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忍蛙的超神征途 > 第333章 讨伐风波(四)

忍蛙的超神征途 第333章 讨伐风波(四)

作者:弥廘0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1-20 14:37:42 来源:258中文

“野利首领,难不成你们党项人想要退出?”

一个40岁左右的男子看着这个意志不坚定的男子,神色有些不善。*菠■萝■小*说

此人正是这次几部联盟的统领--尚英,为之前归顺大唐的吐蕃将领尚延心的三子。

三十多年前,尚延心归顺唐朝,被朝廷封为河渭都游奕使。

不过尚延心死后,其几个儿子夺权,河渭两州便四分五裂。

尚延心的三个儿子交战多年,不分胜负,也让尚家的实力大减,现在是尚英的大哥控制着河州,尚英的二哥逃至临州,至于渭州则是处于四分五裂的地步。

此时渭州最大的势力是浑末部,占据着渭州近半和临州大半部分地区,整个部落八千帐,加上臣服于其的小部落,可以轻而易举出动上万大军。

可以说是河渭等地最大的势力。

浑末部,属于温末吐蕃人,以回鹘和汉人的后裔为主。

渭州浑末部,原本是尚延心下面一个普通部落,但随着尚延心三个儿子内斗,浑末部不断壮大,先后击败尚延心的二子和三子占据了渭州、临州一半的地区,成为河西东部地区最强的部落之一。

现在河西东部地区,主要有三大部落,分别是占据河州的尚达泽、占据洮州的尚广思和控制临、渭二州近半地区的浑末部,都是可以拿出上万军队的大部落。

尚英的部落现在并不大,不足浑末部一半的规模,要不是联合了一些小部落抗衡浑末部,估计都被浑末部灭了。

当然,不要因为浑末部有着汉人血统,就认为其会亲近大唐。

其实不然,尚英毕竟是尚延心的儿子,而尚延心已经归顺了唐朝。不管河渭二州被尚氏三兄弟哪位统治,都算是大唐的臣属。

可渭州就是浑末部趁着尚英跟其两个兄长大战之际,出兵占领了渭州原州城。最后唐庭无奈只有把渭州州城搬到平凉,名义上原渭州州城还是属于渭州辖境,但性质已经不一样了。

原来的渭州是由归顺的吐蕃部落治理,东迁后的渭州,刺史则是由唐庭任命,并驻扎着边军。

党项首领看到要动怒的尚英,连忙摇头,“尚首领,在下只是担心唐人报复,并不是想要退出。”

党项族目前主要分布于大唐西北边境地区,一部分在大唐境内,夏州节度使李思恭就是党项人,这里的党项族属于野利部,分布在渭州北部,是只有数千人的中型部落,战士不到两千人。

本来野利部属于中立部落,加上实力并不强,所以一直也没遭受战乱的影响。

不过这个冬天太过寒冷,野利部的牛羊也损失惨重,加上遭到浑末部的欺压,能不能渡过这个冬天都是一回事。正好尚英前来拉拢,就加入了尚英的这个联盟。

有着野利部等几个部落的加入,尚英的这个部落联盟一下就有了上万军队,隐隐有河西东部地区第四大势力的趋势。

也幸好现在吐蕃境内内乱不已,不然仅仅这四大势力就有四五万大军,而且骑兵较多,对于大唐西部边境无疑是个很大的威胁。

“这个不用担心,目前唐人内部也比较混乱,甚至地方将领还攻占过长安。目前唐人刚刚换了皇帝,正式虚弱时期。

而秦州只有不到三千军队,我们又不是占领秦州,只是劫掠一番。唐人不会因此大动干戈,难不成你们认为现在唐人还有能力对我们出兵不成?”尚英不在乎道。

在尚英心里,此次劫掠秦州,未尝不是一次试探。若是唐人真的虚弱无比,他不排除会占领秦州,秦州可比渭州富裕,有了秦州作为大本营,他就可以统一河渭地区。

“可是之前唐人可是在松州让尚广明都吃过大亏的人,根据从松州逃过来的部落说,唐人攻打松州可是出动了上万骑兵。”

“你都说了那是松州,跟我们中间还隔着岷州,你们怕什么?难不成唐人骑兵还可以越过岷州等地,来找我们算账不成?

而且,浑末部现在为了渡过这个寒冬,步步紧逼,要么跟浑末部拼了,要么去唐人那里打草谷,你们自己好好考虑一下。”

看到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人犹豫,尚英心里很是不满。不过这个联盟太过脆弱,若是他不管不顾,很容易让刚刚组建的联盟直接崩溃。

听到浑末部,一众部落首领顿时便有了选择。

他们宁愿去跟唐人作战,也不愿去跟浑末部干仗,浑末部那群人太狠了。

“董镇将,以你的经验,周县尉说的可是真的?”

看着眼前这一脸沧桑的男子,温宪有些感慨。

董镇将在这秦州当了十几年的兵,从一名普通的士兵做到镇将,也算是不易。

董镇将点了点头,“周县尉说的没错,今年的天气的确有些过于寒冷。不过温县令放心,董某已经派了几支斥候部队出去打探情况,伏羌县方圆十里并没有吐蕃人活动的迹象,温县令应该是过于担心了。”

“那就好!”

见董镇将信誓旦旦地保证,温宪只能相信,不过心里总觉得没这简单。

自己没这么倒霉吧?才当几个月的县令就遇到这个事?

现在的吐蕃人还有进犯大唐的实力?

温宪这话倒没说错,在正常情况下,吐蕃人是不会来攻打大唐的,但今年可不是正常情况,为了活下去,冒点险也不是不可以。

回到后院,婢女打来一盆热水供他洗漱。

由于伏羌县都不大,所以县衙也不大,也就占地十亩,后院只有几个房间,最大最好的那间自然是温宪居住的地方。

至于他的家眷并没有跟来,主要也是这里位于边关,他也不想家人过来受罪。而且他也刚来,没有稳定下来,家眷跟来也有些麻烦。

“呼。。。”

温热的水让温宪的手感觉到一股难以言明的温暖,外面的天气特别寒冷,也就这浸泡在这热水里,整个人才能感觉到一股温暖。

想到这儿,他就想泡个热水澡,可想到天色已晚,也不好去让下人专门去准备热水。

本来洗漱就是些许功夫,但温宪却是用了平常好几倍的时间。

这个晚上,温宪睡的很舒服,不过没等他睡到自然醒,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就从房间外传来。

温宪起身披着衣服,来到门前,“谁?”

“县令,发现了吐蕃军队的踪迹。”

听到是周县尉的声音,温宪快速穿好衣服,然后开门,让周县尉进来。

周县尉的脸冻得通红,但却掩饰不了一脸的惊慌,“县令,边军发现了吐蕃军队的踪迹,一队斥候只有一个人活着回来报信。”

“吐蕃军队有多少?”

“根据逃回来的斥候汇报,至少有上千人,甚至更多,董镇将已经在大堂等候。”

温宪已经穿戴完毕,听到有上千吐蕃军队,他的脸色有些难看,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快,我们去看看!”

等温宪来到大堂的时候,董镇将和几个戍主已经等了好一会儿。

“董镇将,情况到底怎么回事?”

董镇将看了看温宪,神色有些奇怪,过了一会儿才说道,“温县令,情况可能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吐蕃人可能有上万人。”

“上万人?”

“没错,我派出的另一支斥候,在伏羌以北十几公里处发现了大量马蹄印,方向是东边。”

在场的人也不是傻子,结合伏羌的情况仔细一想,都想到一种不敢置信的可能。

“州城?”

“对!”

董镇将肯定道,“吐蕃人这次的动作有些超乎我们的预料,他们可能是想攻打州城。州城其实并没有多少军队,守军只有一千多人,若是吐蕃人大举出动,很有可能攻陷州城。”

“难道吐蕃想跟我们大唐开战?”

“不好说,但劫掠一番是很有可能的。”

“那伏羌城外的吐蕃军队是怎么回事?”

“那是针对伏羌而来的,规模在两千人左右,可能还多点,是吐蕃人的一支偏师。”

“这吐蕃该死。董镇将,立即派人快马加鞭去州城报信,吐蕃军队是从渭水北岸绕过的伏羌,路上肯定会耽搁不少功夫,若是我们派人快马加鞭,未尝不能在吐蕃人面前赶到州城报信。

还要派人去凤翔府送信,只有援军赶到才能挽救秦州的此次危局。”

董镇将有些犹豫,虽然觉得希望不大,但总归得试试!

“没问题,我这就派人去报信,不过我们也要做好准备。”

“董镇将,守城的事就交给你了。本县令会让衙役维持城内秩序,并把城中的青壮召集起来,协助守城。

本县令是陛下亲自任命的县令,生是大唐的县令,死也是大唐的县令。

不管怎么说,本县令誓与伏羌共存亡,谁敢逃跑,本县令第一个饶不了他!”

董镇将也没想到眼前这个书生县令,如此有骨气。

温宪一介文人,尚且有骨气,他作为边军将领,岂能落后。

“温县令放心,董某一定会率领军队坚持到最后一刻。”

随着温宪和董镇将的命令下达,整个伏羌顿时就陷入了一片紧张而忙碌的氛围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