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关 > 887

九关 887

作者:艮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20 14:39:51 来源:258中文

在徐宁回归之后的第三天,他便来到政事堂开始述职,将自己在新大陆的所作所为汇报给政事堂的各位相公,对于这位徐清的长子,众人自然不会过于为难,在问了几个常规问题之后,众人便放过徐宁,开始转而进入正常的谈话。

像徐宁这样的身份,即便犯了小错误也是无关紧要的,只要不在政治上做出致命的错误,那么他将来进入政事堂这是早晚的事情,众人自然没有必要去得罪他,毕竟他们的家族可不能保证再出一个宰相,而徐家这位已然是预定了一个位置的,何必去得罪未来的政坛明星呢,这与找死没有任何的区别,所以在徐宁犯致命错误之前,他将收获到的都是美好的赞誉。

这也正是徐清担忧的,他很怕徐宁会在别人的赞颂中迷失掉了自我,这种人徐清见过太多了,许多人在基层做官的时候,时刻有长官在鞭策着他,让他可以时刻调整自己的政策,保证自己的政策不至于偏离民众,但等他当到一个领域的一把手之后,将再也没有人可以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他的上司是完全不懂这一行的官员,他的下属则根本不可能反对他,毕竟在宋朝,官大一级压死人,没有人会为了什么公理把自己的前途搭上的,这显然是一件不合算的事情,所以当你在一个领域成为一把手的时候,就表示再也没有人可以给你意见,你只能自己往前探索,你所能听到的,都是赞颂的话,直到你出现了失误,但那时,你所遇到的问题就已然无法再解决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儒家思想中,君子慎独这句话十分的重要,几乎所有的官员,尤其是大官都会将这句话铭记在心,便是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周围人的赞颂迷失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而是要时刻记住这句话,不停的鞭策自己,因为等到这个时候,能够鞭策自己的人,也就只剩下你自己了,没有人再能够给予你任何的意见,只有自己才能够保证自己在执政上不会出现失误,所以君子慎独,这句话十分的重要。

但虽然所有人几乎都知道这句话,但真正能够做到的人还是很少的,三人成虎,一个人说你是天才你恐怕不会相信,但当所有你接触的人都在说你的决策是对的,那些受伤害的只是少部分的时候,你还能真的对自己的行为去保持怀疑吗,恐怕只有少数人还能够坚信自己所作所为是错的。

毕竟你周围几乎所有人都在认可你,认为你的解决方案是可行的,这个时候你很难在根本上去怀疑自己,因为你的地位已经不容你被质疑了,即便是自己质疑自己也不行,这就是位置所决定的。

而这也正是徐清所担忧的,他很怕徐宁迷失在众人的吹捧之中,最终忘记掉了自己执政的初衷,忘记掉了去贴合民意,但经过前几天的那一次夜谈之后,徐清心中的担忧已经尽数消解,显然徐宁并不是一个会忘乎所以的人,相反,他对于自己要做什么,也十分的清楚,在述职之后,徐宁与几位宰相进行了简短的交流之后,便开始与自己有关的几位宰相进行密谈,主要便是如今着重金融建设的赵思銭以及水利建设的陈明功,这两位一个关系到工部的钱袋子,一个则关乎到水利基础工程,这也是工部主管的。

以及城市内基础建设以及事业单位建筑用地建设等问题的宰相李培明,这三位宰相是与工部有着十分密切关系的,都是徐宁的主管上司,与他们进行必要的交流,可以帮助徐宁在工作上少走弯路。

对于徐宁这位新上任的工部尚书,三位宰相表现出来的态度都十分的友好,并没有上司见下官的倨傲,尤其是李培明,对于徐宁甚至都有一些谄媚,搞的徐宁都有些无所适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今年李培明已经是六十七岁的高龄,就在两个月前,他已经递表决心请辞,虽然徐清和圣上都没有答应,但年龄到这了,已经是势不可挡的事情。

首相和圣上之所以反对也是走一个过场而已,很快李培明就要解甲归田,他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得罪徐宁,毕竟未来这宰相之位花落谁家,徐清依旧是最重要的决策者,李培明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嫡系能够继承这个位置,但到底如何,还是需要获得徐清的认可,在这个关键时刻,他怎么可能得罪徐宁,所以他对于徐宁的态度是最为友善的。

不仅仅没有刁难,还把许多政治上的东西教授给徐宁,算是帮助良多,李培明在政坛上纵横四十多年的时间,可以说拥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担任宰相四年多的时间,对于整个国家如今的状态和走向,都有着很深入的分析以及见解,这些想法对于未来徐宁执掌工部自然是会有参考性作用的,所以徐宁听的也很认真,对于李培明给予的帮助自然十分感谢。

而这也正是李培明要的,与徐宁拉好关系,就可以使自己背后的利益集团以及政治集团得到一定的利益,起码伸手不打笑脸人,徐清就算不会把宰相的位置继续给自己的集团,但起码不会对自己的学生和政治盟友进行打压,这对于李培明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从李培明这边出来,已经是接近下午的时候,徐宁只好赶紧去找赵思銭和陈明功,奈何陈明功在早上晨会之后就已经先行离开,前往河北道视察河堤去了,所以徐宁只能先与赵思銭会面,相比起李培明的谄媚来说,赵思銭就比较稳重一些,但对徐宁也相对比较友好,毕竟他的背景摆在这儿,除非是徐清的政敌,不然没人会在这个时候给徐宁难堪。

赵思銭表彰了几句徐宁,说他是青年才俊之类的话,然后对他未来执掌工部给予了一定的鼓励,希望他能够带领工部的僚属做出一番新的事业,同时对于徐宁未来的工作表示全力支持,如果有什么新项目,只要能够造福社会有利于朝廷,他这边都不会卡住财源,不让徐宁去实施,这番话无疑让徐宁喜出望外,作为工部尚书,最能够出政绩的无疑是更大重要工程上面,如果能够做得好,自然就能够让上面的人喜欢。

因此钱是十分重要的,若是没有钱,他的许多想法都只能是空想而已,因此赵思銭的支持十分重要,在与赵思銭商谈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之后,基本上也到了下班的时间,徐宁赶紧坐车前往工部的僚属见了见自己的同事,主要是左侍郎,右侍郎以及各个分布的有司,一共二十几位官员,其下还有三百位左右的吏员,他们都是通过公务员考试被选进工部的,在这之下则是分布与地方的数万名工作人员,都直属于工部衙门,在如今宋朝十四个部级单位上,工部的人数无疑是最为庞杂的。

毕竟工部的工作非常的复杂,基础工程,事业单位建筑修建,以及皇宫营造,帝王陵墓之类等等,全部都需要工部来做,这工程量无疑是十分巨大的,没有几万人在手里,这完全是不可能的,而这些还是编制内的人员,编制之外的临时工以及合作的建筑公司人员,更是多达上百万,毕竟这些建筑不可能靠这些公务员去做,必须要外包出去,所以工部手底下的人是最多的。

这也给了工部尚书极大的权利,他所能动用的财政预算也是十分之高,虽然最近有传出消息,基础工程之中的铁路,高速公路修建将从工部中被摘出来,以专门成立一个铁道部作为管理全国交通的部门,然后将轮渡,城市道路,国道再分割出来建立专门的交通部,以保证城市内的交通运输,但即便如此,工部依旧掌握着全国数十万栋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政府建筑的营造以及维修,这些都是需要花费大量金钱的。

而初次之外,作为工部尚书,徐宁自然需要提出自己的设想,不能完全照搬前任的想法,这样一来,他的作用自然也无法凸显,而在上台之前,徐清也跟徐宁商量过,在上台之后,徐宁应该把主要的经历放在配合陈明功建设基础水利工程的方向上,除此之外便是在公营建筑上下一些功夫。

俗话说得好,饱暖思**,吃饱了就开始追求生活上的享受,就像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许多伟大的建筑便开始于此,伟大的建筑是一个文明走向巅峰的见证,而这些建筑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由皇室营造而成的,徐宁自然也希望通过工部,来建设出一批可以流传后世的建筑,从而让整个社会认可自己的成就。

这是徐清所认为可以取得政绩的地方,毕竟其他的方向,与工部都没有什么关系,工部的主要作用就是营造,既不负责社会的管理,也不进行成本的管控,主要公用就是把任务分配下去,然后把建筑完成而已,相当于是一个传递任务的部门,而徐宁希望改变这一点,所以他上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办宋朝第一届现代建筑设计大赛。

这个比赛的目的,就是选择是一些完全超越时代的建筑,由工部来进行营造,成为各个衙门,或者是大学的建筑,获得胜利的设计师将可以获得宋朝办法的奖金和奖状,而这些建筑也会被真的建设出来,这就是徐宁上台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

当然,这只是一个噱头而已,更主要的还是把工部的日常工作处理好,这一点对于徐宁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工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已经运行了很长的时间,底下的官员早已经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管理这个国家的一切建筑运用,所以根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唯一需要注意的便是水利上面问题的处理。

因为陈明功宰相对于水利工程的质量十分重视,所以徐宁也必须时刻关注这一点,对于外包公司,必须要经过十分严格的检查和审核,以保证所承包的工程符合预期,不会出现烂尾工程。

这就需要徐宁花大量的时间去盯着,同时工部之中存在着大量私通建筑公司的人,甚至有不少官员,他们的家属就开办着建筑公司,通过自己在部门中掌握的权利,他们将工程的标价告诉给这些公司,从而让他们从中得到丰厚的利润,这种事情在如今宋朝并不少见,甚至十分频繁。

而这种事情,正是徐宁需要去处理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完全没有资格的公司承保了大量公营的工程,从而使得许多烂尾工程遍布在宋朝的各个角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之前几任工部尚书当然也发现了这个情况,可面对这种严峻的状况要么是充耳不闻,害怕因此而殃及池鱼,要么就同流合污,自己也成立公司,从而将一大批工程揽入手中,大肆赚取国家的财富,对此徐宁自然是不能忍受的。

所以他对此立刻展开了十分严格的审查,首先便是在最近三年年完工或者是开工的建筑全部算上,都必须要进行重新质检,而质检将不由工部来承担,而是从市场上聘请质检公司来进行交叉质检,每一栋建筑都将由四个公司来进行质检,并且分别提交报告,报告之间不可互相传统,独立提交报告给工部的检查司,若是发现有谬误或者是查证为垃圾工程,那么该工程的承包商,就要撤销它的营运资格证,并且十年以内不得再次申请。

本来宋朝的建筑都是由自己来进行检查的,但这样显然是没有效率的,毕竟官官相护,既然这么多年,许多垃圾工程都没有被发现,显然表示这些外包公司已经买通了工部内部的检查司官员,让他们提供错误的情报从而蒙混过关,徐宁自然不会再信任这些人,所以他提议引入其他质检公司来检查这些项目,并且每一栋建筑由四家公司来分别检查,并且独立提交报告,只要有一家认为建筑有问题,就会对该建筑进行重新审查,若是证实为真,建筑公司营业证进行取缔,同时质检公司将得不到应有的收入。

若是四家质检公司有两家以上检查出问题,剩下的几家没有检查出问题,那么不仅仅会得不到质检的费用,还会受到十分严苛的惩罚,最严重的甚至可以吊销他们的营业证,从而让他们的公司开不下去。

这些都是很好的办法,可以督促这些质检公司拼命的去检查这些建筑物内部的问题,而同时四个公司彼此分割开来,质检时间也完全不同,根本无法进行串联,同时这些公司都是秘密前往建筑物,建筑公司也很难掌握他们的行踪,想要全部买通,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同时这些质检公司也需要思考,如果自己被买通了,这四家公司只要有一家没被买通,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十分严重的问题,自己的营业证甚至都可能被吊销,到时候别说是钱了,便是连前途都会被摧毁殆尽的。

通过这种方法,全国一下子便发现了大量的问题建筑,而一大批的建筑公司也被吊销了营业证,当然也有很多公司以出色的建筑能力被认可,在这场风波中得以存活,但大多数的公司本来就是来捞钱的,自然不可能符合工部提出的标准,偷工减料是十分正常的,有一些公司的做法,甚至达到了原本规定要用实心钢筋却为了节省材料而使用空心材料的地步,甚至这些建筑不少是在地震带上。

这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的财产安全,这些建筑大多数是体育馆,学校教学楼,养老院和孤儿院,这些建筑中,大部分都有严重的安全隐患,对于这些公司,工部自然不会仅仅吊销营业证,还会采取十分严厉的罚款,甚至罚到家破人亡的也不少,实在是因为这些公司太过分了。

他们为了赚取钱财,工部给予的建筑费用,本来是可以保证工作完成,同时这些公司也能赚取一笔钱的,但这些黑心公司为了赚取更多的钱,只把三分之一的钱用在建筑上,其他的钱则全部贪墨,这实在是无法容忍的事情,所以对于这些公司,都采取了十分严重的罚款。

最后徐宁也因为这件事情在民间得到了极大的声望,同时为工部得到了一大笔的处罚金,这些钱自然就能够用在其他的地方,不过他这样做也让官场上不少人对他表示了很强烈的不满,毕竟这些公司都是这些官员开的,如今徐宁的做法显然是断了他们的财路,他们又怎么可能满意呢?

对此徐宁事先也早已经预料到,但既然想要做一番事业,徐宁自然不怕得罪人,更何况徐清是他的靠山,这些人即便不满他,也根本不可能绊倒他,这也是他之所以敢进行这一行动的主要原因,其他的工部尚书根本不可能得到像他这样来自于宰相们的全力支持,只有他这么做,其他的派系虽然有所抱怨,但在这些问题上,根本无法进行阻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