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阴倌法医 > 第278章 太尉求贤

阴倌法医 第278章 太尉求贤

作者:天工匠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3 20:26:36 来源:258中文

“卿等议一议,该如何奖赏?”皇帝指着几份奏章,让公卿们传阅。

太尉掌四方兵事功课,在军事方面拥有赏功罚过的权力,故新任太尉段颎率先发言:“交州刺史朱俊平定南海郡孔芝,交趾郡梁龙叛乱,功大可封侯,赏赐黄金五十金。乐浪太守斩杀一千二百余高句丽人,如若属实,可荫其一子为郎。”

司徒袁滂非常诧异:“如若?太尉是对乐浪的战绩有所怀疑?”

太尉段颎:“当然!臣怀疑滕述、刘备有虚报数据、杀俘冒功之嫌疑!”

皇帝问:“为何?”

段颎:“既然是大胜,俘虏必多,然而斩首数一千二百余,俘虏才八百余,臣熟知军事,确实不明白斩首数超过俘虏数的道理。”

群臣叽叽喳喳一阵骚动,当即就有人提出:“既然乐浪的数据需要核实,那么交州的数据也需要核实,奖赏才显得公正、严肃。”

段颎却说:“交州的数据应该没多大问题。而且交州路途遥远,气温又高,等使节到了,尸首都腐烂了。”

司徒袁滂反驳道:“斩首验级本就是论功的前提,且公正为先,不可偏废,不应只验其一而不验其二。”

打了胜仗当然是好事,可想到后续的大量赏赐,却让皇帝一点都高兴不起来,此时当真希望他们虚报战功,好将赏钱少发一些。同时交州既然已经安定下来,交州诸太守就不必任免能臣,可谁出的买官钱多就任命谁,于是开口说:“好,那就把朱俊招回来议功劳,同时派一个正直的大臣前去做交州刺史,这个人选卿等议一议。”

至于交州几名太守人员,皇帝既已经打算卖官充作军费,当然就没有商议的必要。

一个月后

朱俊得到诏令,赏黄金五十金,征为谏议大夫,回朝中议功劳,心里别提多歪腻了:“当初宫中流传出消息,谁能平定交州之乱多半会封侯,如今怎么一句话都不提?”

朱俊于是准备好酒菜礼物,说是给新刺史接风洗尘,席间悄悄问原因,新任刺史说:“本来是可以封侯的,因为乐浪郡滕述、刘备的奏章有问题,连累兄弟你也遭了罪。”

朱俊因此心中怀恨,但依然将信将疑性。

一路行到淮河边,遇到担任县丞的孙坚,朱俊是会稽上虞人,孙坚是吴郡富春人,同州临郡,共为钱塘江边人,相距约两百里,还都参加过平定许生之役,朱俊视孙坚为有为青年,孙坚尊朱俊为先达前辈,互相仰慕,多有交情。孙坚自然大加款待。朱俊又向孙坚打听情况。

孙坚与刘备有仇怨,一直寻找报仇之机,怎么可能不下眼药水,添油加醋把刘备说了一顿,末了说:“刘备一个黔陬、琅琊的海关都尉,不干好本职工作,竟然跑到乐浪去打仗。对高句丽的这场胜利,反正我是不相信的!”

朱俊咬牙切齿:“我千辛万苦,甚至自出家财招募乡党,大战十三次,这才迅速平定叛乱。封侯之功被小人所耽误,真真令人气愤。”

朱俊行到雒阳,备了厚礼登门拜访太尉段颎。

寒暄之后,段颎说:“朱大夫可怨恨老夫指出了乐浪太守奏章中问题,延迟了你的封侯之赏?”

朱俊说:“下臣不敢,检验战绩本就是太尉大人的职责,正因为有段公这样的良臣严格把关,才显出军功的弥足珍贵。否者军功侯爵满天飞,我等又为何孜孜以求呢。”

段颎:“你很不错,很对老夫的胃口。那刘备年不足弱冠,能立下多大功劳?还不是袁家抬举,找人处处维护,占了旁人的功劳。”

两人心有戚戚,谈了半个下午,互相感到相识甚晚。段颎甚至拍着胸脯答应朱俊,改日带他找宦官王甫、赵忠等疏通,一定为他搞定侯爵!

朱俊完全没想到高高在上的太尉如此平易近人,于是千恩万谢,依依不舍得离开。

送走了朱俊,段颎心中份外畅快:不论最终验首级的情况如何,朱俊对刘备的怨恨已经深深地种在心田,未来总会长成参天大树。

本来以段颎三公、大汉第一名将、凉州第一人的身份,犯不给小小一个刘备上眼药。实在是刘备提升过快,将身为关西将领的夏育、田晏等压倒了下头,引得他们集体不满,经常在来信中抨击刘备,引起了段颎的警惕。

“关西出将,关东出相”是两汉以来长期形成的惯例。以前有“凉州三明”,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段颎字纪明,三人先后闪耀于帝国西疆、北疆,如今关西却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年轻将领,让段颎忧心忡忡。

段颎翻看着几年来一个个战役,夏育、田晏在北伐鲜卑中实在表现糟糕,臧旻、陶谦、刘备、公孙瓒却闪耀北疆,卢植、阳球等在对内镇压叛乱上也很有功绩:“将领辈出的关西,如今竟然人才凋零,被关东压了一个头,可悲、可叹!

尤其是幽州系将领,阳球、卢植、邹靖、公孙瓒、刘备等,近几年就如同春笋一样,呈现集体冒尖之势,公孙瓒、刘备两人甚至才二十岁上下!咱们关西怎就没有这样的人才呢?”

臧旻、陶谦都是来自南方而在北疆任职,如今与袁家,与幽州系将领颇有渊源,段颎担心他们的合流会进一步压缩关西将领的空间,因此拉拢根基浅薄的朱俊入关西阵营,离间朱俊与袁家、刘备、卢植的关系,就成了一招妙棋。

“夏育、田晏两个小子,勇则勇矣,却缺谋略,成就终究有限。难道就没有其他人了吗?”不甚明亮的光线下,段颎继续翻看着官员名册,忽然眼前一亮,“我竟然忘了这人!”

正好部下前来汇报工作,多说了一句:“段公,那董卓自从西域免职回来,这已经是第五次前来求官了,这次见还是不见?”

段颎哈哈大笑:“见,为什么不见!”当即写下奏章,推荐皇甫规之侄、议郎皇甫嵩为北地太守,推荐老部下董卓为并州刺史,“一个家学渊源,一个颇有急智,或能成为‘三明’之后的凉州名将!”()汉起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