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美男与野兽 > 第三十五章 攒簇五行合四象

美男与野兽 第三十五章 攒簇五行合四象

作者:大江流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0-02 18:37:36 来源:258中文

万里云天紫气东来,这奇异景象让整个崇文县的人惊惑不已。每当天地灾劫,人间刀兵之时,便会有异象出现。

紫气东来,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惊异与惶惑之中,等到人心惶恐,百姓们惴惴不安时,太平教才下了通告。

“紫气东来三万余里,此乃教祖驾临异象,不必惊慌。”

通告一出,百姓们顿时安下心来,同时心中对太平教的信仰更上一层。更是演化出了‘紫气乃吉瑞之兆’的说法,几百年后,紫气东来,便成了圣人现世的征兆。

例如万年后,恒州世界的人为太衍立庙,上面就有两句对联:

上联为:崇文兴武,紫气东来三万里。

下联为:立教传道,太平初度九千年。

后世暂且不表,只说徐翰文众人正惊愕于眼前异象时,有仆人匆忙来报:“门外有一道人要见老爷,我问其名姓,他只说老友来访。”

徐翰文回过神来,眼睛一亮,急促地问道:“来人是何相貌?”

仆人道:“年轻俊朗,丰神俊秀,一表人才。”

徐夫人一双妙目怪怪的看着徐翰文,有些吃味地说道:“莫不是你早年在外浪荡留下的血脉?”

徐翰文吓了一跳,连忙道:“切莫胡言!”

徐翰文整理了衣裳,又看着徐夫人,见她头顶发簪有些歪了,便帮她扶正,“紫气东来,恐是不得了的大人物。”

“还能有什么样的大人物?”徐夫人不以为意。

徐翰文神秘的笑了笑,然后拉着徐夫人的手飞快朝前门走去。

到了府门处,徐夫人连忙甩开徐翰文的手,啐道:“既有客来,行事怎能如此轻佻无礼。”于是便让丫鬟帮自己整理仪容,然后跟在徐翰文身侧走了出去。

太衍坐于牛背之上,拂尘丝线随着清风飘动,点点灵光挥洒,映的他渺渺出尘。

徐府大门开启,徐翰文夫妇身着锦衣华裳,身后跟着家仆婢女,徐徐走出府门。

徐翰文定睛一看,果不出所料,真的是太衍道长。他激动不已,伸出双臂快步迎了上去。

徐夫人站在门前,目光看向太衍,这一看,便愣住了。

只见太衍身形俊伟,目露神光,灿灿兮若星霞,湛湛兮如清泉。羽衣紫冠,鹤带飘绫。

宽袍大袖,似装揽日月。仙姿渺渺,如日月临凡。

容颜隽秀,气质从容,一举一动,昭若天地。

“真天人也。”徐夫人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她此刻才知道自己误会了丈夫,吃了一场白醋,徐翰文年轻时虽说也是俊秀书生一表人才,可要说他能有这样的私生子,那是打死她也不信的。

“旬日不见,县尊气度愈加沉凝稳重,令人敬佩。”太衍跳下牛背,拱手笑道。

徐翰文连忙后退两步,不敢受太衍之礼,然后拱手作揖,“道长神通广大,仙颜不凡,才真叫人叹服。”

太衍哈哈一笑,走上前去,“今日贫道特来拜会,叨扰之处,还请见谅。”

徐翰文拉着太衍的手臂,转身就朝府内走去,“若说叨扰,自是没有。可道长来,怎不提前知会一声,也好让我有个准备。”

太衍道:“贫道行事,随缘即可。”

徐夫人还愣在那里,却见丈夫和太衍已经到了面前。她醒过神来,连忙对着太衍施了一礼,“见过太衍教祖。”

太衍摆手笑道:“教祖乃是他们所叫,你们大可不必,唤我一声道长便可。”

徐夫人低着头,看上去颇为紧张,徐翰文面带笑意,道:“太衍道长来府上做客,劳驾夫人安排酒席,为道长洗尘。”

徐夫人应道:“分内之事,请夫君和道长到大厅少坐片刻。”

“道长,请。”徐翰文朝太衍道。

太衍笑道:“请。”

众人朝内走去,忽听得一声牛叫,回头看见,只见那头黄牛也跟在后面,尾巴一摇一甩的跟了进来。

太衍斥道:“你这畜生,且在外候着。”

黄牛脑袋一缩,连忙退下台阶去了。

徐翰文和徐夫人大感惊异,他们本以为是一头普通的黄牛,还有些奇怪太衍道长这等身份的人为何会用一头耕地的黄牛作为坐骑。

现在看来,这黄牛也是灵性十足,果然,太衍道长身边的一切事物都不能拿常理揣度。

徐夫人站了出来,朝身边婢女吩咐道:“去将道长坐骑请到后院马厩,草料盐水务必供应充足。”

两名婢女应声而出,好奇的走到黄牛身边,一人牵着金阕环,一人在后跟着。

太衍却道:“给他一槽清水便可,寻常老百姓都吃不起盐,还给它什么盐水。”

那黄牛抬起头来,委屈的看了太衍一眼,一双大大的牛眼眨呀眨的。

只是太衍已经转身进入府内,根本不理会它。

黄牛不禁垂头丧气,这时后面那个婢女在它耳边轻道:“你不要伤心,我们给你盐水草料便是。”

黄牛闻言,抬起头来,朝着婢女‘哞’了一声,它的精神又开始活跃起来,一条牛尾甩来甩去。

“呀,姐姐你看,它真的听得懂耶。”那个婢女兴奋的说道。

那牵着金阕环的婢女回过头来,甜甜的笑道:“我小时候也放过牛,可是却都没它聪明。”

黄牛昂着头,甩着尾巴,看上去特别骄傲,在两名婢女你一言我一语的夸奖下,高高兴兴的被牵到了马厩中。

徐府晚宴之上,没有什么美酒佳肴,也没有什么玉盘珍羞、山珍海味。

一壶自家酿的米酒,一桌寻常百姓家的小菜。

“拙荆少小居家时,便擅长这些农家小菜。如今时局困苦,我家也没有什么佳肴美味。”徐翰文夹了一块炒肉,放到太衍盘中,“这是她最拿手的素炒猪肝,还请品鉴。”

徐夫人坐在徐翰文身侧,目光紧紧的盯着太衍,见太衍夹起猪肝放入嘴中,神情难免有些紧张。

太衍尝了一口,点头道:“人说口腹之欲,神仙难敌,今日一看,果然如此。这素炒猪肝,倒真的好味。”

徐夫人喜笑颜开,“好吃就好,好吃就好。”

于是徐翰文敬酒夹菜,好不热情。

酒足饭饱,徐翰文请太衍上座,自己坐于下侧,问道:“道长送我的三部书,翰文今日悉心苦读,终有小成,只是如今国事困顿,茫茫然不知何往。”

太衍看着他,开口问道:“你虽问国事,其实是问我如何看待杨皇,是否?”

徐翰文点头道:“瞒不过道长,太平教如此强大,不可能长期局限于崇文县这一方地界。迟早要打出去,所以我想问道长,将来太平教定鼎随国后,如何对待杨皇。”

太衍颔首,反问道:“我且问你,杨皇在位,于民是否有害?”

徐翰文摇头道:“杨皇少时聪颖,继位后兴修德政。屡次发布政令,与民休养。杨皇治政时,天下清平无事,百姓安居乐业,今日一切祸患,皆武修之过也。”

太衍道:“我一路寻访百姓,他们与你所说,尽皆相同。”

徐翰文关切道:“道长如何看待?”

太衍道:“杨皇即英明睿哲,废去则于民无利,保之则于民无害。”

太衍顿了顿,道:“那我太平教便加一则条令,除不义、兴人道、保杨皇、敕太平。”

说完,太衍就从太平仙光之中发布了敕令,所有的黄巾力士都在第一时间收到了这条敕令。

徐翰文眼眶一红,飞身站起,拜倒在太衍面前,“道长大德,随国子民永世不忘。”

太衍拂尘一挥,将其扶起,然后拿出一道符诏,“此乃中品符诏,你可以在本县招募五千良家子弟,用符诏点化为黄巾力士,可协助你保境安民。”

徐翰文双手接过符诏,脑中自动出现了使用方法,喜道:“有此神符,崇文县自此无忧矣。”

接着他又是一拜,然后敏锐的问道:“道长赐我符诏,那董谒、张世清二位方伯...”

太衍缓缓道:“他们二人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

徐翰文看着太衍,只听他淡淡道:“他们明日就要离开崇文县,率领两万黄巾力士,直奔雒州城去。”

徐翰文浑身一震,马上就想明了此中关键。太衍这是要先把杨皇救出来,然后从雒州城开始,进行对整个随国的清理和统一。

徐翰文热血上涌,他问道:“可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

太衍道:“你坐镇崇文县,只有一件事要做好。”

徐翰文神情肃穆的看着太衍。

太衍道:“要多培养治国理政之人,我先前给你那三部书,就是你培养人才的基础。你要广纳贤良,因材施教。”

“我明白了!”徐翰文双目在黑夜中散发出明亮的光芒。

正事说完,太衍又道:“徐经在观中学习也很勤恳,近来长进不少。我走之前,命他协助我留守观中弟子处理事务,相信不久后你们会见面的。”

徐翰文道:“让他在外历练一段时日也好。”

太衍看着他,笑道:“我这话却不是对你说的,尊夫人今日用餐时欲言又止,且目光常常盯着饭桌空位神不思属,当是看贫道来了,就在思念爱子。”

徐翰文微微一怔,随即摇头失笑。

两人秉烛夜谈,多是徐翰文在请教太衍,而太衍一一解惑。

当夜上中天时,太衍便出了徐府,回到城中新建的三清观中,张世清与董谒早已等候多时。

“且休息去吧,明早准时出发。”太衍看着他们,缓缓说道。

“是,教祖。”二人应诺一声,领命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