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游戏 > 绿湾奇迹 > 第三百一十六章 快活林六

绿湾奇迹 第三百一十六章 快活林六

作者:磨砚少年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10-02 19:34:43 来源:258中文

萧爻放眼望去,见纪诗嫣骑着一匹黑色骏马,放辔行来。她作了别样的打扮,头上扎着一条马尾辫,身上穿的是浅蓝色上衣,手中拿着一柄扶桑短刀,姿容艳逸,秀美脱俗。在她身旁并立着一位年轻英俊的男子,修眉短鬓,生得面如满月,眼似流星,他身穿白衫,手中拿着一柄扶桑太刀。萧爻已多次遇见过他,一眼就认出他是柳生石雄,纪诗嫣的师兄。

在柳生石雄的身旁,还有一名身材矮挫、形貌古怪的中年男子,正是蜂须贺小六。

纪诗嫣等三人在两百多人围成的圈子外勒马立定,当她勒马立定的那一刻,仿佛这世上的光华全都凝集到她的身上,又仿佛是她的光华照亮了世界。

自从纪诗嫣到来之后,萧爻有意无意间,一双眼睛已不知向她看了好多次,有时只敢匆匆一瞥,生怕被她发现自己在看她。看了好几次后,发现纪诗嫣的眼皮有些微微浮肿,眼神郁郁,殊无欢喜之意。

萧爻忽然想起了长寿客栈中发生的一幕幕,蓦然间百感交集,一忽儿想:“纪姑娘不快活,都是因我而起的。就算要我粉身碎骨,我也决不会再得罪她。”

一忽儿又想:“哎!她说我不懂她的世界,那是什么意思?不管是什么意思,从今以后,我怕是连得罪她的机会也没有了。”一股凄怆之感涌上心头,差点儿便要掉下泪来。

萧爻叹了口气,一抬头看到了柳生石雄,心中又想:“诗嫣秀美如同仙子,也只有像柳生石雄这样出类拔萃的俊男与她相配,才算得上郎才女貌。我……我在她心中不过是个只会出丑卖乖的癞蛤蟆,又怎敢奢望吃上天鹅肉!”见柳生石雄衣着华美,不免自惭形秽,一股酸意袭上心头,只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

茹芸却小声说道:“纪诗嫣不请自来,我们正好将她捉住,叫她别想再能祸害中原好汉。”

萧爻神思恍惚,哪里还听得进去。他心中正在想:“在诗嫣的心目当中,我真的就不能懂得她的世界吗?我枉自学会了一生武功,报不了大仇,还看不懂她的世界,当真无用得紧。”

一番自怨自艾之后,向纪诗嫣挨了过去,想要跟她打个招呼,拱手抱拳。道:“纪姑娘,好久不见,我无时不刻不在想着你的样子,你比我想象的更漂亮了。”

纪诗嫣向萧爻瞟了一眼,萧爻只见她的眼眶里忽然闪出泪花,又歪过了头,并无一言半语,似乎她的眼皮底下就没有萧爻这个人。

萧爻心想:“我明明看到了她眼里的泪花,那她又是为了什么事伤心了?会不会……会不会是因为见到我,触动了她的伤心事,她才会涌出泪水?”萧爻想到自己竟能触动纪诗嫣的伤心事,隐隐燃起了一丝情意。再抬头看去,却见纪诗嫣双眼里已变得冷酷无情。

柳生石雄问道:“师妹,此人是谁?他怎么晓得你的名字?”

纪诗嫣没有回答,柳生石雄又问:“师妹,你认识他吗?”

纪诗嫣冷冷地说道:“不认识!”

萧爻心中一个声音叫道:“认识的,认识的。我们岂止认识?还……”话语哽在喉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纪诗嫣不理不问,萧爻心中很是无趣,怔在当地,手足无措。

幸好在场的人大多都不认识他,也不认识纪诗嫣和柳生石雄。又都只关注着司空贤和姜百钩,很少有人注意到萧爻。萧爻虽然感到手足无措,也没人看到。

茹芸走来萧爻身旁。道:“哥,你怎么啦?你认识她吗?”

萧爻心中一亮,也知茹芸说的她就是指纪诗嫣。悻悻地道:“我没事。”

却听纪诗嫣忽然高声说道:“漕帮帮主司空贤就这点本事吗?也太让人失望了吧。”

漕帮中人听到纪诗嫣竟然直呼帮主大名,有不少帮众对纪诗嫣投来愤怒的目光。待见到她是个年轻美貌的小姑娘时,怒火消去了大半。嚷道:“你是何人?敢对我们帮主无礼,你胆子不小啊。”

有些年纪较大的则说道:“你这小丫头,我们帮主的大名,是你随便就能叫喊的吗?要不是看在你年轻不懂事的份上,我定饶不了你。”

纪诗嫣脸上微微发笑,神色很是傲慢。她心中想:“你们的帮主算得上老几?他接了我的屠龙令,就得奉我命令行事。他见到我,还得恭恭敬敬地请示问安,你们是他的下属,就更不消说了,本姑娘懒得跟你们费话。”

漕帮众人见纪诗嫣没再啰嗦,又都转过了头。

司空贤听到纪诗嫣的声音,惊奇地向纪诗嫣看了看。有些吃惊:“她什么时候来的,是来督战的吗?”司空贤与姜百钩已斗了两百多招,到这时仍然打成平手,谁也没占到半点便宜,见到纪诗嫣,心中不免毛躁起来。

司空贤心想:“这姓姜的武功与我相差不大,他的金丝鱼杆固然伤我不着,我的拳头却也难以沾到他的身上,再这么打下去,到我内力耗尽,也无法取胜。想要胜他,只怕要出奇招,方能奏效。”

司空贤心中是这样想的,殊不料,姜百钩的心思也是这般。

只听司空贤嚯地吼了一声,拳风忽变,竟用上了独臂神拳。

独臂神拳的来历:

创制这套独臂神拳的独臂神僧,是数十年前,少林寺中一位佛法高深的苦行僧人。

那位苦行僧人姓甚名谁,江湖上已无人知晓,他在出家之前是一位性格质朴的乡下青年。他天性善良,不喜争辩,从来不理会人间事非。但绝不糊涂,一切心知肚明。他辛勤劳作,安贫乐道。与人相交,总是只愿自己吃亏,绝不肯占他人半分便宜。到了二十多岁,仍然天真好玩。但他却十分聪明,武学天赋极高。凡是天下的拳法,只消经他眼睛看过一遍,他就能记住所有招式,演练几遍,就能找出拳法中的优劣。他又能取长补短,去粗取精,将看过的拳法自行完善。出家之前,他的武功已经到了高手的境界。

那位乡下青年还是个很有侠义情怀的人,倘若是他自己被人欺负,他也从不与人争论,忍一忍也就完了。可若是遇有不平之事,却非要出手,除恶扬善。虽然他为人十分低调,纵然帮了别人,也是做过就忘,从来不会挂在嘴边。世间好人好事最容易被忽视,而跳梁小丑、哗众取宠之辈却最易成为被关注的焦点。那青年帮了许多人后,人们也渐渐地记得了他,因此有了些小小的名气。

在名气的帮助下,他很容易地有了一位美丽聪明的妻子。青年人一直觉得自己是个老实巴交的人,能有一个聪明美丽的伴侣,实在是上天赐给自己的珍宝。青年珍爱无比,就越加勤勉,他从不说辛苦,也不怕劳累,为的是让自己心爱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他的妻子对他的种种表现很满意,唯一不满意的就是青年很少说话。至于甜言蜜语,恩爱情话,更是指望不上了,他的妻子常常为这事感到郁闷,但青年用勤劳奋进弥补了这一缺憾。

忧愁的日子度日如年,欢快的时光匆匆易过。转眼便是五年,青年人靠着自己的努力上进,五年之后,家境越见宽裕,生活富足,两人也从熟悉变成了深知。青年人常常听妻子埋怨,五年了,从来没听到过一句知心情话。青年人不知该说什么好听的,听到妻子的抱怨后,只会更加努力,他心中一直希望他的妻子能看到他的踏实、努力,而不是摇唇鼓舌来哄骗她。

但是青年未能如愿,无论他多么努力,他妻子的抱怨不但没能收敛,反而越来越多。对青年也越看越厌烦,每天恨天骂地,总是在抱怨自己命苦,悔不该当初嫁给这样一个闷葫芦。五年的忍耐后,青年终于忍到了极限。青年人跟他的妻子吵了起来,他的妻子变本加厉,越骂越疯狂。青年人在情绪激动,难以自制的情况下,失手打了他的妻子三拳。

两人大吵过后,渐渐平复了。青年的妻子将自己关在屋子里,整天痛哭,不肯见青年一面。青年的心底本来就很善良,他将所有的错误都推给了自己。他对妻子向来敬若天神,因此一直没有去打门。他只是苦苦哀求,无论青年怎么哀求,他的妻子总是不肯见他。他就守在妻子的房门外,半步也不离开。

有一天,青年的妻子趁着青年人睡着时,打开房门,离开他去了远方。

青年醒来后,还不知自己妻子已离去的事,他仍然守在屋外,青年的话开始变得多了,他说了许多他自己的故事。他把能记得的事一件一件地说,从他小时候的事开始说起。青年人说得十分入情,他全无顾忌地说,半点也不隐瞒。说到他凄苦的经历时,他忍不住流泪,说到好玩好笑的事,也赔上几声笑。那青年就像是着了魔,他沉浸在自己的故事里,把自己感动到流泪,也把自己逗得开怀大笑。

青年的故事说了三天,他肆无忌惮,放下一切。在那三天当中,他把他的质朴、善良、真诚全都表述出来。他幼年时的穷酸,成长中倒霉、背时、痴愚憨傻也毫不保留,还包括了他学成武功后抱打不平,惩治恶人的高光。等等等等组合起来,构成了他简单而又年轻的生命。

但是他却不知道,他一心希望听他故事的人——他的妻子,早已经去了远方,他们一起五年,她从来没听过他的故事,也永远不会再知道他的故事。因为她早已离开了他,或许她根本没走近过那个青年。

过了三天后,青年终于打开了门。当他发现屋子里已人去楼空时,他万念俱灰。上天就像是给他开了个玩笑,将世间最完美无瑕的珍宝踢了给他,又无情地夺走了。

青年人一度伤心欲绝之后,渐渐也想明白,妻子已离去了,他向所有认识她的人打听她的消息,但没人知道她去了哪里。

青年人决心去找她,但生怕自己会忘记她的样子。于是,他找来白纸、笔墨。凭着记忆,画下她的样子。他回想着她穿过的每一件衣服的颜色、式样,在那五年中,她在清晨、午间、傍晚时刻的姿态、表现。有能记起的,还在画的旁边添加了说明,整整画了五百多副画。

他将图画装订成册,放进包袱里,背着包袱,去寻找她。只要遇到人,她就拿出他为她画的画相询问。他带上的钱在第一个月就用光了。实在饿得不行,他就做乞丐,或者作苦行僧人,化缘求施。他忍受着巨大的煎熬,不断在提醒自己,一定活下去,因为他害怕她回心转意的那天,看不到自己。

有时候他被人们当成疯子,无情地嘲笑。有时候,他遇到脾气暴躁的人,被问得不耐烦,就出手揍他。但他从来没有灰心过,他相信,总有一天,他会问出她的下落,他能找到她。每到夜晚,他就拿出画,回忆着画里记录下的一点一滴,那也是他与妻子相处的每一个点滴,夜深了,他就拥抱着画入睡。总之,找到她,成了青年活下去的唯一支撑。

春去秋来,转眼间十五个年头过去了。青年人已不再年轻,他已步入了中年。他的脸上长满了胡须,头发白了许多。由于长年奔波,他比同年人苍老得多。

在第十六年的春天,他来到了东海边的一个渔村里。在一条渔船上,他遇到了乡下老家的一个童年玩伴白二哈。白二哈口才很好,总是能说出许多人们爱听的话,引得人们捧腹大笑。但也做过不少坏事,被他揍过,因此,时隔多年,还是能认出来。

白二哈做了一名渔夫,以打渔为生,生意很好,也很忙。他还没来得及跟白二哈说上一句话,白二哈就要回家了。由于他面目全非,白二哈没能认出他来,但他也不怪白二哈。

他跟在白二哈的后面,跟着去了白二哈家,在那里,他看到了一个中年妇人,却是白二哈的妻子。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连忙拿出画来比对。发现那白二哈妻子跟他画中的妻子就是同一个人,但一个正当青春年少,一个却已人老珠黄。

他还是不敢确信,为了不致弄错,他在附近住了下来,悄悄查证。半个月以后,他终于查出,白二哈的此时的妻子,就是跟他在一起五年的妻子。

他又用一个月的时间,查知当年他的妻子偷偷爱上了能说会道白二哈,跟他吵架过后,趁他睡着时,悄悄跟着白二哈跑去了东海。

他宁愿一辈子也没有找到她,他宁愿一辈子活在鼓里,也不愿听到他的妻子背叛他的事实。他怒发如狂,无法制止,当年晚上就杀了那二人。她死了以后,他砍下自己的一条手臂作为陪葬。他如同行尸走肉,半生半死地过着。有一次昏倒在海边,已经快活不成了,一位好心的僧人救下了他,他将他的故事向那位高僧哭诉。说完之后,他倒在那位高僧的怀里,哭得像个孩子。

那位高僧一边安慰他,一边不厌其烦地给他讲佛经中的故事,他被佛经中的故事深深吸引了,也慢慢地相信了善念的願力。在高僧的指点下,他化去了前半生的冤愆罪孽,终于大彻大悟,去了少林寺,出家做了和尚。当年救下他的高僧复姓司空,名叫司空图,是司空贤的父亲。

他在少林寺中,将自己的武功融合修炼,成了一门独臂神拳。又在江湖上做了不少善事,江湖中人有的记得他的好处,就给他起了个别号,叫他独臂神僧。

独臂神僧为了感谢司空图的开导之恩,将毕身绝学‘独臂神拳’传给了司空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