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历史 > 汉冠 > 第一千七十七章 昙花一现

汉冠 第一千七十七章 昙花一现

作者:雨落未敢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0-16 13:37:44 来源:258中文

陇军看到附近出现这许多的汉军,第一反应就是想调头往回跑。

可是在他们转头的时候,突然发现,大批的汉军出现在城头,灯球火把,亮子油松,将城上城下,照得亮如白昼。

城头上的汉军,为首一员大将,正是祭遵。他手持长刀,振声喝道:“祭遵在此,次路不通!”

陇军将士再傻再笨,此时也看明白了,自己是钻进了汉军的埋伏圈里。

不过他们想不明白,刚才他们所杀的那些汉军守卫,可是货真价实、有血有肉的真人,而不是装装样子的稻草人。

汉军为了引诱他们上钩,竟然把那么出的兵卒推出来送死?这不符合常理。

军中的将士,都是同袍兄弟,即便是再高级别的将领,也不可能随便派些兵卒,让他们去做诱饵,去送死,无论是谁,敢于这么做的话,都会大损威望。

陇军当中,为首的将领当机立断,喝道:“兄弟们,随我攻上城墙,退出略阳!”

城门这里是不用想了,这么多的石头堵在这里,短时间内根本打不开城门,他们唯一的退路就是原路返回。

在这名将领的指挥下,陇军反应也快,立刻后队便前队,打算顺着台阶,冲上城墙。

汉军这边,应对的速度也快,一排汉军站在台阶的上方,每个人的手中都拿着一块半人多高的重盾,组成一面盾墙,将台阶口堵了个严实合缝。

与此同时,城头上,乃至屋顶上、街道上的汉军,要么射出弓箭,要么射出弩箭。

陇军将士可没有携带盾牌,现在他们被困在城墙下面,等于是完全暴露在汉军的箭射之下。

外围的陇军兵卒,惨叫着被纷纷翻倒在地,有的人身上插着数支箭矢,有的人身上则插着十数支,甚至是数十支箭矢,被射得如同刺猬一般。

陇军将士当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人们端起连弩,向四周的汉军连续射出弩箭。

不过汉军这边早有防备,外围的汉军,都是以重盾压住阵脚,即便是重盾后面的汉军,也都个个拿着盾牌。

汉军的盾牌都是临时拼凑出来的,谈不上有多结实,大多都是薄薄一层的木板子。这样的盾牌,如果面对的是大黄弩,那就是个摆设,大黄弩一箭就能将其射穿。

但陇军将士所用的可不是大黄弩,而是连弩。

连弩的弩匣里装配了十支弩箭,可以一口气将十支弩箭都连射出去,但它也有个缺点,就是劲道不足,威力远没有大黄弩那么强劲。

连弩的弩箭射在木板上,根本射不穿,只能钉在上面。

双方的箭射不断,汉军的箭射都是实打实地钉在陇军的人群里,而陇军的箭射,则大多败汉军的盾牌挡下,双方箭矢对射,已经没有公平可言。

见状,陇军将领意识到己方的局面越来越被动,如果冲不开汉军的包围圈,他们这些人,恐怕都得被汉军的箭阵给活活射死。

陇军将领大声喊喝道:“冲上城墙!兄弟们,都随我冲上城墙!”

在他的命令下,陇军兵卒开始全力向城墙上冲杀。人们顺着台阶,向上猛冲,周围飞射过来的箭矢,不时把台阶上的兵卒射杀下去。

生死关头,陇军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人们完全是凭借着血肉之躯,硬坑着箭阵,冲了上去。到了台阶口处,面对的是一场面的重盾盾阵。

陇军兵卒好不容易冲到盾阵近前,还没来得及硬往上撞呢,从盾阵的后面一下子刺出来数以十计的长矛、长戟,顷刻之间,就听噗噗噗一连串的声响。

长矛、长戟贯穿陇军的身躯,矛头、戟尖,都在人们的背后探出来。沙!刺出去的长矛、长戟一并收回,隐到盾阵的后面,打眼一瞧,盾阵还是盾阵,似乎没有任何的威胁,而站在盾阵前面的陇军兵卒,则纷纷跪地,向下扑倒,在他们的身上,全都是大大小小的血窟窿。

第一排陇军倒下,紧接着又上来第二排,和刚才的情况一样,他们刚到盾阵面前,无数的长矛、长戟顺着盾阵之间的缝隙刺出来,再次贯穿人们的身躯,又是一排的陇军兵卒应声倒地。

倒下的兵卒还没有完全咽气,趴在地上,一只手还举起环首刀,向前劈砍,刀锋无力地看着重盾的盾面上,发出叮叮的声响,很快,盾阵后面又刺出来一矛,彻底解决了那名还在垂死挣扎地陇军。

第二排倒下,第三排又上来了,这一排被刺倒后,还有第四排,第五排……

大批的陇军兵卒,如同飞蛾扑火一般,不管不顾地冲上来,紧接着,冷冰冰的长矛、长戟便贯穿他们的身体。

倒在重盾前的陇军兵卒,尸体叠着尸体,鲜血汇聚成河,顺着台阶向下流淌。到最后,陇军的尸体都在重盾前罗成了小山,台阶上的陇军已然冲不上去了。

可是这些被困在台阶上的陇军,成了最明显的活靶子。

四周的箭矢不断地飞射过来,人们站在台阶上,无处躲,无处逃,中箭的兵卒不是一个接着一个,而是一片接着一片。

都没用上一刻钟的时间,城墙台阶上已然看不到地面,叠叠罗罗的都是陇军尸体,一层叠着一层。

这个时候,无论是陇军还是汉军,都已经红了眼,只不过汉军是杀红了眼,陇军是垂死挣扎,急红了眼。陇军将领见己方实在是冲不上城墙,只能被迫求变。

他高声叫喊道:“向城内冲!”此时他还幻象着,突破汉军的包围圈,冲进城内,躲藏起来,毕竟略阳城不小,他们分散开来,躲避汉军的追捕,还有一线生机。

但是他设想得很好,可实际上哪有那么容易?

街道上的汉军,前排也是清一色的重盾,陇军的连弩对重盾构不成一点威胁,人们硬着头皮往上冲,迎接他们的依旧是长戟、长矛。

与此同时,街道两边的屋顶上,箭如雨下,很多陇军根本没冲到盾阵近前,距离好远,便被头顶上飞射下来的箭矢射毙在地。

强攻城墙,陇军折损了不下千人,现在强攻街道上的汉军,陇军死得更快,几乎都不到半刻钟,伤亡便有六、七百人之多,剩下的陇军,已只有五百左右。

残存的五百陇军,既冲不上城头,也冲不开街道上的汉军防线。人们被逼得连连后退,最终,几乎全龟缩到城门洞的内外。

汉军的方阵,呈扇形向他们一步步地推进过来。外围的一圈,全都是重盾,里面的汉军兵卒,也都是一手持盾,一手持矛或持戟。

面对着推进过来的汉军方阵,残存的五百陇军,心头都萌生出浓烈的绝望感。可以说从战斗一开始,他们就已经没有胜算了。

陇军将领还在做最后的挣扎,他站在城门洞里,双手扒着一块巨石,大声吼叫道:“把石头搬开!大家合力把石头搬开!”

来不及了!汉军根本不给他们搬开石头的时间。随着铫期一声令下,汉军推进的速度加快,向残存的陇军不断逼近。很快,双方就接触到一起。

前排的汉军提着重盾,死命的向前挤压,后排的汉军,握紧了长戟、长矛,将其锋芒顺着重盾与重盾之间的缝隙,向外连续猛刺。

被挤压成一团的陇军人群,惨叫声此起彼伏,一道道的血箭从人群外围喷射而出,一名名陇军兵卒,发出濒死的哀嚎,瘫倒在地。

这时候,汉军每往前推进一步,都是用陇军的尸体铺出来的。这支浑身都能射出弩箭的精锐陇军,现在已全无用武之地,战斗之惨烈,令人惨不忍睹。

一刻钟后,城门洞之外的陇军,已然被汉军全部杀光,现在还存活的陇军,就只剩下躲在城门洞里的二、三十号人,其中包括那名带头的将领。

“你等现在投降,或许还有条活路,冥顽不灵,打算顽抗到底,你们谁都活不了!”铫期提着长枪,从人群当中走出来,站于两只重盾的后面。

“啊——”城门洞里的陇军将领咆哮一声,抬起连弩,向铫期连续放箭。铫期先是用长枪挑开一支弩箭,而后,他蹲下身形,蹲在盾后。

叮、叮、叮——

弩箭连续撞击重盾,盾面上迸射出一团团的火星子,但弩箭全部射光后,重盾的盾面上只是多出几颗小白点而已。

一排汉军弓箭手从盾阵的后面站起身形,齐刷刷地射出箭矢。噗、噗、噗!箭矢飞进城门洞内,五、六名挥刀挡箭的陇军被射成了刺猬,扑倒在血泊中。

这排弓箭手射完箭后,立刻蹲下身形,另一排弓箭手站起身,继续放箭。然后第三排弓箭手站起身,再次放箭。

只这几轮箭射过后,城门洞里已再无还能站立的陇军。就连那名陇军将领,都是身中数箭,无力地坐在地上,后背倚靠着一颗巨石,呼哧呼哧地喘息着。

数名汉军兵卒从盾阵后面走出来,双手端着长矛,进入城门洞后,看到有没断气的陇军,立刻上去补刺一矛。

最后,人们走到城门洞的最里端,一根根的长矛,逼住那名还有一息尚存的陇军将领。

后者吃力地抬起头,看着面前的一支支锋利的毛尖,他嘴角勾了勾,继续撩起目光,看向人群的后面。

只见铫期和一名便装的青年走出盾阵,正向他这里走来。

陇军将领颤巍巍地抬起一只胳膊,手指上套着指环,可不等他拉动指环,一支长矛已先一步刺穿他的手臂。

他抬起的胳膊,无力地垂落下去,啪,他的手腕处,传出弩机弹动之声,一支小型的弩箭,深深钉在地面上。

他的喉咙里也发出咕咕的声响,两只眼睛红得快要流出血滴。

和铫期一并走过来的,正是刘秀,在刘秀的另一边,还有一头健硕的黑豹子。

将官睁大充血的眼睛,看着刘秀,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你、是、刘、秀!”

他话音刚落,几乎是同一时间,有三支长矛分别刺在他的肩头,小腹和大腿上。

陇军将官再忍不住,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嚎叫。刘秀向周围的兵卒摆摆手,示意他们不必折磨此人。

得到刘秀的示意后,众兵卒纷纷收回长矛,躬身退到两旁。

刘秀在将官的面前站定,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陇军将官浑身哆嗦着,止住了叫声,他怒视着刘秀,一声没吭。

刘秀说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即便是死,也应该留个名字。”

陇军将领的眼中蒙起一层水雾,水雾很快便被血染红,化为血水。他说道:“刘秀,你记清楚了,老子叫王图!”

“王图?没听说过。既然你能在积弩营担任将官,想必,和杜陵的关系非比寻常,你是杜陵的弟子?”刘秀表情淡漠地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