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游戏 > 绿湾奇迹 > 第六十三章 识曲

绿湾奇迹 第六十三章 识曲

作者:磨砚少年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10-02 19:34:43 来源:258中文

萧爻听得她刚才所奏的曲子便是《凤求凰》。心想:“《凤求凰》这曲子,便是如玉求你医治赵德乐时,用来交换的物件。如玉对这首曲子,想必也十分珍爱。为了救赵德乐,她却忍痛割爱,甘愿将曲子送出。而她如此帮助赵德乐,却是、、、、、、却是因我而起。”不由得心下黯然。缓缓说道:“《凤求凰》的曲子,经姑娘玉手奏来。但觉轻柔舒缓,美妙已极,听来如聆仙乐,却不知此等妙曲创制于何人之手。”

李药香说道:“这首《凤求凰》的曲子,是汉代古曲,与两个人大有关联。”萧爻惊问道:“莫非这两个人,一个叫凤先生,另一个叫凰、、、、、、凰女士?”李药香听到这话,料想萧爻并不知道《凤求凰》这曲子的来历。然而,要是《凤求凰》这曲子的来历,没人能说得出来。几经流转之后,就没人能清楚它的根源。人们依据‘凤求凰’这三字的意思来作判断,多半便会如萧爻这般,把‘凤’求‘凰’当成凤先生追求凰女士。求之不得,以琴瑟友之,于是创下了这曲《凤求凰》,流传于世。

李药香道:“这倒不是,你可再猜。”萧爻随口一猜,竟没能猜对。这么胡说一通后,却见李药香本来忧思切切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意。萧爻心道:“这曲《凤求凰》既是如玉先有,她定然知道这曲子的来历。同是爱曲之人,李药香也必定知道。我何不向她请教,也把这曲子的来历知个根底。以后找到如玉时,我把曲子的故事说给她听。”便说道:“在下已猜错了一次,既然第一次就已猜错,再往下猜,只会一错再错。小姐饱读诗书,学识渊博,与曲子有关的那两位高人到底是何方神圣,还请小姐见告。”

李药香说道:“那两个人,是生长于汉代的人。”萧爻躬身聆听着,心道:“汉代的人,可有点远了。”眼光落在摆放瑶琴的桌上,忽见瑶琴下面似画有一幅画,画上所画,仿佛是一个人的画像。萧爻心中奇怪:“这幅画被李小姐藏在瑶琴下面,画上的人是谁呢?”

却听李药香说道:“他们不叫凤先生,也不叫凰女士。这两人,男的一个叫司马相如,女的一个便是卓文君。”

萧爻并未听说过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名号,听得他们与《凤求凰》的曲子大有关联,便把这两人的名字记下来。说道:“想必此二人均是轻功绝顶的高手,才自比凤凰的吧?”

李药香浅浅一笑。说道:“这二人根本不会轻功,也不会武功。”萧爻又向桌上的画看了一眼。隐约看来,画上是一个男子的画像,只见画像上的男子似是一儒生,画上的儒生风骨奇秀,栩栩如生,白衫长袖,神情举止儒雅温和。萧爻心道:“李小姐所钟爱的人是温仁厚,这幅画若是李小姐所画,那画上之人定是温仁厚了。看来她对温仁厚爱得很深。而她生来清高,就算心里爱慕已极,也绝不轻易表露。才画下温仁厚的画像,藏在如此隐秘的地方。若非我进入她的闺房,又怎能见到这幅画?”

却听李药香说道:“不过,要说这二人的故事,着实让人惊羡。”萧爻猜了几次,几次也没猜对,这次却不猜了,心中留神记着她说的故事,眼光仍留在瑶琴下面的画像上。李药香说道:“司马相如乃是辞赋大家,因写辞赋而名噪当世。在当时,他的赋文流传广泛。无论是深宫大院,还是乡野巷陌,都有人吟诵他的赋文。卓文君家在临邛县,她原是酒肆里的沽酒少女,琴技高超,又深爱司马相如的赋文。”萧爻应了一声。说道:“司马相如以辞赋名垂当世,卓文君深爱他的辞赋,便转而爱上他本人。”

李药香说道:“不错。想不到你这么聪明,竟然猜中了。”

萧爻说道:“在下只是觉得,司马相如因写得绝妙好辞,而、、、、、、获得卓文君的爱慕。正如天下的英雄,以武功独步武林,获得、、、、、、获得佳人的垂青。”

却听李药香说道:“可我所爱慕的却并非武林中人。”萧爻心道:“她跟我说这个做什么?”忽然想起,药罐子曾向李药香推举过自己,自己恰好是学武之人,而非儒生。李药香这话,大意似乎是说‘我心有所属,爱的是儒生。你虽优秀,我却不会移情别恋’。萧爻笑道:“在下听得,谦谦儒者,饱学之士,方是姑娘的心上人。”

李药香说道:“药妈都跟你说过了吧?”

萧爻心道:“这人当真痴情,她等温仁厚等了三年。这三年中,不知多少年轻后生登门求婚,她仍不改初心。药罐子将我推举给她,真是太多余了。”便自嘲道:“在下既非武林高手,更是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因此,药罐子前辈虽是一番好意,而对小姐却是、、、、、、嘿嘿、、、、、、嘿嘿。”萧爻干笑了两声。眼光一扫,却见那画像上似乎标注得有字。仔细一看,见画上左下一行写着‘但求一聚’这四个字。字迹纤美端庄,又娇弱轻柔,一看便知,是出自女子之手。

萧爻往上看去,还有三行字。逐行往上便是‘惹我相思’、‘温润如玉’、‘君子敦敦’。萧爻自上往下又看了一遍。心中念道:“君子敦敦,温润如玉。惹我相思,但求一聚。君子敦敦,画上的人定是那温仁厚了。”萧爻看着图画,又想:“药罐子骂温仁厚是穷酸书生,说他不配仁厚之称。可在李药香小姐的心目当中,温仁厚却是敦敦君子。药罐子不喜欢温仁厚,便骂他,数落他的不是。李药香小姐爱慕他,看待他就与别人不一样。就算温仁厚当真不好,李小姐多半也看不到,或许就是看到了,也会包容他的不好,宽宥他,对他恩外施恩。李小姐对温仁厚的爱便是——纵使世间并无一人说你的好,在我心中你却完美无暇。纵使世间所有人都说你不好,他们冷淡你,轻鄙你。我仍然毫不犹豫的选择和你并肩而立,温暖你,鼓舞你。”

萧爻看着那副图画,竟也有些犯呆,过了一会儿,才恍然大悟。说道:“在下明白了。卓文君所爱慕的乃是辞赋大家,姑娘与卓文君类似,心中只爱舞文弄墨的儒生。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因《凤求凰》而蒂结连理。小姐与那儒生,也是因着《凤求凰》这首曲子,而彼此爱慕。”

李药香说道:“你这话却是高估我了。”

萧爻欲从李药香这里得知曲子的来历。心道:“但凡和这曲子有关的故事,我就多问一些。以后找到如玉,她问一我答十,她便以为我是爱屋及乌,多半是欣慰的。”便问道:“此话怎讲?”

李药香道:“司马相如乃是辞赋大家,有一次,他经过临邛。正好就去卓文君所在的酒肆里饮酒。卓文君对司马相如渴慕已久,见爱人到来,心头自当大喜。沽酒完毕,便去垆下抚琴。她所奏之曲,就是《凤求凰》。”

萧爻说道:“原来这首曲子,是卓文君所创?”

李药香沉吟片刻。说道:“这也未必。在卓文君以前,就有人会得这首曲子。卓文君学得此曲,见司马相如到来,便去垆下奏曲。卓文君能调弦,见到心爱的人肯来、、、、、、来看她,她心头欢慰,便奏曲相悦。倘使她精通烹饪之法,欢欣之余,便会亲手下厨,做几样精美小菜,来给司马相如。抚琴也好,做菜也罢,都是以此为依托,用意却是吐露心中的爱怜。”

这番话,李药香说得很有感情。萧爻听她娓娓叙说,听来心中十分畅美,竟不自觉地闭上了嘴。

李药香说道:“司马相如听得琴曲,又见卓文君正当妙龄,芳华正茂。不禁心中大赞,对他的同伴说道‘穷乡僻壤之地,竟藏有如此才女’。他的同伴知道他的心意,便去转告卓文君。卓文君本就有意于他,又得他那同伴从中传情送意,她心下再无怀疑,便与司马相如结为伉俪。”

萧爻在旁听着。心道:“卓文君能得与司马相如结为伉俪,他两人彼此倾慕是一大缘由,而那同伴从中调和,功劳也不小。你与那温仁厚之间,便是少了个传情送意的人。这红叶传信之人,似乎非我萧爻莫属。”又想:“药罐子先就说过‘这件事,须是我才可办到。’她为何如此肯定?”

却听李药香说道:“卓文君嫁给了司马相如。后来,竟也学得一身才华,她还写了些诗。”

萧爻笑道:“这就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司马相如乃一文雅儒士,卓文君嫁给他,便会写诗。假如司马相如是个马夫,卓文君便学得一身赶马车的本事。假如司马相如是商人,卓文君便是算账能手。”

李药香浅浅地笑了笑。笑得似乎很有深意。萧爻心头一惊:“她笑得有点怪。”随即明白她的意思。说道:“在下目不识丁,要是谁有幸嫁给在下。嫁鸡随鸡随得久了,非变成文盲不可。”李药香呵呵一笑。说道:“你倒不必如此妄自菲薄。”

萧爻见她终于肯笑,心下也感畅快。问道:“卓文君写了什么诗呢?”

李药香收敛笑容,正色说道:“卓文君写的诗,都是为司马相如写的。有一次,两人分别久了,卓文君听人说,司马相如动了纳妾之念。卓文君便写了一首《白头吟》,表明自己的决心。司马相如看了诗后,知道她的心意,便收回了纳妾之念。”

萧爻道:“能使司马相如悬崖勒马,收回纳妾之念。那首《白头吟》定当非同小可。”

李药香道:“那首《白头吟》,我却记得。”

萧爻心道:“《白头吟》,头发白了,有什么好吟唱的?不过,你喜欢《白头吟》,未必如玉就不喜欢《白头吟》。”便说道:“就请姑娘为在下颂一遍。等我哪天头发白了,也好附庸风雅,学学古人,来一首《白头吟》以自遣。”

只听李药香念道:“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

萧爻凝神听着,他本以为,诗中该会有头发白了,便如何如何的句子。待听完后,却没听到一句白头的诗句。而诗中的词句似乎都成了古董,要想听懂,那是不能够的。见李药香念完诗句后,脸上显得意犹未尽,似乎她被这首很难懂的诗打动了一般,萧爻本不懂得诗中之意,为不拂她心意。便朗声说道:“好诗,好诗。司马相如心猿意马,若是没有这首《白头吟》,及时拴住司马相如的心。说不好他肆无忌惮之下,纳了第一个妾后,便从此如江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接着纳第二个、第三个、第无穷多个。”

李药香知他是在胡说,并不恼怪。却听她说道:“世人整天把‘情投意合’挂在嘴边。似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二人,才真正算得情投意合。一首曲子,凤凰俱起翻高飞。一纸书信,交情通意心和谐。”关于这首《凤求凰》曲子的故事,似乎也只能说这么多,萧爻当下将曲子故事暗暗记住,见李药香低眉垂首,脸上大是羡慕。心道:“一旦说到情事上,这姑娘就痴了。与她‘不死不救’的外号,似乎很难相合。她本该心地良善,不知为何,要起个‘不死不救’的外号。”

只听她低低地说道:“我、、、、、、我既无卓文君的才华,也没她那么好运。能与所爱之人,白首不相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