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历史 > 汉冠 >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噩耗连连

汉冠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噩耗连连

作者:雨落未敢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0-16 13:37:44 来源:258中文

cpa300_4(); 吴汉率领五万汉军,由洛阳出发,一路北上,先渡黄河,走河内,进入冀州,在冀州补充一部分粮草后,汉军继续北上,不日进入幽州的代郡。看书阁.『ksnhuge『ge.co

汉军一路向北,抵达代郡的平舒。

现在卢芳军的主力就在平舒,由贾览和闵堪二将率领。

贾览部六万余众,驻扎在平舒,闵堪部五万余众,驻扎古城广灵。

广灵是一座废弃的古城,城防谈不上坚固,城内也不会有百姓辅佐守军。

吴汉对敌军的形势做出一番判断后,果断选择进攻驻守广灵的闵堪部。

吴汉亲帅大军攻城,汉军士气高涨,攻势如潮,兵力与汉军相当,且据城坚守的闵堪部难以抵挡,急忙向贾览部求援。

广灵和平舒,近在咫尺,广灵城是废弃的古城,而平舒城其实就是广灵城的新城,之间的距离连十里都不到。

贾览接到闵堪的救援后,立刻率领六万大军,出城救援广灵。

吴汉让朱祐代自己继续攻打广灵,吴汉自己则亲帅两万汉军,从攻城战中脱离出来,主动迎击来援的贾览部。

只五万的兵马,对阵十余万的敌军,明明兵力处于绝对的劣势,但吴汉领到的汉军,硬是打出了我方实力要远胜敌军的气势,又是攻城,又是主动迎击敌军主力。

两万人面对六万余众的卢芳军,双方兵力相差悬殊,吴汉亲帅一万汉军,正面抗敌,命破奸将军侯进,率五千汉军,作为己方的左翼,猛攻敌军右翼;命汉忠将军王常,率五千汉军,作为己方的右翼,猛击敌军左翼。

这是经典的三叉戟布阵,也是典型的攻击型阵法。

在吴汉的字典里,就从来没有防守,哪怕是敌众我寡,在两军交锋之时,他也要打出气势逼人的进攻。

王常和侯进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

王常是绿林军首领出身,十多年前就率领着绿林军横行天下,侯进是西征军出身,当年跟随邓禹西征,乃攻城略地的大将。

这两人率领的汉军,就如同下山的猛虎一般,由卢芳军的两翼,深深插入进去。

贾览也算是卢芳手下头一号的将帅,但面对吴汉、王常、侯进组成的三叉戟,当真是束手无策。

不是他不会统兵,不是他不会布阵,也不是他的临阵指挥有什么问题,而是真的打不过。

吴汉统帅的两万汉军,如同两万名敢死队,将士们玩了命的往前冲杀。

而卢芳军将士,可不是来代郡玩命的,而是来代郡洗劫的,打算抢个盘满钵满,好回家去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谁要和你玩命啊?

在气势上,六万余众的卢芳军从一开始就输了汉军一大截,随着战斗的全面爆发,双方将士针尖对麦芒的全面接触,卢芳军的士气越来越低落。

反观汉军,则是士气越打越足,气势越来越咄咄逼人。

侯进和王常的两支军队,好似两把刀子,将贾览军硬是切割成了三段。

贾览军的前军,正面有吴汉军的猛攻,背后有王常军的挤压,一万多前军将士首尾难顾,阵营大乱。

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吴汉,哪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他身先士卒地冲到了最全面,率领麾下将士,对敌军展开最后一击。

在吴汉部的冲击下,贾览的前军将士溃败,人们被汉军打得四散奔逃。

前军一败,后面的中军和后军也跟着大乱。

贾览见状,意识到此战己方已回天乏术,当机立断,下令全军将士,向北撤离战场。

贾览部要跑,吴汉可没打算放他们走,率部追杀,贾览部向狋氏县方向逃窜,将士们是跑一路,死一路,伤亡不计其数。

贾览部一跑,广灵城内的闵堪部哪里还有心思独守孤城。

生怕自己被汉军包围,难以脱身,闵堪急忙下令,全军由城北撤离。

闵堪部比贾览部还惨。

贾览部逃走的时候,前方起码是畅通无阻的,而闵堪部逃走的时候,后面有朱祐的追杀,前方有吴汉的堵截。

这一场发生在平舒的交战,吴汉率领的五万汉军,大破贾览、闵堪率领的卢芳军。

战斗打完,汉军的伤亡不到一万,反观卢芳军方面,贾览部折损两万多人,闵湛部也折损两万多人。

原本十一万之众的大军,一仗打完就只剩下六万多人,而且其中还有不少的伤兵。

贾览和闵堪以及麾下将士,都被吴汉给打怕了。

当初他们对阵过冯异的西征军,冯异打仗固然厉害,但也没像吴汉这么凶狠。

吴汉统帅的汉军,当真是打仗不要命,而且作为主将的吴汉,是带头不要命,这谁能扛得住?

卢芳军先是溃逃到狋氏,吴汉率军追杀过来,卢芳军不敢应战,立刻撤离,向北逃到北平邑。

等汉军再次追来过来,卢芳军依旧连战都不敢战,全军继续北逃,跑到道人县。

在道人县,卢芳军只休整了一日,不等汉军追杀过来,他们已主动撤离,继续北上,跑到了代郡和并州的交界处,高柳县。

高柳县位于代郡境内,属幽州,在高柳县的西面,就是并州的雁门郡,它既是两郡是界城,也是两州的界城,位置至关重要,极具战略价值。

倘若汉军夺回高柳城,并可将卢芳军抵御在并州境内,卢芳军若是占领高柳城,就等于打开了代郡门户,所以对于高柳,双方都是势在必得。

只是目前卢芳军已被打得毫无士气可言,将士们对于即将到来的决战,一点信心都没有。

面对大司马吴汉吴子颜,他们压根就没想过己方还有取胜的可能性。

要知道卢芳军虽然是一败再败,一逃再逃,可仍有六万余众的可战之军,而汉军目前的兵力,只有四万人左右,就兵力而言,卢芳军仍占据绝对的优势。

不过在气势上、心理上,卢芳军已经全面崩溃,人们一心想的就是在高柳县境内多抢些钱粮,然后自己能活着回到并州,可过几天舒适的日子。

全军将士都是这样的心理,这仗还怎么打?

在卢芳军看来,此战己方已经输定了,另一边的汉军,局势也很不乐观。

汉军在战场上是连战连捷,高奏凯歌没错,而实际上,汉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不是汉军战力不行,而是军中要断粮了。

卢芳军就像蝗虫过境一般,所过之处,抢光了所有钱粮,汉军想在代郡境内就地解决粮食问题,可都找不到一粒粮食。

李通从冀州为他们筹集到了粮草,只有两万石,这哪里够数万将士吃的?

数万将士,数万张嘴,都在张着,嗷嗷待哺,吴汉对此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汉军的日子过得很苦,战场上连续取胜,军中应该加餐才对,可吴汉为了节约粮食,只能不断的减餐。

刚开始由一日三餐,减为一日两餐,等汉军快要接近高柳的时候,军中粮食更少,吴汉只能减到一日一餐。

军中将士,都是壮汉、小伙子,又要长途跋涉,又要上阵杀敌,维持体力,至关重要,可在一日一餐的情况下,将士们哪里还有体力可言?

战场上的局势就是这么的有趣又诡异。

卢芳军将士都已经抱着必输的心理,而汉军将士也对军中无粮的局面越来越绝望,双方将士都不认为己方能打赢这一战。

就在卢芳军打算主动撤离高柳的时候,卢芳和匈奴人的关系再次发挥出作用。

匈奴人出其不意地通过高柳北面的长城,进入代郡,绕过高柳县,对向高柳进发的汉军展开了一场突袭。

汉军并不怕匈奴人,只不过汉军将士都已经被饿得两腿发软,两眼昏花,在与匈奴人的交战中,汉军的作战并不顺利。

但即便如此,汉军最终仍将匈奴人击退,把匈奴人逼到了高柳。

匈奴人在高柳和卢芳军汇合,这倒是让卢芳军的士气稍微提升了一些,总兵力也由六万多变成了八万余人。

反观汉军,经过与匈奴人的一场交战后,再无力做出推进,也无力再与敌军做正面交锋。

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的汉军,于高柳边界驻扎下来,暂做休息。

吴汉向洛阳紧急传书,内容就两个字,求粮。

倘若再没有粮食运送过来,都不用与敌交战,己方自己就先败了。

刘秀倒是也想给吴汉送粮,但刘秀现在根本拿不出粮食。

北方的吴汉要用粮,西方的耿弇、盖延等部,也需要用粮,为了粮食之事,刘秀已经焦头烂额。

可祸不单行,这日,刘秀收到了最令他担心的消息,弘农郡的洛水泛滥,河水决堤,弘农的宜阳、卢氏等地受灾,灾民多达数十万人。

这个灾情来得可太要命了,在朝廷最最缺粮的时候,偏偏出现这么一场天灾,而且还发生在弘农郡。

如果发生在别的州郡,或许州府、郡府还能想办法自己解决,可弘农现在完全没能力自己解决。

为了支持西征,司隶地区才刚刚募捐过粮食,弘农更是捐粮的大郡,全郡的余粮,都已运送到西征战场上。

眼下弘农郡受灾,郡府哪里还有粮食可用来赈灾?

弘农郡府只能紧急上报朝廷,请朝廷出粮赈灾。

消息传到洛阳,刘秀看罢,一筹莫展。

北方的战事,到了关键时刻,急需用粮,现在弘农又受灾,也急需用粮,但眼下洛阳能拿出的粮食,就只是十万石的应急粮,这根本不够用的。

翌日早朝,整个朝堂都是愁云密布。

刘秀环视在场的大臣们,问道:“目前,朝廷的困局,诸君也都心知肚明,诸君谁有应对之良策?”

太中大夫韩浩出列,拱手说道:“陛下,大司马于代郡连战连捷,若因粮食短缺而被迫撤军,功败垂成,未免太可惜了!另,弘农宜城、卢氏等地受灾,灾民多达二、三十万之众,朝廷必须得及时赈灾,否则,这许多的灾民跑进河南、洛阳,京城将要大乱!”

刘秀皱着眉头,沉声说道:“问题有多严重,我心里很清楚,我现在要知道的是,如何应对!”

韩浩沉吟片刻,抬起头来,正色说道:“陛下,于全国……加征赋税吧!”

如果觉得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

cpa72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