去了他们不想想官家掏钱收购上哪里去找这样的好事?换了在内地嗤你自己巴巴的去交皇粮还得掏银子打点才可以

柴京我们不去管那个我们是做学问的额只管收钱为人家做事。人家也是看到我们有些的名望才愿意掏钱让我们通过我们的嘴把他们的话出来之后人家才好做事牟利。

先生得对我们只管收钱办事只要对方给钱便是让我姓柴的我的老娘是个婊子我也是照不误。

嗯孺子可教也

师徒二人笑了几句见四下里无人便轻轻的扣动门口的铜环不一会门扇的门开放一个家人打扮的人走了出来二位今天辛苦了。这是今天的膏火银子是书院见两位辛苦给二位读书时添个灯油用的。

多谢多谢

接过钱袋子用手略略掂量了一下方先生眉梢露出了笑容不知道几位大掌柜的还有什么吩咐吗?

吩咐倒是没有不过据你们似乎没有吴先生的效果好他可是什么都敢编的而且就算是当面被人拆穿了也丝毫不以为意你们二位似乎这点不如他。

见后台老板如此二人只得嗫喏着承认自己的不足是是是先生教训的是在下回去一定改正。

待那家人将大门关闭听得一阵杂沓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方柴二人这才讪讪的转身向巷子外走去。堪堪走到巷子口眼前正是一片耀眼的阳光正要停住脚步想让双眼适应一下这刺眼的阳光忽然觉得眼前一黑几个身影从一旁闪过遮挡住了视线。

你们你们是什么人?光天化ri之下难道还想拦路打劫不成?

就是顺化可是有王法的地方快快闪开道路要不然我可就要喊巡检了

见挡住去路的几条大汉看上去面貌狰狞身材jing壮一望便知绝非善类就算是柴京有龙阳之好断袖之癖但是面对如此多的jing壮汉子不由得他也有些心虚胆颤。

二位可是刚刚饮过茶了?陆羽居的茶虽然不错但是饮多了对肠胃却是不太好。我们为二位先生备下来一顿便饭还请二位不要推辞。

人群中一个稍显瘦弱的汉子低声带着几分野兽面对着眼前的猎物时那种戏谑玩弄的态度同方柴二人明了来意。

几声闷响之后一辆停在巷子口运送杂货的马车几个伙计打扮的人将几口破筐丢上了车厢走

此类事情在南中各地不同程度的上演着前后共有百余人被统计室和巡检司密捕。

都是些没骨气的家伙老子打也不曾打骂也不曾骂只是将他们带进了审讯室剥了衣服绑在木桩上然后掌刑的的们将一桩桩一件件的刑具搬进来几个家伙就开始忙不得的招供了

统计室的牛千刀提起这次审讯觉得一点挑战xing都没有。

主公根据这些人的供词他们都是受雇于某个书院或者学堂之类的名义上这些书院和学堂给他们膏火银子让他们在我南中做学问实际上便是扇yin风点鬼火写揭帖造谣言。

目的便是搅乱市面造成恐慌让各处的农民低价抛售手中的稻米、油等物。他们在从中谋取利益。

这些人除了每天游走于各处茶楼酒肆大发厥词之外有点便是骗吃骗喝顺手牵羊。

唉文人自古便是无德

听了这话守汉脑海里立刻高高挂起这一行金灿灿的大字。

更有甚者今年冬天的时候大雪成灾开chun之后又是蝗虫又是天花连主公的儿子都未能幸免前不久又有疟疾这是老天对主公的行径提出jing示。

上天示jing?示他们的妈的什么jing?

别的事情都好唯独守汉的长子因为天花而夭折这件事极大的刺痛了守汉这个时代的人年近三十没有子嗣流传可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俗话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这群人可是又打了守汉的脸又揭了他的短。

这个仇恨可是结大了

这些人背后的书院是什么来头?

这书院不是我们南中的

几个书院大抵是当年郑家的残余或是躲藏在莫家的地盘上或者是干脆浮海逃走这几年见势头过去守汉的南中军懒得追究他们便心思活动起来在两广福建等地在清化等处以书院的名义罗了方柴二人这样的无耻文人悄悄的潜回南中进行类似的活动。

除了郑家的残渣余孽之外更有内地的商人掺和在里面出钱出力似乎这些事情内地的商人更是幕后主事之人

这就合理了

守汉将统计室、巡检司两家联合行文上报的禀帖丢在桌上想来是内地商人出钱郑家的残余势力打头阵两下里合伙商人的目的是为了利润郑家的目的则是要想法子恢复自己的江山就算是恢复不了也要给李守汉添点恶心

既然你们要玩那我就陪你们玩

被人刺到内心最痛的一块伤疤守汉的杀机顿时涌了上来。

摆手示意牛千刀和包中辰二人下去守汉有些颓然的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半晌无语。

李沛霖不知道何时从外面走了进来大人?

宗兄你看看这个。

守汉将那份统计室和巡检司的禀帖递给李沛霖示意让他了解一下情况。

主公是不是我们也要开始进行夏粮征购了?

一目十行的看完了那份禀帖沛霖出了自己的见解。

守汉点了点头不管是从节气时令还是从市面从稳定人心上都要开始进行征购了。

定价多少?今年各处都报告丰收。

从秧苗插到水田里种子播到土壤之中南中军便要求各地上报作物的生长情况每月一报。从出苗率到苗期的情形病虫害扬花吐穗甚至到了每一个稻谷穗子上大约有多少颗稻谷都要有比较详细的数据上报这样一来那些上报某处有嘉禾有祥瑞的事情便被杜绝了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每年、每季、每一块地的大概产量便可以从这些数据当中估计、分析出来。

这也是培养村官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好处之一。

外面的人通过这群腐儒之口我们造钢铁造大船属于好大喜功不顾民生那好从今年开始我们的粮食收购便要更新一个花样了

市面上的粮价是多少?

河静的略低一些顺化和九龙江等处的稍高一些但是通扯下来应该是在三分银子一石。

三分银子这群家伙还真是大方

为确保生民之利自本年即崇祯五年夏粮之季节起我南中军各地实行保护xing收购以市面价格三倍之价格收购各类粮食油料作物。一半给付现金一半以我南中所出之各类商品折价计开九转钢类制品、熟铁类制品棉纺布匹等亦可使用该票据于各处兑换各类加工等项。

吴永海听着儿子念着南中商报上刊登的消息并且仔细的端详着上面附着的那票据的图样工业券?

工业券的正反两面分别印制着代表自己身份的工业券字样和面值多少的明。

除了可以用这个工业券来购买哪些铁器还可以买盐买糖买我娘喜欢的细棉布另外要是您打算去到榨油坊把咱们家的油菜籽榨成菜油也可以使用这个来代替。

吴永海的大儿子用父亲能够听懂的语言为父亲讲解这个工业券的用途。

吴永海一拍大腿这东西不就是和手中的南中通宝一样嘛

阿爹似乎还是有点不同的照报纸上的买这个东西用工业券支付的话好像还可以在工业券的面额上再上浮一成折算。也就是一百文的工业券要是用来买东西的话可以当一百一十文用。

相比较之下粮食商人用每石三十文的收购价来收购稻谷虽然对于稻谷的含水率要求不那么高不过同可以用工业券大量、便宜的购买那些老婆孩子和自己都喜欢的东西来似乎还是卖给官家合算些。

官家就算没有钱但是官家有我们想要的东西啊

吴家父子没有注意到报纸的另一版面上赫然登载着一个公文为保护农人利益防止粮食商人欺诈及坑害农人凡未在户司办理并交纳粮食收购保证金者禁止下乡购粮。农人有权力在遇到不能出示粮食收购许可牙帖之商人时将其扭送各处村寨巡检处严惩。

一份粮食收购牙帖也不贵要缴纳一万两银子的保证金。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