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吴钩吟 > 单章(说点心里话)

吴钩吟 单章(说点心里话)

作者:池暮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20 15:07:52 来源:258中文

一晚上没睡着,到现在整个人还是很压抑,忍不住想发个单章。

这本书写到现在,只要一碰硬件领域,也不管我后面怎么写,就一定会有人说不可能,而这也一直都是最影响我创作的一个东西,因为这东西跟我创作初衷有关。

写这本书,一是对写作的热爱,二就是跟我身处的环境有关。

我曾经成绩可能还算不错吧,上了不错的大学,身边很多学霸,毕业后,很多朋友和同学都在研究所或者bat和华为上班,也有人现在留校纯研,所以庆幸于这样的环境,我可能会稍微多了解一点点华夏的科研情况。

说实话,这些年华夏科研被媒体害的不浅,因为现在的媒体只关注噱头,在科研领域的文章要么就是尬吹,动不动华夏世界第一,华夏超越米国,让人哭笑不得。

要么就是尬黑,什么落后米国一百年,都他妈9102年,还能拿出落后一百年的论调也是很迷。

但没办法,这就是媒体环境,所以大部分的华夏人确实很难去了解我们真实的科研情况,毕竟大家现在获知信息的渠道就是媒体。

可问题是,在不客观的媒体环境下,华夏大部分的人现在对华夏科研的整体看法,应该还是偏不自信的(至少从微博等平台上的评论来看是这样的)。

特别是芯片被西方掐住脖子之后,大家都觉得我们好没用啊。

特别是很多人都说华夏以前不重视科研,认为我们底子很差。

我们真的不重视科研?我们真的底子很差么?

哈工大计算机系创立于1956年,国家重点扶持,1953年,燕京774厂,华夏第一个五年计划,亚洲最大的晶圆厂,大家知道么?

从建国初期开始,国家就没忽视过科研,尤其是在计算机领域和半导体领域,根本不是某些媒体所谓的从来没有重视过科研,那些媒体就他妈的知道放狗屁。

而且华夏科研人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肯干,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读一读60年代前后华夏几个主要晶圆厂的回忆录,里面很多员工的分享真的能看到人落泪,他们那个时候不懂什么996,不懂什么加班不加班,年薪不年薪的,就是一腔热血,就是要跟老米干,真的牛逼!华夏人在科研领域的拼劲是全世界公认的(但好像就是得不到很多自己人的认可)。

但华夏科研曾经面临着一个极大的困难,就是穷,那个时候真的是太穷了,可就是在那么穷困潦倒的情况下,我们咬住了跟米国的差距,50年代到70年代,据我所知,也没有出现尬吹的媒体所谓的华夏世界第一,华夏半导体从来没有世界第一过,但那会儿的华夏也一直没落下过。

不过华夏后来确实被拉开距离了,这里一个时间节点确实是80年代,这里一个重要的历史原因确实就是造不如买盛行。

因为穷,华夏科研一直存在一个隐患就是这个事情长期都是国家牵头在干,这是很危险的,特别是在商业竞争倒逼技术发展的年代,必须有民企入场,必须有市场竞争入场,可就在这个问题上,华夏出问题了,改革开放后确实打造了一批民企,一批有钱的企业家出来了,可这些企业都遵循着造不如买的原则,然后,差距开始被拉开了...

我们第一批科技领域的私企,在科研上的投入简直让人心寒。

但是私企不肯搞科研,国家也放弃科研了么?并没有!

国家希望私企搞科研,可国家本身从来没停下过科研发展,不然大家以为军工领域的自主怎么来的?大风刮来的么?

只能说,当时国家确实没多少钱,要发展的东西太多,所以没有集中力量去攻半导体领域,同时当时也确实是希望私企能给力点,谁知道培养出一批米帝良心。

但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我们真正被拉开距离的,绝对是21世纪之后,特别是沉浸式光刻机之后,那才是半导体行业真正被拉开的时间。

但也正是因为此,我们可以再看看华为的例子,海思前身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91年才创立的,在光刻机被限制的情况下,海思现在却可以拿到国际舞台上跟人家拼一拼,虽然你非要比个高下肯定比不过人家,但至少能上台面。

为什么?难道是华为科研人员牛逼,91年才开始搞研发就能追上人家50年代就开始的研发?

还不是因为华夏有底子,有人才,海思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今天的成就,所以动不动就说华夏这个也不行,那个也没有,这个落后人家五十年,那个落后人家一百年,真的是让人很无奈。

华夏科研是被市场耽误的,但也从未停歇过,还有一个例子很多人应该都知道,汉芯骗局,当时国家投的不仅仅是钱,更是人力物力,更是政策支持,资源支持,由此可见,国家是真的希望有私企能站出来,国家是真的重视半导体产业,那些非要说国家以前不重视的,真的差不多可以了。

你身上只有100块钱,但你要买20样东西,但你只有100块钱,你再不情愿也得分个主次啊。

另外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东西,那就是华夏在全球的科研地位,现在大家都习惯拿华夏跟米国对比,如果说全球有1000个科技领域,华夏有100个世界第一,米国则差不多有600个世界第一,这话是没毛病的,很客观。

但我想说的是,如果去看这1000个科技领域的全球前三名,至少有700个领域,大家能看到华夏的名字。

华夏的科研之路是很艰难的,因为我们不肯做小弟,被限制的非常厉害,所以我们被迫全面发展。

而2019年我从个人角度可以很确定的说,华夏现在差的真不是技术本身,差的是无法突破的垄断,专利垄断,生态垄断,产业垄断,资源垄断,这才是华夏现在面临的最大困难。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央视节目里放的,关于我们现在精密机械的工人水平,华夏工业现在尖端水平对标德国,不管你们信不信,这就是事实,德国人都认。只可惜类似这样的报道,连个热搜都上不了,女明星露个腿就能上热搜。

所以开书的时候我跟我朋友说过,我想在书里多分享一些华夏科研的真实情况,大众对我们的科研水平太不自信了,我们是落后,但真没大家想的那么落后。这也是源于大家真的不了解科研,媒体不好好报道,大家也无从了解。

大家都在聊半导体,一说到华夏半导体落后好像都能说出个道道来,那大家知道黄昆么?知道谢希德么?知道2000年华夏500nm自主光刻机实现的工艺极限是多少么?

反正我个人是觉得,在科研误解上,媒体肯定是要背锅的,因为科研人又不是娱乐圈的人,总不能让科研人去买热搜,他们哪他妈有这闲工夫。

尤其是在2000年,那个时候我们缺的是一个资源的整合,缺的是一个态度和一个方式,那会儿真的有人,有基础,只是太少,后面基本都拿去用在军工上了。

但如果当时有一家企业可以去整合一下各个细分领域的优势的话,特别是作为重生者知道后面谁会有怎么样的突破,华夏是有机会的。

而且我的书里一直都尽量客观的在叙述事件,你们说的知道领先技术也造不出来,我书里自己也说了,工艺撑不起领先技术嘛,现在就是主角面临的首要问题,你们说的没有人才会来给主角干,我自己书里也说了,你们提的问题我自己也都提了,因为这些问题确实是客观事实,我并没有无脑的避开这些事实问题啊。

但我的思考是,就是因为有这些问题,所以主角才有事干啊,所以主角才需要去解决啊,所以才有解决了之后的快感啊,一路顺风顺水,什么都给主角准备在那了,主角干嘛?天天出去装逼么?我写的又不是无敌流...

当然,百分之百不存在任何bug ,我是不能保证的,毕竟是这种题材。

所以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想把我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科技行业的热爱结合起来,去搞一次创作,想通过这本书,多给大家分享一些平时在微博,在白度上看不到的东西,想通过我的圈子优势的了解,通过去查阅书籍而不是查阅白度上那些无良媒体的了解,多分享一些东西给大家。

我看到有人说我这本书喊爱国口号,我可以很明确的在这里说,我喊的不是爱国口号,我喊的是自信口号。

现实生活中,我们真实的感受到了这种不自信,让人贼不爽,超级不爽。

我想通过网络小说,给自己一点痛快,也给大家带去一些痛快。

这就是为什么其实否认主角会在硬件上成功的人并不多,可我就是很在意,甚至想开单章说说心里,我写这本书到现在,失眠过4个晚上,全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因为我本人真的太在意这个东西了,我们科研真的没这么差劲,真的没有!

科研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东西,大家真的看不到他们在背后付出了多少,而且大家要知道,科研是一个结果论的东西,就拿光刻机来说,当我们自己搞出自主高端光刻机之前,背后的科研人员永远在承受压力咬牙坚持,这个时候他们一上网,还要面对网友的唾弃,想想看他们是什么心情吧。

请给他们一点信心吧,真的,据我的了解,华夏科研会在不久后的未来给大家很多惊喜。

而且也真的不要太过强化米国,核武器时代,大范围战争无法发起,世界格局和世界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华为5g为什么最终还是进得去欧洲,真的只是因为华为5g好么?大家细细品一品吧。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了,就到此为止吧,从今天起,关于就是不相信主角能成功的评论我不会再回复了,能不能成功,成功的是否合理,等这本书完结的时候再看大家评价吧。

后面我会多写一些大家在白度上查不到的东西,当然,如果就是死都不信华夏科研有这样的水平,认为我在胡说的,那我也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大家各自安好即可,但求轻喷。

最后,我真心的希望能看到这里的朋友可以在承认米国比我们强大的前提下,勇敢的自信,我们真的可以自信的,华夏没有某些媒体说的那么差,华夏科研也没有某些媒体说的那么差。

那些什么类似骗科研基金的乱象也确实存在,但还是那句话,媒体只会报道这些有话题的东西,他们不会去报道那些勤勤恳恳的科研人员的,因为没话题。

我们只是错过了一些机会,我们只是承受了一些无奈,我们只是信错了一些非人,我们只是受限于一些时代背景,但华夏科研从未止步,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不管顶着多大的压力,华夏一直有一批科研人冲在最前线。

我是很相信他们的,因为他们真的很牛逼,我也见过一些天才,真的,见过天才之后才明白自己绝对就是来凑数的...

所以我一直很自信,希望大家也可以试着去相信他们。

谢谢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