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两个人的游侠 > 第792章

两个人的游侠 第792章

作者:想要好好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6 14:58:57 来源:258中文

不过钱到位这几个字,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实在是太难了,并不是说宋朝如今无法实施普及教育,其实如果看三司递上来的财富增长数来看,想要施行九年义务制教育,对大学,高中进行高额补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很可惜的是,宋朝的财富分配是很不均匀的,大部分的财富进入了士族的口袋里,而士族是想要特权的,普通人经商,需要上缴百分十四十五以上的财富作为税收,而士族只需要上缴百分之三十就够了,至于田地,其他地主需要上缴百分之三十作为税收,而士族则只需要上缴百分之一就够了。

税收制度,在宋朝,是十分严格的被区分开来的,他的区分与现代并不同,现代的税制是根据财富来划分的,你赚的越多,所需要上缴的税收比例便越高,比如在现代的中国月收入在三千六以下的不收税,然后五千元的每个月需要上缴百分之五作为税收,依次往上,若是年入上亿的,则需要上缴百分之四十,然后根据各行各业来进行税收比例的改变,而在宋朝,税收制度前者跟现代差不多,是根据各行各业来改变的,农业交的税少一些,工业和服务业的税则要相对多一些,但另一点,则不是根据财富来衡量,而是根据身份,士族所需要交纳的税收就要少,而普通人的税收则相对较高。

若是皇族,则有许多产业可以不交税,比如说黄庄,丝绸,茶叶,瓷器之类的产品,只要是皇室生产,其盈利是不计入纳税的,这也是政治利益的交换,通过给皇室足够的钱财,从而让皇室退出对于国家的治理,这一点刚开始的时候,自然引起了士族极大的反对,不过在后来大量宗室离开皇室,皇室人员下降到百位之后,士族们还是接受了这样的特权,毕竟皇帝就算再能吃,一百来号人,也花不了多少的钱。

同时朝廷还规定,皇室的产出只能是这几样,皇庄的数量不能增加,奢侈品的数量也不能增加,除非皇室的日子难以为继了,则需要向朝廷提出申请,才能适当增补一些皇庄,不然是不允许的,不过即便是如此,皇室也无疑是整个天下最为富有的家族了。

单单是皇庄遍布全球大概便有一百三十个左右,原本光是在本土其实数量就到达了上百个,可因为宗室降为臣籍,皇室也是拿出了一部分的钱来作为补贴,所以如今本土的皇庄数量大为减少,大概有四十个左右,雇员达到一万两千人,他们每年为宋朝的皇室提供固定的财富,除此之外,在海外广阔的殖民地,也拥有大量的皇庄,这些皇庄的规模就要大得多了,有些大的光一个皇庄的雇员就达到了两千多人,总是在一百个左右,遍布全球,雇员达到二十万左右,这些人,全部是为皇室服务的,他们的生死,并不归朝廷管辖,是皇帝的私奴,光是这一百多个皇庄,每年就能为皇帝带来七百万贯以上的财富,足以供养皇室。

除此之外,各种各样的奢侈品也是皇室赚取钱财的主要工具,然后便是房地产,为了让皇室可以安心交出权利,在汴京城,昆山城等大都市中,中心街区大片的土地为皇室所有,掌握有这些土地,每年光是地租,便达到两百万贯以上,可以说如今皇室一年的收入大致是在三千万贯以上,足以他们随便享受了,怎么花也花不完了,而这还只是净利润,若要算全部的利润,则会在上亿规模以上,只不过皇室大手大脚,自然花钱无数。

更为可观的是,这些是流动资产,若是论起不动产,所有的房地产,皇庄,珠宝,首饰店面全部加在一起,皇室的财产应该会达到四十亿贯左右,相当于朝廷一年财政收入的一半,绝对称得上是大宋第一豪门了,而与之相比,徐家的不动产或许可以与皇室媲美,但若是论流动资产,却绝对没有那么多,而徐家在整个朝廷,绝对称得上的第一世家,虽然钱不一定是最多的,但也相差无几,如此富裕的家庭,而他们纳的税,却十分的低廉。

例如皇室,每年的利润上亿贯,而他们需要交纳到底税收,却不到一百万贯,百分之一都不到,因为他是皇室,许多地方有着强大的特权,无人可以阻挡,而士族虽然没有皇帝那么大的权利,但在贸易上,也拥有这十分巨大的特权。

明明士族的财富占据整个财富增长的大宗,但所上缴的税收来看,这占据大量财富的士族们,所缴纳的税收,占据整个财政收入的不到百分之三十,也就是说,百分之九十五的穷人,上缴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税,而占据全国不到百分之五的富人们,则只需要上缴百分之三十的税收就够了。

或许从人数上来看,大家觉得这没什么,甚至理所应当,毕竟这些人再有钱,又怎么可能交那么多的税呢,可关键的是,根据数据的统计,这占百分之五的士族极其附庸们,所拥有的财富,却达到了宋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财富,这样看去,如今宋朝的税收无疑是十分不合理的,这帮人占据着全国一半的财富,但所上缴的税收,却因为各种各样的特权,只需要配比占百分之三十就够了,若是能够对他们多征收一倍以上的税收,九年义务制教育,绰绰有余。

但徐清却不能这么做,因为涨税,便意味着对士族们发起进攻,而这是徐清所不愿意看到的,士族在宋朝的影响力根深蒂固,几乎所有的跨国企业背后都有这帮士族的身影,若是得罪他们,便等于得罪整个士林,便是徐清这样的声望,也难以全面弹压,所以这一步不到万不得已,他是绝对不会走的,而如果不走这一步,想要钱到位,自然是不可能的。

而在钱到不了位之前,徐清还是能够做一些事情的,比如说开设夜间学习班,规定童工上班时间不能超过五个小时之后,孩子们便有了休息的时间,对于这一部分时间,各个工厂集中区将会开设一些学习班,来教导孩子一些他们用得上的知识,请一些老师傅来教导他们,同时对于其中因为经济问题而无法上学的孩子,当地衙门也必须得拿出一部分钱来,给他们初中以上的教材,让他们可以百~万\小!说,如果通过这种学习的方式,能够矢志不渝的去学习,最后学而有成,就允许以朝廷特批的名额,去学校里面读书,所有的费用由朝廷承担。

这一政策,自然是针对那些父母穷困,孩子只能辍学的童工所设计的,因为家庭贫困,需要其他孩子工作去养那些上大学的孩子,所以很多孩子,因为出生的晚,所以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因为兄长上了大学,而只能去工作,但其实在他们之中,也有许多才智出众的人,但就是因为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最后只能泯然众人矣。

而在这些特办的夜间学校里,他们可以在工作之余,接受到一些初中的知识,然后每一年,当地教育局会对这些孩子进行一次统一的考试,若是能够达到当地今年的高中生录取线,就可以进入高中,并且所有费用,由当地衙门来负担。

当然,这一点也让许多孩子上初中、高中的家长有所不满,他们的孩子上初中、高中,每年都需要花费将近二十贯的钱,才能上,而这些童工却能免费上,自然是让许多家长感觉不公平,但后来经过解释,家长们知道,这样能够考上的机会是十分小的,毕竟夜间学校不比真正的初中,每天学习的时间不过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而已,而初中是一个星期五天课,同时还有老师教导。

而这些夜间学校,往往是一个老师教导所有的课程,且老师的水平也是非常的平庸,与那些殖民地学校几乎没什么差别,只是照本宣科,老师自己对于书本上的题目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些学校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提高童工的素养,而不是为了让他们去考什么高中,初中的。

但若是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之下,还能够考上好学校,甚至是重点学校,这样的人,自然是朝廷重点培养的,这夜间学校施行一年的时间,能够考上初中的,全国统计有一千两百人左右,其中重点初中十七人,能够考上高中的二百一十四人,其中重点高中三十七人,这其中所有重点高中的孩子,后来全部进入了重点大学,并在未来的国家建设中,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可以说,徐清的这一道,政策,成功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若是继续留在工厂,或许他们未来会是一个不错的,杰出的工人,但因为徐清给了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利,虽然这些教育的质量十分低劣,唯有十分优秀的人才能脱颖而出,但正因为如此,这些优秀的人,起码没有被遗漏,通过夜间学校,他们的父母虽然没有把他们送进学堂,但透过童工考试,他们也是成功进入了学校之中,并且成为了国家的中坚力量。

对于他们来说,不可谓是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也是徐清唯一能做的,他如今能够做的,不是给全体老百姓都能上学的权利,这是他做不到的,别说他做不到,便是后世,也不可能人人都上大学,把大学当成基础教育一样,这显然不是发达国家,是做不到的,如今徐清要做的,就是把整个宋朝最杰出的人才遴选出来,起码让他们可以接受教育,然后长大成才,这是他最需要做的。

而这些读夜校还能脱颖而出的孩子们,则是国家宝贵的财富,毕竟读这些学校还能翻盘的人,不仅仅聪明,关键还是有极强的自制力,若是没有极强的自制力,面对诱惑,面对花花世界,你是很容易迷失的,同时他们的考试,要求的分数是跟普通学生一模一样的,而其他学生,想要考上高中,这已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而这些童工们不仅仅需要读书学习,还需要工作,相比起全身心去读书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受到的苦难会多得多,同时也更加的辛苦。

但同时这样走出来的孩子,往往比同龄的孩子更加的优秀,即便两者智商完全相同,但毕业之后,在各自领域的发挥,童工小孩儿们,往往有着更加优秀的发挥,这其中自然有人生经历的缘故,那些从小到大,便在学堂中度过的孩子们,他们的一生被学校牢牢保护,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几乎没有遇到什么人生的挫折,即便本身就很聪明,但没有经历过太曲折的人生,对于许多事情,自然态度也就不同。

而对于那些从童工中走出来的人,他们太清楚,身为底层人士的痛苦了,他们的性命没有人在乎,他们的后代,也将生活在贫困之中,等到他们长大之后,他们也将像自己的父母一样,为自己子女,谁该上大学,谁该去工作而殚精竭虑,他们不想要这样的生活,就必须要努力的去改变,赚取更多的名誉和地位,以及金钱,从而让自己的后代不至于走上这样一条跟父母一样的路。

当然,还有更关键的一点,就是不愿意看到自家兄长那高高在上的样子,那些兄长,因为自己有一个聪明的脑袋,所以父母便也孤注一掷,将全部的身家压在他的身上,从而供他上学,希望他能够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而这也让他们变得与众不同起来,虽然愿意帮助自己的家人,但语气之中,难免就会看不起自己这些落魄的兄弟姐妹,曾经或许会因为兄弟姐妹的放弃而感动,可时间是杀人的刀,最后当这些兄弟姐妹上门要钱的时候,他们就会露出不耐烦的神情来。

这些孩子不愿意再遭受这一切,只不过是晚出生了一些,他们就从出生开始,便被剥夺了学业上的追赶,仅仅只读了六年的书,便匆匆进入学堂之中,甚至有的人连基础教育都没有接受,便被父母送到工厂中开始工作,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出人头地的愿望是无比强烈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