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 > 306.英雄殡天

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 306.英雄殡天

作者:萧七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06 14:37:30 来源:258中文

“汉臣,完颜劾里鉢之为人,你可有一定了解否?“徐清坐在位置上,范仲淹则坐在主位之上,狄青则是位于徐清的正对面,汉臣是他的字,言简意赅,也不用过多解释,而对于徐清的问题,狄青想了想之后说道:”据说此人雄才大略,智谋不下其父,而其志向更是尤甚其父,据说三年前此人率军攻克极东放的一个部落时,并没有如他父亲一般将这个部落全部斩杀,而是将这个部落迁移到了辽阳府附近,然后拆分成为许多零散的家庭,几年之后便融入进了女真族的文化之中,如此手段,比起完颜乌古乃来,可确实要高明许多了。“

狄青所说的这个故事让徐清和范仲淹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他们也真是没想到十几年前还是处在野蛮状态的女真人,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其统治阶层竟然在思想上能够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此子之能力,恐怕是不下于北魏孝文帝了,范仲淹长叹一口气之后说道:“三国之势,恐是要长久下去了啊。“

范仲淹的这句话不由得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天下之大,作为宋臣,谁不想让大宋定鼎天下呢,外加此时的辽国与金国也是不断向外扩张,其势力虽比起宋朝来依旧逊色许多,可依靠着不断的侵略,对于宋朝来说,想要征服他们也并不会特别的容易,且要付出的代价,将会非常的沉痛,这个时候,君主的重要性自然就体现出来了。

他们这三个国家虽然都在经历着工业化,可是因为这种工业化是由徐清这个未来的人凭空提拔出来的,属于拔苗助长的典型,所以在很多机械上,或许工业化的水平还不错,可是在人们的思想中,家天下的概念却还是根深蒂固的,而不是像欧洲的工业革命那般,有文艺复兴作为前提,这也导致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许多王国都变成了共和国,还有很多君主集权国家变成了虚君共和制,而这些东西,在辽宋金三国之间,是根本不存在的。

这一点非常像后世日本明治维新时代,那时的日本也全盘接受了工业化,并且还说出了脱亚入欧这句名言,可是知道历史的人大概都很清楚,在二战之前的日本,作为国家领袖的天皇并不像英国的国王一样是一个橡皮图章,而是一个真正拥有实权的君王,这种议会与君主相互合作,共享权利的国家,就被称为二元君主制国家。

而日本之所以会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依旧保留有皇权,这其实就跟现在的宋辽金的状况非常相同,只不过唯一不同的是给日本带去工业化的是残酷的黑船开关以及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而让宋朝进入工业化的则是徐清这个人而已,可从本质上来说,两者并没有很大的区别,都是从一个农业社会快速进入工业社会,这直接就导致许多人虽然在享受着工业化的好处,可是在思维上却还是典型的小农思维,也因此天皇制度也好,还是现在的君主集权制也好,都得到了很大部分的保留,所以这也是范仲淹和徐清为什么如此想要了解完颜劾里鉢的原因。

可他们却没想到这位未来的金国君主,竟然能够拥有这样的谋划,这是他们想不到的,据说这位太子殿下今年才刚刚二十三岁而已,正是少年意气,最适合执政的年纪,而且经过他的父亲二十多年的耕耘,此时的金国早已经不再像以往那般如同一个部落联盟一样松散,而是变成了如同辽国和宋国一般的君主制国家了,这样的国家再加上工业化所带来的丰厚利润,真是不知道他能扩张到什么地步去了。

而宋朝想要恢复汉唐故土的想法,恐怕也只能暂时偃旗息鼓了,毕竟打战这种事情,越是有钱的越怕打仗,三国之中若说谁最不想打仗,恐怕宋国排在第一,辽国便排在第二,对于他们来说,每天要面对殖民地以及新占领地区的反叛就已经是捉襟见肘了,还要分散兵力来打灭国之战,这简直就是得不偿失。

且就算是打仗,辽宋金三国也更加喜欢去跟那些还没有东方化打仗,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在那些地方打仗,死一个人有可能便能获得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三个大国之间的战争,有可能死了上百万人,也只不过是把战线往前推进了几十米而已,两相比较之下,辽宋金之间开战,显然是十分愚蠢的。

不过随着工业化的进展,文明之间的溢出效应也慢慢开始发酵,许多当地人在被征服之后便进入了宋朝的大学进行学习,其中绝大部分加入了宋朝的官僚体系之中成为了本质上的宋朝人,可还有一小撮民族主义者却回到了自己的故国开始搞起了反抗宋朝的运动。

最开始的时候这种运动的风波并不算大,可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从最近两三年起,有些国家的反叛军队中竟然开始拥有了火枪和火炮,这对于徐清来说自然是十分震惊的,因为在宋朝,这些东西都是十分机密的东西,即便是海外贸易的商人,也只有买的权利而没有造的权利。

所有枪支的建造,是全部由全国十三个火器生产厂所生产的,其他地方是根本不可能有的,辽国、金国也同样是如此,为此徐清还曾经彻查过许多商人的武器库,到后来还真的发现有许多商人从港口处买卖火器然后以高价卖到许多殖民地的反叛军队手中,有时一支火枪的价格甚至可以翻上十倍左右,简直就是暴利,而这样的情况,自然不仅仅是出现在宋朝的商人团队里,金国、辽国也同样遇到了这种情况。

而经过反复研究之后,许多地方虽然制造不出宋朝流水线般的漂亮火枪,可是手工制作的火枪也开始在各地泛滥起来,这种长枪射击精度和射程长度不能跟宋朝军队所使用的火器相比,可是胜在数量庞大,且自己可以生产,并且其生产难度并不大,只要一个四口之家便能一个月生产出两把火枪来,短时间内许多殖民地外便组建起了一支支的游击队开始袭击宋朝的商队,或者是攻击宋朝在各个殖民地修建的铁路,以组织宋朝的商品通过铁路贩卖到各大城市,然后通过城市流散到乡村各地去。

这种游击队自然很是让人讨厌,他们大的也不过上千人,小的更是几十号人,甚至有的时候只有十几号人,带着十几杆枪便赶在租界城市外组织起一支队伍来,抢劫来往的商客,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没有预防到,一下子便给宋朝的商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后虽然有了防备,可是维安成本却开始呈几何数值上升,原本一个三十万人口的殖民城市,宋朝派出的正规部队大约在三千人左右,整个城市则还有五千人作为宪兵,以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转以及各大交通枢纽的安全,总计八千人,这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显然是绰绰有余了。

可在火枪普及之后,八千人想要维护一座城市的安全显然是痴心妄想了,有些人为了报复宋朝的殖民统治,甚至还把炸弹绑在自己的身上,然后在闹市区进行引爆,这样的动作自然让城市中的市民心惊胆战,一封封要求加派军队的信件从四面八方传来,徐清最开始的时候也只能被动响应,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驻外军队的人数便从十四万直线上升到三十一万,其总数甚至占据了全军数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那一年宋朝的财政甚至一度出现了窘迫。

这些军队可不像驻本队一样只要领取一份饷银就够了的,这些人到各大殖民地去,包围上千万的生命安全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是站在第一线的,战争随时随地在他们的身边就会出现,在这样的状态下,士兵们的饷银自然要有所提高,而其中还有不少牺牲的,这就又是一大笔银子,而将这些军队运往各大城市,便需要建立起一支体系完备的海军,这就又是一个大窟窿,几番功夫一下来,整个宋朝的国库差点被掏空也就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

宋朝如此,金国和辽国自然也差不多,尤其是辽国,跟宋朝所受的苦难几乎是不相上下的,而且与宋朝不吞并他国,只把他国当成殖民地的方式不同,辽国的战争目的是要把这些国家全部并吞入自己国家的战争,这种战争的反抗烈度自然不是殖民统治的反抗烈度所能比的,根据宋朝安插在辽国密探所说,现在辽国接近一百五十万的军队,其中有接近八十万的军队需要应付各地爆发的叛乱,这种全国一半军队在战斗的状态,无疑是让人很难接受的。

而与辽宋相比较之下,金国的日子自然要好过许多了,一来他所征服的领地大多都是没有什么文明痕迹的部落,民族意识在这些地方并不浓厚,只要征服便能很快融入金国的文化圈中,而来极北地区地广人稀,即便是有人想要反叛,也跟本就找不到同伙,毕竟金国现在的面积尽管跟辽国不相上下,可是人口的差距却是非常的大,辽国大约三千六百万左右,金国却只有区区一千万人口。

而宋朝的人口则更加夸张,核心区域的人口就已经接近九千万,殖民地区的人口则有一千三百万左右,若是算上商业圈人口,那就更是要突破两亿左右了,而其中的汉人则连一半都不到,这样的管控成本显然是非常高昂的,也难怪宋朝面对殖民统治会采取建立租界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吞并,其道理便是因为人口上的巨大差距。

差距是如此的明显,其统治起来自然也更加得心应手,所以与辽宋两国不同,金国在殖民地反抗方面所受到的压力无疑是最小的,这自然为他省下了大量的财富用于其他的地方,自然他的国家也更稳定,这个时候若是能出个昏君,那就再好不过了,可奈何完颜劾里鉢有着一副明君的样子,这就真的只能维持现状了。

“大人不必过于悲观,金国所得之地,大多为苦寒贫瘠之地,即便领土面积广阔与我朝,可人口却不到我朝一成,如此人口,实在不足以酿成大祸,大人还请放宽心胸便是了。“一旁狄青见范仲淹唉声叹气,连忙宽慰道,范仲淹听到狄青的劝慰也不由得点着头。

无论冷兵器时代还是火器时代,人口始终是决定战争的重要因素,除非是进化到了核战争的年代,或者是双方产生了极大的代查,不然凭借着宋朝的人口想要消灭掉金国,也实在不会很难。

不过听到狄青安慰范仲淹的话后,徐清却觉得有些不妥,不过这不妥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而已,随后他便也认同的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众人在徐清家中用餐完毕之后,便纷纷离开了徐府,回自己家休息去了,等到第二天徐清照旧开始上班,而此时的金国上京,原本的辽阳府中,一声叹息之后,叱咤风云二十多年的完颜乌古乃最终死在了这座自己亲手建造的城市之中,享年四十三岁。

一月后上谥号太宗,庙号大金国圣文神武皇帝,对外则宣传为大金国圣文神武大王,葬于上京外德陵之中,王太子完颜劾里鉢继位为帝,金国的政权顺利交接到了第二任国王手中,两个月后完颜劾里鉢的国书便传到了宋国和辽国,书信之中,完颜劾里鉢希望辽宋两国可以派遣一位公主嫁给他作为皇后和贵妃,以增强三国之间的友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