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忍蛙的超神征途 > 第452章 王徽出山

忍蛙的超神征途 第452章 王徽出山

作者:弥廘0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1-20 14:37:42 来源:258中文

();

长安,亲仁坊。

亲仁坊,算得上长安的权贵居住区之一,在朱雀街东第二街之东,北临宣阳坊,南临永宁坊。

亲仁坊毗邻皇城,位于长安城的核心地区,距国子监仅一坊之隔,紧邻京兆府万年县廨(即万年县县衙,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北京东城区区政府),是典型的“黄金地段”,多为名门望族、公卿大臣所居。

在这里居住了不少名人,滕王李元婴、睿宗李旦(其居藩旧邸)、安禄山、昌乐公主(唐玄宗女)、郭子仪、西华公主(唐宣宗女)、柳宗元、李国昌和李克用父子。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宰相、重臣。

所以能居住在这里的人,非富即贵,而且一般人还住不了。

时长安数次遭到破坏,城中住宅损毁严重,很多无人的宅院都被朝廷收归国有。

亲仁坊之前居住的人并不多,毕竟之前住这里的人基本都挂了,也就后面李儇在位期间赐给李国昌和李克用的宅子在这里。

之前李克用在的时候,他在亲仁坊的这处宅子自然没人敢动,不过在其被斩首后,这处宅子就被收归国有。

由于李晔考虑到王徽之前居住的地方太过狭小、简陋,不符合其身份,于是在其致仕前,李晔便把这处宅子一分为二,让工部重新改造了一番,变成了两处独立的宅院。

虽然一分为二,但是规模也不小。

长约80丈,宽约60余丈,占地70余亩,占了整个亲仁坊的十分之一。

可见之前李克用的府邸有多大。

自从几个月前以太傅职致仕后,王徽就深居简出,很少出门。毕竟他的年龄也大了,身上的担子没了,自然想好好休息,安享晚年。

府中后院那10多亩的小湖旁那处凉亭是王徽最爱去的地方,每天都会在这里烤着火,泡壶茶,好不自在。

“父亲,圣上来了,已经到了府外!”

突然,王徽那四十多的三子惊慌地小跑过来,在其面前停下,连忙拱手道。

王徽的三子叫作王禹鹤,已经四十有三了,看起来模样也不年轻了。

王徽长子在黄巢之乱就死了,其一众子女中,在世的就剩下次子、三子和四子,还有一个远嫁的女儿。

王徽之前的宅子并不小,之所以李晔觉得狭小是跟其他重臣的府邸相比,当然也只有现在这宅子一半大小。

现在他居住在这里,之前的宅子就留给了次子。

“什么?圣上来了?快,赶快随为父去府外迎接。”王徽连忙道,便在旁边下人的搀扶下,站起身子,准备出发。

“好的,父亲!”

王徽父子才刚走两步,李晔的声音便传来,“王爱卿不必如此,朕亲自来了。”

王徽抬起头,便看到李晔的身影出现在后院,身边跟着不少太监宫女和禁军士兵。

“老臣参见陛下!”王徽颤颤巍巍地行着大礼。

“王爱卿不必多礼,还请起身!”李晔连忙小跑过去扶着对方,客气道。

“谢陛下!”王徽道。

“臣王禹鹤参见陛下!”王禹鹤行礼道。

“起来吧!”李晔淡淡道。

“陛下请坐,禹鹤,去把为父那紫阳茶拿来!”王徽吩咐完便对李晔拱手道,“陛下,老臣这里倒是有陛下赏赐的蒙顶茶,不过想来陛下对于蒙顶茶也不陌生,所以老臣便用紫阳茶来款待陛下。

还望陛下勿怪!”

“王爱卿说的有道理,蒙顶茶,朕都喝厌烦了,换换口味也不错。以前在兴元时,倒是喝过紫阳茶,但自从到了长安,反倒不再喝过,今日倒是想看看还能否记住那味道。”李晔笑道。

要知道目前朝廷所征收的商税,茶税占据了大头,排在第一。

这里面的功劳,李晔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

若不是他把炒茶弄出来,茶叶虽然也很普及,但不会像现在这么风靡。

而这些茶叶中,以四川道和山南西道的为主,不仅霸占了四川道、山南西道、关内道、河东道、山南东道等地的市场,还不断在蚕食江淮地区的市场。

虽然江淮的确也出现炒茶技术,不过还很粗糙,不如四川道和山南西道的私人茶庄的炒茶技术,而私人茶庄的炒茶技术又不如太府寺控制的李氏茶庄。

李晔并没有限制私人经营茶叶,一味的管制,只会让矛盾频发,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很快,王禹鹤便拿来茶叶,亲自给李晔和王徽二人泡茶,李晔拿起一小撮这紫阳茶放在鼻尖闻了一下。

“炒茶的火候还有待提高,火候差了点,有点影响茶叶的香气。”李晔说道。

“陛下英明,臣自愧不如。”王禹鹤惊讶道。

“一点规矩都不懂,这炒茶的技术就是圣上发明的。”在责怪了一番儿子后,便对李晔请罪道,“小儿不懂事,还请陛下恕罪。”

“无妨。”李晔看向王禹鹤,在对方身上停留了几下,笑着道,“令郎如今是万年县丞吧?”

“圣上问你话呢!”王徽提醒三子。

王禹鹤这才反应过来,“回陛下,臣与乾宁二年开始担任万年县丞。”

“真要是没记错,是乾宁二年的秀才科的状元吧?”李晔笑着道,“王爱卿次子是进士出身,三子是秀才科状元,若是爱卿第四子再次中举,爱卿家可就让人羡慕了。”

“陛下言重了。犬子这么多年才中举,实在有愧陛下的赞誉。”

进士本来就难考,王徽次子考中进士的时候已经48岁,如今56岁的次子在山南东道担任一下州长史。

加上其不知变通,自己现在这么一致仕,能帮到对方的也不多,看其能否在六十岁前跨入五品这个门槛。

跨过还有机会,若是跨不过,这辈子估计就这样了。

三子王禹鹤属于取巧,觉得进士太难,连明经都没选,而去考了秀才科,谁知道拿了个秀才科庄园,所以在他的帮助下才能留在长安担任万年县县丞。

“王爱卿,今日朕来是有要事找你的。既然爱卿以太傅致仕,太傅,太傅,就是太子的老师。

如今朕为立下太子,不过皇长子和皇二子等人已经到了适合读书的年龄。朕欲在崇文馆令设教舍一间,供几位皇子、皇女读书。

但目前教授一众皇子读书的师傅尚缺,不知爱卿可以愿意领下这一职,教授朕的一众皇子、皇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