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关 > 第655章

九关 第655章

作者:艮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20 14:39:51 来源:258中文

宋仁宗的葬礼,也让全世界第一次感受到了皇家的威仪,就像现代英国王室所举办的婚礼一样,在此之前,人们对于英国王室的婚礼仅仅只停留在想象中而已,但威廉王子的婚礼却让所有人第一次知道了王室的婚礼到底有多么的美。

而凡是美丽的东西,总是会勾引出人们心中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这对于如今这个世界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品质,随着工业化的进展,人们心中的**也在蓬勃而出,这并不是坏事,人有干劲,想要向上冲的社会,要远远好过一潭死水的社会。

但在这个过程中,总有一些人渴望走捷径,也总有一些人不按牌理出牌,最后导致整个社会,如今都有一种很焦躁的氛围,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更加严重的是,随着工业化进程延伸向社会各个角落,思潮也在全国各地不停的涌现。

新的思想出现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新的思潮,也会使人们的思维陷入到混乱之中,就好像现在的美国一样,原本的美国,整个社会虽然有不同的价值观,但好歹有一个主流价值观,这个主流价值观,以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清教徒文化作为主流,是整个美国的主流文化,有这个主流文化在,美国的社会基础就会十分牢靠。

而如今的美国,虽然移民数量大大增加,主流民族在美国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少,同时社会各种思潮的涌现,无论是白左无政府主义,还是极端右翼的思潮,都严重威胁了美国这个国家的稳定,使整个国家在思想上彻底分裂,而这就是如今宋朝所面对的困境。

思想的多种多样,最终导致同一个问题,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而这样的思想,配合上日新月异的社会,就会给人一种未来很迷茫的感觉,就好像一个人从十五岁开始学习拖拉机技术,原本等他长大了,就应该去拖拉机厂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度过平凡而快乐的一生,但现在,等到他从学校毕业之后,却发现拖拉机这个工种已经消失了,试问,在这种情况下,人对于未来必然是茫然的。

这种情况在宋朝如今的社会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状况,因为工业化太快,导致许多古老的工种都在渐渐消失,比如说马车夫,随着汽车业务的普及,马车夫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少了,还有比如说一些低端工厂的工人,他们也面临着这种情况,根据户部的统计,如今许多城市居民中的工人,三年换三个工作的并不在少数,这对于整个社会的流动性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可工种的消失,也确实是在以超快的速度进行着。

这就让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焦躁的情绪之下,而这种情绪是很危险的,面对迷茫的未来,人们的心情自然也会不同,而如今这一场葬礼,让全世界都看到了皇室的威严,同时通过繁复的礼节,和奢华的陪葬品,让人们感受到了葬礼也可以办的如此精美。

而这一切,又通过报纸全程直播给全世界的人民,这就给全世界提供了一场大规模的八卦讨论机会,对于皇室的八卦,永远是人们经久不衰的议题,而这虽然不能平息社会上的迷茫气氛和焦躁情绪,但起码能缓和这种情绪和氛围,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件好事。

至于思想的混乱,徐清并没有打算改变,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徐清不可能像秦始皇一样,做出焚书坑儒的举动,毕竟这已经不是农业时代了,若是继续像秦始皇,或者是康熙,乾隆那样去用文字狱来统一思想,这是一件非常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徐清也并不想被史书记载一个不尊重文化,思想的骂名,然后遗臭万年。

同时他也认为,堵不如疏,若是强制禁止社会传播其他思想,单独遵奉一种思想,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以当下的技术是很难办到的,同时即便徐清想要遵奉一种思想,又应该选择哪一种思想呢?

儒家?法家?道家?释家?每一家学问都有她自身的缺点,不可能使用一家而罢黜其他几家,这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至于那些新的流派,则还没有完善,想要立刻成为一个国家的主流思想是万万不可行的,所以即便徐清想要把天下的思想归一,这也是很难做到的,毕竟如今是文化繁荣的时代,若是硬生生想要把他掐断,必然会对整个社会形成巨大的影响,也容易引起反噬,这无疑是不正确的做法。

不过放任各种思潮随意流窜,这也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朝廷左思右想之后,想出了几条宗旨,那就是对于一些道德上的底线不能突破,比如说死刑的终止与否不能讨论,对于自杀本身的意义同样也不能讨论,以及有关于孝道,可以讨论,但不能颠覆,或者是诋毁,对于中国传统的礼仪道德,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但意见必须合乎中国传统的道德。

通过建立这样一套标准,对于不符合的理论,国家也不强制禁止,而是采取学院禁止资助该名教授授课和工资发放为办法来保证国家不至于被这群人将整个价值观全部毁坏。

可即便如此,对于道德的判断也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有的人认为对于父母应该绝对孝顺,无论父母做什么都不应该抵抗,因为你是父母生的,父母便是你的主人,在这种价值观里,把人当做是附属品,而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把宗族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来表示,这是一种十分传统的观念,但在这个时代再流行不过了。

而还有一种人则是认为,父母对他好,他就对父母好,如果父母对自己不好,自己为什么要对父母好呢?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把人看成单独的个体,而把宗族看成是一个群体,在这种视角下,孝道自然有了其他的解释。

这两种思想你能说哪种错了呢?现代人肯定认为,是第一种思想错了,人本身就是个体,是独立的,不应该要依附于他人,然后说第一种是错的,但第一种就是错的么?集体的力量确实要远远超出个体的力量,尤其是当一个集体团结之后就更是如此。

更何况如今这个时代,农业时代的气息尚且没有褪去,老百姓对于集体的意识还是十分浓郁的,个体主义在这个时代并不盛行,而在这样一个时代,孝道的定义,显然更加偏向于第一种,也就是牺牲自己的利益从而成全集体的利益,这是大多数人心中的规范。

如果你要去讨论这个问题,双方是很难达成一致的,因为这事关思想,而思想是很难改变的,你想要让一个相信第一条的人去做第二条的事情,他会认为是大不敬,是不孝子,而你如果想要劝说第二种人放弃自己的自由,从而成全集体的利益,这也是痴心妄想。

所以在这种问题下,朝廷也很难给出一个范式,但朝廷却能给出一个底线,那就是无论谁,对于孝道的讨论是可以的,无论是孝道应该在符合个体主义的前提下进行,还是孝道应该服从与集体主义,而个体主义应该让道,这都是可以的,但绝对不能否认孝道是需要遵守的,如果直接否认孝道,认为子女可以不赡养父母,子女可以无视父母,那这种价值观,就是不可取的了。

同理,在宋朝,你可以讨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都是可以谈论的,但如果认为人是无法被教导的,也就是恶人不能被教育成好人,这是不可以的,因为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谁也不能说人类本身就是善的,或者是恶的,因为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一些天生下来,就喜欢做坏事的人,反社会人类群就是此类,所以也不可能是完全的性本善。

至于到底是性恶论,还是性善论,人类自古以来便争论不休,并没有一个统一答案,在中国,则是因为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关系,所以性恶论被官方所摒弃,性善论成为了主流,并且一直延续至今,即便有人反对,也只是小部分人群而已,与主流人群的价值观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而在这个时代,随着人们的思潮翻涌,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便又重新搬上了台面,而荀子,这位性恶论的代表也被众人抬了出来,此时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也就变得十分激烈了,毕竟这涉及到人的本性,甚至是人作为万物之灵,到底有没有真的认识过自己,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即便不是学院派,而是贩夫走卒,甚至都会讨论一二。

所以朝廷对此也是十分重视,面对这种讨论,朝廷总体的态度是允许的,毕竟这种哲学层面的问题,并没有禁止的必要,到底是性善论正确,还是性恶论正确,这样的议论,对于讨论人性是有很好的帮助的,但许多人在性善论和性恶论的争吵中间,却引发起了一些其他的异议,比如说性恶论的人认为,人是不可能因为教育而变成一个善良的人的,他的本身就是坏的。

从而引发他们对于刑法的态度产生的改变,他们认为,既然是恶人,那么通过法律的严惩,是无法改变他们思维的,那么既然如此,对于刑法以教育犯人,改造自我的初衷就必须进行改变了,所以这一派,强调严刑峻法,应该一个人如果犯了罪,就必须要严加惩处,甚至要用无期徒刑来监禁他,让他一辈子都无法离开监狱,从而保证其他公民的生命安全。

而性善论则对于刑法觉得惩处太过于严重了,在他们的眼中,人是善的,之所以会做坏事,并不是因为他们自己想,而是因为迫于无奈,是这个社会的压力,导致他们不得不去做坏事。

这一派便认为如今的刑罚太过于严苛了,不符合改造犯人的初衷,仅仅只是让犯人受罚,从而使被害者得到了心理上的慰藉,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并没有任何的益处,因为那个施害者并没有得到拯救,而那户人家的损失也很难弥补了,所以这一派认为应该降低刑法,以及要对犯案的人员进行教育,让他们改过自新,从而重新加入进社会之中,成为这个社会的良好公民,而不单单是惩罚他们。

这种讨论,徐清是必须要制止的,因为这已经不再仅仅是哲学层面的探讨了,而是对于国家的政策进行讨论了,虽然人性的探讨,必然会影响社会各个层面,但现如今的影响,却是太大了,刑法,是国家仅次于宪法的**,他的判例只有朝廷能够左右,岂能民间随意讨论呢?

且如何判罚一个人,也远远不是道德观那么简单的事情,更牵扯到一个的公信力,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有权威,很简单,就两条,那就是恩威并举,赏罚分明,只要一个国家的政府,朝廷能够遵从这一点,那么这个国家的未来,就不会黑暗,而恩威在宋朝,就必须出于上,而不是凭借几个人的讨论便可以妄图改变的。

再说这种讨论,其实是非常没有意义的行为,因为他们的探讨,仅仅只是在思考犯罪者能不能够改过自新,但对于犯罪者对于被害人的影响,对于被害人家人的影响,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却并没有做更为广阔的思考,所以这种讨论,对于国家来说,并没有益处,朝廷虽然不禁止这样的讨论,但只要涉及,就必定会用一些方法来禁止,因为这种讨论,对于国家无益,只会平添许多的麻烦罢了。

对于这些影响到国家政策的讨论,朝廷都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限制,至于其他的讨论,只要不涉及到道德观,价值观,社会观的严重颠倒,那么朝廷基本采取的态度就是自由发展,不干涉的态度,可以说,这已经是一个集权政府,能够做到的,最为宽容的姿态了。爱看小说的你,怎能不关注这个公众号,V信搜索:rdww444 或 热度网文,一起畅聊网文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