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两个人的游侠 > 212.彻夜谈天说地

两个人的游侠 212.彻夜谈天说地

作者:想要好好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6 14:58:57 来源:258中文

不过作为下属,韩琦的态度无论怎么转变,徐清都必须得适应,这是唯一不可能改变的事情,除非有一天他成了韩琦的上司,到那个时候,徐清才不用适应韩琦的脾气,而是韩琦来适应他的脾气,而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尽快适应现在的韩琦。

“岂弟啊,来吃菜,今天就你我二人,就无需拘于礼数了。”韩琦见徐清的坐姿有些放松了下来,眼角的笑便也更加真诚了,他拿起筷子先夹了一块r到自己的碗里,然后便对着徐清说道,他跟许多下属吃过饭,知道自己不动筷子,他们是不会动筷子的,所以为了避免徐清尴尬,他就先夹了一筷子,徐清见他开吃了,便也不再过于拘束,拿起筷子便对着面前的菜盘夹了一块r放进了嘴里。

当那鲜美的鱼r在嘴中绽放出它的原汁原味时,徐清彻底放松了,他还真没想到,在这干燥的大西北,竟然还能吃到如同江南小溪中才该有的细腻鱼r,他忍不住又夹了一筷子,放在嘴里好好品了品,直到口齿留香,都没算完。

“岂弟,味道怎么样,还算能入得了口吧。”韩琦见徐清吃的很是专注,不由笑着说道,他今天为了见徐清,跟他聊天,已经把自己接下来所有的行程都给推掉了,把全部的时间留给跟徐清的交谈上,所以现在谈一谈吃的东西他倒也挺愿意,并没有阻止这个话题的延续。

“何止入得了口啊,即便是与汴京风味相比,也是丝毫不差了。”徐清对着韩琦真诚的说道,虽然他到现在还没有吃过汴京的食物,可是他在现代还是吃过鱼的,并且还吃过非常贵的鱼,那可都是现代的大厨们做的好菜,他们拥有更为先进的料理工具和更为科学的火候掌控,当然是要比汴京的食物好上不少的,而现在自己面前这道菜的味道,完全可以跟那些现代大厨们做的菜相媲美,这可真的不容易,所以徐清这倒也不算是假话了。

“哈哈,岂弟真是好舌头啊,这位大厨早年间确实是在汴京樊楼里帮厨,后来拜了师,学了艺之后便回到了凤翔府开了现在这一家酒楼,生意可谓是非常红火,想要在那里订上一桌酒席可是难上加难啊。”

韩琦对于菜品的评价高,韩琦作为主人,自然也很开心,就给徐清介绍起了做菜大厨的身份来,徐清听的津津有味,在这个没有高铁、飞机的年代,为了学做菜不远万里到汴京,从打杂学起,最后回到凤翔开酒楼,这样的人,可真不是一般的有毅力,怪不得能够做出那么好的菜,想必在厨艺上,必然是个相当挑剔的人吧,徐清自己想到。

“原来如此,那可真是让韩大人破费了。”徐清举起酒杯对着韩琦说道,看着徐清脸上那副感谢的模样,韩琦的介绍也就起到了效果,他可不仅仅只是在讲故事,更为主要的是韩琦希望通过这个故事让徐清知道,这些菜很贵,而自己拿这些菜招待了你,代表我对你很重视,明白了这一点,韩琦的钱也就没白花了。

四两白银吃一顿饭,对于一位安抚使来说,也是很贵了,韩琦又不贪不腐,也不去应酬,要不是徐清提出了那么多匪夷所思却有道理的办法,韩琦才不会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花那么多的钱呢。

“哪里那里,岂弟你在秦州扫清叛乱,稳定民生,此乃有助于社稷安危之功,一顿饭而已,又算得了什么啊。”韩琦大肆夸奖着徐清,把徐清都说的有点不好意思了,他对着韩琦说道:“韩大人,此非下官一人之功,乃是秦州百姓,以及太平军将士之共同功劳,下官不敢一人擅踞此功。”

“哈哈,岂弟,你太谦虚了,若非你下令太平军中男女皆可为兵,那太平军之兵源岂不匮乏了?若不是你下令收缴秦州所有粮食,那秦州不就遍地饿殍了吗?再说了,若不是你狮子大开口跟我要钱,那秦州还怎么重新兴盛呢?此皆是你的功劳,又何须强推于他人呢?”

韩琦笑着说道,言语中多是戏谑之语,不过语虽戏谑,可话语之中的意思却很是明白,他不喜欢那些居功自傲的人,也同样不喜欢那些有十说一的人,他很欣赏徐清,所以不希望徐清变成后者,这番话,也算是提点了。

徐清虽没听懂韩琦这番话背后的深意,却也被这番大实话给说的笑出了声,这些事从韩琦的嘴巴里说出来,不同于从秦州百姓的口中说出来,这会给徐清更大的信心,所以他这次倒也不再反驳,而是说道:“韩大人所言甚是,是下官不识好歹了。”

“哎,这就对了,来,自罚一杯。”徐清误打误撞的回答让韩琦以为他是听懂了自己话中的内涵,脸上的笑意直达心底,把徐清的杯子举起来就递到了他的手中,等徐清把这一杯喝完之后,韩琦笑着说道:“好,岂弟好酒量啊。”

“不敢当,不敢当。”徐清摇着头,摆着手,他此刻能够感觉的到自己的脸已经开始发烫了,西北的酒不像南方的酒,非常的烈,从滑进喉咙的那一刻开始,这滚烫的酒就已经在燃烧着徐清的身体了,几杯下来,他实在有些晕晕乎乎,飘飘然,若是再喝下去,韩琦也不用问自己问题了,都可以直接躺桌子上睡觉了。

韩琦显然也看出来徐清的酒量到此为止了,便不再给徐清灌酒,而是让他吃起了菜,等到几口菜入肚,徐清的馋瘾也暂时被遏制住之后,韩琦这才开口说起了正事,他看着徐清说道:“岂弟啊,秦州战乱堪平,可百废待兴,你之策,我已研读,可有几点依旧不明,不知岂弟可否为我解惑啊?”

“韩大人严重了,若有什么想问的,尽管直言。”徐清听到这话,知道韩琦是要说正事了,赶忙把筷子放下,举起双手对着韩琦拱了拱手,然后恭敬的说道。

“恩,那我就不客气了,岂弟,我想问你,这治水之策,养殖之策,防沙之策,三策并行,以秦州之人力,真的可行吗?”韩琦双眼炯炯有神的看着徐清,等待着他的回答。

徐清酝酿了一会儿,很快便开口说道:“回禀大人,此三策皆乃利民之策,百姓听闻之后,莫不欢欣鼓舞,人人皆愿为此三策而尽自己的一份心力,实不相瞒,此三策此时已经在秦州范围内全面展开,若是大人不信,可择时机亲自来查勘,我必定在秦州,恭候大人大驾。”

“哦?已经开始了?”韩琦诧异的说道,这三策虽然在秦州已经开工许久了,徐清也早就把秦州的相关情况写成了报告送到了安抚使司,可是韩琦是个大忙人,他不仅要处理秦凤路一府四军二十一州的事务,还需要处理秦凤路和整个西北方向各个地方的关系以及朝廷的事情,可谓是日理万机,即便重视秦州发展,可看报告的时间是真的挤不出来,听闻徐清竟然已经开始自己搞起来了,他心里真的是有些惊讶的。

韩琦久居官场,自然知道官员们的办事效率是有多么的低下,一件事能够从草案变成行动,起码得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这还算是快的了,徐清从把草案递到自己这来才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竟然就已经开工了,这实在不敢想象,难道秦州的官员全部在一夜之间变得如此勤政了吗?

韩琦有些不敢相信,那些人,世代累居文吏之职,是一群比科举出来的士大夫更懒的人,想让他们干活,除非是收税这种有钱赚的活,其他的事情要是交给他们去干,不拖上一年两年的,是根本不可能的,徐清竟然能够蛰伏他们?韩琦内心中觉得很是不可思议,也越发对徐清好奇起来,口中问出的问题也从你是怎么处理这三策之间平衡的,变成了你是怎么摆平那些文吏的了。

对于这个问题,徐清倒是很快就回答了出来,其实对于那些文吏,徐清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让他们的世袭变得岌岌可危,当然,说说简单,做起来可就一点都不简单了,所以当韩琦刚开始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差点翻了个白眼。

因为根据北宋的制度,如果没有什么太过眼中的理由,想要开除一名文吏是非常困难的,除非他犯了很大的罪,比如说贪渎,或者是草菅人命之类的大事,才有可能从所谓的公务员队伍中脱离出去,不过这些文吏,大多数只是拿钱少干事儿而已,也就是所谓光拿死工资,然后浑浑噩噩一辈子,最后把自己的职位传给儿子,像是草菅人命这样的事情,他们是不会去做的。

也正因为如此,想要开除他们,就非常的难了,刚开始徐清拿他们也很为难,这些官场老油条,承袭了祖辈全部为官经验,处事之老道,甚至连留给徐清一个骂人的口子都没有,凡是都非常的完美,除了不做事情这一点之外,其余诸事那是妥帖的如同五星级宾馆的服务人员了。

可光对自己献殷勤有什么用呢?徐清要的不是一帮奴才,而是要一帮可以帮着自己干活的员工,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徐清就开始动起了脑子,首先想到的,就是对世袭制度的控制,不过因为大宋律法,想要取缔这个制度无异于是以卵击石,徐清也不想找死,他虽然是官员,可是强龙不压地头蛇,更何况当初四大家族都在,他要敢那么干,就等着被架空吧。

所以徐清一直在等待着一个时机来处理这帮世袭文吏们,一直等到北部叛乱爆发,整个秦州乱作一团的时候,徐清等到了这个时机,在安排马德明去抵抗并且承包下一切后勤责任之后,徐清就开始整治起了这些文吏们。

世袭制度无法取代,可若是文吏犯错,那就不一样了,刚开始的时候,徐清并没有采取什么行动,而是让马德明给自己留下了一支一百人左右的教官队伍,他们明面上负责训练新的军队,其实还有第二个任何,就是给徐清撑场子,只要徐清下达的命令,有人没有完成,那么在战争之中,没有收集齐该有的粮食就不再是失职之罪了,而是叛国罪了。

在北宋,再也没有罪比叛国罪更为严重了,而一个文吏有没有收缴齐军粮到底算不算叛国罪呢,在和平时代当然不算,可在战争年代中,那就是徐清说了算的事情,就这样,徐清连着用粮食没到位,兵额缺少不足以及兵器没有按时到位等理由,一下子把六名文吏送进了监狱。

这一下,所有人都顿时傻了,原本的铁饭碗变成了烫手山芋,高高在上的本地土豪们一夜之间变成了阶下囚,看着那些进监狱的同伴,唇亡齿寒之感顿时应运而生,可看着凶神恶煞的太平军将士,看着这些平时他们根本瞧不起的军人,他们却是一动都不敢动,最后只能拼命完成徐清给他们的任务,以此来保证自己的位置不会被剥夺。

经过如此一番手段,徐清这才算是把这些碌碌无为的文吏们给控制住了,随后便给他们开出了奖励清单,只要能够按时完成任务,他们就能够得到超出薪酬之外的奖励,这些奖励有大有小,有钱有特权,胡萝卜大棒之下,总算是把这些文吏们彻底给收服了。

而到了现在,又恢复到和平时代,为了防止这些文吏们旧态复萌,徐清在制定粮食收缴政策的时候,就特意给他们漏了一个缺,名义上收缴的是全部秦州百姓的粮食,可在收缴这些文吏们的时候,则是按照多出一些给他们自己的原则进行收缴,因为收缴的工作全部是由太平军来完成的,知道这件事的文吏只有极少数人,所以当整个计划完成之后,这些文吏都对此事一点都不知道。

而徐清则是悄无声息之中,拿到了众人的把柄,此后再有人敢消极怠工,徐清就把账单拿出来给他,只要随便给他定个罪名,都不用徐清说什么,他周围的邻居就能把他的脊梁骨给戳断了,毕竟我们的粮食都缴了,就你没缴,不骂你骂谁啊?

听完徐清的这番故事,韩琦乐得哈哈大笑,这种办法,也就只有徐清才能用得出来了,若是让他来用,是断然不会如此无耻的,不过也因此,韩琦倒是更欣赏徐清了,这是个肯为百姓做事的人,不重用这样的人,又要重用谁呢?

这之后徐清和韩琦又谈了好久,直到天黑徐清也没有走出这间屋子,两个人从执政心得聊到诗词歌赋,然后从诗词歌赋又聊到风花雪月,最后又聊到官场上的风气和接下来徐清该进行什么样的政策,韩琦则在一旁给出自己的意见,最后韩琦还请教起徐清对于秦凤路治理的看发来,此时徐清也喝多了,便开始洋洋洒洒的说起来了,韩琦也听得很认真,等两人总算是准备告别的时候,天边已经是又一轮金乌当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