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游戏 > 绿湾奇迹 > 第三百七十四章 故人相逢

绿湾奇迹 第三百七十四章 故人相逢

作者:磨砚少年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10-02 19:34:43 来源:258中文

那女子正是李翠微,她听到萧爻这番话后,忽然转过了头,不再言语了。

过得一会儿,江上的船行到江岸边,沿岸泊着,船上之人纷纷舍船登岸。

萧爻迎上前去,与众人见面行礼。新上岸的不是别人,正是藏边四友,外号‘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乾大,‘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刘笔惕。‘剥皮抽筋’翁剥皮,‘一刀两断’龙一刀。另外三人却是五毒教的青蛇使者苗春花,苗春花的弟子朱大成以及李翠微。

萧爻与众多故人相见,不胜之喜,但又觉得十分惊奇。

藏边四友昔年曾是一方恶霸,专门做些杀人放火的勾当。萧万立闻知四人的恶名后,去找四人比武,四人被萧万立打败,输得心服口服。萧万立为人宽和,降服了四人后,并没过多的处罚,反加以指点引正,四人才改过迁善。从此隐居藏边,二十年不出大雪山一步。这次出山,本是来寻萧万立,当面酬谢萧万立当年传艺之德,指点之恩。

等藏边四友找来江南时,萧万立已与萧爻定下半年之约,动身前去寻找周元嘉。藏边四友没找到萧万立,扑了空,却在平顶山遇到了温仁厚,借了五万两银子给温仁厚,作为起家创业的资费。

一个月之前,藏边四友赶去平顶山寻温仁厚讨债,但温仁厚所借银两已被人劫走,其时萧爻与温仁厚等人前去鳄鱼帮讨回公道,要还银两。藏边四友在平顶山遇到了萧爻。

藏边四友认出了萧爻的武功,一加详谈,立即得知萧爻与萧万立的关系。因萧万立对四人有恩,四人便将那份恩情转移到萧爻身上,对萧爻深具好感。

萧爻对藏边四友亦礼敬有加,知道藏边四友与五毒教素来没有任何瓜葛,怎么他们竟然坐着同一条船。

原来这事还得从苗春花和乾大身上说起。苗春花的外号叫作‘黔中辣花’,是说她年轻时候长得十分美貌,可个性泼辣,尤其当她加入五毒教以后,受教中之人的影响,泼辣之风比以前更盛。江湖中人因此称她黔中辣花,鲜花虽招人喜爱,但刺太多,十分烫手,没人敢摘。

苗春花以泼辣闻名,名号越传越宽,以至大多数与她年龄相仿的青年俊杰都敬而远之,因此婚姻大事也就一直搁着。在她二十八岁那年,因去大雪山寻找毒蛇,采取毒液炼药。她在大雪山中遇到了乾大,也许是命中注定的缘分,两人很是谈得拢。随着交往越来越频繁,两人之间的情义也就越来越浓。

苗春花遇到乾大以前,脾气十分暴躁,只要别人言语上稍有触犯,她便会勃然大怒,立即拔刀相向。自与乾大相识相知直到相互喜欢以来,竟然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变得温柔乖觉,偶尔还会撒撒娇。

乾大心下高兴自不必说,正当两人情投意合,将要约定比翼齐飞时。乾大也许是一时欢喜得昏了头,本来是向苗春花求婚的,他却说什么‘吾将娶老姑娘为妻’。

情人之间开开玩笑本属常有之事,无伤大雅。但苗春花却揪住这句话不放,为着这样一句玩笑。苗春花又急又怒,柔情蜜意消失得无影无踪,旧态复萌,随即恢复了她‘黔中辣花’的本色。无论乾大怎样迁就,苗春花始终不肯宽宥。

两人不能言和,只得以分道扬镳收场。最先的那两年当中,苗春花心头老是盘旋着那句‘吾将娶老姑娘为妻’,她心中总是在想:“为什么他(乾大)说这样的狠话伤我?他(乾大)骂我是老姑娘,难道老娘当真老得掉牙了,没人要了吗?”十分痛恨乾大。

过了五年,她见到了许多情侣恶劣地吵架的情景,有的不光动嘴,还会动手,甚至是刀剑相向。于是她渐渐地觉得原来情侣之间不仅可以吵架,也可以你杀我、我杀你。

当看到世间不少情侣大吵大闹、拔刀相向、杀得红眉毛绿眼睛时,她就又想:“和那些整天吵架打架的情侣相比,似乎乾大当年说的那句话并不算太重。既然他的话不是太重,也就没算起心贬我,那我是不是就应该原谅了他?”

可是转念又想:“那一年我二十八岁,二十八岁当然要比十八岁大了十年,相比十八岁不能说年轻,可根本还不能算老。他(乾大)当时竟然称我为老姑娘,我要是轻易就原谅了他,他必定以为我很好惹,那他不知会想出多少可恶的言语来损我,原谅他是万万不能的,起码还不到时候。”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样又过了五六年,苗春花见到的世面多了,她又看到世间许多情侣分而复合,离而重聚。她心中隐隐约约地想:“似乎我跟他(乾大)也可以分而再合。”

转念一想:“可都十来年没见过他(乾大)的面了,又一直没他的讯息,真不知他现在成了什么样子。哎!我现在可真正变成老姑娘了,他对我又是否还和当初一样?只怕未必了。”

“说不定和我分开之后,他一个人孤苦伶仃,熬不过孤单寂寞。那么他去找个伴聊聊天,解解闷,只怕……只怕也是有的。”苗春花心中半喜半忧,所喜的是终于不再计较乾大的那句话,放下之后,感到轻松了。所忧的是此时的乾大已非当年的乾大。

她想了些宽慰自己的理由:“就算这么多年没见了,他会不会放不下我,牵挂着我呢?好像也并不排除这种可能吧。”

她又想出了反怼乾大的话:要是乾大再说什么‘吾将娶老姑娘为妻’,我就告诉他:“老娘与你(乾大)这样一个遭瘟老头子相守下半生,那才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鲜花插牛粪了。”她为能反怼乾大而暗暗得意。

就在去年八月,李翠微的未婚夫张耀龙无故失踪。于是苗春花与李翠微、朱大成一起出了黔中苗岭,来江湖上打探张耀龙的下落,但她心中最想要寻找的人却是乾大。

兜兜转转,几经波折,三人来到了平顶山。在平顶山中,苗春花碰巧遇到了乾大。其时正值漕帮帮主司空贤率众剿灭鳄鱼帮。司空贤命手下放箭,众人抵挡不住,各自作鸟兽散。萧爻也就在那里与李翠微等人分散的了。

苗春花当时携带着朱大成、李翠微与藏边四友一道撤离,七人相互救应,合作一路散开。其后,这七人便聚在一堆了。

苗春花与乾大暮年相逢,当两人见到对方头发已现斑白,额角已露出皱纹时,均有时光飞逝、岁月无情的感慨。相遇不久苗春花就把她最想问、最迫切想知道的事问了出来。

原来乾大心中果真一直放不下苗春花,也许是苗春花身上那股泼辣劲深深吸引了他。以至他在两人分别后的十余年当中,觉得世间除了苗春花外,竟无一人可爱。

苗春花一问之后,得知乾大一别多年,竟仍然是单身一人。听到这个消息,苗春花终于放心了。

两人的情义还在,虽然分别了十多年,但那份感情仍然倾注在对方身上。此番暮年相恋,都倍加珍惜。锋芒不在,菱角也已被岁月磨平。但他们却得到了那份热闹外的恬静,历练过后的平淡。爱情是热闹的,但谁又敢说宁静的爱情就不美好呢?

苗春花、朱大成和李翠微是五毒教的,五毒教与藏边四友原本并无干系,但因着苗春花与乾大早年相识,此次久别重逢,情缘重续。有了这个缘故,藏边四友与五毒教中人聚在一处也就不足为怪了。

慕容扫北邀请江湖豪杰于四月初八前往秋暝居庆祝六十大寿,此事早已轰传武林。李翠微自从去年八月出黔中苗岭来寻找张耀龙,已过去大半年,仍然没寻到半点风声。但她心志坚定,绝不肯放弃。她听到慕容扫北要过六十大寿的消息,暗中想象,四月初八那天必定有许多江湖豪杰齐聚秋暝居。这半年多来,一直没张耀龙的消息,那必定是被人捉去关了起来。就凭几个人这么瞎找,难以成事。这次去秋暝居的有很多人,也许捉走张耀龙的人就在其中。从最坏的打算来看,去秋暝居就算找不到张耀龙,但也有可能寻到什么蛛丝马迹。

李翠微找了大半年,没半点风声,她虽然心志坚定,在人前决不肯说半句张耀龙的坏消息。只当独自一人的时候,才感到倍加的失望,甚至也曾有过绝望的念头。但在没找到张耀龙的尸体前,她绝不承认张耀龙已经遇害,这是支撑她找下去的唯一的理由。是她的指盼,也是她的愿望。

李翠微心中自也明白,去秋暝居能不能寻到蛛丝马迹,当真说不上有什么把握。只因遍寻不见后,权且死马当活马医了。因有了这个想法,与苗春花等人商议。

其时苗春花得与乾大重修旧好,正感心情欢悦。她苦熬了大半生,终于在觉悟之后收获了幸福,心情甜蜜,以前所受的甘苦也就不算什么了。见师侄李翠微神色憔悴,为张耀龙失踪一事受了诸多苦楚,不由得对李翠微深切地同情着。

苗春花虽也觉得李翠微要求去秋暝居之议并不如何高明,全在碰碰运气,但只要还存着希望,都愿意与李翠微同去找寻。苗春花一答应,乾大自然要跟从。藏边四友义气深重,其他三人看在乾大的份上,也答应跟着去秋暝居瞧瞧。于是众人都答应了,与李翠微同往秋暝居。但意外的是,却在这里碰到了萧爻。

萧爻与众人见面行礼,少不得寒暄一阵,说了些别后的情由。

但萧爻仍然好奇,问道:“四位前辈,你们怎么会聚在一起呢?”

当下刘笔惕拉过萧爻,转到一棵大柳树下,将此间情由与萧爻备细解说了一遍。又道:“乾大哥与苗女侠历经磨难,终于苦尽甘来,老树开花。哎!可说十分不易。”

萧爻点了点头。又问道:“刘前辈,如何叫作老树开花?”

刘笔惕嘿的一笑。道:“我早年时候曾有过科考之念,也曾翻阅过一些典籍,从古籍中发现了老树开花这个典故。”

龙一刀趁机调侃道:“大概刘兄只爱看轶闻典故,稗官野史之类,却把正宗儒家典籍抛诸脑后,这才导致科场失利。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是因祸得福啊。刘兄要是一心专研儒家典籍,一考成名,此刻只怕是身居庙堂之上,陪在君相之间。那江湖上必然少了‘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号文武全才了。”

龙一刀这番话意虽浅近,但却说中刘笔惕的心思。世间有数不胜数的人想以读书科考而入仕途,然而有不少人半途而废,并非不聪明,不能学,大多数是在读书求学的过程中别有遭遇,致使精神分散,终又走上了其他途径。

刘笔惕道:“江湖上多了个酒鬼倒是真的。什么文武全才,我可不敢高攀啊。”

翁剥皮却道:“刘兄,到底那是什么典故,你还是快些说了吧,别只说半截,吊人胃口,难受得很。”

刘笔惕笑了笑,缓缓说道:“北宋朝有一位著名词人,名叫张先,张先词作典雅,与小苏学士东坡先生乃是好友,两人常常以词作唱和。具体怎么唱和的,那文人的调调儿,我却不大懂得了,只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刘笔惕说完,转头向龙一刀、翁剥皮看了看,那二人都默然不语。

萧爻问道:“‘老树开花’莫非是指他们暮年写下的词作越发精粹吗?”

刘笔惕向萧爻瞄了一眼,见萧爻十分好奇。不给他说明白,只怕他心有不甘。于是道:“不是这个,那张先八十岁时纳了一个十八岁的小妾。并预定了吉期,届期迎娶过门。为着这事,张先邀请了三朋四友,五亲六戚,到期前来祝贺。转眼吉期到了,苏东坡与张先是好友,自然是要去的。”

“到了张家,苏东坡纳了礼,吃过了喜酒,就到洞房问张先,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张先也喝了不少,借喜酒助兴,张先才思泉涌,喜上眉梢,随口吟了一首七言作为回应。我对那首诗颇为喜好,默记了下来,原诗是这样的:‘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八十岁比十八岁多了六十二岁,六十岁是一轮花甲。显然张先本人也承认,两人的年龄确实相差了六十多岁。但是当爱情要发生的时候,似乎年龄并不是阻碍。

萧爻点了点头,心想:“真会玩。”

刘笔惕又道:“幽默风趣的苏东坡听了张先的诗句后,当即和了一首,因喜爱这个典故,我连东坡学士的和诗也记了下来。是这样的:‘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枝梨花压海棠。’后人摘取‘一树梨花压海棠’这句诗,敷衍出‘老树开花’来代替,其间寓意如何,哈哈,大家心照不宣吧。”

龙一刀和翁剥皮捋了捋胡须,面带微笑,果然是一副心照不宣的神情。

萧爻听了这话,点点头。问道:“刘前辈,东坡学士对此事看法如何呢?”

刘笔惕捋了捋胡须,沉吟片刻,缓缓说道:“观东坡学士诗中之意,我估摸着苏东坡对这件事的看法,并没有激烈的反对。他与张先常有诗词来往,由此可以看出他们是交情不错的朋友。但东学士坡并没有因为是朋友就随声附和,大加赞同。不过是即兴调侃了一回,梨花是白色的,八十岁的老翁也必定白发萧萧,这里的梨花自是借代了张先。海棠花红艳夺目,借代的是那少女。八十岁的老翁娶十八岁的少女,于情理上多少有些说不过去。哎!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人家两情相悦,我们做旁人的,却不便多所微词。东坡学士不苟同,即兴调侃几句,做到不过份,那是大智大慧的上乘人物了。”

萧爻点了点头,听刘笔惕如此解释后,这事也就放下了。道:“前辈,你们将会去哪里呢?”

刘笔惕慢慢回过神来。道:“听说慕容扫北要过六十大寿,明天是四月初八寿诞正期,我们都想去秋暝居瞧瞧。你呢?你要去哪里啊?”

萧爻心中想:“他们也要去秋暝居拜寿吗?”龙一刀见萧爻脸显疑惑之色。便插嘴说话,解释了是与李翠微同往秋暝居。趁着这次拜寿的人多,暗中查访李翠微的未婚夫张耀龙的讯息。

萧爻听到这话,不禁转头向李翠微看去。却见她脸色苍白,眉梢眼角隐隐含着一股郁郁之意,颇为憔悴,萧爻暗暗叹了口气。

龙一刀又问道:“萧爻,你打算要去哪里呢?”

萧爻道:“我听闻家父是在秦淮河万花楼被人杀害的,这就要去万花楼瞧瞧。明天再赶去秋暝居,也要去办点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