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无影杀神 > 第442章 大宋第一诗

无影杀神 第442章 大宋第一诗

作者:无双满月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1-06 15:00:19 来源:258中文

c_t(); 林乱到浔阳楼的时候已经是下午。

只见酒楼门边朱红华表,柱上两面白粉牌,各有五个大字。

“世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

众人拥着他上楼,然后他单独一桌,说是有所感悟。

其他人也不打扰,另外点了酒菜。

林乱独坐独饮,过了会,忽然说诗兴大发,要即兴题诗一首。

店家当然早有准备,众人连忙借来笔墨纸砚,林乱不会用毛笔写字。

左看右看,只有黄文炳的字最上镜,就由黄文炳代为手书。

江州浔阳楼上,林乱一手拿着酒壶,一边高声朗诵。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一首《酒醉浔阳楼,歌唱桃花庵》出炉,林乱摇头晃脑张狂大笑,如喝醉一样。

吕方不解风情的疑惑道:“哪来的桃花,在江对岸?”

栾廷玉看着状若癫狂的林乱说:“大概是真人酒醉梦中所见,说来当初真人初出茅庐就是剿灭桃花山,可能是有所感悟。”

黄文炳则惊为天人,赞不绝口。

“层次清晰,语言浅近,回旋委婉,真是朗朗上口。想不到真人不露相,露相就一鸣惊人。”

其他人也看着贴到墙上的诗,说不出哪里厉害,就是挺好听。

扈三娘问:“那真人是不是成为诗人?”

黄文炳笑道:“何止是诗人,依我之见,光这一首足以流传千古。”

他再读几遍,更加赞叹。

“此诗非得道之人吟不出来。”

黄文炳写上落款,琢磨再三,又在上面添了一句非常狂妄的话。

“此诗之后,大宋再无诗。”

这话让其他人目瞪口呆,扈三娘说:“黄通判,你莫要给真人惹麻烦。”

黄文炳说:“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昔日诗仙李白何等豪放,贵妇磨墨力士脱靴传为佳话。你们不用担心,这世上天天都有说自己是第一的文人雅士。”

扈三娘还是不放心,这话太大了。

至少在她听来,当今官家就是有名的诗人,会不会犯上。

她到摇头晃脑的林乱身边,说题字的事,林乱哈哈一笑,说无妨。

……

浔阳楼是江州文人喜欢去的一个地方,能看江景,又是苏东坡题名。

不少人想出名,就到这里写诗。

好的不能说没有,不好绝对是九成九,时间长了,墙上就写满诗句。

有些人写的读都读不下去,或者是字迹奇丑,丢人现眼。

店家也不急,将纸撕下来换上新的,再吸引文人骚客来喝酒题诗,这是个增加客流量的手段。

昨天有帮人留了很长的一首诗,掌柜当然认得通判黄文炳,也知道他有一手好字。

只是吟诗的人不认识,看起来比黄文炳地位还高。

临走时黄文炳给了五十两银子,说是首好诗,叫他留着别撕了。

掌柜的念完,觉得还不错,挺顺,差点唱出来。

就是觉得离大宋第一也太远了,完全没有那种宋词艳丽缠绵精巧的感觉,也不豪迈,不过第一是个好噱头。

一伙文人上来,哄笑着说看今天有没有灵感,能不能写出千古名篇。

掌柜悄悄交待,伙计笑呵呵迎上来。

“各位客官,昨天就有人写了首号称大宋第一的长诗。”

这下轰动起来,连在外面的路人都跑进来看究竟,伙计趁机卖酒。

有人先看到字,说:“先不说诗如何,这字不错,很是有番功力。”

有人看长度,说:“这也妄称第一,他以为他是李太白白乐天。”

“酒醉浔阳楼,歌唱桃花庵,怕是首童谣。”

有人念了前面四句,一堆人起哄。

“这能叫诗,起承转合在哪,平仄对照在哪,用词乱七八糟。”

“正是,四句出现四个桃花,狗屁不通。”

“连童谣都不如,我家下人唱的顺口溜而已。”

“哈哈哈,说的正是,继续念。”

听完一遍后,有人大笑。

“果然是疯子所作,众人笑他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有人却在沉思,跟着默默念。

有人愤怒起来,“这种顺口溜也敢称第一,涂了它!”

掌柜的跑得慢了些,已经有人拿着毛笔在上面瞎画,将原诗抹得面目全非。

他心想收了黄文炳五十两银子,这下可好,怎么交代,一时头疼不已。

黄文炳那人可不是个好说话的,出名的刁钻刻薄。

有人突然惊呼起来,“下面有落款,还是个官员。”

当时黄文炳写的时候没想到诗这么长,地方不够,于是落款就写的小,一时没被人注意。

“什么人如此大胆!”

“就算是官,也不能如此侮辱诗词。”

“先不要涂,看清再说。”

有人拿着凳子过去仔细辨认,念道:“大宋国家炼金术师,凝神殿校籍,朝请郎守道录太虚郎,特授兵马指挥使,老九门天下行走,林乱。”

这一串称呼下来,众人面面相觑,有些不认识。

什么国家炼金术师,什么老九门天下行走,加上林乱的名字也是。

但是官职还是知道,七品的朝请郎,而且有道阶。

又有人说:“下面还有,林真人酒醉而歌,江州黄文炳代为手书于宣和二年春。”

“是无为军的黄蜂刺,这林乱肯定是他的上官,你等乱涂,小心吃鳖。”

“读书人的事,叫什么乱涂。”

说是这样说,刚才拿着毛笔涂抹的几个人都下来。

看到有来头后,这些人稍微安静些。

有人说:“小生觉得这诗还可以,朗朗上口意境释然。”

“莫不是见到有官职改口,真是墙头草。”

“非也非也,小生是就事论事。”

掌柜的赶忙过来,求他们谁能模仿黄文炳的字,赶紧写到一张纸上,重新贴回去。

这事私下说还可以,出点钱肯定有人做。

但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众文人纷纷表示不屑。

“无论如何,此诗当不得第一。”

“不错,我等不如写个几首,把它比下去。”

浔阳楼的这首诗非常简单,已经有人记下,反复诵读之后不明觉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