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我意已决,你莫要再劝,如今木已成舟,断无回头之箭。二·八·中·文·网”
梁澄不闪不避地注视着李度秋的眼睛,双眸澄澈平静,落下最后一句。
李度秋的嘴唇抿成一道坚硬的弧度,良久不语,最终从怀里摸出一枚白虎玉佩,推倒梁澄面前,道:“收下,今后若要用人,便持此信物到最近的宏威镖局找账房先生,到时自会有人出来迎你。”
梁澄眼角已然泛起一圈红晕,他郑重收下这枚白虎玉佩,却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他怕自己会控制不住,发出一丝颤音。
李度秋暗叹一声,一张布满厚茧的大手抚上梁澄的发顶,道:“舅舅过完年,便要回边关,自己一个人,要多多保重。”
“嗯……”梁澄点点头,赶紧低下头,掌心紧紧地贴着玉佩,直至将泪意逼了回去,方抬头道:“舅舅放心,澄儿定会保重自己,您也要……万事珍重。
李度秋刚毅的嘴角微微弯起,目光一柔,道:“好。”
梁澄见此,脸上顿时轻松不少,想到院外的梁济,终究难以坐视不理,“我此番出家,京中势力怕要重新洗过,济儿还小,还不能上朝,暂时不成威胁,父皇为了牵制二皇子和四皇子,眼下也不会让济儿出事。”
李度秋冷笑,“我人虽不在东都,但要动你兄弟二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梁澄摇头,“我所忧不在其余皇子,而是武阳候孟留君。”
上辈子孟留君用计使他做不成太子,便是要引发宫闱内乱,如今他将这一步提前,孟留君不会毫无动作,眼下他人不在东都,但是要不了几日,便会知道太子出家之事,以孟留君对明元帝的积恨,定会借机挑拨,煽惑二皇子四皇子其中一派,掀起风波,打破多年来的平衡。
梁澄心里一软,蹲了下来,道:“哥哥没有不要济儿,是哥哥不好,济儿别生哥哥的气,好不好?”
梁济支吾了一声,貌似十分勉强道:“好吧,本王大人有大量,就饶了哥哥。”
梁澄失笑,包住梁济的手,凑到嘴边轻轻呵气,一阵揉搓,笑道:“这下子暖和了吧。”
梁济狡黠一笑,怪叫一声将手伸进梁澄的脖子,大笑:“哈哈,这里最暖和。”
梁澄猝不及防下,被激得打了个冷颤,却也不闪躲,任由梁济动作,捂着他的脖子,不想梁济得寸进尺,竟然将手缩进梁澄的衣襟里,肉.贴.肉地黏在梁澄胸膛上!
可惜梁济没得逞多久,就又被李度秋揪着衣领提溜到一边,“回去扎马步一个时辰!”
“啊,舅舅不要,济儿知错了。”
“这下子不叫‘本王’了?”李度秋幽幽道。
“哥哥……”梁济转而可怜兮兮地望着梁澄。
梁澄被他梁济这么一闹,衣襟松开许多,白皙的胸膛隐隐约约,此时不便整理,毕竟要解开斜襟重新整理中衣,梁澄便将斗篷紧了紧盖住衣领处,接过安喜平手上的斗篷,替梁济披上,然后捏住他的鼻梁,道:“哥哥也觉得济儿地好好扎个马步,定定性子。”
梁济垮下脸,恹恹应下。
李度秋道:“好了,见也见过了,你母后让你捎的衣物也都带到了,走吧。”
“这么快?!”梁济求道:“舅舅,我可不可以……”
“不可以。”李度秋不容置喙道:“今日的功课可有完成?”
“唉唉。”梁济苦脸,把头往梁澄怀里一扎,声音闷闷道:“哥,你一定要出家吗,我功课不会了,也不能问你,母后本来还想给您相看世家姑娘,给我找个嫂子呢,你为什么一定要做和尚,连媳妇儿都讨不了了。”
梁澄听着梁济絮絮叨叨,心里苦笑,大齐太子自来十六七岁便要定下太子妃,可惜他这身子,母后便不知从何处寻了大德高僧,批命太子弱冠前不宜婚配,这事便被压了下来,现下母后如此说辞,只怕不过随口一说。
他摸了摸梁济的后脑勺,柔声道:“等你出宫建府了,就能随时来看哥哥。”
“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啊……”
梁济有心再多黏糊一下,只是李度秋却时间有限,“再这般小女儿作态,马步就再加上一个时辰。”
“好了,哥哥送你们出去。”怀里的小孩后背一僵,梁澄好笑地拍拍他的背,拉住梁澄的手,送二人离寺。
走出梅林,又绕过莲池,李度秋止住脚步,“送到此处便可,回去吧。”
梁澄刚要道别,就见李度秋忽然浑身气势一变,转身看向一株枝干遒劲的古松,扬声道:“不知师父在此静修,多有打扰。”
话音甫落,便见一僧人自苍劲古松上飘飘而下,素衣青履,一尘不染,神情闲远,气韵杳然,西风自梅林拂来,带来白梅似落雪,不似凡间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