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历史 > 吾乃大奸臣 > 第八十六章 心思

吾乃大奸臣 第八十六章 心思

作者:小医生大烦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0-31 21:18:29 来源:258中文

陈奇瑜温言道:“起来说话,一切有朝廷法度定论,只要事实真相俱在,本官与陈大人绝不会徇私枉法!”

陈良谟也沉声道:“速将此事原委分说明白,抚台大人与本官自会明辨是非!”

李世群起身用衣袖擦了擦泪痕,回到座椅上后,将那天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讲述一遍,并从怀中掏出一份诉状,下人接过后呈递给陈奇瑜,上面不仅有事情的经过,还有张二等数名店伙计的手印为证。

侯定国指使随从打死许掌柜时,除了他们一伙人之外,最直接的证人便只有店内的伙计了,店观的人虽然不少,但因为不敢靠近,加上视线受阻,所以并未看清究竟如何。

事后凤阳府衙接到路人报案,说是李氏商行发生命案,知府李启梅遣人过去时,商行大门早已关闭,差役翻墙从后院进入店内,只看到地上一滩未干的血迹,以及被毁坏的家具,现场一片狼藉,但没有证据说明发生过命案。

捕快随后对商行周边的铺子进行了询问,几名曾进入过店内的相邻店铺的东家掌柜,都是一口咬定确实有人被打死,并且是商行的老掌柜,他们都亲眼目睹过遗体。至于为何尸体消失,并且东家伙计一个也不见,大家一致认为东家避难去了。

捕快又到不远处的寿衣店进行查访,寿衣店老板确认,的确有李氏商行的人买走一口棺材,至于去向则是不知。

捕快这时已经知道确实是有人被打死了,但行凶者是他们惹不起的,谁敢去皇陵署逮人?

于是赶忙回府衙向知府大人禀报详情,李启梅闻听真有命案,并且牵扯到皇陵署里的人,当下不敢做主,赶紧起草文书向陈奇瑜禀报了此事。

由于凤阳辖区不大,所以未设提刑按察使司,民刑案件俱由凤阳府处置。

但命案是关系到地方官员升迁的关键所在,这件案子既然背景复杂,李启梅当然要推卸责任,只要报告给巡抚大人,那案子最终如何就与他无关了。

陈奇瑜对于李启梅的小伎俩自是洞若观火,他毕竟是见过大场面,胸中有大格局的能臣,对于这种小手段自是不屑之极。

看过案件的文书之后,陈奇瑜忽地心中一动。

对于守陵太监杨泽的所作所为,陈奇瑜在有心人的帮助下,早就查访的一清二楚。

所谓的有心人,自然就是以李启梅为代表的官府和地方士绅了。

文人和宦官天然的对立属性,让士绅们对杨泽带着天生的恶感,更何况杨泽日常的骄横跋扈,以及贪婪成性的品行,尤其是他的干儿子侯定国在民间和卫所士卒中的恶行,加重了文官和士绅团体的厌恶,只是苦于无法与其抗衡,所以隐忍至今,陈奇瑜和陈良谟遣人暗中查访凤阳卫所之举,被士绅们察觉后充分利用,查访的方向有意无意直指杨泽以及听命于他的几个卫所高官。

命案的发生让李启梅敏锐的感觉到这是一个契机,一举掀翻杨泽及其走狗的好机会就在眼前,并且有现成的利刃摆在面前巡抚大人。

李启梅等人私下交流时也曾议论过陈奇瑜,并从他的履历和到任后的行为得出一个结论:陈大人不甘心目前的位置,有奋发向上之心,但缺少成就事业的根基,那就是钱和粮,虽然皇上将其起复,看似圣眷又隆,但要是在凤阳做不出一番政绩,要想再进一步怕是很难,圣上最看重的当然是治理有方的能臣,没有政绩如何拔擢?

凤阳这种十年九荒的地方是能臣仕途上的陷阱,历任凤阳巡抚从未有进入过内阁,这一点很说明问题,多少文官满怀雄心壮志来到凤阳,结果往往都是铩羽而归。你不是觉得自己厉害吗?那你咋入不了阁呢?

李启梅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并不看好陈奇瑜,就算你任过五省总督又如何?这里与其说是皇上对你的考量,不如说是让你死心的一个鸡肋之地而已。

但废铁还能打三斤钉呢,既然巡抚大人想让圣上另眼相看,那就去和杨泽撕逼好了。陈奇瑜输了,那就灰溜溜走人杨泽输了也同样如此两败俱伤那就一起滚蛋好了,无论哪种结局,对李启梅们的利益都没有丝毫的损伤。

陈奇瑜知道,想要博取更大的名声,那就要挑硬骨头啃,杨泽无疑是最好的靶标。

只要搬倒杨泽,那他在朝臣和文官团体的眼中,就会树立起刚直不阿,勇斗奸阉的高大形象,这就为以后更光明的仕途前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毕竟不能只靠圣眷,他陈奇瑜可不想做个孤臣。

何况据这些时日得到的讯息来看,这个杨泽的确是nn人怨:制造各种名目,接着修缮皇陵的名义大肆盘剥百姓士卒强令商户捐资助银,然后纳入自己囊中虚报皇陵卫兵额,与卫所将领合谋侵吞粮饷,还有一条足以致杨泽于死地的罪名:贪污皇帝从内帑中拿出修缮皇陵的银两!相信皇帝看到后肯定会勃然大怒。

陈奇瑜本已拟好给崇祯的奏本,看到李启梅的呈报文书后,内心又给杨泽添加了一条罪状:纵容手下无故致死良民。但美中不足的是,证人证物略显不足。

今日李世群所述命案的详情,以及有数名证人手印的诉状,让这个案子案情明白无疑,陈奇瑜决定立即给崇祯写密信,并附上n杨泽的奏本,n守陵太监种种不法事,祸乱地方,盘剥士绅勾结军将,苛虐士卒。一旦皇帝将事情的处置权交付与他,他会借机整顿卫所,恩威并施,拔擢人才,打造一支抵御流贼的新军,那才是他所依仗的政治资本。他有信心凭借自己的眼光和布局,指挥这只新军,在剿贼的战斗中重放异彩。

陈奇瑜看完后将诉状放在案几之上,神情庄重的开口道:“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有此等恶事发生,实在是令人发指!借用修缮皇陵之名,夺取守法商户之财物,此举与强盗无异!强取豪夺被拒,恼羞成怒之下杀伤良民,此乃禽兽之举!”

陈良谟此前对命案有所耳闻,但不知详情如何,今日听到苦主叙说原由,主使者是让他深恶痛绝的宦官,此刻也是义愤填膺。

他大声道:“正是此等奸佞小人为祸民间,才致使四方不靖!本官这就上本,替死难者讨回公道!”

不等李世群致谢,陈奇瑜接着道:“李员外你且放心,本官绝不容残民以逞的恶贼逍遥法外,你先回去,本官自会与陈大人上奏朝廷,无论如何也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回去等候消息吧!”

李世群见二位大人都已相继表明态度,心下也是暗自欣慰不已,自己几乎花去了大半家财,但仇有希望报了。

他起身跪下磕头致谢后,慢慢退出二堂,陈奇瑜吩咐让下人知会陈奇之,由他安排前往南京押解银子一事。

陈良谟朗声道:“抚台大人,如今竖阉横行凤阳府,修缮皇陵一事已成为杨泽敛财的手段,本就民不聊生的凤阳百姓更是雪上加霜!我等读圣贤书之人,岂能任由这等恶贼继续为祸!下官这就给我皇上本,恳请圣上严惩此徒!还请大人本上附名!”

陈奇瑜看了他一眼,心里感到好笑,他从案几上一摞公文中抽出一本奏折,拿在手中敲了敲,开口道:“士亮,你以为本官这些时日都是在坐困愁城吗?本官从不打无把握之仗,没有足够的证据,你以为就凭你一腔热血就能说服皇上吗?本官手里的才是足可致杨泽于死地的铁证!”

陈良谟连忙起身过来,将他手中的奏本拿过去细细观看,片刻之后他合上奏本,脸上满是兴奋之色,笑道:“还是大人棋高一着啊!下官查访数日,终是不得其要领,没想到大人悄无声息间,竟把杨贼一伙的底细查探的如此详尽!下官佩服啊!哈哈”

陈奇瑜暗中撇了撇嘴,当初说好了分头查访,我是让人带着银子下去查的,花钱买消息你倒好,除了换下官服外,就知道板着一张死人脸,路上见人就打听什么太监啊卫所指挥使之类的消息,人家谁傻啊这种惹祸上身的事不都是偷偷摸摸的打听吗?你可是唯恐天下不知是的。

他笑着开口道:“本官也是碰巧遇到知其底细之人而已,士亮行事光明磊落,本官也是赞叹不已啊!”

陈良谟倒是有自知之明,他摇头道:“下官不善与人交往,与民政之事所知甚少,下官意不在此。下官最崇敬之人便是海瑞海刚峰!此生愿学海笔架!做一柄利剑!斩尽朝堂上的魑魅魍魉,廓清大明官场上的歪风邪气,为此虽死亦不悔!”

陈奇瑜闻言心中顿时肃然起敬,他站起身来,整整衣冠,对着陈良谟郑重施礼道:“士亮气节之高洁,陈某不及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