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神寂幻夜谭 > 第一一八章 赵老栓造反记(中)

神寂幻夜谭 第一一八章 赵老栓造反记(中)

作者:君子非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0-31 21:07:29 来源:258中文

其实谁当皇帝,对于这些寻常百姓来说,并不是很重要。 //vodtw.la

在场很多人都不知道当今圣上叫什么,什么时候当的皇帝,当皇帝这些年都干了什么。

只不过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家被告知,不准说皇帝的任何坏话。

朝廷无道,那不是皇帝的责任,是有奸臣蒙蔽了圣听。

圣上无论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是正确的,任何人不准在心里在嘴上说关于圣人任何的不是。

久而久之,所有人都默认了这条准则。

一旦有人说圣人的不是,朝廷的不好,旁边的人要么诚惶诚恐,害怕这人牵连自己。

要么欣喜若狂,向官府检举,会有一笔不菲的赏钱。

但此时此刻,所有人都沉默的看着蒋万。

他们不知道眼前这个人为什么说这话,太子爷是日后的圣人,百姓们都知道。

虽然炎朝的太子经常换,住在长安城附近的百姓们也都知道这条皇室潜规则。

可听说皇帝正值壮年,没病没灾的,要想太子当圣人,只有三条路

第一条,当今圣上学尧舜禅让。

第二条,当今圣上突然驾崩。

第三条,当今太子起兵造反,杀进长安城,逼迫皇帝退位。

赵老栓等人虽然都知道,在场的各位都是文盲,但不代表他们是傻子。

久住在长安城附近,他们听说了也见到了不少皇室、朝堂之间的政治斗争。

这蒋万是谁?为什么说这话?难不成是白莲教的英雄好汉么?

可白莲教的英雄好汉,向来是杀贪官救百姓,但从来没有说过要造反。

蒋万接着说道“反正俺活了这么多年,头一次遇到这样太子殿下这样的好人,俺已经想好了,领了粮就去投奔白莲教。拼了命也得保着太子殿下当皇帝。”

一边说一边抹着眼泪,声音哽咽起来。

胡二姑子看不下去,凑上前问道“大兄弟,好好的,你苦哭什么?”

蒋万鼻涕一把泪一把道“要是早些日子遇上天子殿下,俺爹和俺娘也不会饿死了。”

这是蒋万的杀手锏,一旦祭出这杀气,不管是谁,只要是普通百姓没有不中招的。

胡二姑子听了这话,脸色也跟着悲伤起来,想起了埋在心里的伤心事。

赵老栓这样一个汉子,眼眶也跟着红起来。

“是啊,当年要是有太子爷在,孩他娘也不会死。”

周围的百姓们被这句话代入了回忆,这回忆是他们心底最痛的伤。

这些年,贪官污吏遍地都是,天灾**横行中原。

百姓家族里找个寿寝正终的容易,但是想找一个普通人家没有过饿死、病死或者被乡绅恶官逼死经历的,无疑于大海捞针。

所有人心里都在想着蒋万刚刚说的话,人是受环境影响的动物。

若是在长安城内,就算有人这样说,他们也不会深思,更多的是躲得远远的。

可一进了寿庆寺附近,一路走来,不少人都在说着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更不要说整个人群好像压抑着一股气,谁都能察觉到,但谁也说不清这气从何而来。

这气犹如浸了猛火油的干柴,只要一个火星子,就能瞬间烧出冲天的烈火。

蒋万说完这话,二号影帝激昂的迎合着“这位兄弟,俺也有这个想法,一会咱们俩一同去。”

“你不怕么?”蒋万按着台词说道。

“怕个鸟蛋,俺一家老小全都被这狗朝廷祸害死了,如今我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还有什么好怕的。”

二号影帝把光棍汉的洒脱和被逼无奈的气愤表现得淋漓尽致,众人纷纷向他看来。

二号影帝拍着胸脯道“俺在长安城里找了几天活,一个铜板也没赚到。俺听人说,这狗朝廷过了年要实行什么新法子,咱们这些不在城里住的,日后想要进城要交进城费,找活要交找活费,这不是把老子往死路上逼么?现在要不是太子殿下发粮,再来一场大雪俺是死是活还是两说。可这次有太子爷,等过了年,谁能管咱们死活。”

项义干了大半辈子忽悠人的事,虽然不懂什么叫心理学,但怎么才能引起百姓们的共鸣,怎么才能触动他们的痛处。

以项义为首的白莲教这帮人那是此中行当的大师级人物。

赵老栓听到这话,整个人像是被大锤砸中了脑子“日后进城要交税?找活也要交税?”

他全指望着平日里打闲工养活俩孩子,若是正向这人所说,年后自己哪里还有活路?

在场像赵老栓这种靠在长安城内打零散工过活的人不计其数,听了这话,各个心惊肉跳,拉着二号影帝问道“这位兄弟,你说的可是真的?”

二号影帝板着脸冷哼一声,道“千真万确,这是俺们伙一个在户部一个狗官家里做短工的兄弟亲口说的,还能有假?”

赵老栓依稀的想起自己之前搬家的那家,好像也是户部的小官,他似乎也曾说过税收的事情。

其实这种事情就怕瞎想,户部的官三句话离不开钱财税收,他在旁边听到当时并不在意。

此时结合着二号影帝说的话,越想越觉得那官员是在说年后收税的事。

“狗日的朝廷,变着法的刮地皮,前些日子俺同村一个在城里贩果子的说,日后在长安城里贩果子也要收去皮税。”

“什么叫去皮税。”

“卖果子要削了皮,皮扔在地上说什么影响环境,因此要收税。”

“去他奶奶的腿,这帮狗官,想钱想疯了!”

众人跟着破口大骂,心里更是确定了二号影帝刚刚说的话,看来年后再想去长安城内找零散的工打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这去皮税乃是沈云所创,长安城内几十万人,下水道、排水沟等市政工程极其混乱。

一到夏天整个长安城内不说是臭气熏天吧,但也不怎么好闻。

瓜果皮、驴马粪、随地大小便等情况遍地都是。

苍蝇蚊子成群,城内每年光因为传染病死亡的百姓数不胜数。

沈云也有心发挥一下穿越者为百姓谋福祉的本份,打算好好整顿整顿长安城脏乱差的情况。

一来让百姓们念他的好,二来也让这帮大佬们见识见识自己的软实力。

因此就打算从冬天开始矫正,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城内百姓们在基础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达到最好的生活环境。

这其中一点就是不准随地扔果皮,长安城内不少商贩到了夏天,喜欢把新鲜的水果当场切好,泡在凉水里,让人随买随吃。

更有些小贩为了提高竞争力,瓜果梨桃去皮售卖。

这帮小贩们满长安城溜达,果皮扔的到处都是,滋生蚊虫。

沈云原本是打算从冬天开始,让小贩养成不准随地乱丢果皮的习惯。

因此制定了扔果皮罚钱的规定,本意是好的,只是下面执行的小官懒散惯了。

一听上面说以后小贩扔果皮要罚钱,还有一系列的规定,什么情况罚钱,什么情况只需要警告。

这帮小官一见,嗨,费这个劲干嘛,直接征税多直接。

因此扔果皮罚款就成了但凡卖瓜果的小贩都得交去皮税。

沈云从政时间毕竟短,前世也没有在机关单位里工作的经验,哪里知道事情会照着这种方向发展。

自己弄完这一套设定还美呢,殊不知下面的和尚全把经念歪了。

这帮人又破口大骂起来,骂着骂着,不知谁插了一句嘴,道“不光是俺们这些不住在城里的人,俺还听说,以后长安城内不准在街上拉屎撒尿,还不准乱倒马桶,以后每天早上有人专门拉车来收。”

这一句话一出,所有人都炸开了锅“什么?这狗朝廷管天管地,还管着俺们拉屎放屁?不在街上拉屎撒尿要到哪里去?”

长安城内人数众多,沈云一到长安就发现了一个让他十分难以接受的现象。

那就是长安城入目之处,皆是屎尿。

细细调查才发现,原来城中百姓家里一般都没有茅房,家里有个马桶,早上起来随手就倒在附近的沟渠里。

时间一长,沟渠里满是黄白之物,需要定期掏粪。

而街上有没有公共厕所,偶尔有一个,还收钱。

拉屎撒尿还花钱,这在长安城百姓心中是无法接受的事。

打他们出生记事起来,这拉屎撒尿就是随便找个胡同或者旮旯就地解决了。

不光百姓如此,一些官员走在街上,突然内急,也有随便找个地方就解决的习惯。

俗话说,眼睛一闭,遍地是茅房。

城内的百姓几辈子都这样过来的,甚至很多偏僻一些的角落旮旯胡同口成为百姓聚众解决的场地。

有人打旁边过,也都习以为常,甚至被勾起来尿意,让人挪一挪,自己顺便解决了。

更有一些药铺门口成为百姓们定点的露天厕所,天一擦黑,还没宵禁的时候,成群在药铺门口排成一排。

屁股朝门,脸朝天,噼里啪啦就是一顿发泄。

这些药铺掌柜的也不干涉,认为这是百鸟朝凤之景,最是吉利。

自己的店铺有了这黄白之物,那就是一等一人气旺盛的“黄金地段”。

因此能不能十分淡定的在大街上随便大小便,成了检验你是不是老长安人的唯一标准。

赵老栓年轻时候头一次进长安城,被尿憋的脸通红,找不到茅房,被一帮人看不起。

这帮人和赵老栓都是周边进城来打零工的百姓,就因为养成了和长安本地百姓一样随地大小便的习惯,就觉得高赵老栓一登。

打那以后,赵老栓也养成了习惯,回去之后隔三差五来三急了,在村子里也不去找茅房,随便找个地方就解决。

若是有人奇怪,赵老栓还一脸的不屑没见识,城里人都在街上拉屎撒尿。

如今一听说,以后不准在街上大小便,捉到之后罚钱,赵老栓顿时就急了“他娘的狗官,这是把咱们往死路上逼啊!”

众人反应十分的强烈,不少人刚刚听到干零活要交税都没什么反应,可一听这消息,一个个全炸锅了。

更是有人高声怒喝“连拉屎撒尿他们都要管,乡亲们,咱们反了吧。”

“对,反了他娘的!”

“没错,不让咱们在大街上拉屎撒尿,难不成到他娘的被窝里去?”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言语之粗鄙,让蒋万和二号影帝目瞪口呆。

二人对视一眼,心道“看来得赶紧通知青阳使,让大家把这个消息赶紧传出去。”

众人一边骂,队伍还在排着,依次上前。

走得进了,赵老栓听到前面领粮的人高声吆喝“打进长安城,推翻狗皇帝,让太子殿下登基。”

有了前面的铺垫,现在赵老栓再听这话,就不再觉得违和,心里甚至无比的赞同此话。

进城要交钱,做买卖药交钱,打零工要交钱,拉屎撒尿还不准,这样的朝廷要他干什么!

等排到赵老栓,赵老栓都不等发粮的文书问他,直接高声叫道“打进长安城,推翻狗皇帝,让太子殿下登基!”

那文书一挥手,旁边的士卒扛起一袋粮食扔给赵老栓。

一扛起来粮食,赵老栓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这可是粮食啊,一石粮食!

“打进长安城!”

“行了,行了,别叫了。”文书赶紧制止他,头也不抬,问道“哪里人?”

“新丰县人!”

“哪个村?”文书一边问一边写。

“赵家村。”

“赵家村?赵三狗认识么?”文书往前翻自己的记录。

赵老栓一愣,道“认得,俺和他一个村的。”

“嗯,行,你叫什么?”

“俺叫赵老栓。”

“行,按个手印,去把领粥吧。”文书一推写好的纸,旁边来人握住赵老栓的手指,在一旁的朱砂上按了一下,又按在了纸上。

“去那边领粥,下一个。”那士卒冲着右边一指,赵老栓抬头看去,只见左边是个粥棚。

一见了粥棚,赵老栓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扛着粮食大步就往粥棚走。

刚走了没两步,就听见背后有人叫自己“爹!”

赵老栓浑身一震,转头头去,就见自己的儿子浑身脏兮兮,满脸的伤痕看着自己,两个大眼睛泪汪汪,说不尽的委屈。

史上第一绝境

史上第一绝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