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历史 > 吾乃大奸臣 > 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

吾乃大奸臣 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

作者:小医生大烦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0-31 21:18:29 来源:258中文

只有将这些大佬们北迁,之后任用自己中意的官员掌控府县,政商合一的东林集团才会没了根本,势必会逐渐消亡。

至于新的利益集团的诞生,在严格的监督机制制约下,很难再达到现在东林党集团的规模和危害。

南京政府北迁的打算朱由检谁都没告诉,包括负责施工的外戚们,营造房舍也是打着京城扩建的旗号进行的,就算有人怀疑,也绝不会想到皇帝将来会有如此惊人之举。

解散南京政权的想法肯定会受到京城重臣们的一致欢迎。对于南京政府这样一个超然的存在,朝臣们心里早就厌烦无比,但同时又无可奈何,因为大明自成祖一下的历代帝王,虽然也有对南京不满,但始终缺乏勇气和魄力来打破这个朝廷的枷锁。

南京各部寺的同仁们对朝廷的某些行文政策根本不屑一顾,无数次的直接打脸京城朝廷,摆出一副不服来干的嚣张嘴脸。

只要朝廷打算惩处南京某一位部司高官,那就等于捅了马蜂窝,立刻会有无数的弹章直送京城,各种谩骂攻击随之而来,最终京师重臣们不得不捏着鼻子收回承命。

至于两京各部司合并后的各级主官人选,当然要采取北重南轻的方法,南京来的全部副之,但名称上并未改变,大家都是重臣,最起码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但里子就算了。

朱由检打算采用新的官制:设立左右尚书。

比如吏部,现任吏部尚书周云将会成为左尚书,将来合并过来的南京吏部尚书当然为右尚书,官职都是尚书,但在以左为尊的时代,大家都会明白谁说了算。

左右侍郎分别也是两人,原先朝廷的左右侍郎全部为左侍郎,南京过来的两个都是右侍郎。

明年南京政府北迁就先拿吏部下手,然后兵部、户部、督察院这些重要部司一个一个来。

在朱由检的计划中,明年如果对建州的战争取得决定性成果后,南京的四十九个卫所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他会下旨裁撤全大明的卫所,取消军户制度,所有军户转为民户。

在内忧外患基本消除的情况下,名存实亡的卫所制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

军户们两百年来受到的剥削与种种限制将会彻底废除,各地卫所的土地在经过丈量后分派给每个军户家庭,就依照孙传庭在西安那套方法施行,给卫所高官保留一定数额的田地,其余的分产到户,然后辅以各种政策的的支持。

军户们由佃租上官的田地,变为拥有属于自己的田地,这将会使得全国大量军户的生产热情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极大的提高全大明的粮食产量。尤其是物产丰富的江南一带,单单南京四十九个卫所就占用了数千万亩田地,而这些田地的产出大都归属于卫所的各级将官,军户们辛苦一年所得也仅只裹腹而已。

实际上早就有大批的军户打破了朝廷名义上的限制,暗地里从事各种产业,已于普通民户无异,卫所的将官们除了名号以外,与地主土豪没什么区别。

取消卫所制、均分田地等等策略,与后世的打土豪分田地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主导者变成朝廷而已,手段相对来说可能会比较柔和。

只要卫所将官们识时务,那一切都好说,若是有人敢聚众闹事,西安左卫就是最好的例子。

关于卫所裁撤改革一事,朱由检准备交给孙传庭来做。孙白谷在这方面已经颇有心得,加上其杀伐果断的性格,更有自己为其背书站台,相信几年之内就能彻底解决这个大明顽疾。

北迁政策肯定会遭到部分南京官员士绅们的强烈反对和抵制,这些人精们肯定一眼就会看出朱由检的目的,对于这种毁其根本的做法,这伙既得利益者哪会善罢甘休。

至于他们会采取哪些举措来对抗自己的旨意,朱由检还未想出来。

前世的他并未有从政的经验,人生阅历也并不丰富,虽然知道会遇到极大的阻力,但却不清楚对方的各种手段。

既已打算撕破脸,那就见招拆招好了。

明刀也好、暗箭也罢,在强大的武力面前,一切都如幻影如泡沫。

到时让孙传庭带着一只秦军过去就行,五千人应该足够,再有锦衣卫的情报消息,对付只会聚众谩骂、到处张贴揭帖的江南文人应该不成问问题。

至于民乱,若是学满清的大杀特杀,民乱也不足惧,但军队还是尽量不能对平民动用武力,对手无寸铁的同胞动刀动枪,这与流贼有何区别?

要是有城管就好了,啧啧。。

孙传庭也不是屠夫,相信以他的能力,对付江南那帮有文化的流氓应该不在话下。

对付流氓要摆事实、讲道理,对付文人要简单粗暴,对付有文化的流氓就双管齐下好了。

先讲道理,不服就打到你服为止。

南京的勋贵们肯定不敢出头,就算自身利益受到损害,但早就在温柔乡里迷失自我的勋贵们已经没了血性,别说手中没有武力,就算有也不敢站出来,否则的话就是整个家族会从这个世界消失。

朱由检不由得想到,若是自己做成此事,从根本上伤害到江南士绅们的利益,后世的野史中也许会把自己骂的肉都臭了,自己的名声搞不好就会遗臭万年。

在这些江南文人笔下,自己的形象可想而知,什么史上最昏暴君、最强帝国之崇祯败亡、大明之崇祯昏君、回到明末杀暴君等等。反正就是不顾事实的乱写瞎写,为了让读者们找到爽点,可以生搬硬套的大放狗屁,花钱买这类手抄本小说的人又没什么文化,只要看着爽就行,管他合不合逻辑。

没看一些辫子戏吗,紫禁城里的侍卫、宫里的阿哥阿猫都能进后宫里勾搭皇帝的女人,越是这种罔顾史实的东西越招人爱,这就叫文化自信,懂不懂?

这些脑残编剧不知道什么是后宫吗?后宫除了皇帝,还有哪个男人能进得去?那些什么阿哥阿狗的,一成年就要搬出宫去,哪有机会去勾搭亲爹的女人?这些编剧大概都是某朝余孽,把自己的祖宗描写的平均智商不超七十,爱屎觉罗家的后代脑子里全是屎,偏偏有很多脑残喜欢屎的味道。

无所谓了,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让社会大步向前才是最重要的,横眉冷对千夫指,谁敢骂朕就揍谁。

名声这东西见仁见智,自己也可以雇一帮写手美化自己嘛,写一些比如史上最温和崇祯、崇祯大仁君、爱哭鼻子的爱心崇祯、尊老爱幼、专门扶倒地老人的好崇祯、最贴近史实的崇祯大帝等等诸如此类的小说。

虽说这种比较写实类的小说不讨喜,卖不上一个好价钱,但起码对得起花钱的读者,让他们觉着这些小说不是胡说八道、满嘴胡扯,也让他们知道,皇帝也不能任性胡为,不是想砍谁就砍谁的黑涩会老大。

嗯,就这么着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