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关 > 251.开张营业

九关 251.开张营业

作者:艮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20 14:39:51 来源:258中文

离开皇宫,徐清便又立刻杀回了自己的三司使衙门之中,银行的事务,现在基本上已经尘埃落定,只等开门营业的那天了,而对于徐清来说,他则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有关于秋收和盐铁、度支收缴的工作了,这是大宋朝廷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工作,顺利与否,决定着接下来一年的财政收入可不可以平稳度过,而三司使,则是这项工作的第一位负责人,若是出现了差池,则必定会招致朝野议论。

这样一来,自己非常有可能在三司使这个位置上坐不稳,毕竟自己年龄相比于三司使的位置,实在是太过于年轻,朝堂之上,多有不服者,只不过是碍于宰相与天子的支持,这才只是背地里议论纷纷,没有在朝堂之上直接让徐清难堪,可若是他有了错误,这些对三司使之位有所期翼的人,便会蜂拥而起,到时候别说是改革了,便是能不能留在中枢,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所以徐清绝对不能让这次秋收缴纳出现任何的问题,为此,他几乎是每一天都要集合朝众就秋收上所遇到的困难进行报备和审核,然后就其中的大问题进行逐个解决,有的地方如果有大旱或者是水涝问题,则需要徐清报于天子,来减免赋税,一样样做下去,几乎每每都要到晚上点钟,才能结束。

除此之外,徐清还要防备收缴粮食的保护,近年来随着承平日久,许多边境地区的粮仓开始大规模的出现损坏,粮食储存与其中,还没过一年的时间,便就发霉不能食用,这个问题一直困扰这大宋朝廷,可却因为是边境地区,所以也就没有重视,更何况在边境地区加强粮仓的建设,这从政治意味上,实在是有挑衅邻邦的意思,所以十几年拖下来,许多粮仓便都已经是破烂不堪了。

面对这个问题,徐清显然不愿意继续拖延下去,同时为了照顾临近邦国的心情,他就让人将原本的粮仓全部捣毁,然后在靠近内地的地方修建新的粮仓,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修建宽阔的道路以方便运输,等到秋收的时候,粮食入库的问题便也解决了,至于所支出的钱财,其中一部分由当地衙门来承担,还有一部分则交由国库负担,两者承担五成的开支,剩下的五成,则交由当地粮商来支付,以此来减低成本的问题。

至于徐清给这些粮商的好处,则是在灾年之时,可以将这些粮仓提供给他们使用,让他们把粮食储存在这些粮仓里面,如此一来,他们便不用再担心灾年一来,自己的粮食会被残暴的饥民所抢夺一空了,此法一出,许多粮商纷纷出钱出力,最后朝廷和地方衙门大概只出了四成的钱,便将新的粮仓全部修建完毕了,看着地图上崭新的数十座粮仓,三司使的官员们心里开始由衷的佩服起了徐清来,这样的人,或许真的能够让财政变的宽裕起来也说不定。

看到粮仓的修建计划超乎自己所预期的境况发展着,徐清在秋收之后,便立刻下令,在大宋境内所有粮产丰富的地方以及战略要地,只要有粮仓出现问题的,全部开始修建新的粮仓,并且要匹配相应的道路,修建方法就按照边境修建法来修建,如此一来,一场有关于粮仓的大规模建设,便在大宋的版图上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并且因为这场大规模的修建粮仓,正值是农闲时分,许多年轻的农民刚刚收割完自己家的稻谷、小麦,正处在一个没有活计的时候,徐清在此时下达了修建粮仓的计划,并且因为有富商们的加入,再加上徐清一再强调必须要给这些工人们提供午餐和月钱,这样一来,修建粮仓这份工作一下子就热了起来,也给这些年轻的小伙子们找到了新的工作机会。

许多临近粮仓修建地址的农村小伙子们纷纷加入了修建粮仓的大潮,这为期大约三个月的时间内,让许多农村的孩子们见识到了城市的繁华,等到粮仓建设完毕时,许多农民们便留了下来,这十几万人分布在大宋的各个州郡之中,其中有大约十万左右的人被城市之中的商人们雇佣了去,而剩下的人则成了无业游民,留在了城市之中,或当地痞流氓,或汲汲于新的工作,一时之间成了各个州府的巨大问题。

各州郡很快就将问题送到了汴京,送到了徐清的桌案之上,看过了眼前的这些问题,徐清非但没有担忧,甚至感觉到开心,他立刻前往皇宫之中,向皇帝传达了在全路首府修建银行分行的计划,意图通畅各州郡的经济联络,方便商人们异地取钱,二来,则可以让分散与各州郡的闲散居民们纷纷集中于各路首府之中,加强朝廷各州府的权重以及控制。

赵祯听过之后,立即便同意了徐清的意见,等到第二天,徐清的计划便以诏书的形式颁行全国,一时之间,砖石、木头、泥土、燃料、生铁等与建筑业有关的行业顿时变得热闹了起来,许多小作坊在徐清的授意之下,纷纷扩张起来,变成了一个个的小工厂,吸入了大量的人口进去,而更多的人则跟着赶工的大部队们进入了首府之中。

到这个时候,各个州郡的地主们总算是感觉到了不对,可徐清早已经先他们一步,将许多村庄之中的年轻劳动力带进了城市之中,并且立刻与范仲淹等人商议,发布了人口定居律令来保障这些迁居之人的合法性,地主的反扑在民意与合法性结合之下,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没过多久便纷纷偃旗息鼓了。

不过他们的偃旗息鼓只是暂时的,很快,在有心之人的摆布下,全国许多地方的粮价开始大规模的上升,在有的地方,甚至一天就可以上升两倍,至于他们的理由,则是农人减少导致耕种土地的人工成本上升,一时之间,许多百姓开始出现了s动,有不少衙门甚至都受到了冲击,这可不是一般百姓会做的事情,显然,他们是针对徐清的新政来的。

面对这种情况,徐清不由得感激起四个月前的自己修建了大量的粮仓,让今年国家的粮食收入得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增长,所以在得知全国粮食价格不停上涨之后,徐清便立刻前往皇宫之中,请求赵祯开放全国粮仓来平稳物价,对此,赵祯显然是有些犹豫的。

粮食,乃是国之根本,唯有遇到社稷动荡之危时才会开启,若是因为百姓的一点点动荡便开启粮仓,这实在是有些不妥,面对赵祯的犹疑,徐清立刻说道:“陛下,若是此事无法解决,则新法必遭夭折,新法若遭夭折,则臣等与陛下皆颜面尽失,这便是社稷动荡之危啊!陛下,您还犹豫什么呢?”

徐清的话最终打动了赵祯,他向来自诩自己是英明天子,也必然会在史书上青史留名,若是最后自己在历史之中的定格,是一个改革的失败者,是一个连自己国家都无法掌控的君王,那对于赵祯来说,绝对是奇耻大辱,徐清正是看准了这一点,这才会如此进言,等到赵祯肯定的答复之后,徐清便再无所顾忌,立刻下令全国所有粮仓,开仓放粮,务必将粮食价格压低到百姓日常的水平。

当然,光这样做,显然只是治标,并没有治本,粮仓之中的粮食再多,也不够全国百姓吃上一年的,只要形势继续僵持下去,就必然会让粮食的价格重新上升,为此,徐清必须要在粮仓之中的粮食被吃干净之前,解决掉这个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唯有解决粮商才可以。

想到这里,徐清的脑海中便大致有了一个计划,既然是粮商,那么唯有依靠粮食,才能够叱咤风云,若是自己把他们的粮食网络给断了,那他们还有什么资格可以横行霸道呢?徐清的眼中金光一闪,一个计划开始慢慢在他的大脑中形成。

一个月之后,设置在汴京城西外的大宋银行总部落成,皇帝赵祯以及所有宰辅全部参加了此次开张大典,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皇帝为一家机构开门营业而来庆祝,可谓是第一次,因此也吸引了大量的百姓驻足围观,徐清让护卫们将百姓隔离开来,却并没有赶走他们,这些人可是免费的广告,自己需要赚的,可不仅仅是大富大贵之家,小富小贵之家也是要赚的。

等到未来大宋富裕起来以后,银行将会连工薪阶层的收入也要纳入进来,如此,便不能只让银行存在于上层社会之中,而要让他具有普遍性,更关键的是百姓的资本进入其中,便可以极大的减缓银行被商人们所控制的可能,这对于徐清来说,才是最为重要的,而要让百姓将钱存进来,这些百姓便是最好的媒介,不要钱的广告,徐清怎么会拦呢?

他非但不会拦,还让小吏们把准备好的葫芦交给了在场的百姓们,里面装着的则是温酒,现在已经是入冬了,这酒虽然不是什么名贵的就,却可以让他们暖暖身子,更为关键的,这可是免费的东西,这对于百姓来说,绝对是充满了诱惑,没过一会儿,徐清所准备的一万个葫芦便被抢夺一空,而随着这些消失的葫芦,关于银行的故事便也开始向着天下四方开始传递。

银行的开张,对于徐清来说,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这是他担任三司使以来所干的第一件事情,绝对不能失败,二来则是在他看来,银行无疑是资本与实体业最好的润滑剂,唯有通过银行,才能将全国的资本集中到自己的手上,只有如此,改革才能无往不利,不然必定阻碍重重,所以银行,必须要搞的漂亮。

随着礼官的祝词念到最后一行,银行的开张仪式便也算结束了,徐清引着皇帝来到银行的大门口,将一个木制的红色鼓槌交到了赵祯的手里,赵祯此前早已经从徐清那里听了一遍自己需要做的事情,所以倒也没什么诧异,拿起鼓槌,一下子便敲在了一旁的铜锣上,连敲九下,众人眼前的大门缓缓打开,无数彩纸四散纷飞,鞭炮之声震耳欲聋,银行,这个徐清寄予厚望的产业,终于在他的眼前,开张了。

开张仪式结束以后,范仲淹还有皇帝等人便陆陆续续离开了,唯有徐清一个人留了下来,看着无数的人进进出出这座巨大的殿堂,徐清的心中也是倍加激动,这是他连续六个月以来,接近半年的时间所做成的一件事,为了让这些富商们将钱存入银行之中,只有徐清自己知道自己到底花了多少的功夫,他为了找到最为合适的银票模式,足足在工部耗了四个月的时间,又结合自己在前世所看到的保密手段,这才造出了现在绝对可以号称世界最为安全的银票模板,现在看着眼前的这一切,自豪感油然而生。

忙碌,一直持续到了晚上,等到夜间七点左右,银行的大门总算是送走了最后一个客户,整个银行里几乎每一个业务员都是一脸的煞白,他们从中午开始就几乎没有休息过了,包括徐清选的几个数学比较好的,通过了秀才考试的经理们,此时也是一个个扶着墙壁,跟肾虚似得,徐清此时则像个不管人死活的资本家一样,站在旁边不停的说着“快点算,快点算,到底有多少钱今天存进来了。”,搞的最后每个人看见徐清犹如看见恶魔一般。

这倒也不能怪徐清,他实在是太兴奋了,而对于结果,他也绝对是最好奇的那一个,他的心里一直在不停的想象着这个数字,到底会有一千万贯么,还是会有三千万贯,或者是更高呢!每每想到这些,他就根本做不下来,只能不停的催促,最终,在经过了一个时辰的结算后,一个数字,总算摆在了徐清的眼前。

五千七百万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