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湮灭九天 > 第115章 滴血认亲

湮灭九天 第115章 滴血认亲

作者:诡医生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1-01 21:28:36 来源:258中文

说句实在话这些大臣,那千里迢迢的从京城赶过来,为的就是下一任皇帝的人选。虽然对于贵族来说皇帝是谁,根本就不大重要,可谁又会放弃自己支持的人称皇帝,给家族带来的更大利益。可这个时候,又有谁能先出头?

一时间周围气氛有一些凝滞。

赵毓璟漫不经心地嗑着茶杯,楚云暖却是浑然不在意,一个劲儿的盯着掌心里的玉簪看,这个玉簪是一月前,在祜寿围场她命工匠所制,不过是个半成品,上面雕刻的葡萄缠枝纹,还剩下一半,楚云暖觉得,这剩下的一半,恐怕这一辈子都没有完成的机会了。

当日永乐帝驾崩,后妃也只有裴德庆和刘惠妃两人在,可是这两人因为永乐帝驾崩,悲伤过度卧床不起,从她们嘴巴里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众人把目光头一次投向了当日还在御帐里的几个官员。这群官员不想吭声,赵毓泓轻声咳嗽了一声,底下人仿佛回忆起了什么,立刻说道,“先帝临终口谕,命摄政王继承皇位……”

说完这句话以后,他便快速低下了头,仿佛不敢去看坐在上首的几个王爷,尤其是睿亲王,这一位,可是正儿八经的嫡皇子,永乐帝临终前都还亲口承认了他的身份,只可惜那时他人不在,否则的话……那官员不敢再想,垂下了脑袋一口咬定自己所说的话属实。

宁王嗤笑一声,“口谕?单凭口谕二字,难道就要我等奉你为日后新帝君?除父皇圣旨外,我可不认任何口谕!”

九皇子亦是点头称是,“十弟若要继承皇位,那就正儿八经的把圣旨拿出来,我等一定遵从父皇遗诏,别搞这些虚的。”

永乐帝去的如此突然,哪儿有什么圣旨。

这件事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所以才会在此时此刻如此逼迫赵毓泓。

宋昉品着茶,似乎一点儿也不受外面纷扰所困。

“顾大人呢?”他轻飘飘地问了这一句话,就叫一群正争的面红耳赤的官员住了口。顾公梅是永乐帝身边最信任的人,永乐帝驾崩当夜,顾公梅定然在场,有没有圣旨问他便知。可众人遍寻其处,都不见顾公梅的身影,一问起来,似乎是在那夜之后就没有人见过他。

赵毓璟抬头,“本王想十弟应当知晓顾公梅如今身在何处。”他语气虽然温和,但却是咄咄逼人,“把人放了吧。”

赵毓泓脸上一丁点儿表情都没有,他逼了顾公梅二十几天,要求他替永乐帝写下传位诏书,顾公梅抵死不从,还扬言要将那天永乐帝已经废了他的事情说出去,赵毓泓哪里能忍,当时便把顾公梅关了起来,大约有半个多月没有给他送过吃喝,这人想必是早就已经死了。

“顾公梅在何处,本王哪里知道,你不如自己去找。”

他当然愿意自己去找,如若被藏起来那就容易,可死了呢?那也没有办法。楚云暖在这时却是轻轻一笑,祜寿围场就这么大,找个人难道还不容易,她抬头问道,“顾公梅不见踪影,那曹德庆呢?”

曹德庆,身边数一数二的大太监,一言一行几乎都是代表着永乐帝的权威,没有人敢忽视这一个人。可说句实在话,从停灵到现在没有人见过曹德庆。

“十皇子难不成要说,曹德庆殉主了?”忠烈之奴殉主,一般都会传为一方美谈,可楚云暖知道曹德庆不会,他还没有完成永乐帝给他的使命,不可能轻而易举地殉主。

赵毓泓顿时哑口无言,两个在永乐帝身边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先后不见,有谁会相信这口谕是真的。

楚云暖和赵毓璟两人真的是太讨厌,若不是他俩活着回来,这这些个墙头草们,又怎么会因为忌惮楚家在南堂的势力,而如此畏畏缩缩,他的这些兄弟,也不会有胆子挑起争斗。孟昙的计划,失败了。他就知道是不能太过于相信孟家这群女人的,她们的确是在内宅争斗中技高一筹,可在其他方面太过逊色。

此时此刻,背后算计了楚云暖的孟昙已经被孟玫给抓了起来,孟昙没有想到,她会再次见到孟玫,这个几乎是毁了家族,又被孟氏一族所有人都认定失踪了的代家主。她曾经以为自己比起孟玫来不差一些什么,可在今天她才知道,自己差的太多……她压过姐姐孟渥丹,在孟氏一族苦心经营多年的势力,在孟玫手底下不堪一击,几乎在刹那间就败在了她的手里。

孟昙不甘心,看着孟玫的眼神充满了愤怒,充满了嫉妒,“孟玫你既然逃离家族你就不应该回来!”她不回来,自己还是家主,她不回来,自己就不会像今天这样狼狈、自卑。

“你回来做什么,我们准备了这么久,马上就能让家族重新繁盛起来了,你居然回来毁了我们的心血!”孟昙心里有千百种不甘心。

孟昙看着她目光是愤怒的,一时间让孟玫唏嘘不已。当初她离开家族之时,已经给孟氏族人留下了足够保障他们生存的财富,保障他们安全的人脉,她原以为百花城覆灭之后,会有孟氏女儿感激她,感激楚云暖——因为楚云暖,是她,打破禁锢孟氏女儿的囚笼。然而她没想到,居然有人还会如此执迷不悟,还有人愿意将自己置身于哪个囚笼之中,做一只供人赏玩,随时可以抛弃、弄死的金丝雀。

“孟氏辉煌?”孟玫只觉得可笑,“用什么来重塑孟氏一族的辉煌,用孟氏所有女儿所有的血和泪吗?我说过孟家已经不在了,你们安安心心在一方度日不好吗,非得掺和进夺嫡之争!”她对孟家不是没有归属感,否则便不会带走当初那些可以毁了孟家全族性命的秘密,而她的苦心,这些人居然没有一个人懂。

孟昙冷笑一声,“你说得再好听,也掩盖不住你背叛家族的事实!孟玫,你要杀就杀,我不怕你!”

孟玫知道她们从小就被灌输了家族利益之上的,根本不会思考,如此腐朽的家族,带给她们的是怎样的伤害。既然跟她说不通,孟玫也就不再说了,她轻笑一声,“我不会杀你,我为什么要杀你,我来这里,不过是奉了楚家主的命令。”

听到楚云暖这个名字,孟昙瞳孔一缩。

赵毓泓迟迟拿不出证据,赵毓廷道,“如此看来是八哥假传圣旨了。”

这个罪名你下去,任谁都觉得惊讶。没想到往日最是温吞的秦王,竟然也会说出这么狠毒的话语。

赵毓泓冷冷看着他,“秦王最好还是不要胡说,当日之事德妃娘娘也是看在眼中的。”

他并不是真心要把裴德妃拉出来说这件事情,而是想要威胁赵毓廷而已,他的生母现在还在他手里捏着呢。

赵毓廷最是孝顺不过,他脸色果然一变。十四皇子宁王和九皇子等人却没有他的顾虑了,“摄政王要是有真凭实据就拿出来让我等开开眼,若是父皇真属意你为新君,我等二话不说,立刻敬你为帝。”

说来说去,便是要看到传位诏书了。赵毓泓冷笑一声,天下能人异士何其之多,不过是想要假造一份文书罢了,易如反掌,他挥挥手把诏书拿出来,“去请父皇遗诏书。”

果真有诏书么?

底下大臣神色各异,若是真有永乐帝遗诏在,摄政王也算是名正言顺。

赵毓泓身边一个太监躬身退下,从内室里捧出一卷明黄色的圣旨,看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即位四十有六年矣,海内河清,天下太平。民有所安,万邦咸服。吏治清明,君臣善睦。德可比先圣,功更盼后人。皇十子毓泓,人品贵重,甚肖朕躬,坚刚不可夺其志,巨惑不能动其心。朕欲传大位于其。诸皇子当戮力同心,共戴新君。重臣工当悉心辅弼,同扶社稷。钦此!”

念完之后,圣旨交由诸位重臣查看,左相肖复礼看过之后点头,的确是陛下的字迹,蒋国公和裴国公看过之后亦是点头称是,天京八大贵族当中,已有过半人点头,承认圣旨是真。

最后圣旨到了宋昉手里,宋昉瞧着上面的内容轻轻挑眉,先帝遗诏?

“诸位可还有何异议?”赵毓泓神清气爽的问道。

有永乐帝的遗诏在,且其他几位大人已是辨别过真伪,其余几位皇子哪怕是不甘心,也不可能在说些什么。只是赵毓廷觉得很奇怪,当时父皇传召他时,从父皇透露出来的意思里,未来新君不可能是赵毓泓,如今传位诏书上白纸黑字的写着,他觉得有些奇怪。但是八大贵族已经认定了圣旨是真,他也只得跟着兄弟们恭恭敬敬的拜见新君,赵毓璟却是怡然不动。

众人心到,瑞亲王恐怕是不甘心。

赵毓泓一派官员道,“瑞亲王为何不拜见新君?”

楚云暖见他面容上浮现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各位王爷都是大齐正统皇子,你们谁登基,本王都毫无异议。”

这句话什么意思,难不成暗指,摄政王不是正统皇子。

大臣们没有料到有这一个转折,顿时错愕万分。

“瑞亲王可不要信口雌黄,摄政王是上了皇室玉牒的人,难道还能有假!”

皇子们也嘀咕起来,“赵毓璟这是失心疯了不成,这种话都敢说。”

赵毓璟挥袖,“这魏王当年曾有一件风流韵事,说是魏王与一贵女,互生情愫,而后却被孟贵太妃拆散。”

怎么说到魏王的事情上去了,那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有的人有一些不以为然,而有的人却是敏锐的察觉到了什么,看向毓泓的目光里,有着震惊,也有着怀疑。

当年为王那件事情也算是闹的沸沸扬扬,魏王还曾绝食逼过贵太妃,当时所有人都说,魏王也算是个痴情人。

“难不成其中还有什么内情?”

赵毓璟扫视群臣,“的确是有内情。”他语调很慢,也很沉重,“当年那名贵女,正是如今钟粹宫的主子,和妃百里氏。”

在场的所有王爷和臣子,也再也顾不得如今肃穆的场面,悉悉窣窣地议论起来。

全场的目光刹那间集中到了,最中间一身素缟的男子身上。

楚云暖动了动眼皮,刹那间明白永乐帝改变心意的真正原因了。他和魏王斗了一辈子,最后依靠楚家和百里家技高一筹问鼎皇位,魏王本人也被他流放千里。永乐帝还是皇子之时,被魏王压的抬不起头,好不容易登上皇位之后可以扬眉吐气一把,最后却发现他属意的继承人居然是魏王的儿子,这会让永乐帝觉得颜面大失,觉得魏王又再一起压过了他。

难怪,难怪魏王父子犯了那样大的错,永乐帝也不曾下手,他应当是想将这个秘密留给未来新君,以威慑众人。永乐帝不是一个好父亲,可他的的确确是一个好皇帝,若不是他疑心太重,未必不能成为一个光耀千古的皇帝。这个世上没有一个男人能容忍所有人知道自己头上生绿,而永乐帝却很干脆的将这个污点交由自己的儿子来无限放大,好让她可以震慑群臣,如此博大胸怀,楚云暖只能说他自愧不如。

魏王一桩风流韵事天京城人人都晓得,尤其是一些年纪更长一些的人,对于当年真相知道的更是详细听说。当日那名贵女被逼离开魏王时已经怀有身孕,可若那贵女便是如今宫中的和妃,那她怀有那个孩子,是十皇子吗?不过年纪可对不上。

“当年贵太妃回南堂孟家省亲,特意点了和妃陪同,当初和妃在南堂孟家产下一子,随后便被送往珠崖。永乐五年,和妃被百里家送入宫中,诸位大臣可知,当年和妃是带孕入的宫,她腹中之子便是你们如今口口声声称呼着的摄政王!你们恐怕不知,那一年魏王曾秘密入京,与贵太妃、太后娘娘合谋,趁先皇后去世之时,后宫不稳之际,逼宫夺位!”

当年那件事情几乎是腥风血雨,所有人都说永乐帝是爱惨了白皇后,而愿意冒天下之大不违,杀朝臣、囚雍王、血流成河,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这些事的背后,不过是为了提百里太后掩盖她所犯罪行而已。

赵毓廷倒吸一口冷气,他竟然不是父皇的儿子,是魏王叔之子,难怪,然怪父皇最后会放弃立他为太子的想法。

大帐内,赵毓泓波澜不惊,“父皇刚崩,朝纲不稳甚至踩下,睿亲王就算是觊觎本王未来皇帝的位置,也不该如此污蔑于父皇名声,你用这种伤害皇室名声的罪名来栽赃于本王,实在是凉了我这做兄弟的?心。”

他一句话,便把事情转向了另一个方向,说得像是赵毓璟为了皇帝之位,而故意要他性命一样。

“瑞亲王只凭几句话,和当年的一些事情就怀疑本王身份,给本王制造一个冒充皇子的罪名。”他冷笑一声,目光若有若无的瞟了其余几个皇子一眼,“今日你说本王是赝皇子,那明日你又该说谁?”

一听赵毓泓的话,几名皇子顿时浑身一冷,心里莫名其妙的担忧起来。

赵毓廷却是递了一个眼色给配裴国公。

裴家上下已经知道永乐帝生前下过一道旨意,便是要求赵毓廷不得继承皇位,几人也都知道,永乐帝这是不像贵族做大的意思。虽然有怨言,但是后来永乐帝为了安抚裴家也在暗中推了几把,裴羡连升了两级,他那不学无术的小儿子也被安排进了户部。裴氏一族是不可能再进一步了,不过他们也都知晓永乐帝是想让瑞亲王继承皇位的……当然裴国公还有另一种大胆的想法,永乐帝一死,当初口谕无人得知,他们在背后推一把,赵毓廷为此不能登基。裴国公心里转过各种各样的念头,最后决定搏一把他霍然起身,沉声道,“摄政王这时怀疑我裴氏一族的教养?”

裴家是百年大族,裴德妃出身于裴家,她所生之子自然不可能出现混淆皇室血脉一事,否则整个裴家的脸往哪里放,日后还有谁敢求娶裴家女儿?

裴国公一开口,余下几人也都众口不一的说起来。百里氏一族聚族退隐,如今没有一人愿意为和妃说一句话。?

赵毓泓脸色一动,听见裴国公带头说的话,扫了一眼过去。

他目光漠然,却叫裴国公不寒而栗,不由自主垂下脊背。

“瑞亲王说来道去不过是凭一张嘴而已,不如拿出证据来,好让本王心服口服。”

楚云暖倒也明白,赵毓泓为什么不怕了。

证据,最直观的证据不就是滴血认亲,或者蒸骨之术,可永乐帝已经被请入皇陵之中。

她轻声说道,“既然陛下不在,那就请魏王前来,滴血认亲。”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