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宠妃撩人:摄政王爷欺上门 > 第十章 浊酒

宠妃撩人:摄政王爷欺上门 第十章 浊酒

作者:沐小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1-01 21:21:38 来源:258中文

陈权好像是在做梦。

当耳边听着杜牧念出了那首从小便学过的诗,陈权考虑的是,未来的课堂上老师是如何讲解这首诗的呢?

大概是会说唐代文学家杜牧于某年清明偶遇一路人,有所感后写下了这千古名篇,之后便滔滔不绝的谈写作方法,讲审美感受,最后布置考点。而自己只是个无名无姓的路人。

当然了,这还算好的,或许自己这个路人的身份都会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突然间陈权觉得有些不甘,就是不甘。自己并不聪明,还有些懒散,随遇而安更是一直以来的人生信条,可是不管如何,陈权都不想做个没名没姓的人。

于是陈权暗自下了个决定,自己定要做个有名姓的人,哪怕是被记上一句一字也好。

就这样,一首诗改变了陈权,也改变了历史。

陈权和杜牧随意的在这杏花村简陋的小酒肆中坐了下来,那两名护卫也自寻了个位置,依旧是警惕的模样。

或许是因为下雨的关系,生意并不好,原还想着或许能遇上之前的那几位书生,这样自己可以厚颜借着杜牧的酒来表示下谢意。不过遗憾的是并未见到,也就帮杜牧省下了。

酒肆内几张粗制的小桌,几把矮椅,酒器也只是大碗,这时节的天还凉,加上下雨,店家很周到的燃了火盆放在桌边,还递了几条麻布给众人擦拭身上的雨水。

杜牧熟练的点了两壶酒,等端上后倒入碗中,陈权明白了为什么三国演义的那首歌里唱着“一壶浊酒喜相逢”了,真的是浊啊。

酒色有些绿,有些黄,里面能看到不少杂质,就像是一只只小虫在嬉戏,如果有洁癖的话恐怕还真的有些难以入口。

“陈大郎,先敬你那前辈可好。”杜牧似乎没在意酒如何,马上端起了碗。

陈权也举起了碗,心里默默念着,“老道,你平常喝水老是装模做样的,今天我来代你喝酒”。然后便一碗整个灌了下去。

味道有些淡,有一点怪,但确实是酒,陈权砸吧了一下嘴,细品了下,别说,还挺好喝,比以前喝的那五十度起步的白酒舒服多了。

两人对饮了一碗酒,酒肆的店家又端出了一份陈权认不到的吃食,看着像是某种糖熬制的。可能是发现了陈权好奇的模样,杜牧指着说;“饧”。寒食清明无它不可“。

“不知陈大郎此后做何打算呢。?“杜牧慢慢品着酒。

”我先去潭州寻那前辈故友,之后便当个和尚,再还俗。“陈权好奇的吃了一口那个饧,有些甜,味道不错。

”为何一定要做和尚。”杜牧问道。

“嗯,我的户籍大概是丢了,家中也无亲人,加之有许多事情都记不得了。所以我那前辈便帮我想了个办法,说是今天子厌佛,所以僧籍或许会拿的容易些,等取得了僧籍再去官府自行削籍还俗,官府也会给个新的身份。”考虑了一下,陈权还是决定实话实说,这里也实在没什么好隐瞒的。

“哦,竟是这样,你那前辈确是看到通透,此法虽是有些取巧,于今时倒也有几分可行之处“。杜牧思索了一会,点了点头。

”想来你那前辈也是方外之人吧?这僧籍说来似容易,可若非个中之人,倒也是难办的很。”杜牧又问。

“正是呢,我那前辈是个道人,说来倒有一事倒想问下十三郎,你可知长安的玄都观?”陈权想起来老道度牒上写着的玄都观,便临时起意问一下,或许能有所得。

“玄都观吗?自是知道,崇业坊内的玄都观怎会不知,北周建德三年,北周武帝令截佛道二教,并毁其经,逐道士沙门,还俗为民。之后就设了通道观,供僧道儒三教人士讲学修法,周亡后,前隋另建新都,便迁了通道观过来,更名为玄都观。本对着的靖善坊内还有一兴善寺,一寺一观共镇长安,不过今时天子灭佛,那兴善寺也多有损毁了“。

杜牧谈兴大起,饮了一口酒接着说:”玄都观之桃花冠绝长安,早年刘梦得①曾在观里做了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也便是因此诗恶了武伯苍武相国,被贬了岭南。十四年后刘梦得再回长安,复又写了:”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两诗更是让玄都观名声大噪。“

”玄都观的桃花,不知我何时再能得见了。“或是想到了自己的的一些遭遇,杜牧轻叹了一声,又猛灌了一碗酒。

”你那前辈可是玄都观中人?。玄都观名满长安,皇室权贵皆十分看中,如是在那里落脚修法的,也是极不易之事,许是道门高士。那或许我还认得,在长安时,我也爱那桃花的。“杜牧想了想又问。

”嗯,也只是听闻他曾游历过玄都观,再多的也所知不详了。“老道之死让陈权心里有个结,充满疑惑的结,他并不打算将老道的身份说给别人,哪怕是这位新朋友。

大概看的出来陈权有所隐瞒,但杜牧也未在意,谁都有不可对人言的秘密,所以杜牧也只是一笑,便又自饮了起来。

”十三郎,还有一事想问你,你可知仇士良”?陈权陪着喝了一碗后又问。

”咳“”咳“,一直洒脱的杜牧听到这个问题却险些把碗丢下,酒水洒了一桌,止不住的咳了起来,不远处两个护卫的眼睛也立刻死死的看了过来。

”咳,“”咳’,陈大郎何故问此人?莫不是与其有旧?“杜牧抹了抹胡子,紧紧的盯着陈权,话里添了些冰冷和疏离。

看起来杜牧应该不是仇士良的朋友,不过还是要谨慎些才对。想了想,陈权淡淡的说:“倒是没什么关联,只是听我那前辈提及过此人,言语中颇多不喜之意。我那前辈为人倒还是和善,所以有些好奇此人是谁,惹的我那前辈厌烦。”

杜牧好似要看穿这个坐在自己对面的新友,有些圆的眼睛此时眯了起来,细细的打量着,好一会,才缓缓的开口:“陈大郎,你可知方听你提了仇士良,我便想立刻起身别过了。“

”十三郎,我只是一个寻常的小人物,之前幸遇了前辈偶提及些人事,虽是略有所得,可多是不解。“顿了顿,陈权又说:”便是今日你我交谈时提及的那些人我也尽是不知的,若是因我之言恶了十三郎,实非我意,我,我还是告辞了。“说完陈权便起身,冲着杜牧行了一礼,打算走出这个酒肆。

”陈大郎且坐下,哎,是我多心了呢。'陈权将将走出的时候,杜牧的话终于响了起来,陈权故作了下犹豫,才又慢慢坐了回来。

两人沉默了一会,杜牧缓缓开口道:“仇士良,你说你那前辈不喜,呵呵,这天下有志之人又有谁不恶此贼呢?”说完似泄愤一样灌了一碗酒下去。

“那仇士良,霍乱天下的权阉,其人横行不法,酷烈残暴,上欺天子,下辱群臣。11年前,文宗皇帝不甘为阉人所制,定策以赏甘露之名尽除之,可恨那受了天子诏令共行此举的李训,郑注等人心思诡诈,事未成便争功各自算计,消息终是为那仇士良所知,乃致事败。后仇士良挟持天子,于京中大肆屠戮朝臣,这场屠杀让朝中公卿半空,其间更有无数百姓死于军乱,一时间京中尸横遍地,如入地府。甘露事后,仇士良更是多番折辱天子,气焰熏天,文宗崩后,仇士良矫诏立了现今天子,并怂天子杀陈王,安王,杨妃。仇士良啊,一禽兽尔,“杜牧恨恨的一气说完。

仇士良是太监?听着杜牧的话陈权想着,历史书上好像写过汉唐明的太监都挺嚣张,不过自己能记得的是刘瑾魏忠贤这些,唐朝的还真不清楚。

难怪那日的头领声音那么的诡异,当时便有怀疑,可自己当时伸出去那污秽的一刀好像确实是刺中了什么,所以他的同伙应该是没割的?不过话说太监是去两点还是两点一线尽除呢?还有老道又怎么惹上了太监的,想不通啊。

'哈哈,不过那仇士良也死了,家也破了。当今天子虽是为其所立,可素怀大志,怎容得他嚣张跋扈。天子面上虚以委蛇,实则筹划图之。会昌二年,便削其权柄,三年,仇士良自请离宫避祸,出宫后,亦知其作恶多端,恐为天子诛杀,听说,竟被吓死了。哈哈哈哈,来,陈大郎,天诛此贼我等当满饮一碗“。说着杜牧便举起碗来,陈权也赶忙陪了。

”十三郎,那仇士良是个太监啊,怎会如此嚣张,还能胁迫天子“?这是陈权想知道的事情,对于唐朝历史所知太少了,想在这个时代活下去,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漏过,特别是老道的事情陈权希望能有个了结。

”太监,是啊,说来可笑,以前我看汉书之时亦曾想,怎么炎汉天子竟被家奴控于掌中,甚至为家奴所害,也多有不屑之意。可未曾想本朝竟也会如此,哎“。

”天宝年安史贼乱后,这大唐便不比过往了。自玄宗后期怠政,故政事多假手高力士,可幸是高力士形单影孤,虽权重却为害不深。安史乱起,肃宗于灵武仓促登基,多赖了宦官李辅国之助,肃宗也自然依其为臂膀。也正是因安史之祸,天子见疑武人,便借内官家奴驾驭兵事,那李辅国也是至此掌控天下兵马,权倾朝野。当时便是朝中宗亲宰相亦称之为父。肃宗崩后,李辅国扶立代宗,因慑其威,代宗更是尊其“尚父”。啧啧,一届家奴竟也当得起天子“尚父”?虽李辅国后为代宗所诛,可因旧事天子却不得不继续任用宦官,而后便有了程元振,鱼朝恩等权宦。此时,宦官虽势大却仍可控。“

”德宗即位后,建中四年泾原兵变,河北诸镇作乱攻陷长安,天子出游奉天。此乱后虽平息,可乱起之时禁军糜烂不法,天子诏令护卫却无人所至,泾原事后,德宗便委了宦官窦文场和霍仙鸣为神策军左右中尉提领禁军。自此宦官领神策禁军便成了定制,其势也再难制之。“

”后顺宗欲夺兵权被逼退位,宪宗为陈弘志所弑,穆宗无心政事,只顾游乐,宦官也多以此诱之,再后敬宗为刘克明弑杀,文宗为仇士良禁锢。这大唐天下,便任这些阉宦指点了。“杜牧这长长的满是怨愤的一番话让陈权心惊不已,一直以为那刘瑾魏忠贤都是太监里的翘楚了,可和这大唐的前辈太监们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会如何走下去,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一定一定要珍爱生命,远离太监。可老道的仇要怎么报呢?哎~~~~

“陈大郎,你之事我不愿打探,可还是要直言一二,勿论你那前辈与仇士良有何过隙,你又作何谋划,切记,莫要轻易招惹宦官。“杜牧十分郑重的看着陈权。

”嗯?十三郎误会了,我只是好奇问一下,在这世上讨活,日后谁也说不准会遇上什么,知道的多些,或可避开些危险“。陈权不清楚杜牧发现了什么,自己的表现好像很正常啊。

”呵呵,陈大郎你可知我是谁?京兆杜氏又是何等人家”?杜牧笑里带着些嘲弄。

“嗯,你是杜牧,杜牧之,杜家十三郎,天下闻名的大才子,杜家,曾听过,好像是说:”什么杜,什么天,什么五。“陈权仔细回想着老道说过的话,可怎么也想不起来,只能磕磕绊绊的回复着。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杜家自汉时起已近九百年,后渐成关中郡望。我自长于杜家,什么样的聪明古怪未见过,何况你陈大郎的些许小伎俩”。杜牧调笑着对陈权说道。

“你方才的欲走还留,啧啧,实在是扮的粗陋”。杜牧一边喝着酒一边笑着,眼里满是狡黠。

空气中弥漫着尴尬,陈权自认为方才的语气,动作都很真诚得体,却不曾想被冠以”粗陋“之名。

”陈大郎,你呀,不管心里如何想,又是如何做,切莫小瞧了天下人。“杜牧收起了脸上的笑意,对陈权说出了忠告。

”谢过十三郎,是我搬弄了”。陈权也敛了心思,郑重的回复。

“仇士良已死,其子当中领内诸司的仇从广亦被天子寻了错处打杀了,家业被抄,余下几子也尽数逐之。或许与你看来这仇家已不足为虑。可这大唐的宦官多有世家,呵呵,没错,这宦官也成了世家。仇士良其父祖多为宦官,其子多为宦官,其亲眷亦多为宦官,大唐的宦官多借假子,女联姻,慢慢的就成了根深柢固的世家。便是这仇家,现在看着是落魄了,可谁知哪一天便又站立于朝廷之上。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陈大郎莫等闲视之。”杜牧继续劝诫着陈权。

“再次谢过十三郎”。陈权起身郑重的向杜牧行了一礼,杜牧的话让他敛去了心底的侥幸念头。原本在他想来,不管老道与仇士良有什么恩怨,既然那仇士良死了,家也破了,想来应该已经落魄的如平常人一般,等日后假如自己有能力,去了结一下恩怨便是,没想到这大唐的太监都玩上了家族企业了。

“陈大郎,你知我杜家还有些能力,若你愿意,或许我可替你解决户籍一事,你就莫去做什么和尚了。”杜牧突然提出了一个让陈权心动不已的建议。

“听十三郎之话,似乎并不怎么喜欢和尚?”思索了一下,陈权问道。

“无关喜厌,大唐礼佛者甚多,远的有如王摩诘等,近时的刘梦得,白乐天都是好佛之人,便是我杜家子弟中重佛者亦不在少数。我自己于佛家也知之不浅。只是今时大唐本就乱象四起,佛家又刮敛过甚,天下实是受不住了“。

”我本就不拘世情之人,故而今日你我虽是初遇,但于此间也是有缘,加之相饮相谈亦多得意。若你有意,我可帮你解决户籍之事,陈大郎如暂无去处,也可留此处,你我大可饮酒作乐,岂不快哉。“杜牧很诚恳的说道。

陈权静静的考虑着杜牧的建议,如说不心动是不可能的,可是自己应该这样做吗?先不说老道的事情,自己很想去见一下老道的那位和尚朋友,或许可以从中能得到些有用的信息。

还有就是,或许今日的偶遇让杜牧有些兴趣留下自己,可自己留下来算什么呢?

门客?帮闲?

这倒是比原本史书上可能记载的路人近了一步,可会写些什么?杜牧府上一门客陈权?

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既然决定要留下名姓,先不提好名恶名,但是每每想到未来自己出现的场景大概就是:

杜牧问:”陈大郎此事你怎么看“?自己回答:“此事必有蹊跷”或者”十三郎所言极是”。

想到这,陈权打了个寒颤,也再没了犹豫。

“谢过十三郎的美意了,我既然答应了那前辈去寻其故友,那便必是要做到的,虽然我只是一个小人物,但是有些事情,还是要做的不是吗”?陈权坚定的回复着。

杜牧看了一会陈权,脸上浮出了一丝赞许之色:“陈大郎既意已决,我亦不便再说,不过若是方便你可否告知你欲寻之人名姓?就如我说的,虽然我赞成天子禁佛,可我也又不少佛家知交,或可帮你指个路。”

“我那前辈说的是潭州同庆寺的灵佑和尚,不知十三郎可知此人“?陈权忙答复。

”哈哈,如是其他人我或还不知,可灵佑禅师于江淮诸道名声大显,实是得道之人,同朝中的裴公美②也相交甚深,我也有意拜会相交一番。“

”即是灵佑禅师,那我更不会劝你了,或许去寻他你亦会有一番造化”。

听了杜牧的话,陈权刚想再问一些关于这个灵佑和尚的事情,外面忽传来一阵马蹄声,瞬间便至,一旁的两个护卫私语了两句,一人便走了出去探查,另一人也靠了过来护卫。

只一会离开的护卫领着一人进来,那人贴在杜牧的耳边说着什么,陈权不愿探知杜牧的私事,便端着一碗酒出了酒肆,静静的看着这山村景色。

片刻后,那骑士便告离去,只是在离开前,深深的看了陈权一眼,这让陈权有些摸不着头脑。

之后陈权回到酒肆中,与杜牧一边饮酒一边闲聊,杜牧又向他讲述了许多大唐的风物以及一些秘辛,这让陈权觉得此行大有所得。

将入夜前,两人都已喝的醉醺醺,酒虽然清淡,可一样醉人。今日又是清明,不能熟食,这一日也仅仅是店家拿了些生冷之物果腹。陈权现在只想喝上一碗热粥,若是能泡个热水澡更好了,琢磨了一下,自己一会要去哪里呢?如果杜牧邀请,自己就厚着脸皮去蹭住一晚。嗯,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

太阳刚落,外面又传来了马蹄声,马蹄声有些杂,听起来好像来人并不少。

杜牧忽然放下了酒碗,站了起来,一把拉住了陈权便往外走去,陈权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跟着走了出去。

外面多了两辆马车,还有十几个骑士,陈权还在打量的时候,杜牧带着醉意含糊的说:“陈大郎,你我一日之交,我却也视你为友,你意往潭州,我自不必再劝,本想着邀你回府再留上几日,你我再谈饮几回。可今日忽有些琐事侵扰,却也不便邀你同回了。既如此,这外面的两架车,和一些护卫,便许我聊表心意,送你去潭州好了。”

陈权听到这些话自是感动不已,可这样的厚礼却是自己实在不便接受的,正要开口拒绝,杜牧又说:“男儿家何故婆妈,况且我本就打算近期着人去湖南镇打理些事情,潭州也是必经之处,送你便也是顺路为之。而且这车里还有些礼物想托你帮我敬与灵佑禅师。本应我自去的,可琐事繁多,也只好请陈大郎代劳,你就莫再做谦辞了。”

陈权静静的看着杜牧,古人的情感很奇怪,才认识了一日,怎么就会如老友一般呢?作为后世人的自己觉得有些不解,可是看着杜牧的样子,他又觉得这样的古人似乎也不错,起码现在自己的心里暖暖的。

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怎样,老道也好,杜牧也罢,自己都需要在这个时代混出个样子来,不仅仅是为了那留名的念想,更是为了还上这份恩惠。

想到这里,陈权笑了,对着杜牧拱了拱手说:“本还想着厚颜去十三郎那里混上一夜的,看来只好以后寻空了,十三郎的厚意我不再推辞,只是希望此次过后,能再与十三郎把酒言欢。”

说罢陈权便问了车夫,自顾的上了车。

马车在骑士的簇拥下慢慢的行进着,天色深了,火把燃了起来,星星点点的照着这将远行的车队,杜牧还在酒肆门外望着,突然,马车缓缓的停了下来,陈权跳下了马车大声的的喊着:“十三郎,你先前问我会不会作诗,我是不会的,但是曾听过一句,这便念与你听: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①刘禹锡,字梦得。

②裴休,字公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