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龙吞珠 > 第一四六七章 长安事略

九龙吞珠 第一四六七章 长安事略

作者:齐家七哥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02 02:39:54 来源:258中文

陈叔慎等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李荩忱“内举不避亲”,让陈叔慎担任关中巡抚,自然也是大家都能够接受的。

倒是九原巡抚这个位置的存在,让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惊讶。

九原(今包头),这的确是一个已经完全进入历史之中的名字,甚至都快被人们遗忘。

九原第一次出现,是秦始皇命令蒙恬率领大军北上出击匈奴,驻守之地称为九原,也就是如今河套的北面,后来秦朝的直道就是从咸阳的云阳宫直通九原,再后来在九原的周围,陆续出现了云中、五原等城池,完成了华夏民族向北方草原迈出的坚实一步。

当然了如今华夏已经很久没有抵达九原这个地方,以至于这个曾经的塞上雄城已经被疯长的野草淹没,即使是北魏六镇,也没有向北推进到九原这个位置,这一片阴山下的土地,已经是柔然人、突厥人和如今铁勒人纵马的地方。

李荩忱设置九原巡抚,并且直接将韩擒虎任命为九原巡抚,意图似乎已经不要太明显。

大汉以后必然也是要深入草原,至少重新拿下九原故土的。

甚至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也不是不可能。

而这个位置现在来看就是一个虚名,但是绝对是普天之下的将领们都想要抢夺的位置。

毕竟封狼居胥这样名垂千古的功勋,任何一个人都想要。

韩擒虎在这一次入关中之战中的功劳,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只不过他现在已经是安东将军,再继续往上已经没有多少可以提拔的空间,所以李荩忱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来封赏他。

当然不仅仅是关中的行政区划有所变化,李荩忱也顺势调整了西北的行政区划,将原本西北的雍州、凉州整合成一个雍州,包括天水、安定、金城等地,然后将武威单独划出来作为新的凉州,而李荩忱的舆图上,凉州的疆域已经向西北一直画到了敦煌!

这绝对不是地图开疆,而是李荩忱已经做好了趁着现在和宇文宪停战,尽快打通河西走廊以连接西域的准备!

在稳定河西上有功的长孙晟晋升凉州刺史,同时李荩忱撤销汉中巡抚——现在汉中已经不算边境,而是内地了,再设置类似于封疆大吏的巡抚,自然没有太大的意义——加封徐德言为河西巡抚,加封宇文忻为冠军将军,完成对河西的战略部署。

冠军将军的名字自然就来自于霍去病的“冠军侯”,而拿下河西正是冠军侯最令人赞叹的功绩。李荩忱把冠军将军的名号搬出来,处处表现出来对于河西的雄心。

原本大汉和吐谷浑之间还有之前的和约维持,但是之前吐谷浑人先不守规矩、想要趁着李荩忱和杨坚火并的时候搞小动作,那现在李荩忱自然也不跟他们客气!

随着淳于量告老,大汉在西北将形成长孙晟和宇文忻一文一武为主、徐德言在后方坐镇主持大局的局面。

同时这一次于玺和侯秘都加杂号将军,领汉军骑兵分别坐镇河西和河套,以应对更加强大的敌人。毕竟在这之后,无论是吐谷浑还是宇文宪,都有大量的骑兵在,在汉军火枪还难以快速装备全军的情况下,汉军骑兵的地位不可替代。

李荩忱给了徐德言、长孙晟他们足够的自主权,等到来年开春或者入夏之后,大汉就会择机进兵河西。

这只是行政区划上的变动,而大汉在关中所做出的更多努力,则表现在社会上的方方面面。

当李荩忱进入长安的时候,刚刚经历过好几次动乱的长安破败不堪,城中的世家豪门、寒家子弟,各个都对新王朝将信将疑,而那些百姓们更是诚惶诚恐,不知道迎来的是不是更加沉重的税收。一座残破而且污秽拥挤的城池,似乎已经很难称得上是曾经的天下腹心。

当李荩忱离开长安的时候,老的长安城已经开始道路的整修和排水管道的重新铺设,而新的长安城已经以未央宫和天宫为基准向南开始修建。

同时大汉户部终于在年终前颁布了新的税收法,在税收法中,大汉官府明确规定大汉的税收计算方法,同时划定征税的范畴和程度,并且第一次以成文法律的方式规定大汉朝廷和子民应该履行的关于征税和纳税所需要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同时确定了双方享有的权利。

这个税收法虽然看上去只是和大汉的财务税收有关系,但是明眼人都知道,一个税收法,只是开始。刑部正在制定的刑法、商部正在制定的行商法、礼部正在制定的礼法和道德法——在这件事上礼部一向是比谁都积极以及太尉府制定的征兵法还有专门适用于军队的军规······这些法律法规以后将会和税收法一起组成大汉完整的法律体系。

法律虽然也限制了皇帝的部分权力,比如皇帝不能违反税收法征收比税收法规定的最大范围还多的税收,但是更多的则是削弱乃至于直接打压了世家,毕竟当世家行使的权利已经完全受限于法律的时候,世家已经很难称之为世家。

不过至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现在还没有意识到税收法的重要性和里程碑一样的意义。

更吸引眼球的自然就是长安书院的落成。

三百年的乱世,对于北方的文化是不折不扣的重创,北方的不少寒门子弟都已经很少有读书识字的机会,更不要说平头百姓。现在朝廷建立起了一个面向整个社会招生的书院,这显然是大家之前从未想过的。

长安书院还只是其一,伴随着长安书院一起的,还有长安军事书院和长安义学。后者自不用说,前者和金陵军事书院一样,目前是只对军队将官开放的。

现在军中的校尉以上、包括长史和主簿在内的所有将官,都要进入书院之中培训。培训的内容根据每个人的职位不同也有所不同,集中在对于近年来战争的分析和总结,以及建立将官们对于火器这种新式武器的初步了解。

毕竟以后火器是要大规模列装军队的,大汉的将领们不能对这种武器一头雾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