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木叶之隐形刺客 > 第五百四十七章 李华宇的善意,应对之策

木叶之隐形刺客 第五百四十七章 李华宇的善意,应对之策

作者:雪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0-29 14:26:18 来源:258中文

()

第一卷箕裘承祖泽 第五百四十七章 李华宇的善意,应对之策

“林先生,舅公和大舅舅送来了如此多的粮饷补给,足见对我关宁军将士的深情厚爱。下一步,敝部该当如何,请先生示下,三桂定当赴汤蹈火,以为前部!”

见林文丙收了那份价值不菲的礼单,吴三桂又以关宁军全体将士的名义,送了数百匹战马给李华宇,请林文丙代为呈上。紧接着,便是开门见山的,直接问下一步南粤军的战略态度了。你们要打李自成,我们关宁军愿意做前部先锋。你们如果要和李自成谈判,那么,我么也跟着你们走。

对于吴三桂的这份心思,在出发前,李沛霆等人便仔细的推演过。不要忘记,李沛霆当日在国公府之中,可是组建了一个机构,专门用来模拟各方统帅的。从吴三桂所处的地理位置,手下兵马的构成,历史渊源,都仔细的进行了一番分析研究。最后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

“此人和他背后的辽西将门,势必是要在我军与大顺军之间首鼠两端,左右摇摆。就看谁家给他的好处多,谁占上风了!”

于是,林文丙的船队便出发了。

“大少帅和大掌柜的心思,主公他老人家的心思,咱们做部下的自然是不敢妄加揣测的。”面对着吴三桂用亲热的近乎于无耻的口吻称呼着李华宇和李沛霆二人,林文丙却也不多说什么。

在帅府为林文丙一行人的欢迎晚宴上,林文丙倒也是直言不讳的讲了两件事。

“各位将军想必也听说了,京城之中出现了针对我南中商人、报馆的打砸事件。鄙号大掌柜听闻了,自然是义愤填膺,当即便在天津召集了数千人准备进京向大顺朝廷讨个公道回来。却不料,李自成派遣的使者,名义上是谈判解决此事的善后,暗地里却调集了数万人马围攻我们的队伍。幸好大掌柜指挥若定,也赖于将士们用命。杀退了这数万兵马,将高一功赶进了东安县城。高某见状不妙,一面与我军重新谈判,一面暗自调动更多的精锐前来。我军毕竟众寡悬殊,吃了大亏。全军退往天津。这才有罗虎那厮趁机攻取蓟州、玉田县等处城池。”

林文丙倒也不讳败为胜,只管将东安、广阳一带发生的战事很是巧妙的修改了一番后,讲给关宁军将领们听。他也清楚,罗虎领兵东进,沿途州县归降。驻扎在这一带的蓟镇、玉田镇各部兵马倒戈,这么大的动静,也不可能瞒过这些关宁军将领。索性便大方些,把南粤军打了败仗作为罗虎大举东进的原因说出来。变相的吹捧一下自己。

这就是了!吴三桂以下的关宁军将领们顿时一块石头落了地。他们中间绝大多数人都在塔山大战时同南粤军打过交道。深知这支军队的脾气作风。那是拼命占便宜,宁死不吃亏的泼皮性格。李华梅在塔山受伤,李守汉便大举兴兵前来报仇,让施琅和吴三桂两个人带兵将整个辽东半岛几乎变成一片荒漠。

如今,那李沛霆领着南粤军在广阳、东安等地吃了亏,南粤军又岂有不报仇的道理?

“在下从天津登船出发时,大掌柜的已经命人快船往济南、南京等处去了。wˇwˇw.㈡㈤㈧zw.cōm向大少帅和主公禀明京畿所发生的这一切,等候主公的示下。”

那就是说,等候着国公爷的大军北上了?吴静思、吴勤思等人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都从对方眼睛里看到了一丝喜悦。

“不过,学生倒是听往来信使说,大少帅在济南,下令全军为大行皇帝戴孝。整个泉城,白幡如海,哭声动地。”

几个信息已经很明确了,答案几乎就在那里明摆着的。南粤军势必要和李自成大战一场。到那时,咱们关宁军身处李自成的侧翼,正如一把尖刀顶着大顺军的腰眼上!此时不好好的表现一下,以后怎么在舅舅们面前立足?

关宁军上下,可是对南粤军的粮饷待遇,军功制度等等垂涎三尺的。早就恨不得全军加入了。如今有这样的一个好机会摆在眼前,如何能够放过?无数双火辣辣的眼睛都投向了吴三桂,等他做出决定。

吴三桂端起手中银质酒杯,“吴敏思!”

他手下狼骑队的营官吴敏思抱拳拱手:“末将在!”

“今日之宴,酒不过三巡。众人不得贪杯误事!你为押宴官。有敢酗酒闹事者,当即捆打!”

“诸将!闯逆攻破京师,大行皇帝殉国。我辈臣子,本当麻衣素食,以为祭奠。今日之宴,为迎接国公爷特使之会,不得已而设酒食。自明日起,全军戴孝,刀缠黑纱,枪裹白布。各营整顿兵马,准备出关与流贼、与附逆官军作战!”

“末将遵令!”

一阵阵甲叶声音响亮。

第二天,山海关、宁远一带的驻军全军戴孝,将领们头顶的盔缨变成了白色。兵丁们肩头缠上了白麻布,手中的刀枪也是以黑白两色装饰。城池的主色调被黑白两色所笼罩。

山海关外,通往玉田镇、滦州方向的官道上,以辽民组成的义勇营,一队一队的向西开拔,准备去用那些附逆官军的头颅来为自己换取军功。

在义勇营的后面,狼骑队,火铳兵,炮队,如山林一般缓缓而行。

“就算是罗虎那厮兵马精强,大不了和咱们打个平手。蓟镇和玉田镇的那些家伙算个屁!他们的兵马城池,早就都该改个姓氏了!”

狼骑队的行军队伍当中,几名吴家的将领很是兴奋的交谈着。

滦州、古冶、开平、玉田、蓟州,这些地方城池上再一次的变化了旗号,将“顺”字大旗变成了“吴”字。刚刚从明军变成顺军的驻军,再一次面对着强大对手的刀枪时,仍旧是乖乖的选择了改换了门庭。

不过,这一次便没有那么便宜了。吴三桂手下众人对于如何吞并杂牌队伍也是颇有心得了。当即便先行将驻军缴械,从兵丁和基层军官中选拔精壮,编入自己的队伍。把那些老弱病残和名册上的兵马留给投降将领,让他们抱着花名册在那里欲哭无泪。

对于东路的变局,北京武英殿内的李自成和他的文武大员们却暂时顾不上。因为,有一个更大的变局摆在了他们面前。

李华宇的使者沿着运河北上,到了通州。这个变化,让大顺朝廷的君臣们有些措手不及。前脚刚刚打了一仗,后脚便有使者前来?这些南蛮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来使很客气,对于我军在广阳、东安等地与南粤兵马的战事表示是纯属误会。声称此番前来,是为了向大行皇帝吊丧,同时,有些前朝旧事要向陛下说明。只要陛下允准,南粤军自当为新朝效力。”

听完了通州守将派人送来的消息,大顺君臣愈发的不解了。听这口气,只要大顺承认了当年崇祯答应的一些事,似乎南粤军就会摇身一变,从大明朝廷的擎天白玉柱变成大顺朝廷的架海紫金梁。

“有什么事情,是崇祯当年答应过的?”

李自成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这巨大的幸福来得有些太突然了,让他眼前有些金星乱冒。只要把崇祯当年答应给李守汉的恩典重新颁赏给他,朕的江山便是坐稳了!

“这个,来人没有说,只是说朝中文武,还有几位大太监都知道的。当年南粤军向崇祯提出的什么协议。崇祯也是答应了,但是没有来得及实施,咱们便打进了北京城。”

有人知道此事,这就好办了!

当即李强便令手下的御营亲兵在宫中太监当中寻找司礼监太监,品级高的太监。牛金星与宋献策两人则是在朝中如云的降官之中问询何人知晓此事。

果然,翰林院、内阁,司礼监等衙门机构都有不少人知道此事。

于是,魏藻德、吴良辅、周钟等人被带到了李自成面前,为永昌天子讲说此事的来龙去脉。

其实,原本高一功与林文丙在八里桥谈判时,对承认救助协议等一系列事关南粤军权益的问题便有所涉及,只是,当时以攻城为主,如今城池虽然已经拿下,可是高一功、吴汝义两个人又去了天津。这边却再无人知晓此事。

当吴良辅、魏藻德等人口气不同的介绍了南粤军与崇祯的救助协议等事时,朝堂上立刻演变分化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

“所有借款,皆由大明朝廷名义借贷,崇祯皇帝以天子名义担保,并在协议上用大宝也就是玉玺盖印。年利六分,资金使用由南中商社掌控,以确保资金不被贪墨。还款可以适当延期,但是利息必须按期偿还。要我大顺承认这笔借款的合法性,同时继续执行这个协议?”

“两千万银元的反兼并救助,先在山东试点,用钱从官绅手中购买土地,然后低价卖给农民耕种?这不是我我大顺在陕西、湖广推行的手段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还有两千万银元,用于在广州建立法官学院,为大明各地官府培养法官,以确保救助协议执行。我大顺应该把这些官吏收到手里,用来各地州县官衙!”

牛金星、宋献策等人不住的点头称赞。认为可以接受这桩生意。不过就是年息六分,却能够换来不动刀兵的收获巨大,这种买卖,不做的是傻子。

当然,李大公子为了能够让新朝君臣有个体面的台阶,能够顺利的接受并承认这个协议,也是煞费了一番苦心。将之前的救助协议,包装了一番之后,改成水利合作协议、棉花收购协议、官员培养协议。

其实,也就是救助协议的变种,大顺向山东贷款修水利工程。棉花收购协议则是建奴吃够了苦头的两头在外。而官员留学协议,则是南中免费给大顺培训官员,让他们学习南中的律法和制度,只不过这个培训只收科举出身的官员。

这也就是牛宋二人支持承认这个协议的关键所在。虽然说东征以来,一路受降,似乎科甲一系的声势浩大,人数众多,但是,如果从手中掌握的权利含金量来说,却远远不如伍兴的秦法学堂派。

而且,在大顺元老们心中,秦法学堂,那是自己家孩子学了本事后管理自己家的产业,而对于投降的前明官吏们,处理政事的能力放在一旁,捞取好处的本事却是十足的,大顺的老人们从内心无不是十分厌恶他们的品行操守。

如果科举出身的官员能够被南粤军的学堂培养一下,自然是对于牛金星为首的科甲派声势大壮的好处。

可是,伍兴这个傻子却跳出来反对了。

“陛下,这是利滚利的阎王债!绝对不可以答应的!”

“何况,陛下的官员就应该由陛下亲自选拔,如何能够科举考试之后,再由南粤军培训一番再行任用?这些人到底当得谁家的官?”

“伍先生此言差矣!官员由南中培训,不过是用其法度而已,谈何谁家的官?先生平时最崇尚南中法度,如今却为何畏之如虎?难道怕官员被南中培训,夺了你秦法学堂的生意?”

牛金星的话,可谓是句句诛心,倒是让平日里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伍兴一时竟不知如何应对。只是涨红了脸,指着牛金星:“你,你,你胡说!”

牛金星却是不管这些,只是潇潇洒洒的整理了一下袍服,向李自成一揖到地:“陛下,李大公子说利息可以商量,之前崇祯借的本金也可以暂时不提。那我大顺为何不借助此股外力,为天下早日四海升平,为陛下开创一个安乐盛世?”

牛金星、宋献策等人在处理政务,日常行政上的手段水平可能不如伍兴,但是,对于人的内心把控,如何揣摩上意等方面却是伍兴这个技术宅所不能比拟的。他们同李自成相处时间长,对于他的脾气性格和内心所思所想,可谓了解颇深。这一番话,顿时打动了李自成。

“林泉,既然李大公子派了人来纳款输诚,我大顺自然要从善如流。来使你便接待一下。朕看来,他们所提的诸般协议,倒也可以商量。”

“但是,前明崇祯所借之款项,朕断无还本之理!顶多是给付些利息!也算是奖励他们代朕安抚天下生民的功绩!至于说与本朝所定的协议,利息最高一分,但是朕没有银子给他们,只能是用棉花粮食等物慢慢给付利息,且偿还物资种类由我大顺说了算!”

“臣领旨。不过,据臣所知,早在我军东征之时,南中商家便以行文中原各处商家,南粤军也以上奏前明崇祯,凡是与南中所发生的商贸往来,皆以南中所发行之银元、通宝为结算单位。内地各种钱币银两一律拒绝收纳。我大顺与之贸易,结算是否也按照此种办理?”

“不过是收什么钱的事!以咱老刘看,那南中的银元、通宝,看上去就招人喜欢,而且规制统一,品相优质。换了是咱,咱也愿意收这样的钱。陛下,我觉得这个事不算什么,答应就是了!”

刘宗敏的话,算是代表了大顺元老们的意见。

这些老人们的意见,就算是李自成也是要认真听取的。

于是乎,大顺君臣们为与李大公子的使团谈判制定了一个基本的条件。

牛金星、宋献策等人关心的科举官员由南中方面代为培养,李自成表示同意。这顿时让牛金星的底气和腰杆粗了不少。

但是,跟着李自成所颁布的一道圣旨,就是令牛金星的内心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了。

“牛先生,伍先生,我大顺兵马攻克北京以来,降官众多。这些人,你们要好生甄别一下,从中选拔出些可用之人来为我大顺效力。”

得!这个选拔、甄别降顺官吏的差使,却是要和伍兴这家伙一起分享权力了!牛金星内心深知,这便是李自成的帝王心术手段了。一面让自己的科甲一系人马进入地方政务领域,防止伍兴的秦法系一家独大。另一边却又让伍兴与自己一道进行选拔官吏的事宜,“皇上这是两边都要敲打,两面都要掺沙子啊!”

“林泉,你得和李大公子的使者说清楚,咱们在谈判期间,山东和南中方面必须同咱们大顺的贸易往来不能停止,不能限制规模、不能限制品种。作为交换条件,朕可以令大顺将士不得对天津卫城施放一枪一箭。”

“陛下,此事臣当然要与来人好生说明,将陛下的宽仁厚德告知南粤军。但是,若是来者以商贸往来,必须真金白银交付,臣该如何答复?”

作为大顺的丞相,李岩清楚,一路东征,虽然斩关夺隘,势如破竹。但是军队各种招降纳叛,规模急剧膨胀。每天的花费都在数万两以上。如果再为了养活这么大规模的军队而向南中进行采购,钱从哪里来?

特别是,李自成已经答应了南中商人,以后的贸易结算,都是用南中的银元和通宝作为结算单位。

不等李自成开口,刘宗敏已经呵呵笑着接过了话题:“林泉,这你就只管放心。外面那些一心想继续在我大顺当官的家伙,哪个人家里没有钱?就算是没有钱,当年可是说好了的,珠宝古玩,书籍字画,甚至是家具,都可以拿来抵价的!”

第二天,北京城内两个衙门挂牌成立。

由牛金星和伍兴两位直接掌管的吏政府文选司。

由汝侯刘宗敏亲自掌握、向皇上李自成负责的比饷镇抚司!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