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两个人的游侠 > 第774章

两个人的游侠 第774章

作者:想要好好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6 14:58:57 来源:258中文

尤其是如今的徐安在边境线上工作,自然让徐清更加担忧,虽然徐安作为文官,在军队中,担任监军的工作,只要军队不面临灭顶之灾,徐安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可边境线上,最多的便是来来往往不停的麻匪,有些是真的,有些则是三国各自伪装起来的部队,三国在表面上维持着和平,但三方都在培养着属于自己的麻匪部队,时刻试探着对方的实力,谁知道在这刀枪弹雨之中,徐安就一定会没事呢?

不过自己的孩子既然依照自己的本性选择了这么一条路,徐清也无可奈何,他曾经阻止过,但并没有成功,徐安不是没有主见的小孩儿,按部就班,走着父母为他安排好的道路,这对于徐安来说,是不可忍受的事情,为此,甚至与徐清断绝了父子关系,所以对于徐安,徐清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再加上这几年以来,随着徐安在各地的治理都有了一定的成效,许多百姓对于徐安也颇为推崇,这就让徐清想要让他放弃仕途都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对于徐安,徐清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就是如今自己的这些子嗣们的生活状况,总的来说,徐清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有许多人并没有按照自己刻画的道路去走,但每一个人本来就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他们的道路,理应由他们自己来选择,徐清对此也保持尊重,只要他们不犯法,不去做违背良心的事情,徐清基本都采取默认的态度,他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大多数士族来说,是不可理解的,毕竟士族讲究的就是所谓的政治婚姻,身不由己,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家族所牺牲,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士族,他们在享受士族的生活时,自然也要为此付出自己的一些东西,比如爱情,比如属于自己的幸福,比如追求自我的自由。

不过基于自己对于朝政的掌握,徐清并不需要现在就让自己的亲人来为自己把持朝政,自己一个人完全有操控的能力,因此才会不需要自己的子女去牺牲,这是许多人无法做到的,就像一个宰相,如果他才华出众,当然能够脱颖而出,但一个时代往往并不是都是天才辈出的,有的时代,许多宰相候选人就都是庸才的也不少。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谁的背景深厚,谁就能够成为国家的掌舵者,这就是事实,所以把自己的儿子,女儿,甚至是孙女,孙子当做政治筹码的人也不少,即便是在如今的宋朝也很多,许多人为了争取自己能够上位,就把自己的儿女嫁到另一户人家,以此获得对方的支持,这种事情,在宋朝屡见不鲜。

对此,徐清是很反感的,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习俗有需要的必要,若是双方之间不能联姻,那么政治就会出现僵化,到时候谁又能够帮助谁呢?既然双方都不能互相妥协,那么只能使争斗从桌子底下,搬到桌子上面来,这难道就是一件好事吗,显然也不是,与朝局动荡相比,区区联姻,自然也就不放在眼里了。

但也正因为如此,士族之间联姻,关系犬牙交错,有的时候便是徐清都迫于压力,不得不进行妥协,这也让徐清很是头疼,不得不说,他的性格,无疑助涨了这些士族之间的气焰,也让他们有些肆无忌惮,不过确立下如今的检查制度之后,倒是确实消停了不少。

刚开始还有许多官员对于这一套制度并不相信,而还有许多大理寺和御史台的官员也心存侥幸,认为这只不过是首相的一次心血来潮罢了,每年徐清都要号召好几次反腐倡廉的活动,但大多数都是口头上说一说,然后再树立几个典型,并没有真的深入探查下去过,所以很多人并不在意,所以对于朝廷的法令也是依旧不尊重,甚至是践踏。

直到大理寺和御史台的官员在互相的监督之下,为了自己的位置开始不停的审查各级官员的时候,众人才觉得不对,这个时候,聪明人已经知道收起自己的尾巴了,而还有笨的人以为这些御史并不敢拿自己怎么样,直到在监察委员会的监督之下,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时候,他们才赫然明白,徐清并不是玩假的,而是真刀真枪的决定反腐了。

到这个时候,中下层的官员才明白,为什么这几天自己派系的大佬们都在让自己收敛一些,不要太张狂,原本还以为只是照常的提醒,但从现在看来,显然这些高官早就从徐清那里得到了要严整的消息,但他们却不能明说,因为徐清刚开始就是要抓几个典型出来,若是这些派系的学生,成员,全部都得到了消息,没有丝毫的受损,徐清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所以他们只敢旁敲侧击的提醒自己派系的成员,让他们稍微收敛一些,这也在徐清的底线之内,若是提醒一番他们,真的就不再犯错,那对于徐清来说也算是省事。

毕竟培养一个官员不容易,尤其是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一般人是当不了官的,他不仅仅涉及到管理,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以及对于当地发展的取舍,没有一定的管理经验,把一个上百万人口的地区交给你,你连班长都当不了,你怎么管理这一片区域呢?

所以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若是派系的老大劝一劝,便能收住自己的贪欲,那么这些人还有救,徐清自然也就会放他们一马,若是被提醒之后,还肆无忌惮,以为自己是士族就可以为所欲为,不把国家法度放在眼里,那徐清难免要从中挑出几个来杀鸡儆猴,让全天下知道,自己的打贪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而在官员中,也确实有这样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他们倒不是笨,能够从公务员里冲杀出来,成个官的,没有几个是笨蛋的,即便是士族家的子弟,也不会特别的笨,不然最多就是一辈子公务员,安度一生或许没有问题,但想要当官,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他们之所以会提醒之后还张狂,主要便是已经无法控制了,没有当过官的人恐怕很难想象,在这个时代,一个官员,赚钱有多么的容易,即便宋朝再怎么高薪养廉,他们所面对的诱惑,也要远远高出他们的工资,尤其是一些要害部门,比如说土地部门,经济部门,税务部门,以及当地的公务员考核部门,还有建设部门,这些都是当地的要害部门,对于这些部门来说,任何一次贪污受贿,都足以比得上他们十年的工资,在这样的状况下,若是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你是不可能忍得住的。

人性就是如此,面对如此巨大的财富,你唯一可以依靠的便是强大的信仰,也就是政治抱负,但信仰和道德是靠不住的,尤其是面对无数的诱惑时,只有少数人可以坚持自己心中的理想和道德,而大多数人会被现实给击垮,所以虽然有严刑律法在侧,许多人已经贪惯了,他们已经习惯了快速赚钱的方法,再叫他们拿死工资,谁又愿意呢?

所以很多人虽然有所收敛,但你要他们收敛多久呢?是一个星期,还是一个月?他们可忍不了太长的时间,就像许多抽烟的人,当初他抽的时候,或许并不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等他长大了,他明明已经知道抽烟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了,为什么还要抽呢?

这就是瘾,贪污也会成瘾,想要戒又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在大理寺和御史台的相互监督之下,刚开始没人敢查,但随后,随着第一个年轻官员开始在朝廷之中对一名六品京官提出的了诉讼之后,整个形势立刻发生改变,而这位年轻的御史,自然是徐清的学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虽然徐清通过皇帝赋予了御史台和大理寺监察百官的权利,但他们不敢用啊。

谁知道这份权力可以保有多久?若首相依旧只是一时兴起呢?那他们怎么办,首相是不会有事的,即便这些派系受到了打击,可没人会对首相说什么,但他们呢,他们可不一样,若是首相抛弃了他们,难道指望皇帝来保护他们,在整个士林之中,投靠皇帝,便代表背叛士族,广大士族都不会再给予你任何的帮助,你会被彻底隔绝,而在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当你被统治阶级隔绝的时候,那么距离你的灭亡也就不远了。

所以他们刚开始自然也不敢,到时候徐清要是不想继续打贪了,死的可就是他们,如今他们掌握着提审的权利,但只要徐清放弃他们,单单依靠皇帝,他们是保不下这份权力的,那到时候又该怎么办,只要想到被百官群起而攻之的样子,他们就不寒而栗,所以自然没人敢做,徐清也知道,他们在害怕自己抛弃他们,只是一时兴起,但徐清这一次却是真的决定好好整顿整顿朝廷的风气。

所以便把自己一名十分得意的学生,苏轼,派进了御史台中,担任一名御史,负责刑名之学,是的,我们的大文豪苏子,如今刚刚三十岁,正是年轻有为的时候,自七年前科举得中成为进士以后,苏轼便暂居京城之中,担任文起试讲,这个职务在以前是给皇帝教书的,相当于是家教,但比起真正的老师要差一个级别,不能算老师,只能算是个助理职务。

不过随着皇权的衰退,文起试讲的功能自然也发生改变,从原本的皇帝读书助理摇身一变,成为了帝国的教育官员,负责全国大学生的教育内容编纂,和对于全国性科学杂志周刊的评审定验,说的通俗一点,也就是变成了一个朝廷编辑,对于那些朝廷不喜欢的内容进行删改,然后对于缺失的内容进行补充,这就是苏轼当初的官职。

这个官职并不大,但却让苏轼声名鹊起,苏轼在历史上也不简简单单只是个诗人,他还是个书法家,画家,词人,同时,他在治国之道上,也有着很高的水平,治理黄州,湖州,杭州,都得到了大治,还留下了千古文明的西湖美景,苏堤春晓,晓风残月,断桥残雪和三潭印月,不得不说,这是中华文明历史上一个十分传奇的人物,恐怕也只有李太白可以与之比肩。

刚开始接触到苏轼的时候,徐清也是十分的激动,毕竟这可是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苏子啊,徐清前世并不是一个特别喜欢古诗词的人,但即便是他这样的人,也知道“短松冈,明月夜,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惆怅,以及“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这是一个在中国人眼中,传奇化的人物,基本上每个中国人都能读的上来他两句诗词,徐清自然也是如此,所以当他选择拜入自己的门下时,徐清也是十分的吃惊。

不过还好,几十年为官的涵养让他没有暴露出内心的狂喜,还很是淡定的夸奖了几句,苏东坡在的时候,朝廷还设有科举,而在那一届中,苏轼虽然不是第一名,但却是最年轻的那一个,也让他一时间成为了朝廷之上,比较亮眼的星星,当时有很多派系想要拉拢他,不过苏轼显然有自己的主见,选择了徐清,之后两人便经常聊天,畅聊国家大事,每每都很是尽兴。

这是一个充满了才情的人物,张口便是华彩篇章,徐清两辈子都没见过这样的人物,跟他在一起,你会觉得生活都充满了诗意,在你眼中枯燥的一切,在他的眼中,则变成了美丽的色彩,这种感觉真的很神奇,所以后来徐清并不再仰慕苏轼后世的威名,但却真的把他当做了一个忘年朋友,两人的官职虽然天差地别,但徐清对于苏轼,确实是非常欣赏,甚至到了崇拜的地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