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两个人的游侠 > 363.原因

两个人的游侠 363.原因

作者:想要好好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6 14:58:57 来源:258中文

而这六千万贯还需要补今年的财政空缺,毕竟经过了保守派骚乱、工人罢工,以及即将到来的平叛事宜,今年的财政收入自然不会像去年那样充足,光是海关税的收入就起码会减少一大半,除此之外工业税带动着商业税必然会全面下降,可开支却是一点也不会下降的,甚至还会提升,毕竟每年物价也还得有个上涨的额度,在这额度之中,各个衙门的工资开支必然提高,这样一来,今年光是补财政漏洞,这六千万就得丢进去四千万贯左右。

剩下的便只有两千万贯了,勉强可以打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可若要是在整个南亚、中亚、西亚以及非洲开战,这笔钱是远远不够的,毕竟谁都无法预料,叛军的数量到底会不会增加,而他们军队的总数则是有限的,四十万海外军队外加六十万左右的协从军,本土调往海外的军队则最多只能有三十万人,剩下的军队都要留出来守卫本土,不然若是趁着宋朝国力空虚,辽国和金国顺势南下,那大宋的本土可就要直接面临巨大的威胁了,这是所有人都不能允许的。

丢失海外,只是损失核心利益,而若丢失本土,则是损失核心利益,这是谁都付不起的责任,所以本土必须留守足够多的军队以保证安全,这三十万人也是硬生生挤出来的而已,为此已经让枢密院的大人们差点把头撞到地里去了,可是即便如此,这些军队加起来也不过才一百三十万的军队而已,对于现如今海外的局势,并没有必胜的把握。

一百三十万军队,在普通人看来无疑是一支十分巨大的军队了,尤其是对于古代来说,这应该是在中国处于盛世的时候军队所能调动的极限了,能够把那么多的军队安置在如此巨大的版图上,按理来说,宋朝的枢密院是绝对要很自豪的,可是现如今他们已然不是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之中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如今的他们社会组织能力已经差不多到了一八六零年代的欧洲列强,那时的欧洲列强在普法战争一战中,普鲁士调动的军队为五十五万,法军则为五十万,而他们的人口,法国最多才四千万左右,普鲁士则只有三千多万左右,这便是近现代战争的组织规模,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宋朝的军队着实是不算多了。

而与之相反的是,殖民地地区的叛军数量可是多的惊人,就现在的数量来说,也已经有一百二十万了,虽然是分布在全世界各大殖民地中,单个体来看数量并不大,可千万不要以为这就简单了,他们这些叛军都是本土作战,而宋朝的军队则是海外作战,他们是随时都可以补给的,只要殖民地的百姓真的有推翻宋朝统治的想法,那么这个数字很快就会发展到三百万,四百万,或者五百万,六百万,如果到了这个地步,那么问题就真的很严重了。

所以现在摆在徐清面前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调查清楚这些人为什么如此密集的宣布造反,在这个没有电报的时代,就算是宋朝的百姓想要在各大殖民地之间传递信息,也需要十分漫长的时间,而这些殖民地之间通风报信,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根本不可能同时叛乱的,之所以如此,不然有他的原因,而自己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这个原因找出来,然后改变它,让这些叛军彻底失去叛乱的理由,以此让当地的百姓不再支持叛军的行动,这是徐清现在必须要做的事情。

唯有做成了这一件事,殖民地的叛乱才有可能尽快结束,不然等待着徐清他们的,只有无止境的平叛,就像当年的日不落帝国和法兰西帝国一样,到最后因为本土无法在继续支撑对殖民地的统治放弃殖民地,这是徐清绝不想要的结果,所以他必须尽快想办法解决。

想明白了这点,徐清立刻开始行动起来,在他的想法中,殖民地之间通风报信约定互相起义的可能性接近于零,首先是语言不通,除了大宋帝国通过十几年的时间培养出了一批精通各国语言的人才之外,这些土著国家是根本不可能相互之间交流的,即便上层人士普遍会讲汉语,可是底层人士根本不可能掌握,除此之外,殖民地之间都有着严格的控管,每一个地方也都会修建堡垒以防止互相之间有所往来,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想要通风报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徐清立刻把叛军是联合军的概念从脑子里划掉了。

从现在的状况看来,这些叛军虽然是同时一起发动的,可是因为无法互相通风报信,所以他们的叛乱其实属于个体式的叛乱,认识到这一点,这一来徐清立刻轻松了许多,他最怕的便是所有殖民地串通在了一起,那样一来,自己要应付的可就是上百万人的整体了,这对于宋朝的军队来说太不利了。

此时的殖民地部队虽然不如宋朝的军队远甚,这一点无论是兵员素质上,还是在装备先进程度上,都是有些明显的代查,此时宋朝的火枪已然从燧发枪那种从前面装填火药和子弹的落后武器变成了从后面安装子弹的后装枪,这种枪相比起燧发枪来说,每分钟能够多发射十五枚子弹,达到二十枚左右的数量,整整四倍的成长,这样的火器掌握在宋朝军队的手中,殖民地是没有的,他们只有宋朝几年前还在使用的燧发枪,并且技术也不是特别的成熟,生产力很是低下,大部分的军队依旧使用长刀或者是长枪,这便是宋朝军队在战斗力上的先进性,这一点是殖民地叛军所根本不可能媲美的。

而如今知晓了叛军的行动乃是个体性质的叛乱,不是群体性的联盟起义,那么徐清完全可以将这个消息告诉给枢密院,到时候枢密院只需要调动兵马,在一个地方造成局部优势,便可以将这些叛军各个击破,这对于宋军来说,是再好不过的局面了。

只不过战争永远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眼前的叛军确实能够消灭,可这并不能阻止新的叛军继续他们前辈的事业,如果弄不清楚这些互不统属的殖民地到底是因为什么突然一起造反的,那么这样的反叛势必会此起彼伏,在未来一刻不间断的消耗宋朝的财富国力,所以他必须得调查清楚,这些殖民地造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不然这件事情就不算完。

而对于这一点,徐清也有一些线索了,两个地方同时爆发叛乱,可能的原因并不会特别多,尤其是如此众多的殖民地同时爆发叛乱,那么原因就更不多了,排除掉互相通风报信之后,徐清的心里也就只剩下了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一件同时影响到各大殖民地的事情,并且因为这件事,激发了大多数殖民地的反对,最后演变成了如今的模样,只有这种可能,才能解释如今混乱的局面。

至于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在同一时间让如此多的殖民地同时反对,则必然是因为宋朝的原因才会让这件事情的影响范围如此之广,若是要查,则必然要把重点放在宋朝内部进行勘察,这样得到答案的几率便会愈大,毕竟在这个时代,能够同时给这个世界上大多数土地施加影响的国家只有宋朝,从这里查起无疑是最为正确的决定,想到了这一点,徐清毫不犹豫的取消了三司使上万名工作人员的假期,所有人在接下来直到战争结束之前全部取消假期,所有人除必要人手之外,全部去调查国内最近有什么异动可以联系到海外殖民地造反这件事情上,无论大小,全部彻查。

另一面徐清还给枢密院的狄青打了一个招呼,如今他已经被朝廷认命为这次行动的统帅,全权负责平乱事宜,所以徐清想要了解那些殖民地百姓到底是怎么想的,就必修要通过狄青来了解这一切,而对于徐清的拜托,狄青自然应下,两边同时进展,徐清的工作开始忙碌起来。

如今的宋朝已经是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了,每天颁布的行政命令多达上百,地方行政命令更是多达上千,想要从其中找到蛛丝马迹,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还好徐清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面对这样的困境,徐清足足跟其对抗了一个月的时间,每日里几乎除了吃喝拉撒的时间之外,所有的时间都扑在了卷宗和前线传来的消息上,此时殖民地上的叛军也是愈演愈烈,总体规模已经到了一百七十万的程度,而狄青所指挥的第一个歼灭战也已然开始。

这第一场战役,位于现今的阿拉伯半岛,因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原因,这里开始聚集起了相当大的财富,城镇和集市开始出现,而后因为宗教的关系,成为了一个世界的中心,等到宋朝的殖民队伍抵达这里的时候,这里依然是一处拥有两百万人口的繁荣地区了,后来通过挑拨离间的方式,宋朝成功的在这里建立起了殖民地,一统治便是整整八年的时间,期间有过好几次大规模的起义,都被当地的军队所镇压,而这一次,却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的部队总计有二十万左右,占了当地总人口的百分之十,这也让当地的驻军难以招架,而此地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若是阿拉伯失手,那么宋朝通往地中海的通道便会中断,这对于宋朝来说,每一年损失将会达到上亿左右的财富,财政收入也会损失上千万贯以上,所以这一个地方,便成为了狄青心中第一个要拿下来的地方。

为了准备这次战斗,狄青从周围的埃及殖民地和中东殖民地上调集了两万人的驻军部队以及六万人的胁从部队,然后又从本土带了四万人左右的军队,总计十二万人的军队,在叛乱发动的一个月后向叛军的大本营发动了这次战争。

战争的过程无疑是十分惨烈,这些信仰坚定的弯月民族在大炮的轰击下,并没有被摧毁意志,而是跟宋朝的远征军进行了殊死的搏杀,凭借着他们的阿拉伯马和大马士革弯刀,战斗整整持续了一个下午,最后以宋朝的轻松取胜结束了战斗,等到战后统计的时候,阿拉伯军死伤超过十万人以上,而宋朝的死伤则控制在了一千人左右。

这样的结果无疑是让人尊敬的,要知道宋朝在这次战斗中启用了科学院最新研制出来的多管枪技术,这种机关枪的前身每分钟能够射出超过三百发以上的子弹,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无疑是堪比核弹一般的武器,而在这次行动中狄青总共携带了六十挺这样的多管枪,可以想象,当这些武器一字排开对着那些从来没有见过这类武器的阿拉伯骑兵时,所能造成的杀伤力会有多么的惊人了。

可以说这根本就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屠杀,正因为如此,在面对如此大的劣势之下,阿拉伯军队依旧没有任何撤退的迹象,而是选择了继续战斗,直到最后实在是筋疲力尽之后这才撤退,这无疑值得宋朝所有军人为他们感到尊敬,面对屠杀,一个人能够做到最勇敢的,便是不叫出来,阿拉伯人无疑做到了。

当打扫战场之后,不意外的,狄青的部队很快便在尸体之中找到了几个活下来的阿拉伯人,他们立刻被送到了就近的医馆中得到治疗,在醒来之后便立刻受到了审问,在经过对上百人进行审问之后,线索开始慢慢汇聚在白纸上,然后通过帆船,最终传到了徐清的手上,面对这样的第一手资料,徐清自然很是在乎,在得到资料传回来的第一时间,徐清便从瞌睡中清醒过来,把狄青传回来的纸条展开,仔细看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