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阴倌法医 > 第二百三十章 李陵后人

阴倌法医 第二百三十章 李陵后人

作者:天工匠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3 20:26:36 来源:258中文

臧旻与单于谈着条件,北面突然起了烟尘,侦骑回报,上万骑兵从北方南下。

南单于变色道:“难道是鲜卑人来袭?”

臧旻急忙提议:“不如我们搁置争议,共同对敌人,鲜卑人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大汉虽击匈奴,对大单于却有扶持之恩惠。大汉并未占据匈奴的草原,占据草原的是鲜卑人,他们才是你们真正的敌人。”

黑压压的骑兵在里许外停住了,一名年轻的使者手捧玉帛,用匈奴匈奴语和有些生疏的汉语说:“别攻击,我们是朋友!”

“朋友?”

臧旻和南单于大眼瞪小眼,仿佛听见了最可笑事情。在草原中,他们逢人就说是朋友,可惜大多时候,大多数部落迎接他们的都是马刀和弓箭。那些不接受朋友的人,几乎都已经永远长眠,妻女已成了汉匈士卒的妻妾,牛羊成为汉匈士卒口中餐,马匹成为汉匈士卒胯下骑。

来人不依不饶:“伟大的单于,大汉的将军。我是李陵如匈奴王女儿的后代,身躯里流淌着中原草原的血,也是匈奴世世代代的右校王,既是汉人的朋友,也是匈奴人的朋友。我们王的名字叫李继先,我叫李向阳!”

臧旻仔细看,李向阳红深红色头发,一双大的黑眼睛炯炯有神,,眼眶深陷,额骨略凸,皮肤白腻,身材异常地高大。他旁边几人也是如此。李继先所骑马匹肩高七尺,毛色纯白,显然颇为神骏。

塞北之人,往往皮肤色白、毛发色浅,眼睛呈现浅褐色、蓝绿色,黑瞳确实少见。

李向阳也清楚刚才所说太过惊世骇俗,返回阵中,不一会儿持着一方印,一把弯刀到臧旻跟前交涉。

臧旻颤抖地把印看了一遍又一遍:“印的方制确实是前汉的,还真有可能是校尉李陵的印!”

刘备接过印,是一方银印,颜色颇深,颇为古朴,显然颇有年头,其上用隶书写着‘大汉骑都尉印’。一千石、两千石的官员“银印青绶”,刘备怀里就有一方银印,显然可以看出此骑都尉的印为真。

南匈奴王将弯刀拔出,只见太阳光之下,弯刀闪闪发光,竟然是掺了大量黄金后制作的金刀!

最初坚昆人在极北生存,东邻丁零,南接匈奴。其人茹毛饮血,聚众乱*交,放牧、狩猎为食,形象赤发碧瞳,面容白腻,身材高大,最不惧严寒。

坚昆人崇尚自由,向来不服匈奴管辖,南下时经常与匈奴人发生冲突。后来匈奴王集中优势兵力征服了坚昆,任命李陵做了匈奴右校王,接过了管理被匈奴征服的坚昆族部落的责任,同时抵挡更北方坚昆遗族的重担。李陵后来定居唐努乌梁海,这一片有着茂密的森林,事实上可以耕种,成为来到北方的汉人的聚集区域。

李向阳代表李继先过来,目的是加强与中原联系,并进行贸易,坚昆部有制作精巧手工艺品,尤其是漂亮的皮制品,木器,青铜制品。坚昆提供的马匹高大健壮,有着中亚马甚至欧洲马的混血,在中原十分少见。

坚昆人所需要的,是汉人的铁器、铠甲等,还有技术工匠,以及女人和奴隶。

李陵后人的插曲一晃而过,却避免了南匈奴单于与汉军的冲突,进一步坚定了他离开的决心。

数千匈奴人跟着南单于留在了草原上,他们将继续向西,一路收集离散的匈奴部众,到中亚地区去追逐匈奴人新的草原。最终在数百年后,再次强大起来,成为民族多米诺骨牌的一部分,给欧洲人带来死亡、血腥和征服。

不久,臧旻带着数千汉匈联军,千辛万苦地回到西域的戊部候城,一人数马,城墙上的守军仿佛见到数万人马前来,以为是外族来犯,吓了一大跳,急忙关闭城门。

面对城墙上的密集的弓弩手,臧旻自失一笑:“看来咱们咱们的军队还是很有战斗力、很有警觉性。”

守军验过木框钓上来的验传和丁原的印綬后,大开城门,迎接臧旻等入城。

守将欣喜的神色中透露着古怪:“你们居然回来了?!”

臧旻:“怎么回事,看到我们很奇怪吗?”

守将也不继续这个话题,只是询问一路见闻,又小意地陪着臧旻讲解西域的风情。

臧旻满腹疑惑,直到几日后到来的西域长史,才解开了疑惑。

“这是皇帝诏书,臧中郎将看看就明白。”

诏书上写着:“臧旻等公忠体国,忠烈牺牲,应该重赏。。。以臧旻子洪为县长,荫荫臧旻从子一名、丁原一子、刘备从弟德然为郎中。。。其余将士按照惯例抚恤。。。

北疆要地,不可无良将驻守,以雁门太守张修兼使匈奴中郎将,迁护羌校尉泠征为度辽将军,以上谷太守陶谦兼护乌桓中郎将,以甘陵赵苞为辽西太守。

诸边将不可轻起战端,不可轻言出塞击敌,以沉稳坚守为要。”

臧旻脸色要多古怪有多古怪:“这么说,我们算是为国捐躯了!”

丁原:“荫子或从子为郎,陛下待我等可算亲厚!”

刘备则更无语:“你们都荫一子或从子为郎,可我这算什么?虽没有子也有女儿啊,或者过继一个继承香火也行,怎么改荫从弟为郎?欺负我年轻么?”

十日后,六百里加急的信使,经过六千里路程,带来了臧旻的奏章,整个朝野都沸腾了!

臧旻部出塞杀敌,从数倍敌人虎口逃生,辗转万里,终归大汉。此经历本身就可谓一部传奇的诗歌,在雒阳官场和市井传唱,有人甚至把臧旻归汉与苏武牧羊相提并论。

有喜就有忧。

尚书令曹鼎就非常头疼:臧旻与张修同是使匈奴中郎将,一个职务有两个人担任。虽然是皇帝的建议,尚书台却不能说皇帝错了,诏书总是尚书台所拟,闹的大笑话只能是尚书台背锅。

新任的使匈奴中郎将张修,陷入了两难境地。作为雁门太守,平城沦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若非臧旻帮助他夺了回来,恐怕已经免职。但如果要说在雁门太守和使匈奴中郎将中选一个,他内心里一定选择中郎将,因为平城防线千疮百孔,不想承担平城再次被攻破的责任!

在道德和前途之间,张修虽然犹豫,最终却选择了前途,将在雁门太守任职上搜刮的钱财拿出一半贿赂大宦官曹节、张让、赵忠等人,尽力活动,争取使匈奴中郎将职务。()汉起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