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游戏 > 绿湾奇迹 > 第三百四十七章 同门之谊

绿湾奇迹 第三百四十七章 同门之谊

作者:磨砚少年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10-02 19:34:43 来源:258中文

只听屋外马声嘶嘶,萧爻往外一看,见一名灰衣汉子骑着一匹红马,来到了醉香楼外。那人正招头看着‘醉香楼’三字招牌,嘴里念道:“是这里了。”说完翻身下马。又见那人将马栓在屋外的一棵树桩上,栓好了马后,自马鞍上解下一个金色的盒子,大步走进店来。

萧爻打量着那人,见来人中等身高,面相平平。鹰眼勾鼻,一身风尘仆仆,脸上大有风霜之色,想是他骑马奔波已有多时。

那人向大厅里众人扫视了一遍,并不言语,正要找位置入坐。

屠大郎心道:“师傅叫我在此等候师叔师伯们,说他们事先约好在此聚齐。可我从来没见过师叔师伯。这人腰悬铁剑,手拿金盒,说不定他便是来此聚齐,一同去拜寿的。可是他的年龄与我差不多,应该不是师叔师伯,而是哪一位师叔师伯的弟子。我出门时,师傅曾传给我七句口诀,说是他们八个师兄弟用来记认的令语。我出言试试他,他若真是哪一位

师叔师伯的弟子,就能接过我的话头。”

只听屠大郎朗声说道:“凤鸣九天知秋来。”

萧爻心头微微一惊:“我刚进门时,这王八蛋便说了这句‘凤鸣九天知秋来’。适才忘了问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念这句话有什么用?”

却见那刚进门的人向屠大郎走去,走到屠大郎两步之前立定。又听他说道:“黄沙一剑荡四方。”

屠大郎双眼一亮,立即离座而起。道:“不堪大用唯守孝。家师排行第五,名叫陆孝廉。在下烂名屠大郎,乃师尊座下大弟子。得遇师兄,幸何如之。”

那人说道:“家师是‘黄沙一剑荡四方’黄天荡,排行第四。我叫于通海,是师傅新收的弟子,见过师兄。”

于通海说完,抱拳行了一礼,屠大郎也抱拳行礼。屠大郎道:“四师伯的高徒果然不一般。在下今年三十二,不知于师兄贵庚几何?”

于通海道:“哎呀!那我该叫你师弟了。小弟三月初三的生日,上个月刚满三十六岁。”

屠大郎呆了一呆。道:“我确实比于师兄小了几岁。这个师兄,你就当仁不让了。于师兄,请坐,请坐!”

两人坐定之后。屠大郎叫过店小二,要来了两壶高粱酒。一个叫师兄,一个称师弟,倒像是亲兄弟一般。

萧爻心下暗暗纳奇:“于通海和屠大郎怎么会是师兄弟呢?可刚才于通海进门的时候,他们彼此问候,像是第一次见面似的,互报了名姓和年龄,这才认识。他们要真是师兄弟,该当早就十分熟知了才是啊。”

这事却要从神剑山庄说起。数十年前,关天赐创立了神剑山庄,共收了八名弟子。大弟子名叫凤鸣秋,便是先前三叉路口开茶肆的老板。二弟子司马镇南,居于河北沧州。三弟子慕容扫北,在南京城西郊十五里外,修建了秋暝居,收徒传艺。正是慕容扫北遍邀江湖豪客,要在四月初八庆贺六十大寿。

关天的四弟子名叫黄天荡,现在山西镇远镖局里做了大镖师,于通海是黄天荡的徒弟。

五弟子名叫陆孝廉,屠大郎的师傅。

六弟子名叫段人举,七弟子吴向高,八弟子名叫莫不信。

关天赐共收了这八名弟子,当年神剑山庄强盛之时,关天赐的八名徒弟也倍增荣光。江湖中人送了他们师兄弟八人一个响亮的外号--神剑八雄。

数十年前,神剑八雄同在山庄学习剑道。八人正当血气方刚之年,常聚在一处吃喝玩乐。有一年,正当关天赐七十岁大寿,八人为师傅庆贺生辰。寿宴上八人喝得兴起,待宾客离去后,八人提出连句罚酒。规则是每人说出一句七字令来,令语中要有自己的名号,或者是姓氏,或者是与姓氏有关。谁说得不相关,或是说不出来的,就要罚酒。

规矩定下了后,大师兄凤鸣秋趁着酒兴,当即吟了一句:‘凤鸣九天知秋来’。且不论句法是否合理,凤鸣九霄,是否当真是报告秋季到了的。但这七个字中,包含了凤鸣秋的名字,其他七人尽皆叹服。

司马镇南是二师兄,接着轮到他了。司马镇南便吟了一句:‘独对青灯仰汉才’。众人不解,问他此连句从何而来,要是回答不出,就算违规,要罚酒。司马镇南说道‘我这连句,是接大师哥的韵脚。大师哥说知秋来,我接的是仰汉才,深秋残夜,独坐对青灯,我挑灯夜读。读《史记》,读赋文,十分崇仰司马迁的文采,对司马相如的才华也很敬仰。然而此二人均是西汉时代的人,因此才说仰汉才。我复姓司马,与此二人姓氏相同,这连句当中也有了我的姓氏,按照规矩,我不算违规。’另外七人听了这番解说后,就没罚他的酒。

接着到了排行第三的慕容扫北,慕容扫北吟了一句:‘五胡并起战鼓响。’另外七人便说他的连句违背了规矩,要罚他喝酒。慕容扫北说道‘众位有所不知,我这连句是说,东晋末年,皇权跌落,司马氏兄弟不服统属,皇族内发生了一场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以后,由司马氏掌权的晋王朝告灭。天下纷争,北方五股少数民族势力相继而起。铁骑所到之处,皆所向披靡,五股势力瓜分中原,先后建立了五股政权,剥削天下,惨害生灵。史书上称为‘五胡乱华’。其中一支鲜卑族人复姓慕容,建号大燕,大燕国开国君主慕容恪,是在下的远祖。我这连句是仿二师兄的,说得隐晦了些,但也包含着我的姓氏,因此没有违规。’

那七人听了这话,也没来罚他喝酒。东晋司马家族与司马镇南是宗亲,司马镇南听慕容扫北揭露东晋司马氏的丑事,挑祖宗的不是,从此恨上了慕容扫北,

排行第四的黄天荡吟了一句:‘黄沙一剑荡四方。’他这连句中有自己的姓氏,有自己的名字中的一个荡字,也算过关。

排行第五的陆孝濂却说道‘四位师兄的连句,若非引经据典,便是凌云壮志。在下家境贫寒,家父给在下取‘孝濂’作名字,只望我作个孝子,不失人子之道。在下胸无大志,只待剑术有成后。便回老家去,凭所学剑术,帮扶乡亲父老,于二老膝前尽人子之道,以乐天伦。’陆孝廉吟了一句:‘不堪大用惟守孝。’他的连句中有个‘孝’字,也算过关。

排行第六的是段人举。段人举原籍山东曲阜,生于圣人之乡,曾经中过举子。因见官场**,竟无意科考,弃文学武。段人举吟了一句:‘忍弃举子学剑道’,这句也合规矩。

排行第七的是吴向高。吴向高便吟了一句:‘芙蓉渠水叶向高。’这句也算过关,前面七人都过关了,到排行第八的莫不信连句。莫不信想了半晌,始终想不出来。因此他没有连句,被七人罚酒,当天喝得酩酊大醉。

那次连句过后,没过多久,关天赐便即失踪。神剑山庄群龙无首,先是司马镇南与慕容扫北因连句喝酒的事争闹起来,其他人劝不了,受其连累,或帮慕容扫北,或是站在司马镇南一边的。分为了两派,大闹了一场,将神剑山庄也给掀了个底朝天。

八人武功相差不多,在神剑山庄乱斗了一场,没分出胜负,于是约了半年后,在醉香楼中比剑。半年之期一到,八人都赶到了醉香楼。二话不说,就动了手。

初时,尚且顾念同门之谊,下手也有所保留,与平常切磋一般。渐渐地,就有人负伤。八人正值血气方刚的年龄,关天赐没失踪之前,有关天赐压着还不敢怎么样。关天赐一旦失踪后,八人少了那份镇压,没了顾忌,谁都不肯服谁。

师兄弟八人相处久了,对彼此的招数了解得很全。那比剑受伤的,以为自己手下留情,而对方全力相搏。宿仇未消,又添新恨,索性新仇旧恨一块算,越斗越是激烈。八人在醉香楼中,打了七天七夜,人人身受重伤,实在连拔剑的力气也使完了,才各自负气遁走。

大弟子凤鸣秋作为大师兄,以为自己武学天赋最高,剑术最强,其他七人应该遵从统领。见七个师弟均不服管束,这个大师兄实在当得太没面子,从此有了归隐之心,江湖热血也渐渐冷淡。就在句容县三叉路中处开了一茶亭,过着半归半隐的生活。萧爻在茶肆遇到凤鸣秋时,见他落寞消沉,正是因此而起的。直到萧爻夸赞他武学天赋最高时,他才来了些精神。

司马镇南去了北直隶,在河北沧州开山立柜,开始招收徒弟,在北方闯下了不小的名头。

慕容扫北留在南京,建造了秋暝居,四处收徒,传扬剑法。在两淮一带,名气越来越大。江湖中人提到慕容世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南京城秋暝居中的慕容扫北。

黄天荡回到山西,投在镇远镖局,做了镖师。与同行于大友是挚友,在一次保镖的途中,途径五台山时,被一伙强盗前来劫镖。于大友中毒箭死去,临死前,将儿子于通海交付给黄天荡照料。五年前,于通海正式行过拜师之礼,成了黄天荡的弟子。

陆孝濂回到老家河南郑州后,靠着一身武艺,打打拼拼,也能找到些周转。照顾双亲,殷勤奉养。屠大郎的父辈原是一屠户,家境颇阔绰。屠大郎因仰慕陆孝濂的武艺,想拜在陆孝濂手下学武,多次央请其父代为求师。在陆孝濂回家后,屠大郎的父亲对陆孝濂多有接济。陆孝濂感其诚意,待二老去世后,收屠大郎做徒弟。

段人举回到曲阜老家后,作了安顿,就离开老家,开始漂泊天涯,四处追查师傅失踪的事。二十年来,走遍大江南北,并没有寻到关天赐的踪迹。

吴向高跟着慕容扫北留在南京,做了慕容扫北的管家。也收了一个徒弟,就是花添骄。萧爻前些时候在李药香家里遇到过。莫不信却做了锦衣卫。

神剑八雄年轻时候在醉香楼中剧斗一场,其后各奔天涯。转眼之间,此事已过去了二十多年。八人在各自的领域,均有各自的建树。却也经历了不少风浪,经过这许多年来的打磨历练。当初的菱角已渐渐损去,变得圆了、滑了。年轻时的锋芒也渐渐变谈,变成了内敛、成了容达。

八人分散后,各自闯荡,每每遇到困难挫折,要自己独挑大梁时,便不由得想起了同门师兄弟。要是师兄弟不分散,齐心协力,该有多好。然而,事实已无可挽回。前行之路一旦选定,纵是步步荆棘,也得咬牙走完。八人仗着所学本领,独自挺了过来。都常常打听其他人的讯息,相互耳闻。如今二十年过去了,观照时下,少年子弟江湖老,八人都已鬓发如霜,不复青春年少,红颜朱华。每每念及同门之谊,想到当年那无谓的混战,无不感叹良多,唏嘘不已。

慕容扫北名闻两淮,势力雄厚,在八人之中,尤显得风生水起。然而,对当年的事一直耿耿于怀。打听得其他七人的落脚之地后,欲借着这次庆祝六十岁生辰,邀请七人前来。趁着尚且健在,消解当年的仇怨,再叙一叙同窗之谊。有生之年了却这一桩心头大事后,再无抱憾了。因有此念,他写下了请柬,在给七人的请柬末尾附上了当年的连句,吩咐弟子分路送去。

其他七人,也都有消除仇怨、再叙同门情谊的想法。接到慕容扫北的请柬后,想到了同门间深厚的友谊,无不含泪拆阅。时隔二十多年不见,当真见字如见人。

当那七人看到慕容扫北附在请柬末尾的连句。便想起了年少之时,同在神剑山庄学剑的一幕幕。垂暮之际,再回想年少之事,仿佛又重新亲自经历了一遍。原来时光不会骗人,走过的每一步都刻在了年月里,被一个叫作曾经的盒子封存着。一经打开,才看到了另一个年月里的自己,当时年少不知味,只有重新品味时,才能辨别其中的酸甜苦辣。就算是最平常,最不起眼的日子,那都滋味无穷。那个年月里,铭刻着共同的青春年华。因为共同拥有,变得分外珍贵。

那七人收到请柬后,无不慨然答允,都决定要在四月初八这天,来秋暝居了结二十年前的宿怨。

除了慕容扫北之外,其他七人彼此亦有联络,邀在醉香楼同聚,再一道去秋暝居给慕容扫北拜寿。收了弟子的,想让自己的弟子去结识结识师兄弟的门徒。陆孝濂派屠大郎先来,自己赶后。黄天荡派于通海先来,自己却在后头。

然而隔了二十年互不见面,八人的形貌有所改变,担心见面之后认不出来。有徒弟的,更是生怕徒弟们彼此不认识,而致错过。陆孝濂便将师兄弟八人的故事给屠大郎说了一遍,将那七句连句给他看,要他背熟。吩咐屠大郎到了南京城外醉香楼时,若遇到其他的师叔师伯,或是其子侄弟子,便将连句说出来,以作相认的切口。

却是屠大郎最先赶到醉香楼,因想着还有其他人,先订了两张桌子,以方便接待。萧爻进店时,屠大郎见萧爻是一练家子。说出了切口中第一句‘凤鸣九天知秋来’。试探萧爻,倘若萧爻是八人中任意一人的弟子,就会说出下一句切口来应接。但萧爻不知此间故事,因此没搭话。

屠大郎由此而知萧爻并非自己等待的人,萧爻要坐的桌子,又正是他预定了的。他就出声喝止萧爻,要萧爻改坐别桌,两人因此闹了一场。

于通海是黄天荡的弟子,出门时,他的师傅黄天荡也作过同样的吩咐。他是知道切口的。

于通海听屠大郎说出了切口,便接说出‘黄天一剑荡四方’来接应。两人相认后,知道了对方的身份。因上一代的师傅是神剑山庄的传人,是师兄弟,到了这一代,仍旧算作神剑山庄的传人,按年龄大小,以师兄弟相称。

,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