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良宠 > 第一百二十八章 魔性洗脑的广告

良宠 第一百二十八章 魔性洗脑的广告

作者:呆若萌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8 02:37:35 来源:258中文

今天天气有点好,晴空万里无云。

宋晴天早早吃了饭,就要去给邓毓华帮忙,江晓燕说也想去看看邓毓华的服装店,毕竟是女孩子,对于衣服有天生的喜好。

邓毓华说过自己挤压的货物不少,可是远远超出了宋晴天的想象。

毓华服装店后面也有一个小院子,邓毓华就住在院子中,她卧室中三分之一的地方都过堆满了积压的衣服。

怪不得邓毓华想把这些衣服赶紧处理,八零年代做生意都是没本钱,压这么多货谁受得了,幸亏是邓毓华这样有家世的人才能承受得了。

三个人就开始把挤压的衣服给朝店里搬运,足足半个小时还没有搬完。

突然,江晓燕“咦”了一声,“这是什么?”说完,从积压的衣服堆儿中拿出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念到:“三洋牌单卡录音机。”

1982左右,日本原装三洋牌单卡录音机,当时的价位是383元。

邓毓华的生活水平真高啊。

邓毓华听到江晓燕的声音赶紧走了过来,“我说这东西这么一直找不到,原来是被堆在衣服里面了,我还以为丢失了呢。”

江晓燕问:“毓华姐,这就是能放歌曲的录音机吗?”

邓毓华笑着说是,然后从抽屉里面拿出一盒磁带,放进录音机里面。

“咔嚓”按下播放键,优美的旋律从录音机中传出来。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愁堆解笑眉,泪洒相思带。

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

喝完了这杯,请进点小菜。

人生能得几回醉。

不欢更何待……”

这是邓丽君的歌曲,甜美的歌声让人觉得耳朵都服服帖帖的。

江晓燕瞪大了眼睛,“真好听,还有这么好听的歌曲啊?”

邓毓华赶紧把声音关小了说:“这些歌曲只能偷偷听,可不能让别人听到。”

宋晴天顿时明白,在1982年的时候,台湾时局动荡,两岸关系紧张,邓丽君的歌曲被批判为靡靡之音,在大陆听这种歌曲,让人知道可是要被抓起来的。

江晓燕有点的惋惜的说:“这么好听的歌曲,要是把录音机放在服装店中,那肯定很多人来听,买衣服的人就会很多。”

这句话立刻点醒了宋晴天。

在二十一世纪,商场店铺的促销,无不都是在店门口放着音响,播放着流行歌曲,偶尔穿插一些广告语,很有效果的。

江晓燕的提议很对,可是邓丽君的歌曲当时是禁播歌曲,宋晴天就问邓毓华有没有其他的歌曲磁带。

邓毓华说:“我以为这台录音机丢了,就没有买过磁带,家里就只有两盘空白磁带。”

空白磁带?

宋晴天灵机一动,可以录歌,录广告词啊。

二十一世纪中,很多摆摊位的都是自己录广告词,最著名的就是江南皮革厂和两元店的广告,魔性的广告语能让销售上一个台阶。

打定了主意,宋晴天就问:“毓华姐,你这些衣服定价没有?”

邓毓华说:“这几天我在看这些挤压衣服的进价表,我统计了一下,如果按照平均每件衣服卖6块5来算,刚刚够本钱。”

宋晴天笑道:“就算是处理积压衣服,也要赚钱啊,我有一个提议,我们每件衣服平均定价8块钱,两件15块,三件22块,你看咋呀?”

能赚钱邓毓华当然同意了。

当时宋晴天让邓毓华贴的大字报上面,也是说的反季节清仓打折甩卖,卖一件便宜两块钱,卖两件便宜五块钱。这和宋晴天的提议完全吻合。

如果每件衣服裤子按照平均价格10块钱来算,打完折以后,正好数字也对的上。

宋晴天指着录音机笑道:“今天的销售都靠你了。”

邓毓华和江晓燕面面相嘘,这妮子是不是疯了,对着一个录音机说话。

宋晴天安排邓毓华去服装店,把搬运出来的衣服全部摆在服装店外面的空地上面,然后拉着江晓燕走进一间空房中,关上了门。

江晓燕不解的问:“晴天,你这是要做什么?”

“晓燕姐,你不是喜欢唱歌吗?今天就发挥你的特长,你按照我给你写的词,变成小曲儿,然后用录音机放出来让大家听。”

“晴天,你说的是真的吗?让我唱歌录下来给大家听?”

“恩呢,你愿意吗?”

“嗯嗯嗯。”江晓燕使劲的点头,她喜欢唱歌,也唱的好,可是没有机会唱给别人听,宋晴天提出这样的请求,她可是求之不得。

宋晴天说:“我要先写歌词,就是广告语,你看着我写的词,心里先有个数。”

“天降喜讯,爆炸新闻。

爆炸新闻,天降喜讯。

三川镇毓华服装店打折了

三川镇毓华服装店甩卖了

反季节清仓打折大甩卖

反季节清仓打折大甩卖

碰到是运气,买到是福气。”

宋晴天写完这一段,江晓燕有点懵,“晴天,这哪里是歌词?都不押韵,咋唱?”

宋晴天说:“这段不是唱的,是朗诵的,这是我的部分。”

宋晴天仔细的回忆着上辈子,路过那些路边摊时候,音响中播放的广告语,很快就写了一段。

“一件衣服8块钱,两件衣服15块。

买上一件送老婆,晚上回家有吃喝。

买上两件送父母,养育之恩补一补。

买上三件送全家,一家大小乐哈哈。

东街走,西街走,该出手时就出手,机会不是天天有。

买的买捎的捎,今天店里搞促销,我来这里做广告,赶着了就买一条

老不欺少不瞒,不会骗你几块钱,咱们全靠质量做宣传。

打广告作宣传,我不赚大家一分钱!”

江晓燕一边读,一边笑,“晴天,这些词真逗儿,你咋想来的?”

编好广告词,上面的部分宋晴天先录,她用激情慷慨的语气和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念出来,让江晓燕感觉和电视上面的播音员水平还高。

八零年代的播音员都是正规正距的普通话,那有宋晴天这样呐喊般的激情朗诵,自然就让人感觉到比播音员的的水平还高。

下面的部分是有江晓燕来录制的,宋晴天要求她用纯正的四川话去录音,并要求她表现出极度的热情。

一开始江晓燕放不开,宋晴天就按照二十一世纪的广告口吻给她打样子,江晓燕放开之后,纯正的四川话加上热情的情感,特别有感召力。

随后,江晓燕唱了一首当时最为流行的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放在她录的四川话广告词的后面。

一首完整的广告宣传播音就完成了。

开头是宋晴天字正腔圆激情慷慨的新闻报告式,中间是江晓燕纯正的四川口音的热情推销顺口溜,最后是一曲清新甜美,带着童年味道的歌曲。

广告词风格多样,新颖,普通话加四川话,还有好听的歌曲,录音机放在毓华服装店的门口循环播放。

这种在八零年代从未有过的宣传模式,立刻引起来大批的围观群众来看热闹。

小孩子们跟着撵顺口溜,然后跟着学唱歌。

大人们眼睛死死的盯着那个录音机,很多人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新奇的玩意,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逗趣热情的广告宣传。

宋晴天新租的房子邻居,弹棉花的肖二贵娶的老婆陈小芝是四川人,好多年没有回过娘家,在街上突然听到家乡的声音,就围了过来,听着听着就眼泪婆娑的。

动情之余,陈小芝掏出15块钱,“我给我爹妈买两件。”

宋晴天赶紧问了陈小芝的父母身高,体重,年纪等情况之后,从衣服堆儿里面跳出一件藏蓝色衣服和一灰黑条裤子。

“这件藏青色的衣服适合阿姨穿,朴实大方又暖和。这条裤子适合叔叔穿,灰黑色耐脏,又结实,干活儿时候穿上舒服。”

陈小芝听了使劲的点头,“妮子,你说的很对,我妈就喜欢这种颜色的衣服,我爹确实经常干活,总是裤子容易脏。”

八零年代的人们,习惯了在供销社买东西,也习惯了供销社那些售货员们的冷淡和傲气,看到宋晴天这样热情的介绍,并且介绍的到位,纷纷赞叹不已。

这服务态度多好啊,这才是真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啊。

卖出了两件衣服之后,又有人来买,邓毓华和江晓燕也立刻加入到推销介绍的行列中。

新奇,魔性,洗脑的广告词,三个女售货员个顶个的漂亮,并且服务热情周到。

这些都是吸引顾客的方法,顾客来了就要让他们掏钱买东西才行啊。

广告词上面洗脑的价格宣传就起作用了。

当初朱蓉蓉在街口摆摊的时候,说是便宜卖,一条裤子还卖10块钱呢,眼下毓华服装店的衣服才卖8块钱,两件15块钱,要是买两件衣服或者裤子就能省下5块钱。

这个年代,5块钱可不是小数目呢,够一家人买盐吃,一个月都吃不完。

虽然眼下是荒春,毕竟土地联产承包已经两年过去了,一部分农村手里还是有些存款的。

这么好的打折机会,这么热情的服务。

这么激情慷慨的广告语句,似乎让人们回到那个热血沸腾的解放初期年代中。

魔性的广告不停的循环播放,洗脑的广告词只往围观的人耳朵中钻,一直钻到他们的心窝里,让围观的人们心里都痒痒的,伸手去摸口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