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田野上的悠闲生活 > 第一三四三 最后的机会

田野上的悠闲生活 第一三四三 最后的机会

作者:马四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06 14:57:20 来源:258中文

第一三四三 最后的机会

王金龙原本在亮化工程之后,对吴里的印象改变了不少。但冯氏集团的这件事儿,又让两个人的关系回到了原点。

“妈的,老子还是有点小看了这个小王八蛋了。我就不明白了,冯氏集团也没把你怎么着呀,你他妈的如疯狗似的,咬住不放,这不是断了老子的财路吗?”王金龙越想心里越有气。

不过,没有办法,王金龙心里明白,以现在的自己,还没有能力把这个吴昊怎么样了。

“君子报仇,两年不晚。两年后老子脚跟站稳了,一定要找到机会的,把你这个搅屎棍子弄走。”王金龙恨恨的想到。

王金龙心里明白,滨海市市长是自己仕途最后一站了。之前收刮的那些财产到是不少,以五位数记。

上一场风波,如果不是这千万家财,现在别说是滨海市长了,自己能不能自由自在的呆在外面都要两说着了。

王金龙心里那个痛就不用说了,而通过上一场的风波,更让他深信的一个道理,那就是在仕途之路上,钱是万能的,没有钱,那是万万不能的。

所以,他要利用最后这个机会,把以前的损失拿回来。

何况儿子现在还在里面呢,要想让儿子早日出来,没有钱,你怎么减刑?没有钱,你怎么在里面表现好?

千万不要以为监狱里面立功啊减刑呀,只要你好好表现就能轮到你的。那只是挂在墙上给外人看的。

在监狱里面,要想过得舒服点,分到好岗位、好监室、多加分,快减刑,不把监狱上上下下打点一番那是不可能的事儿。

几条烟最小儿科,直接伸手要钱也不少见,少则几千,多则一、两万。

曾经有人透露过,当然,之所以用“透露”,就是说这种事儿摆不到明面上,只能通过关系人暗中操作,而且还是相互信得过的,否则,你给在多的钱也不可能给你办。

曾经有人透露过,十万块钱可以帮你减刑一年。

说起来,这个价码也不算太高,十万块钱,买提前一年的自由,划得来。

但你要想提前三、五年出来,那就是三、五十万。何况在里面平时还要消费一些呢,所以,这样算说来,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有人也许会说,在监狱里面怎么还有消费你?

这就是你的孤陋寡闻了,现在的监狱,除了没有自由外,外面有什么,里面就有什么,比如超市,比如饭店 ,比如夫妻房等等,只要你有钱,都可以享受。

近日,一份省级法院公布了一批职务犯罪人员减刑裁定书。在这一批裁定书中,“狱内月均消费”的金额都被公示出来。几个获得减刑的罪犯当中,最爱花钱的,狱中消费月均几千元。

说起来,监狱还是比较讲理的,你的消费越多,说明你对监狱的贡献越大,因此,你的得分也就越多,减刑的越快。

监狱里对服刑人员的监管,主要依靠“计分考核”进行,即狱警根据监狱内各项规定以及服刑人员的表现,对其加分或减分。分数多寡,将直接关系到服刑人员能否获得减刑、假释等刑罚变更待遇。

但是,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监狱是个极其特殊的单位,所以说特殊,那是因为其极为封闭,在这里面,管教人员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

所以,在这种情境下执行计分制,以目前警察的素质,那就可想而知了,什么暗箱操作,或权力寻租等等,绝对是不可避免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两个人打架,a和b打架,c出手制止,谁该被加分、谁该被扣分?如果这是司法警官学院的期末考题,答案很清楚;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完全不一样。

极有可能,a、b不会被扣分,c可能也不会获得加分,具体操作全凭管教说了算。

说起来,按着规定,监狱内的计分主要分为生产改造分和思想改造分。前者没有限制,只要足额或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就能得分。思想改造分则种类繁多。比如:服刑人员作一次思想汇报,按着管教的心情,可得一定的分数;一篇能被监狱黑板报刊登的反思、悔过性的文章可获得与所刊登媒体级别相应的奖励分数;服刑人员向前来监狱参观人员做警示教育的,也可获得相对较高的分数。

当然了,这里面没有写的一条,就是在监狱里的消费。虽然没有写,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还真是个硬指标,否则,凭什么你汇报一次就给你分数呀?

减刑二进宫的,公开的报道就不在少数。

这说明了什么?

最起码,其思想汇报所得的分数,是不真实的,或者是管教人员编的,或者是当事人骗管教的。

正是因为发现有这样的问题,所以为了防止计分水分过大,监狱后来规定,每人每月的思想汇报分数上限为二次。

当然前提是“防止计分水分过大”,而不是杜绝“水分”。

毕竟与同为警察的比起来,监狱不但地处偏僻,而且相对的油水渠道比较少,直接面对的就是这些犯人,不在这些人的身上找点平衡,上级领导都觉得过意不去。

思想改造分也有上限。在一个有100多名服刑人员的分监区,一般每月只有几百分的奖分指标。这些分数给谁,裁量权完全在监狱管教人员手里。每积20分可以获得一个“表扬”,对应的是20天的减刑。

上面所举的打架事件,在a\\b打架的案例里,原本应该落在打架者身上的惩罚,可能会被挪到即将刑满释放、不在乎计分考核的服刑人员名下;原本应该留给制止打架者的奖励,也可能被安排到关系户头上。这些分数的确定,既没人监督,也没人追查,一旦记到考核表上,更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

凭什么给你不给他?这里面的道道不用别人说,你也会明白的,那就是你的贡献大。

贡献大的硬指标当然是利益了。谁给监狱带来的利益大,当然贡献就最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