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两个人的游侠 > 第693章

两个人的游侠 第693章

作者:想要好好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6 14:58:57 来源:258中文

像徐家这样的大家族自然也是蓄养着不少的军队,这些军队由徐家蓄养,国家并不出钱,所有的装备,工资,养老等问题,都由徐家自己来负责,一般来说,这些部队有好有坏,有一些家族若是金额比较有限,就往往会招募一些社会人士来组织军队,这样的军队战斗力有限,组织性也不高,最多只能维持一下治安,让他们真正打仗是不可能的。

而一般的军队往往都是由一位宋朝退役的军官来担任指挥官,然后从社会上招募一些青壮来作为士兵,因为涉及到战争,自然会有伤亡,所以工资也是非常高的,一个家族若想要维持一支军队,其开销是非常大的,不过利润也十分惊人,一块不大的殖民地每年的产出都是十分丰厚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出钱养军队,然后维持对殖民地的统治了。

而像徐清这样的大家族,就会更加精致一点,除了指挥者会从退役指挥官中遴选之外,就算是士兵,也尽量招收军队中退役出来的士兵,有许多士兵的退役并不是因为年龄的问题,也不是伤残,只是单纯的不想在军队中待下去了,这年头可没有义务兵一说,所以自然也就没有义务制度了,不会有当两年的兵,所有的兵几乎要么不当,要当就当一辈子的。

可这也有例外,虽然宋朝的军队待遇很好,可以说只要进入其中可以保证衣食无忧,但这也仅仅是衣食无忧而已,而这些大世家所开出的条件,则是只需要工作几年时间,便可以置办下产业,所以许多宋朝军人为了赚取到更多的金钱,便会选择提前退役,这些人往往是无法晋升的老兵,在军队中干了很久,但始终没有升迁的机会,而手中又有一定的技能,这些人便也被征召进入大世家们的军队,担任伍长这样的士官职务。

指挥官负责指挥作战,士官负责执行指挥官的命令,而士兵则是从良家子中进行挑选,所组成的军队,相比起职业军队来说一般都不会太差,同时配备有上好的武器,所以虽然徐清的手中只有一支四千人的私军,但其战斗力却是十分可观的,且在这支私军之下,还有四艘铁甲舰作为整个徐家海军的作战部队。

如今的铁甲舰价格虽然相比起几年前要便宜不少,但一艘的价格还是要百万贯左右,更别说是军舰了,一艘铁甲舰的价格往往会在六七百万贯左右,若是开战消耗弹药,那么价格将更加不菲,即便是徐家这样的大世家,也只能够买的上四艘进行装备而已,至于其他家族,往往会购买一些小吨位的铁甲舰,比如三四百吨的,而徐家的这四艘则是如今市面上最为大体积的军舰,每一艘都大概在一千三百吨左右。

这样的重量,在军舰之中已经是最为顶尖的时代之作了,凭借着这四艘军舰,即便是一个小型国家,在徐家这支部队的面前也根本没有任何抵抗的能力,所以虽然徐家可以继续扩建自己的军队,但显然没有什么必要了,眼下的这支军队用来防卫徐家在海外的利益戳戳有余,若是碰到了无法解决的势力,则可以作为拖延,等待朝廷军队的到来,毕竟这支军队不是真的要去打仗的,防卫工作才是这支部队的重点,朝廷的部队才是主力,这一点是最为关键的。

不然所有的仗都交给私军来打了,那还要这么多的朝廷兵马干什么?不是养着浪费了吗,这就是徐家如今所拥有的产业,其中租界和海外贸易,徐清已经基本全部交给了徐宁去发展,这几年虽然没有出乎徐清预料的发展,但也十分稳步的向前推进着,徐家的财富虽然不是天底下最多的,但必然也是排名前十的。

至于军队,则由徐清暂时控制着,毕竟军队相比起其他的东西,要更加的重要,不可轻举妄动,虽然只有四千人,但凭借这支军队,只要不触犯律法,那么什么事情都可以去做,便是屠灭一个小国上下所有人口,都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对于这样一股庞大的力量,徐清还不是那么放心的交给徐宁。

毕竟徐宁这个人,虽然稳重,但毕竟处事还是十分的单纯,容易被人所激,这样的人若是掌握军队,心态稳定倒是还好,但若是为了自己身边之人而妄动刀兵,那么到时候可就会酿成大祸了,所以对于军队,徐清这几年还是握在自己的手里,除此之外的产业,几乎全部交给了徐宁,至于国内的产业,则是由各个管事进行负责。

国内的产业,主要便是酒店,地产以及各地的田宅和一些收购点,这些产业徐清并没有把他们交到徐宁的手中,而是给了管事,这当然不是徐清吝啬,而是徐宁对于国内的贸易并没有什么兴趣,相比起国内,他倒是更加喜欢去管理国外的事务,所以这些产业都是由管事直接向徐清负责的,如今徐泰来向自己讨要权力去经商,徐清便想着把这些产业移交一部分到徐宁的手中。

在他看来,这三个儿子都是自己亲生的,自己也都十分疼爱,即便是徐安,徐清的心中也始终把他当成是自己的孩子,至于三子之外的另外那两个姐弟,徐清则也是给他们留下了一份产业,总的来说,徐清的思想并不像这个时代的许多人,往往会把家族的所有产业都留给嫡长子,然后把剩余的一部分平分给其余的子嗣,以此来保证家族的实力不至于被削弱。

但徐清却不同,他没有这么浓重的嫡庶之分,也没有什么嫡长子继承制的概念,在他看来,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孩子,他们想要做什么,自己作为父亲只需要去支持他们就是了,徐宁想要经商,徐清就把一部分产业交给他打理,若是徐宁不喜欢经商,徐清也不会强制把这份责任放在他的身上,到了他这个地位,他对于自己的子女,也没有什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思了,更多的还是希望子女们能够多多陪伴在自己的身边吧。

但徐泰却拒绝了徐清的要求,他对徐清说道:“父亲,如今我徐家在国内的产业,几乎全部都是一些矿产,地产,娱乐产业,儿子对这些产业并不感兴趣,儿子之所以向父亲提出来,想要经商,是想要经创新之商,是想要像科学院那样,建立起一个商业中的创新国度,这才是儿子的梦想,也是锡林的想法,我们两个想建立起一个截然不同的公司,他将不以实体产业作为主要经营目标,而是以文化产业,精神思想为目标,进行创业,这才是我想要进行的创业!”

徐泰的这番话让徐清对他刮目相看,他说道:“哦,泰儿,你有何打算,是想要开报社,还是想要招募一些科学家做科研啊?”如今许多商业公司也纷纷开始涉足媒体业和科研界,这或许是徐清打了这么多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缘故,让许多人纷纷开始把钱投入到了科技之中,徐泰会有这个念头,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我们想建立的是截然不同的商社,父亲大人,我住在汴京的这几年,发现汴京的百姓生活越来越富足,但人们的娱乐方式却依旧只有那么几样,在父亲大人的规划下,一些体育项目被吸收进了百姓的生活中,但在儿子看来,这还远远不够,我和锡林想要开设一家公司,专门经营娱乐这一方面,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想法,请父亲过目。”

说着,徐泰便拿出了一本册子放在了徐清的面前,徐清打开册子看了看,见上面写的都是一些知名的小说,然后在小说的后面则写着如何将他们进行包装,排演成剧目来演给老百姓看,在此之外,徐泰还准备成立一支专业的艺人团队来负责演出,其演出不再像如今市面上的那些剧目一样粗糙,而是会经过加工,所采取的背景,涂饰都将进行升级换代。

这种想法让徐清大吃一惊,可转念一想,倒也没错,毕竟徐泰和锡林全部都是毕业与京都大学,其中徐泰是数学系毕业,而锡林则是哲学系毕业的,他们的思想相比起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要开放的多,会有这种经营演艺公司的想法倒也不是不可能。

如今宋朝的戏剧,相比起京剧来说,还是非常差的,中国戏剧真正开始兴旺是在元朝,从昆曲,越剧进行改革,慢慢变成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之后,然后在慢慢进行发展,到清朝康熙年间达到鼎盛,八大班进京,随后在北京驻留,慢慢发展融合,变成了如今的京剧,京剧是古典戏剧最为顶峰之作,而如今宋朝的戏剧,可以说是并不发达。

生旦净末丑之间也没有严格的划分,总而言之,尚且停留在底层老百姓的娱乐之中,距离雅俗共赏还有这很大的区别,演员的台词念白也有着很多的问题,可以说这种表演形式是非常落后的,徐泰有心思改变他们,当然也是可以想见的,甚至不止是他们,还有许多人也想做这种改变。

毕竟随着外来剧种的进入,尤其是希腊的喜剧,意大利的悲剧,都让宋朝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那种咏叹调与宋朝传统的戏腔有着很大的区别,这让许多人都趋之若鹜,更为关键的是,欧洲的戏剧发展时间要远远超过中国的戏剧,在模式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规范,不像宋朝还处于摸索的状态之中,所以自然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对于徐泰的想法,徐清是十分支持的,尤其是随着如今电的利用在实验室中完成,照相技术的成熟都代表着在不久的将来,电影这一项人类艺术史上最为伟大的发明即将诞生,到了那个时候,徐泰或许可以借着电影的东风来赚取到巨大的利润,甚至青史留名也不是什么问题。

要知道如今的电影,电视剧和话剧,京剧之间有着很明显的区分,但在电影刚刚诞生的时候,往往是用演话剧的方式来拍摄电影的,毕竟那个时候的专业演员,也只有话剧演员而已,他们在舞台上习惯了表演,所以刚开始拍摄电影的时候,自然也就找到了他们。

等到后来,电影的模式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之后,才慢慢开始脱离话剧的表演方式,真正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甚至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继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诗之后的第七种艺术,且同时将前面六种艺术贯穿融合,使建筑和音乐成为电影的主角,绘画和雕塑是对电影的补充,而诗和舞蹈则融合与音乐之中,而在这所有的艺术门类中,电影是诞生最晚的,但却是最为出色和杰出的。

在现代,电影市场的兴旺发达,甚至比起实体行业来说也是不遑多让,他让许多原本属于传说的故事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徐泰的经营方式必然会成为培养出第一个电影公司的契机,对此徐清自然是支持的,而除此之外,徐泰还准备开一家高科技公司,专门用来研究一些小说家口中的产品,比如留声机,电话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尚且还不存在,但已经见诸于许多科幻小说之中,对此徐泰很感兴趣,便打算开一家这样的公司,至于是不是会盈利,对于徐泰来说,显然并不是一个多么重要的问题。

以如今徐家的财力,便是徐宁每天烧掉一万贯钱,徐家的钱也只会越来越多,不可能越来越少的,所以对于徐泰的这两个要求,徐清全部都接了下来,这也让徐泰与自己的关系好了不少,虽然如今科技公司的发展尚且没有什么起色,依旧处于烧钱的状态,但文化公司却发展的很是不错,尤其是那些根据小说改编出来的剧本,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之所以会如此,首先是徐泰所选取的小说,大部分是老百姓最为喜欢的小说,他在买下版权之前,都会去调查哪些小说是近几年的畅销小说,等选定之后,再和自己的团队商量,哪一些小说适合改编,而哪一些则是场景太大无法进行改编,等选定之后便买下版权,然后进行改编,使一个故事更加适合与话剧这个小舞台,然后再搭配上精美的道具和出色的演员,这样的戏剧自然是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