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 > 第692章

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 第692章

作者:萧七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06 14:37:30 来源:258中文

而如今寻找到了麻醉剂的主要药材,这对于整个医学界来说都有着巨大的作用,不仅仅是手术,除此之外罂粟更是止痛剂的重要材料,要知道即便以现代的科学,依旧有许多疾病无法治愈,被称为是绝症,而这种病症往往不会在短时间内杀死一个人,而是会对一个人折磨很长时间,然后才慢慢器官衰竭而死。

其中是非常痛苦的,就像癌症,到了晚期之后,病人往往会承受非人的折磨,浑身器官衰竭和腹水所带来的巨大痛疼,对于一个人来说,简直是生不如死的感受,但在止痛剂之前,没有人能够有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种疼痛,许多病人到最后甚至是活生生痛死的,其痛苦可以想象了。

而有了止痛剂之后,对于这些绝症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虽然这种药无法让他们病愈,但最起码在人生最后的时间里,他们可以减少一些痛苦,让他们作为一个人,在死前,拥有一个人应该有的尊严,这或许是止痛剂最好的地方,所以这种药一经发行,立刻获得了全社会的喜爱,其喜爱程度甚至不亚于青霉素,毕竟如今随着人们的寿命增长,许多疾病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糖尿病转变尿毒症,各类癌症,呼吸道疾病,全部都是可以致死的,而止痛剂显然水一种麻痹神经的好药,犹如现代的吗啡,可以帮助人摆脱一时的痛苦。

可以说对于罂粟的发现,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无论是做手术,还是对于这个世界上的其他病患,这都是一个巨大的福音,可很快这种药便被一些别有居心的人给看重了,他们渐渐发现,这些药除了可以用在医学上,还可以用在享乐上,进而他们也开始种植罂粟,培养自己的药田,然后在现今,大烟便出现在了社会上。

对于大烟的危害,没有人比中国人更加清楚的了,当年的中国,虎门销烟,正是林则徐带领着兵丁衙门在虎门销毁了当时列强运送到虎门来的十几万箱大烟,从而激怒了英国人,爆发了鸦片战争,强迫中国开放口岸,割让香港,使中国被西方逼迫打开大门,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也正是由此开端。

当时的中国人,人人都抽大烟,因此而家破人亡这数不胜数,军队之中更是流行两杆枪的说法,一杆是火枪,负责杀敌,另一杆是烟枪,负责杀自己,在大烟的消磨下,民众没有力气和心思去工作,军队也没有心思去打仗,人人都骨瘦如柴,嗜烟如命,这种东西,可以说是祸害了中国整整一个时代。

而更加让人胆战心惊的是,这种东西所残害的并不仅仅是中国人民,更是全世界人民,时值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毒并没有在全世界减少,相反,吸食毒的人反倒是越来越多,而人们也渐渐不再满足于粗劣的大烟,而是追求更加精致的毒物来满足自己,沉浸于幻觉之中,甚至许多国家的政权都被这些大毒枭掌控在手中,总统被枪杀,人民被绑架,整个国家因为这些大毒枭,无数的金钱从国家流出,变成了他人手中的美金,黄金,可以说毒的危害,让人胆战心惊。

而这种东西,率先服用者,自然是有钱人,所以徐清立马注意到了这点,作为首相,手下有什么好东西,自然会先推荐到他这里来,在这些官员们看来,他们可不知道这种东西对于人的身体有多么大的坏处,只知道抽这种大烟,要比抽烟丝更加**,可以让人浑不知归处,尤其是在男女之事上,若是来上一口,更是魂魄颠倒犹如在天堂一般。

在他们眼里,这是大大的好东西,自然是要献给徐清这位首相享用才是,虽然徐清一项不喜欢其他人送自己东西,但是不喜欢不代表就可以不送,送还是要送的,送了被退回来,那也代表自己心意到了,官场之上,最喜欢做的便是这等无趣之事,谁知道徐清会不会因为你曾经送过礼物而记住了你呢?

反正徐清虽然说不喜欢别人送礼物,但也没见把送礼物的人给骂一顿的,伸手不打笑脸人么,所以该送的还是得送,收不收是徐清的事儿,但送不送却是他们的事儿了,所以这种东西一进入宋朝境内,便立刻便被送到了徐清的桌子上,刚开始徐清还对这些东西不以为意,连拆都没拆开,还以为是些偏方,专门用来转阳补肾的呢。

便直接退了出去,可等到后来,送这种东西的人越来越多,却让徐清有了些许的疑惑,自己虽然年纪大了,可又不是那些留恋花街柳巷之人,身体自问还是可以的,最近一次请太医院诊脉,太医告诉自己也是身体健康,只是注意休息罢了,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来送什么安神,助眠,壮阳之类的药呢?

这着实让徐清感到很是疑惑,所以便让管家拿了一些到自己的房间里来,原本他还以为会是一些鹿茸,冬虫夏草之类的养生品,毕竟这些年来,自己的几个儿子也经常会送这些东西来,自己的年纪,放到年代或许还算中年,并不算老,但在这个时代,却足以称得上一句老朽了。

虽然如今工业化之后,医学技术的发达以及物质水平的提高,让人们的寿命有了显著的增长,但大多数人还是遵循着孔老夫子的教导,像徐清这样已经四十八岁的人,绝对称得上一个老者了,所以近年来,许多人都不再送一些金石之类的东西,反倒是送起养生品来了,包括徐泰和徐安,也都时不时的会送来一些,对于徐泰,徐清还是十分欣慰的,他的思想跟这个时代的人不同,并不认为同性恋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更何况他有三个儿子,一个不生没事,另外两个生了过继一个便是了,再说以他们徐家的权势,就算自己的儿子没有子嗣来供养,他们的晚年照样会十分舒服,不会落得一个自己照顾自己的地步,所以对于自己儿子的任性妄为,自己的妻子倒是很介意,认为这件事情有辱家门,但徐清却不觉得有什么事情,这几年下来,双方的关系也算是缓和了不少,偶尔徐泰还会带着他那个同学来家里坐坐,吃上一顿饭。

徐王氏虽然对徐泰的作为很不满意,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三年的时间,就算再大的火,也该消了,更何况徐王氏也不是什么蛮不讲理的人,自己的儿子做的事情有违当今的社会风气,但这并不能让徐王氏不认自己的孩子,所以在最初的变扭之后,徐王氏倒也接受了自己儿子与他人不同的地方。

徐泰也照顾母亲,每次与徐王氏见面时,都是单独一人,而与徐清见面时,则是与自己的爱人锡林一同前来,在徐清这里,他并不介意自己儿子的爱人是一个男生,但徐王氏显然是接受不了的,就算她再怎么开放,但毕竟是一个古代人,他能够接受自己的儿子养,但并不能接受自己的儿子要跟一个男人过一辈子,对于这一点,徐泰也十分理解,并没有强迫自己的母亲接受。

在他看来,这件事情被曝光之后,自己能否走进徐家的大门都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如今眼下的局面对于他来说,已经没有更好的了,能够与自己所爱之人朝夕相处,自己的父母对此也表示谅解,纵然外面的人会对自己指指点点,跟徐泰又为什么要在乎那些人呢?自己本身就是天潢贵胄,血液中流淌的是首相家的血脉,其他人的指指点点,与他何干。

又有哪一个敢站在他的面前骂他的?只是一群在背地里才敢嘲笑他的主罢了,徐泰才不在乎这么一群人呢?蝇营狗苟,而经过这三年的时间,徐泰也从消沉中走了出来,不仅跟锡林一同考取了京都大学的硕士学位,并且还前往东南亚完成了一次环岛旅游,一路上经历了许多,这些经历,让徐泰这个浪子有了点人生的底蕴,对于自己的未来也更加透彻了。

毕业回家之后,徐泰找过一次徐清,希望跟自己的哥哥一样,能够进入商界发展,对此徐清自然很是疑惑的,毕竟自己这个儿子,跟长子徐宁不同,徐宁对经商有着很高的热情,如今徐家的产业,可以说大半都是由他来负责的,徐清对此也很放心,徐宁虽然没有什么经商的经验,但是凭借自己的权势,以及他本人也不是那种势利小人,所以徐家的商业版图,在徐宁的掌控之下,也是在迅速发展的,毕竟徐清这个老子也不是吃素的,上一辈子的知识在他的脑子里,自然知道什么东西值钱,哪里的地又更加具有优势了。

这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如今宋朝的商业版图,主要便是以经营租界和海外贸易为主,至于生产这种事情,宋朝是不负责的,毕竟生产需要雇佣大量的工人,雇佣的人多了,自然就代表麻烦也来了,所以徐清的产业主要集中在买和卖上,以及经营租界,就像徐启明手中的那种小租界,都是借着徐清的名头建立的,自然徐清也会收上一笔钱。

在宋朝对于外界的殖民上,基本遵循的规律就是,已经有国家的地区,如果要建立租界,必须是由国家来建立,因为这些地方已经有文明了,所以要对这些地区有相对的尊重,不能随意建设租界,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至于那些荒蛮之地,比如西伯利亚,东南亚,非洲,美洲,澳洲这样的地方,则是只要创建出一个人口超过五百人的小镇,便算是一个租界,或者说殖民地,朝廷将会正式承认,并且颁布下一定的爵位来,算是嘉奖,徐启明等人便是如此,但想要获得这个资格,不仅仅需要小镇的人口突破五百人,更需要在朝廷中有人帮助运作,不然这种承认可能是在半年以内,也可能是在五年以后。

而如今徐家所掌握的租界总计有二十多处,几乎全部都是重要的关键节点,巴拿马,德克萨斯,纽约,布宜诺斯艾利斯,好望角,这些地区,可谓是要么有资源,要么是交通重要节点,这些地区所征收上来的税收,便足以使徐家富可敌国了,除此之外便是海上贸易了,如今徐家所拥有的船只数量多达两百余艘,在全世界都拥有着贸易路线,其组织起来的私人军队则有四千余人。

若是放在以前,整个国家自然是不能蓄养私军的,但随着殖民活动越来越快,许多大家族们纷纷把眼光盯准了海外的大片土地,毕竟宋朝的土地虽然如今的价格在下降,但还是很贵的,一亩地起码要四五贯钱,而在美洲,一亩土地仅仅只需要十个铜板而已,若是无主之地,更是不需要一分钱便能掠夺过来,只要手中有枪有炮便是了,所以许多家族都暗自在外私养了不少军队,少则六七百人,多则数千人,以此来保卫自己的租界不受当地部落的侵袭,这也是常有之事。

除此之外,海运的过程中,也需要兵丁保护,如今的海运相比起以往来说,海盗人数更加多了起来,许多沿海的老百姓平日里在家中种地,到了一定时节则是把船开上海,没有商船过往便打捞鱼虾,若是有商船,则瞬间变成了海盗,为了防范这些海盗,自然也需要军舰来护卫,但宋朝的海军数量毕竟有限,不可能对所有宋朝的船只进行护送,所以许多家族自然也只能蓄养军队,对于自己的财货进行保护了,对于这样的情况,朝廷自然十分清楚,但此间的矛盾,也是很难解开的,除非朝廷继续增加军费开支,不然这种蓄养私军的事情显然是无法阻止的。

可如今的朝廷大多数人对于继续增长军费已然是厌恶至极了,在他们看来,应该把更多的钱放到民生社稷上,而不是军队上,如今的宋朝依旧有许多人没有办法接受教育,依旧有很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这些儒家子弟看来,把钱给他们显然要更加符合孔老夫子的想法,所以想要增加军费,是很困难的,自然对于各个家族蓄养私军一事,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