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两个人的游侠 > 第814章

两个人的游侠 第814章

作者:想要好好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6 14:58:57 来源:258中文

所以许多小士族是十分支持陈明功的,尤其是在民间,京杭大运河的疏通,以及周围地区堤坝的加强,对于他们这些靠着河边吃饭的人来说,可谓是比天还要大的事情,要知道这京杭大运河是在隋朝修建的,到宋代的时候,已经用了六七百年了,而宋朝又因为资金管理不畅,同时北京周边地区并不在自己的手里,长久以来对于河道的疏通是很有问题的,而在燕云十六州收回来以后,对于这一块地区的河道治理就更是重中之重。⌒菠§萝§小⌒说

辽国打仗很厉害,但若是论治理水患的能力,着实是不够敲的,所以在辽国统治期间,大运河在燕云的这一段几乎已经到了瘫痪的地步,很多河段都出现了堤坝塌方,河流断流的情况出现,这些都是事实发生的事情,所以陈明功在治河的时候,最重要的着重点便也是河流的北方,河北地区是他主要的治理中心,因此燕云的百姓对于陈明功自然是感恩戴德,故而才能以如此年轻的资历,被众人退出来选宰相。

而除了陈明功和韩通之外,第三个候选人则比较中规中矩一些了,此人乃是当今兵部的侍郎,掌管全国后勤以及军官升迁工作,其实按理来说,他是上不了台面的,毕竟在宋朝,虽然如今军队的资历开始提升了,但朝廷依旧以文人作为主要的升迁渠道,一般来说,政事堂的宰相里,大概只有一位会有军方的背景,其余的则都是从行政部门中升上来的,其中以吏部和工部,户部出生的比较多,而从兵部出来的人则相对较少。

而如今的政事堂中,已经有一位宰相身上被刻上了军方的背景,这对于朝廷来说已经足够了,所以他的参选,其实非常没有必要,但他之所以也成为了一个新的可能,这跟他的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此人姓寇,乃是寇准的曾孙,今年四十六岁,乃是北宋王朝著名的武将世家寇家的嫡传子嗣,因此在军队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同时在他的家乡,也是名声斐然,因此被军方认为是更加适合作为自己的代言人而被推了出来,许多大臣们在收了军方的好处之后,便也不介意支持一下这位寇家的人物,但徐清在心里自然早就否定了他。

毕竟徐清不喜欢军人干政,如今政事堂的宰相之中已经有军人背景的人在,这就已经足够了,若是再来一个,那么朝廷之中军伍气未免就有些太重了,这对于整个朝廷的形象并不是一件好事,国家需要武力,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但不需要尚武,这就容易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徐清也不愿意对这个世界释放出这样的气息,他还是认为,以文人为首作为妥帖,所以这一位,起码徐清是不会认可他的。

主要的竞争者便是韩通和陈明功,而在徐清的心中,自然希望是陈明功成为宰相,从履历上看,韩通就是十分传统的士大夫,他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人的思想,而这样的人政事堂并不缺,同时他的年纪也确实太大了,若是最后成为宰相,三四年不到就又要退休,那对于徐清来说便是一个麻烦,毕竟宰相之间的工作也是需要磨合的,而这磨合便需要时间,与其培养一个快要退休的老头子来做这个宰相的位置,还不如由陈明功来。

同时陈明功的思想十分开放,对于事物的看法,也更加接近科学的眼光,这是如今宋朝的官场上十分缺少的一种精神,许多人嘴巴上虽然喊着法治,喊着依靠制度来解决问题,但一碰到实际问题,最后还是不免走到人治上来,依靠个人的威望来处理事情,不是说这种方式不好,但这样使用权利,往往就会出现偏差的时候,那这对于朝廷的影响是不好的,而陈明功则更多的会有法治的精神在,同时他十分公正,并不会因为一方弱势而偏帮,更不会因为一方强势而软弱,这是一个很好的官员。

而最让徐清看重的,则是陈明功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那一股人文气质,这是很少见的,在这个时候,官员高高在上,他们通常不太会把老百姓当做同阶层的人来看,高人一等,自命不凡,这些官员都有这些通病,而陈明功并没有,他为人清高,但却没有傲气,面对底层百姓,也不会觉得他们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依旧用十分亲切的方式与他们沟通,可以说这是最吸引徐清的所以,在徐清看来,陈明功显然更加适合,而有他的帮助,再加上其他几位宰相在知道徐清没有让其他势力插手这个位置的想法之后,便也偃旗息鼓,再说与其选韩通这个老家伙来跟他们打擂台,选一个小辈来,显然对于他们来说也更加合适。

不然以韩通的年纪,比在场好几个宰相都来的大,那到时候若是遇到了问题,是听他的,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毕竟在官场上,资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仅仅因为待得时间越长,经验就越多,还因为他待得时间越长,他接触到的官员层次往往就越高,他在朝廷中的威望往往也就越高,有的时候即便是徐清也不好反驳他,就像那些三朝元老,四朝元老一样,他们几乎是活历史一般的存在,便是皇帝见到他们,也得尊称他们一句先生,到了这个级别,若是来到政事堂,是会引发巨大麻烦的。

政事堂之中,彼此的权利早已经划分完毕,若是韩通一进来便索要权利,到时候他们怎么办?所以对于徐清的提醒,众人自然心领神会,在对自己派系内部的吹风会时,便将意思传达给了下属,这样一来,韩通想要当选,可能性快速降低,最后经过官员之间的票拟,陈明功作为新一任的宰相,顺利当职,也成为了自徐清以来,最年轻的宰相之一,而徐清交给他的任务,就是全国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关于水坝的修建规划。

这是徐清一直想要做的事情,中国是一个水资源大国,同时水资源的分部也极为不均匀,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水资源充足,而华北地区和华西地区的水资源十分缺少,如何调配这两地的水资源,使得整个国家的水资源能够维持在正常的水准,这是徐清必须要着手开始去布置的事情,不指望在他的这一代能够解决,但这第一步还是必须要迈出去的。

而陈明功显然很适合这一项任务,对于徐清的指派,陈明功也很乐意接受,毕竟他的老本行就是治水,若是徐清让他去做其他的工作,他倒是不适应了,而现在他的手中握有更大的权利,以治水总督的命令来指挥各地和以宰相的身份来指挥各地配合治水,这两者之间的差距是完全不同的。

作为治河总督,他能够覆盖的地区只有地方衙门听他的话,但中央是不会听他的,毕竟工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全部都是从一品,这样的官阶比治河总督本人都要来得高,双方之间遇到问题,主要还是靠协调的,这就让他的权利被限制在了地方,而在宋朝的政治体系中,朝廷对于国家的控制力是无比强大的,地方的能力和财力都不能与中央抗衡,这也是宋朝的国策,强干弱枝。

以前在军事上采取这样的态度,如今在经济上也同样是如此,所以陈明功治河的时候,为了经费的问题,政策的问题以及河水改道等多种问题,几乎每天都奔波在路途上,就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麻烦,到最后这几个衙门他比这些衙门的官员都认得清,这其中所经历的辛劳不可谓不重,而已宰相之尊,正一品,尚书们不再跟自己平级,而是自己的下属了,这样一来,他的权利变大,可操控的范围自然也扩大了不少,指挥就能更加随心所欲,这对于陈明功来说,不可谓不是一件好事,对于有才能的人来说,有了更大的权利,他就能做出更大的事业,而徐清给了他这一切,自然让他对徐清的安排没有什么异议,在谈论了几个小时之后,徐清便带着陈明功前往皇宫,参拜皇帝。

虽然如今的皇帝,权利被限制的十分严格,尤其是在行政上,基本沦为橡皮图章,但毕竟不是君主立宪制,整个国家皇帝还是拥有很大权利的,且在民间,也普遍把皇帝理解为国家的象征,在这种思想之下,老一套的规矩,自然不可能放弃,同时皇帝也没有进行很激烈的反抗,即便有,也都是在各方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所以对于皇帝,众人也都予以尊重,新任官员参拜皇帝,并由皇帝来进行任命,这是宋朝的规矩,故而虽然朝廷已经认可了陈明功的职务,但还需要皇帝来进行任命,并且赐予爵位。

走入皇宫之中,徐清和陈明功的心情都很好,对于徐清来说,宰相的选举正和他的心意,自然是万事顺遂,而对于陈明功来说也是如此,他对于权力并不是那么渴望,但若想要完成自己心中修建堤坝,建立一个没有水患的国度梦想来,没有这个权利是不可能做成的,唯有成为宰相,才能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各方才会配合你,去完成以全国作为版图的事情,而如今,如他所愿的得到了这份权力,且还是在他年轻的时候,这样一来,自己如果不涉入政治问题,他最起码能在这个位置上待二十年的时间,这足以让他做出很多的事情了,所以如今脸上的笑意自然是藏不住的。

此时的皇宫相比起十几年的皇宫来说,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更加华丽了,以前的宋朝皇宫并不繁复,毕竟那时的宋朝被三大费所困扰,国家大量的资金被官员,军人所占据,皇帝便是想要修建宫殿也没什么钱,而如今则不同了,虽然工业化的到来让皇帝失去了行政上的大权,但依靠着士族所让渡的特权,以及皇室在百姓心中的威望,只要是皇室保证的产品,几乎就不愁销路,同时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地产商,他所拥有的土地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单单是一年的租金,就突破了九百万贯,所以虽然权力是减少了,但是金钱却是飞速增长的。

而有了钱之后,自然是要花的,除了蓄养情报机构和维持属于自己的军队之外,赵昕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扩建宫室,建造许多华美的建筑,有些是公共建筑,比如公园,图书馆,美术馆,艺术馆之类的东西,以方便皇室的文物和艺术品得以保存,二来也是让百姓可以看到这些稀世珍宝,而不单单是自己一个人来看,也算是提升名望的一种方式,二来则是对大学进行投资,兴建建筑和进行科研投资,这也是赵昕皇室开支的一个大项,可以说如今的大学资助中,除了朝廷之外,最大的个人捐助,最高的便是赵昕本人,这也是赵昕在百姓中有这么大威望的原因。

他将自己的特权并没有全部用在自己的身上,而是反馈在了学生,社会群众的身上,让他们也可以看到世界上最昂贵的艺术品,可以在这些艺术品上吸收文化的涵养,而对于那些成绩优异,家庭环境却很差的学生来说,有了赵昕的这笔钱,确实是省了很大的麻烦,陈明功的优秀学生奖学金,便是来自于皇室的捐助资金,从这一层关系来说,陈明功能够读大学,跟赵昕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社会上,还是朝廷上,对于赵昕,就算没有好感,也基本没有恶感,包括徐清本人也是,毕竟赵昕在面对自己的权利和国家的安危上,他选择了国家的安危,而没有做出复辟之类的事情,虽然赵昕曾经有过这个念头,但最后他还是放弃了,维持住的国家的稳定,对于这样的一位皇帝,你很难产生恶感,这也是众人尊重他的原因。

而除了以上两项,营造宫室显然就是赵昕的另外一个兴趣,反正他的钱多到怎么用也不可能用完的地步,所以在以上两项开支之外,修建房子变成了赵昕的一大乐趣,除了全国各地无数的皇家园林之外,最经典的无外乎是这一处深处在汴京中央的皇宫了,历年来,赵昕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修建这一建筑群,十几年的时间下来,整个建筑群已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各处的富贵和格调的高雅,以及建筑与建筑之间的搭配格局,都已经到了没有人可以企及的程度,堪称是中式建筑的完美之作,且在这背后,又不失皇家的优雅气度,行走在其中,你会觉得这个世界很不真实,因为它实在是太美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