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两个人的游侠 > 第738章

两个人的游侠 第738章

作者:想要好好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6 14:58:57 来源:258中文

治沙的事情不是一件小事,但对于庞大的帝国来说,也不是一件大事,毕竟宋朝的草原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北地区,原属于夏国的地区以及就近征服的西藏地区,其他地方并不在宋朝的统治范围内,而在这些地方,沙化的情况并不算特别的严重,唯有甘肃和陕西等黄土高坡地区,沙化比较严重,宋朝重点关注的也是这一片地方。

因为作为汉人的传统生活区,这里的干旱情况着实有些让人不太乐观,因为气候和地理位置的原因,黄土高坡早在数百万年前,人类尚且还没有孕育出文明的时候,便已经诞生了,这片黄土纵横在中原辽阔的大地上,他的黄沙顺着黄河和长江一路往下,堆积出了淮河平原以及长江三角洲平原,由此可见他的泥沙量到底有多么的可怕,而对于黄土高坡,想要治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这里属于自然所孕育出的沙化地带,不是单单依靠人就能够改变的,所以朝廷能够做的,就是在黄土高坡外围种上大量的树,防止沙化继续向外扩展,至于如何解决这片土地,那得等以后科技继续发展才能继续推进了。

而对于徐清来说,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解决,那就是有关于电力的运用,随着世博会的召开,电力被全世界所认知,也得到了人们的狂热追捧,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发展一门科技,不能单单有朝廷来完成,整个社会共同去努力,才有可能使电能更早普及进千家万户,成为一种通用的能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进行小面积的安装,根本不可能遍布全球,但也正因为这种电能的运用十分稀奇,如今就导致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那就是大量的资金涌入,导致许多学校想要立刻开展对于电能更深的研究,而修建电厂自然就是必要的一步了,整整一百多家院校申请该电厂的申请书摆在徐清的面子前,便是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甚至觉得有些可笑。

要知道,电厂可不是那么好造的,昆山的电厂勉强运行了三个月,最后只能报废,这些学校竟然还想要修电厂,不得不说,这就是资本的盲目性,什么东西好,就一股脑投下去,无论对方是好是坏也不管,只顾着投钱,最后好的学校投不进去,便是许多刚刚成立电力系的学校也去投,一下子使这些学校都有了想要一较长短的野心,一百多家电厂,这怎么可能全部修建起来呢。

如今的电力技术,还是一项十分危险的技术,能够掌握建造电厂的工程队大概全国也就留只有一支,就是电力研究所这一支而已,修建一百多处发电厂,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如今的发电厂十分不安全,安全隐患很多,如果小面积使用到还没有什么问题,重兵把守之下,只要稍有问题,就可以立即处理,但一百多处,且遍布全国,到时候又该怎么解决这些电厂的问题呢?

这也是自由市场的弊端,在徐清宣传电能之前,根本就没人去这个行业进行投资,所有学校的电力系都是门可罗雀,人少得可怜,研究经费更是朝廷拨款,只有那么一丁点而已,勉强也就够做一个理论实践,如今倒好,一下子上千万贯的钱财涌入其中,整个国家到处都是要建电厂的,而紧接着杭州,广州,汴京,济南等地也纷纷开始上书朝廷,希望能够在他们的地方修建一座电厂,点亮一片地方。

作为一线城市,自然是不愿意昆山在这方面独领风骚的,他们也要有属于自己的电厂,有属于自己的电灯泡,这场风波席卷到徐清这里来,弄得他也是哭笑不得,他当然不可能批准进行建设,学校里的电厂也就罢了,最多不会超过一万伏,为实验专用,但若是修建城市专用的,最起码就得需要十万伏以上,这要是一个不慎,甚至会出现巨大的爆炸事故也说不定,所以徐清自然不可能批准,但各个城市也是秣兵厉马,来势汹汹,对于他们来说,同为全国最发达的城市,怎么可以眼睁睁看着昆山被点亮,而他们的夜晚依旧一片漆黑呢,众人自然心中不满意。

直到昆山的发电厂歇菜,昆山重新变成一片黑暗,这才算是熄火,不再纠缠朝廷批准建设电厂了,徐清也总算是喘了一口气,至于那些学校,对于高等学校,重点学校,徐清就批准了他们建设电厂的申请,至于那些一般院校,徐清就每五所大学批准一所,然后五个大学所有该系的学生,都可以共用一个发电厂,如此一来,将发电厂控制在一定的数目,也算是方便管理。

当然,如此做,也会有着巨大的危险,毕竟这尚且还是一项不成熟的技术,且电能是通过燃烧煤然后带动水变成蒸汽,从而带动轴轮做功的,气压箱若是出现故障,会引发极大的危险,这些技术尚且都处于十分粗糙的状态,但全国各地的请愿书,徐清也不可能置之不理,如果不建,那么许多研究就始终只能处于理论上,唯有先建出来,然后开战研究,才能慢慢知道电力的更多作用和特性。

如果仅仅只是停留在理论上,那么要等他变成实践中的东西,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而徐清显然不想等那么长的时间,所以便也顺水推舟,一口气在全国见了四十六个左右的小型发电站,供应学校来进行研究。

不过建造却需要本地大学自己来建造,毕竟电力研究所不是施工队,他们只负责进行指导,然后将电力研究所设计的昆山发电厂图纸给他们,至于能不能造出来就看他们自己行不行了,当然,有许多院校的实力丝毫不比电力研究所来的差,所以在这些图纸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这也不是不可以的事情,这些都是由地方去完成,徐清是暂且不管的。

他眼下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有关于新大陆如今的状况,随着又两年时间的过去,整个新大陆的大局势虽然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变,依旧是赵曙控制这新大陆的西部,而张青北控制这新大陆的东部,整个新大陆呈现分裂的局势,双方之间虽然有经贸的往来,但气氛却十分的僵硬,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战争。

可以说如今的新大陆,正处于一个火药桶的状态,这也是新大陆一直以来的趋势,大局势虽然没有太大的变动,但小方向却是一直有着变动,首先是两个阵营的人口都有着明显的增加,西大陆的人口从两百四十万,增长到了如今的三百七十万左右,增加了超过一百三十万左右的人口,其中六十万是宋朝的本土人,其中的七十万则是东南亚和东北亚的移民,至于东大陆,则是从人口一百八十万增长到了三百一十万人口,其中二十万为宋朝本地人,四十万为东北亚民族移民,剩余的七十万则为欧洲与非洲的移民。

这是移民数量的增加,如果再加上这两年的出生人口,那么整个西大陆的人口大概在四百万左右,而东大陆则是在叁佰叁拾万左右,从移民的趋势中可以看得出来,西大陆依旧保持着宋朝子民占据绝对人口多数的状态,而东大陆的人口结构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如今的人口来看,汉族比例已经从百分之四十三下降到了百分之三十七,而这个数字在未来可控的局势下,依旧还会继续缩短。

但汉族依旧执掌有整个国家的权利,凭借选票的改革,汉族的选票相当于是普通选民的三张左右,也就是说即便汉族人口只占整个人口比例的四成不到,但因为选票价值高,所以他们的选举结果,大部分地区依旧由汉族当选,但这个趋势确实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如果人口再这么改变下去,那么迟早有一天,汉族的人口会不到两成的,那可就危险了。

但东大陆对此却根本没有办法应对,因为西大陆在不停的吸引移民,如果东大陆不增加移民的数量,那么在人口上就会被西大陆所压倒,为了保证在人口上不会进入劣势,所以东大陆只能不停的引进新的移民,而东大陆想要引进黄种人,是非常困难的,而与之相比欧洲人和非洲人就要容易的多,因此大量在欧洲失去土地的农民,以及失去地位的贵族们,都纷纷来到新大陆,开拓自己的事业,东大陆也欢迎他们的到来,可以说,如果按照正常的人口增长来说,移民的数量是不会增长那么快的。

但因为双方之间的恶斗,单单依靠宋朝的移民,是完全无法填补两边大陆所需要的人口多,而只要开了这么一个头,那么后面的事情也就不好办了,因为双方都不愿意在人口上落下风,而宋朝的移民数量已经接近极限了,这个时候只能让其他民族来填充这部分的人口,西大陆还好,因为靠近东北亚,日本,朝鲜和越南都能成为自己的移民人口,但东大陆就很惨了。

所以最近几年,整个东大陆的人口结构越来越复杂,你甚至在大街上,看到更多的是黑人和白人,而不是黄种人的情况已经在开始出现,很多社区甚至变成了白种人社区和黑种人社区,这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不安感,因为东大陆毫无节制的引进移民,就为了跟西大陆在人口上不相上下,导致许多移民根本不会讲汉语,便进入了东大陆,双方之间的交流是很有问题的,虽然在后期,慢慢随着双方之间的交流慢慢加深,这些移民也开始学会了将汉语,但双方之间依旧有着很大的隔阂。

这是必然的,任何人面对完全肤色不同,种族不同的人,都会感到忌惮和谨慎,这是人类的本能反应,只有通过时间才能慢慢增加双方互相的了解,然后慢慢才能消弭隔阂,但这是需要时间的,而因为宋朝的移民太快太急,导致整个东大陆,会说汉语的外来人口数量非常的稀少,而这移民之中,能够跟汉族进行长时间接触的人其实并不多,大部分人是无法接触的,因为汉族也不愿意跟他们接触,而这些移民,大多数也都住在自己族群的社区,抱团生活,如此一来,就很像中国人开在全世界的唐人街一样,不管外面是谁的国家,但在唐人街里,汉语就是最为标准的通行语,这种状况如今就在东大陆发生着。

因为很多底层没有与汉族交流的机会,同时汉族排斥他们,看不起他们,也让他们不愿意跟汉族进行交流,而聚居生活也让他们有来了抱团取暖的机会,本来离开了自己的国家,是学习一门新语言的好机会,但因为他们长时间都跟自己的同胞待在一起,这就导致他们很难去学会一门新语言,因为你不跟他们交流,想要学会一门语言是很困难的。

同时把一个人扔到新环境里,因为你不学会一门新语言就无法与周围人进行交流,社会环境逼迫着你尽快去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但在这个社会环境下,因为你身旁有了自己的同胞,所以你就会放松学习一门语言的脚步,这对于融入主流社会来说,是有着很大问题的,而东大陆对此却根本没有办法,因为引入移民过多的原因,导致他们的教育根本就跟不上这庞大的人口流入。

张青北几次三番想要停滞这样毫无节制的引进,但最终还是没有下达这样的命令,因为西大陆的人口增加太快了,若是他不继续增加移民,那么很快西大陆的人口就会双倍与东大陆,在双方都是工业地区的情况下,人口就决定了一切,他们怎么可能不继续引进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即便张青北也知道这样的引进,会产生巨大的问题,但张青北却也只能这么做,因为双方已经进入了一个死循环,谁要是不继续引进人口,那么立刻就会被另外一方追上,赶超,最后碾压,为了保证自己不被另一方给摧毁,他们就必须不停的引进,这对于东大陆来说,是有着巨大压力的。

而这些外来人口的增加,不仅仅对于社会有着巨大的困扰,还有教育,卫生,公共安全以及社会和谐,都产生了巨大的麻烦,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各部族群居开始慢慢出现,即便是一座城市,人们也纷纷按照自己的族群看是居住,这一条街是华人聚居的,这里就大多数住着华人,若是一条街是白种人居住的,那么里面就会很少有黑人,这种情况正在如今的东大陆蔓延,这种事情,怎么看,也不会是一件好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