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阴倌法医 > 第二百二十七章 公孙瓒的执着

阴倌法医 第二百二十七章 公孙瓒的执着

作者:天工匠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3 20:26:36 来源:258中文

幽州、并州在哭泣,并州之兵多重朔方、云中、五原、雁门、上郡、西河六郡选拔,六郡人口共不超过十万户,近十分之一家庭,挂起了白布。南匈奴亦在哭泣,不见踪影的3万士卒,约一半是南匈奴。

皇帝刘宏的心情糟糕透了,先是八月辽东太守刘其出塞,先胜后败,损兵折将,而且不按计划提前返回塞内。皇帝怒而将之下狱。

九月,继而接到更大的噩耗,夏育、臧旻、田晏三路出塞,共四万骑,大败而回。夏育、田晏两军回来的少于八千,节传辎重全数丢弃,马匹亦损失惨重。斩获的首级,不过五千余级。臧旻军回来的不到二千,臧旻自己和南匈奴单于甚至不见踪影,据说要么北上投敌,要么被杀于漠南草原。

还有更可笑的,本该先于夏育、臧旻、田晏出兵,起到牵制作用的护羌校尉泠征,却比三人晚出塞。皇帝和段颎简直将把泠征揍一顿。可泠征居然是五路出塞中,唯一杀敌数超过自身折损的将军——斩杀一千余首级,自身伤亡五百。

原因不是泠征善战,而是鲜卑主力都被夏育、臧旻、田晏吸引去了云中、雁门、代郡以北的中路,泠征出塞时只碰到在阴山北麓阻挡田晏、臧旻返回的数部鲜卑中的一、二部、兵不过三四千,自然大胜。之后,泠征畏惧鲜卑主力,不拯救田晏部,反而直接逃回塞内,致使数十里外的田晏被鲜卑人按在地上摩擦,摩擦。。。

段颎建议皇帝免去泠征护羌校尉一职,将之下狱,追究见死不救友军之责。皇帝却不干了,只有泠征获胜,若处理他,岂不是承认五路伐鲜卑完全失败,皇帝完全错误么?

皇帝需要亮点,需要粉饰太平。国家需要胜利,百姓需要信心。

于是大笔一挥,大大奖赏张修一军,并恩荫其一子为郎。对不知踪影的臧旻,皇帝宁可相信已经战死,特地表彰为效忠王室的忠臣典范,拟提拔其子臧旻为县长。

刘其一家,从主人到仆人皆充满着哭啼声,昔日两千石辽西太守,如今阶下囚。公孙瓒和妻子、岳母不仅极其不愿地从太守府中搬出来,还眼睁睁地看着岳父(父亲)被雒阳来的宦官、州里的士卒押入囚车。

公孙瓒见岳父一夜之间,原本花白的头发全如银丝,仿佛老了十岁,不由悲从中来,不可断绝。于是下定决心,买通小吏,成为一名光荣的押送士卒,沿途照顾岳父,免得路上有个好歹。

到了雒阳,公孙瓒又在卢植帮助下,得以出入廷尉监狱,在岳父指导下,积极联系亲朋故旧,争取宽大处理。可惜皇帝正在气头上,处罚刘其、夏育、田晏流放交州日南郡。

此时的交州既不是后世经济积极发达,社会率先开放的桥头堡,而是蛮荒之地。人口稀少,蚊虫毒蛇遍地,没有应对血吸虫等病的有效办法。此时北方人生活习惯很难适应江南气候,更不要说岭南地区,“丈夫早夭”就是这种不适应的写照。于是越传越诡异,把岭南地区说成毒烟遍地,鬼怪横行,去了就回不来的地方。

更何况日南郡是全大汉最南面一个郡,在今越南中部顺化、洞海一带,临接今岘港,完全是热带雨林气候,并时刻面临南面的林邑国的侵略。此时道路曲折,从洛阳出发,距离超过万里,若每日行百里,得三个多月才能走到!

公孙瓒是个极讲义气、重情义的人,虽知道南下或许会死,依然决定陪同岳父一起南下,以报知遇之恩。遂登上雒阳以北著名的邙山,准备猪肉米粮,跪向北方:“昔日在家为人子,今日出仕为人臣。皇帝诏命流放日南,日南在洛阳南万里,湿热多瘴气,孩儿怕会死在路上。自古忠孝难两全,今日与父母遥别,祭拜先人于此,孩儿不孝。。。”

说的人的句句见血,听的人字字扎心,周边行人围观者无不落泪。

恰巧叫一旁有一人是中常侍赵忠从弟,甘陵郡赵苞,另一人名声更大,乃太尉刘宽。

刘宽本就不赞成仓促北伐,但是作为太尉,又不能不努力谋划北伐之战,第二天就入宫面求见皇帝:“陛下,五路北伐失败,老臣身为太尉,应承担责任,陛下还是把我罢免了吧。”深深一拜。

皇帝哪里肯:“何必如此,何必如此。”急忙走过来,搀扶他,途中甚至撞翻了桌子,“太尉免礼,还不给太尉大人拿个席子过来。”

刘宽乃宗室重臣,曾经担任过皇帝老师,宗正等职务,为人稳重、端方、宽仁,又特别喜欢提拔后进,海内称之为长者。

刘宽:“老臣真来请罪的,夏育、田晏、臧旻、刘其或是颇有战绩的名将,或者是文武兼友的干臣,他们都流日南,老臣实在不知道举荐谁到三边任职。老臣本想亲自为陛下守护边疆,可惜已老得骑不成马,开不成弓。老臣白百无一用,请求回家养老。”

“太尉的话,朕懂!”皇帝说出这话后,是久久不语。

汉家制度,文武并用,为了减少开支,除了一些校尉、中郎将、司马、塞尉之外,地方上以太守领兵。换句话说,不靠边疆,不靠大山,不靠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内地,没什么兵事,谁作太守都可以,就是放头猪也没多大问题。这也是历任皇帝都敢用宦官亲属为太守、刺史、县令、县长,而不用更有知识的党人的原因,有知识的人更难控制。

换到边疆、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就不一样了,同时要面对军事、屯田、流民、剿匪、处理民族问题等不同类型的工作,繁杂而困难,非常考验长官的能力。所以夏育、田晏、臧旻、刘其、泠征等人,皆有着战功和很强的军事能力,并经过三公、尚书台反复讨论,从众多臣子中精挑细选而出。

皇帝刘宏坐到与刘宽同一块席子上:“朕没有真想把他们流放到日南去,可不惩罚又不行,朕是恨铁不成钢啊!四万人,就不到一万人回来,臧旻还不知所踪。

朝臣都批评朕,难道是朕想打输么?朕还不是想像孝武帝、孝桓帝那样。

都是夏育这个笨蛋,朕恨啊!还朕三万士兵!”竟然嘤嘤地哭起来。

刘宽来之前,想过许多说服的话,如今都被噎在肚子里。他完全没想到皇帝是这个态度。摸着皇帝的肩膀,就像他小时候哭泣时那样安慰道:“陛下,老臣是太尉,千错万错,老臣愿一力承担。如今北伐大败,冬春鲜卑必然大举南下,最急迫的是选出得力四名能臣,巩固边防。”()汉起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