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木叶之隐形刺客 > 第二百零二章 风起吉庆围(中)

木叶之隐形刺客 第二百零二章 风起吉庆围(中)

作者:雪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0-29 14:26:18 来源:258中文

ps:

双更求月票拼了

人世间的事情就是这么变化无常。贰伍捌中文

几个时辰之前还在城下威风凛凛的指挥部下对新安县人马大肆屠戮的首脑人物如今却坐在自己面前将一笔笔的银元拱手送上而且在即将开展的商贸活动中为自己加了干股这让邬文明大人感觉是如此的美好

算算账刚刚一见面便送上了两千银元为白天在城下的屠戮行为给邬大人带来的惊吓表示歉意之后又是准备花费五千银元购买土地大埔的土地值得了五千银元吗?更何况还有那一万银元用来打通各路关节的费用?

邬大人脑海中都在冒出这样的念头“是不是一定要调走呢?留在这新安县任职也是不错的”

“天华还有些俗务要去处理待天华从惠州、潮汕一带回来再来与老父母品茗谈天。”

事情已经办完把自己的想法和底牌都向眼前这个官亮明陈天华觉得没有必要继续留在这里与他扯这些没用的咸淡便起身告辞而去。

虚情假意的挽留了几句邬大人便安排家人打着新安县衙门的灯笼送陈天华一行人出城。

在府门前看着夜幕中陈天华一行人策马而去十余匹骏马的蹄铁在街巷的青石板上敲击出一溜火星转瞬就消失在苍茫夜色之中。

望着这无边无际的夜色想想今天这一天大起大落的事情不由得让邬大人唏嘘不已感念世事无常。

“东翁。东翁?”一旁的师爷高昌声向自己的雇主发声询问。

“学生有事要向东翁请示。”

高昌很是恭谨守礼的向邬文明问道。

回到书房之中邬文明大人很是大方的命人通知太太抬了五百银元过来。

“老夫子这是方才陈天华那厮送来的银子。奉送五百银元给老夫子听近日便要有纳宠之喜事?这算是我给如嫂夫人添置些首饰头面钗环之类。”

邬文明不是那种科举正途出身的书生但是正因为如此花钱买了一个恩贡的他更加熟悉官场世道人心。懂得如何与人分赃不分享。

“那学生就愧领了”高昌也不客套千里为官只为财他们读书不成。去而学幕当这个钱粮刑名师爷为的不就是一个钱吗?

“但是。学生有些担心。”

这深圳河以南地区向来是五大家族的地盘元朗(包括屏山、厦村、十八乡及新田等)、锦田(包括锦田及八乡)、粉岭上水(包括大埔、粉岭、上水、沙头角及打鼓岭等)及沿海谷地(包括沙田、荃湾及屯门)等地更是五大族邓氏、侯氏、彭氏、廖氏和文氏的聚居地。258中文阅读网2 5 8zw

“而且据学生所知邓家早就视大埔为禁脔多年以来一直想要将大埔收入囊中可惜因为银钱不足未能如愿。但是他族中子弟已经有人在大埔一带起造市房出租。经营商事。收取赋税。眼下已经有了数百间门市房在那里每日据可以收得百余两银钱。这大埔已经俨然是他邓家的快活林大人要将这大埔卖给陈某人他一脚踏进去势必会和邓家起了冲突一旦冲突起来势必会是千百人的厮杀那邓家想来抵挡不过便会召集与其联络有亲的其余四家共同对付这新安县便会成为一个大修罗场啊无数人的身家性命便会因此而亡田园、房舍、财产尽会损失殆尽。还望老父母明察”

“无妨那邓家在大埔的行为可曾在我县衙有备案?无有既然无有备案那大埔便是无主之地有人愿意购买无主之地我依照大明律办事又有何惧?老夫子只管将这些银钱拿去与如嫂夫人准备打造些首饰便是了”

他宾主二人在书房之中密议已毕见邬大人心意已定作为幕僚的高师爷自然不好再多甚么起身告辞离去。

那伺候书房的书童。眼睛红肿的过来收拾茶杯见邬大人坐在太师椅上只是抬头望了一眼立刻低下头去眼中满是哀怨这副楚楚可怜的神情看在邬大人眼中顿时有我见犹怜之感上前一把抱住了书童。

“乖儿怎么何人欺负你了?告诉老爷老爷去给你出气”

“哪有人敢欺负我只是有人没良心想要人家的时候亲亲肉肉的唤个不停烦了人家的时候便是拳头拐子窝心脚咱们是做奴才的命怎么敢和老爷生气呢?”

看着书童撒娇做痴的嘴脸不由得邬大人心都醉了“都怨老爷怨老爷这样等过得几年老爷把房里的那个丫鬟锦绣许给你做媳妇可好?到时候你们夫妻二人一道侍候老爷。”

邬大人在和他的娈童打情骂俏之时城门口陈天华等人已经出了城门。在打着写有新安县衙门灯笼的听差引领之下城门官很是配合的将北门打开吊桥放下送陈天华等人出城。当然陈天华在策马冲出城门的那一刻依旧丢下了一个装着三十枚银元的钱袋“请兄弟们饮茶”

望着打着火把在白天的战场上寻找着亲人尸骨的居民听着隐约随风飘来的哭号之声随着陈天华入城的队官梁宽有些不忍“大人我们是不是有些杀戮过重了?这些人似乎不该死啊?”

“妇人之仁”陈天华在马上加了一鞭子头也不回的催马而去。梁宽只得摇了摇头朝着远处隐约可见的火光摇了摇牙催马追了上去。

便在他们出城后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又有一匹快马从城内冲出马上的骑者朝着他们远去的方向狠狠的望了两眼双腿一夹马腹照着马的屁股猛加一鞭。贰伍捌中文 www.⒉58zw.cōm最快更新朝着县城南边冲进夜色之中。

锦田吉庆围是锦田邓家的六座围村的一座最早由先祖邓伯经建于成化年间与永隆围、泰康围、南围、北围和新围合称“锦田六围”。从崇祯元年开始为了加强防御功能。族中老少又开始对这座围村进行加固。

从万历年间开始邓家已经是新安县富甲一方的人物别的不单是族长邓元勋名下便拥有良田万亩当然都是不用缴税交粮的。

而整个邓氏宗族不仅拥有锦田一带的富庶土地在新安县境内其他地区也拥有不少田地可谓是新安县第一望族。而因为宗族人口繁衍开枝散叶邓氏家族中的不少旁支亦从锦田一带迁移到粉岭的龙跃头等各地定居。龙跃头的5围6村都是邓氏后人生活的地方。

而这座吉庆围。作为邓氏宗祠的所在地可谓是这人丁兴旺的家族中的龙头。整个吉庆围呈长方形占地45亩(长约100米。宽约90米)设计整齐、采用中轴对称布局是典型的围村建筑。青砖围墙高6米厚有5米有余墙基用石筑砌而成壁上有炮口围墙四角均筑有炮楼。围内有住屋及里巷正中为一条由正门伸延至村尾神厅的大街。围外原有一道10多米宽的护河围绕整个围村只有一个出入口。设连环铁闸。

这是历史上的吉庆围。但是。如今的吉庆围在崇祯元年开始重新加固原有的围墙上设置的炮台。被人拆除之后用石子、沙子、烧灰混合后配合上购买来的熟铁条用青砖重新砌筑而成。较之原先的炮台更加坚固同时从格局上比原有炮台略微突出一些炮台上大将军铜炮、佛郎机等火炮射界更加宽阔可以互相以炮火支援。

围墙上不时有扛着长矛的族中青壮在佩戴着长刀的头目带领下沿着围墙巡逻。虽然已经过了节马上就要开始忙活春耕的事情。但是四下里都有匪患人们不得不多加提防。

从吉庆围的正门进来沿着村中大路很快便抵达了邓氏历代祖先的神主祠堂在祠堂的右后侧一座三进三出的宅院矗立在这里仿佛是一个恭顺的子弟侍立在长辈面前。

这宅院外表普通内中却是别有洞天用巨大的黄花梨做得梁柱支撑起了整间房屋。屋子内装饰华丽自不必明代人们推崇的苏州样子这里都可以看得到桌上摆的是南中的圣瓷穿花蝴蝶一般进进出出的丫鬟婆子身上都是精致细密的外洋来的棉布制成的棉袍有体会的通房大丫鬟和婆子则是身上俱都是苏州绸制成的新样式衣着。几盆极大的金桔被侍弄的极其茂盛枝头上密密麻麻的金桔仿佛一个个灯笼一般。

厅内高朋云集正在举行着宴饮之会。

一个个俊俏的丫鬟手执酒壶侍立在众人身后随时准备为客人们斟满酒杯。诸位客人面前摆设的自不必单单是这一桌的碗碟杯盘调羹等物俱都是用黄金请高手匠人打造而成。而客人们屁股下面也都是黄花梨官帽椅、黄花梨八角圆凳等。

这场景漫是在这南海偏僻乡间便是在南北二京、苏杭扬州等地也是丝毫不落下风。虽然有些带有乡间财主的土气未免被人耻笑一二但是豪奢程度却也是不亚于王侯。

正座之上此时坐着—个老得不象话的老者脸上沟壑纵横皱纹堆垒尽是风霜沧桑之意颤巍巍的举止满是皱纹的脸上足以明时间这个杀猪刀已经把他这副皮囊上最好的那一部分都收割走了只留下了松松垮垮的一部分。

酒宴已经进行了有好一阵子了主人和客人们掀起了一**的高氵朝老人似乎有些不耐酒力微微合着一双老眼在那里打盹养着精神看着子孙们同客人们饮酒赋诗。不过浑浊眼球中偶尔一现的精光却让人知道此人不简单便若一头似乎是生命进入了晚期的猛兽看上去垂垂老矣其貌不扬不过要是有人企图打这头猛兽的主意怕是什么时候变成了这头猛兽的腹内食物都不知道。

在座饮酒之人也不敢因他年老就有所轻视个个神情恭敬或是尊敬。此人便是如今锦田邓家的族长邓元勋。五大家族实际上的领袖新安县中的土皇帝。

“诸位我们今日被邀至吉庆围吃这有名的邓家盆菜庆祝邓家再添男丁。邓家老伯一家四世同堂我们大家再敬邓家老伯一杯”

上水候家的一名子弟高举起酒杯提议顿时引起了厅堂之内众人的共鸣一群人纷纷站立起来向邓元勋敬酒。

颤颤巍巍的干了半杯酒邓元勋坐回自己的座位上“各位今天的酒如何?”

“上等佳酿”

“菜如何?”

“这用萝卜、枝竹、鱿鱼、猪皮、冬菇、鸡、鲮鱼球和炆猪肉制成的盆菜遍寻整个新安县。也怕找不出第二家更好的了”

邓元勋一双老眼扫视了一下众人被他视线所及之人不由得心底泛出一阵寒意。

他阴恻恻地道:“我要是告诉各位贤侄。这酒这菜还有这房子、家具女人怕是以后都没有了。各位会怎么看?”

一时间整个厅堂内立刻变得鸦雀无声方才还热闹非凡的地方仿佛转眼变成了荒山破庙一般沉寂。

“老伯今日佳会您何出此不吉之言?”

文家的家主有些不解晃动肥胖的身躯向眼前长辈请教。

邓元勋看了文大少爷一眼。“贤侄。你手上的那对扳指。翠绿欲滴想来是好料。不知花了多少银子?还有你新起的宅院比之老夫这所蜗居强上数倍据也是花费不少。还有省城中你的外宅中几个唱曲的戏子不知道你花了多少银钱为她们赎身?养活这群尤物每月又要花费多少?”

他丝毫不理会文大少有些尴尬的神情转过头去问众人:“诸位贤侄我知道你们家中都颇有田地市面上也都有买卖铺子。这几年我们也都是财源广进。可是我问问诸位可知道如今广东遍地烽烟变民四起却是因何而来?为什么我新安县却独有太平盛世?”

“还有为什么四乡里粮价如此之低廉各位却能够赚的到海量的银子?”

一连串的问题如同一枚枚炮弹砸中了众人的心房。这几年大家都忙着挣银子了却丝毫没有想过为什么能够挣到这些钱。

“要是有一天众位的买卖铺子赚不到银子了甚至还要往里面去赔钱单单靠着手中的那些田地打出来的粮食各位贤侄你们觉得我们还能吃得上这样的菜肴吗?”

也许是因为情绪激动邓老先生眼睛似乎冒出了火满是皱纹的老脸上突然被病态的嫣红布满。

“一群不知死之将至的蠢货”

他挥起座位旁边的手杖向摆放在桌子中央那个巨大的金盆挥去当啷一声响那金盆被打翻在桌上里面的猪肉、鸡肉、大虾、鱼丸等物伴着油汁汤水撒的到处都是。几个有头面的人物惊叫着跳起身来抖落着身上的油污。

见邓元勋如此发飙惊得五大家的晚辈们纷纷跪倒在地低头请罪。

稍停了一会邓元勋将气息调匀命人将残羹剩菜撤下打扫厅堂内的残汤剩水重新给客人们泡上茶来。“诸位贤侄我问一句如今你们靠地里收成的稻米换取的银钱能够有多少?一年的收成可有你们店铺中一月的盈利所得多?”

有人在座位上不以为然的撇撇嘴“阿公漫是一月便是半月都抵不住孙儿店里售卖些南中出的五金器物如今广东大乱各地纷纷结寨自保编练团练孙儿店里每日都是左近各县的乡绅前来购买刀枪等物回去好自保身家。这些东西的利润又岂是耕种田地所能够比拟的?”

自从崇祯元年以来因为靠近广东省城又毗邻海角有港岛转运之变等地理优势新安县的大家族纷纷发现了一桩新的财路那就是成为在港岛上设立了仓房堆栈的汉元商号的分销商和代理商。

大批的铁器从针、铁锅菜刀、铲子铁锹锄头到九转钢制的犁铧也包括那些丧门枪和绝户刀海一样多的棉布、白糖、瓷器、稻米、肉瓷罐、食用油等物通过五大家和其他新安家族的店铺销往粤东各地。而五大家族则通过这样的贸易赚取了巨大的利润可以这样如今在各处围村都在起造新屋泥瓦匠们的工价也是水涨船高。

至于自己地里的稻谷卖不出价钱他们倒是没有考虑到反正有街上墟市上店铺来赚钱家里的稻谷便堆在那里就是了。

“如果我要是告诉众位贤侄这样的好日子马上就要到头了我们之前几年赚的钱很快就会赔的一干二净。地里出产的稻谷又卖不出钱大家又过惯了这样的好日子难道我们也和长乐、梅县、潮州、汕头一样去抢劫四方的相邻吗?”

两道几乎掉光了的眉毛在邓元勋的额头上愤怒的跳动着。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