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田野上的悠闲生活 > 第一三四一 情何以堪

田野上的悠闲生活 第一三四一 情何以堪

作者:马四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06 14:57:20 来源:258中文

第一三四一 情何以堪

林声的感慨不无道理。

尤其是吴昊的一番分析,让他顿开茅塞。

“官本位”说到底,就是以“官”的意志为转移的利益特权,这话说的有点绕,通俗的说,之所以“官本位”意识这么浓厚,就是因为有“官”就有利,或者可以“官”谋利。

放眼华厦官场,很大一部分当官的,其出发点,并不是想用手中的职权为老百姓更好地工作,而是把当官,看成是谋取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的工具,想方设法追逐对公共资源的特权,捞取自己的特殊利益。

动辄几千万的受贿钱财,根本就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更有甚者,一个小小的科级领导,一个自来水公司的小头头,竟然搜刮了过亿元的财富,这让老百姓情何以堪!

这些当官的面临抉择时,首先想的是,如何才能给自己和子女、亲属捞得好处,如何为自己的小团体捞得更多的利益,脑袋里根本就没有什么老百姓这个概念。

曾经有这样一件事,听起来,还真的让人哭笑不得:

说是组织识部门要提拔一位干部,找他谈话,部长十分客气的问道:

“你还有什么要求?”

对方想都没想的问道:

“给我配的是什么牌子的车子?我的房子是多少平的?对了,在级别上,副处有点低,最少也要给我个正处级待遇,否则......”

一看组织部长用那种愕然的眼神看着自己,这位被谈话的干部不屑的一笑:

“部长,我现在已经是处级领导了,如果没有这些相适应的待遇,让我怎么面对下面的这些同事?怎么抬得起头来?更别说静下心来工作了。妈的,那些不如我的家伙都成‘老板’和‘大款’了,我要是不抓紧武装一下自己,以后还怎么在社会上混了?”

在这些当官人的眼里,之所以选择当官,就是把这个官,当成了出人头地的途径。

也是,社会的现实就是这样,“做官才有出息、从政才是本事”,有了官位就能封妻荫子、光宗耀祖,才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正是这种社会的现实,才有了“搜刮”这个行业,不管官大官小,只要有机会,绝对不会放过的,那怕是大雁飞过,也要拔它几根毛下来。

曾经一位受审的官员,当被问道你“搜刮”那么多钱财,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有意义吗?

“怎么没有意义?这你就不懂了。没有钱,怎么买官?这钱财,说到底,就是升官的阶梯,就是伸手要官的筹码。你们现在审我,那我到要问问你们,坐到今天这个位置,你们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没花过钱?没找过靠山,拉过关系,走过门子?你们没四处活动过?你们自己都 不信吧!”据说听完这番话,审问的三个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什么话都没说出来。

对于当官,当多大的官,吴昊还是深有体会的。

这么说吧,如果不是因为自己位居滨海常务副市长,怎么可能会赢得这么多人的尊重呢?远的不说,就说这些同学吧,怎么可能见到自己,说话的时候都要看到自己的眼色呢?那付战战兢兢的样子,自己看了都感觉有点脸红。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因为社会地位,就是根据是否为官、官职大小来评价的。

说白了,“官本位”就是把所有职务职称、个体身份、地位都相对应于或折合成一定级别的官阶,并以官阶定尊卑、高低。而不以真才实学、对社会的实际贡献来衡量个体的价值,形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做官高”的社会心理。

正是因为如此,才造就一种对权力、官位、官员的崇拜和敬畏,进而导致长官意志、权力至上观念和依附意识及其现象盛行。

在华厦,官职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呢——政治待遇、社会名声、经济收益、工薪多少、住房大小、专车档次,等等。

吴昊上小学的时候,老妈就曾经告诉过自己,“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那时候,自己还真的不太理解,现在看来,老妈那是从小就给自己灌输那种“出人头地”的路径:在华夏,“官”就是社会,人们都想当官,又都怕官,可以说,官本位的思想在华夏社会里,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既然是当官的说了算,官者自然要制定一系列体制设置和制度安排,来保证自己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所以,官本位才能在华夏流传了几千年而经久不衰:在过去,王侯将相,官分九品,形成庞大而严密的官本位体系。

而现在,更是以时俱进,整个社会纳入国家行政系统的体制结构,所有的人、所有的组织和部门,都分别归入行政序列,规定其等级,划分其行政权限,并最终服从统一的行政控制,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过去,官僚制度和社会权力结构严格而又系统,高度集权而又等级森严,全社会就是一个以行政权力搭建起来的金字塔,塔的顶端就是皇帝。

而在这个宝塔形的体制结构中,等级森严,上尊下卑,界限分明,不容僭越。官越大权越大,享受待遇就越高,地位就越显赫。

当然了,在过去,上下级之间不是双向互动运行关系,而是下级完全隶属于上级,一切听命于上级;对下级官员说来,一切只对能决定其个人命运的上级官员负责。

正是这种单一行政化的体制下,不是整体的规则、秩序和法理的统治,而是个人的统治;不是法定程序支配,而是“长官意志”支配;不是“法治”,而是“人治”。

演变到现代社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官那种特权,依然可以获得比别人多的利益,得到普通老百姓得不到的尊重,虽然不是八抬大轿,但也是警车开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