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阴倌法医 > 第308章 雒阳强拆事件

阴倌法医 第308章 雒阳强拆事件

作者:天工匠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3 20:26:36 来源:258中文

光和三年,春,二月

雒阳发生令人震惊的强拆事件。

皇帝决定在雒阳城郊建设两大皇家园林,所据之地皆以低于市价强行征收。遂破坏平坦富饶之田,拆迁繁华之街市,驱除久居之百姓,蓄养奇珍异兽,栽种各式稀有草木。

数千百姓被迫毁家破屋,失去生计,怨声载道,人人怀恨。

司徒杨赐上奏说如今城外园林已有五六处,远超过古代先例,请停止暴力拆迁。

皇帝听信偏颇之言,曰:“我当自比周文王,皇家园林与百姓共享之!”

若真能共享,该两处园林估计就是历史上第一批城市中央公园!

现实是残酷的,没有制约的权力,产生了没有制约的**,大修园子的皇帝,很快发现材料不够:巨木、汉转、奇石、花草、珍禽、异兽通通都差。

皇帝一点不提加税,只是让各郡、各级官僚筹备,或许谁送了什么皇帝记不住,谁没送他一定记得清清楚楚。

宦官、近臣们利用机会,中饱私囊,将任务摊派下去,蜀地之木、花,凉州之马、驼,乐浪、辽东之人参、北珠,南方之奇石等。

材料交上来后,却给出验收不通过的结论。许多郡都远在千里之外,验收不通过,材料也不可能退回去,继而被宦官、近臣、权贵们以跳楼价购买。有郡县官吏甚至因不能完成任务,倒闭路旁,一时间不仅民不聊生,而且官不聊生。

此外,为补充修院子经费不够的问题,皇帝接受了宦官们的建议,将司隶周边的马匹买卖收归官营,却也不是完全国有买卖性质,而是发放牌照,收取高额专营费用,抽取买卖提成。

凉州、并州、幽州的豪门大族,袁术、杨彪等人公族、二千石子弟,加入这场豪门盛宴,采用寡头协商,议定价格的方式,垄断市场,一匹好马,价格能高达上百万钱!普通挽马驮马亦上十万钱。

马匹是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于是买不起的马的人,只好改买牛,乘坐慢腾腾的牛车。

马匹、马车租用价格亦随之攀升,结果就如后世公交车、地铁涨价一般,造成生活成本和物价上涨,劳动力价格上涨,以至于一些在雒阳谋生的中小手工业者、中下级官吏陷入财政危机。

逃离、回乡,成了雒阳的两大流行词汇。

刘备、公孙瓒进货,原本苏双张世平卖入雒阳的马匹生意,只能全部转手给袁家等世家麾下的专营商人,利润被压得极低。于是苏、张二人只好忍痛,把主营目标转向南方其他州郡,连带刘备、公孙瓒的收入分成大大减少。

使匈奴中郎将臧旻想的头昏脑涨,头发扣掉了数十根。

可并州既没有值得进贡的奇珍异宝,也没有一定通过宦官近臣验收的自信,实在没有办法,就派臧洪来把难题丢给刘备。

刘备很无语,来平城时日短暂,哪有奇珍异宝可贡?

想来想去,目光打量起马圈中的一群驴。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龙肉刘备没吃过,只吃过蛇、驴之肉,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于是以各种香料混合,下厨做了六十斤的驴肉,将其中四十斤用驿站快马送去雒阳,将制作方法一同呈上,同时带信给刘德然,请他给负责验收的宦官准备红包。

至于剩下20斤,自然被典韦、张飞等众吃货瓜分一空。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诚不欺我!”

皇帝刘宏差点把舌头吞下去,要求刘备继续提供北方的野驴。

御厨却发现野驴味道略腥臭、肉干硬,反倒是中原的驴更细嫩、可口。于是后续进贡的草原野驴就从餐桌上的美味变成了皇家园林中的动物。

一日,皇帝无聊,四处巡游。

偶尔发现太监们骑着驴玩耍,于是有学有样,骑驴、驾驶驴车,驴的脾气比马更温顺,身高体重都要小一些,不容易受伤,张让等人也就由着皇帝和嫔妃们玩的不亦乐乎。

又因为专营制度,马匹价格被炒得很高,价格几千钱的驴,就大摇大摆的登上大雅之堂。

雒阳达官贵人们迅速接受了更加温顺的驴,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官吏、未成年的幼童、身娇肉嫩的贵妇人。

低级官吏,做蔬菜、粮食、漆器等批发、零售生意商人,放弃了价格高昂的马车,慢腾腾稳如龟的牛车,齐刷刷转向另类的驴车。

仿佛一夜之间,雒阳“驴”贵!

令人想不到的是,从此,雒阳的交通工具出现了明显的分类:马车、骑乘马犹如后世高档小轿车、跑车,能乘用的都是身份的象征。

牛车如同大卡车,专拉沉重大宗货物,又如老爷车,供不追求时间的人乘坐。

驴车如同国产长安、扣扣、皮卡,成为小富阶层的最爱。

至于这时代的普通劳动者,比后世工薪阶层穷很多,大多只能走路或乘坐11路公交。

因祸得福,通过野驴贸易,将原本失去的一部分利润找了回来,虽未能扭转平城日益糟糕的经济状况、不断空虚消耗的县库,也未能扭转刘备私人不断给平城县库借款的事实,至少让平城获得了一项长期、可观的收入。

不久之后,依然没躲过中常侍吕强和一些所谓正直之士的批评,弹劾刘备谄媚,使皇帝玩物丧志、标新立异违背传统,这是后话。

平城,白登山。

王斌等人在平城东面的探索没有找到大的煤矿,而是碰巧发现了银矿、锡矿、铜矿,少量铁矿。

于是俘虏们有了新用途,除了在平城西南数十里山中外挖煤,也有一些分配到白登山周边采集银、锡矿。

白登山的银锡伴生矿比想象中的品质高,有几日,竟然在一千斤矿石中,冶炼出了300余斤锡,半斤银。仅仅是半斤银就价值1000钱。

锡矿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在北方,锡产地相对较少。锡既可与铜合金,制作成硬度大于普通铜的青铜,可做兵器、铠甲,又可以与铅一起成为焊接材料,还可以镀于铁表面防锈,还可制作精美的锡器、锡银器。

有石炭、锡、银、铜、铁,整个平城的铁匠们都轰动了,立即聚集起来,几人一组,自发加入探矿、选矿、冶矿的。

平城终于有了第一项支柱产业。()汉起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