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历史 > 吾乃大奸臣 > 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

吾乃大奸臣 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

作者:小医生大烦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0-31 21:18:29 来源:258中文

();

自从努尔哈赤以十三福铠甲起兵造反以来,八旗兵对阵明军便几无败绩。

正是这十余年来明军不断地送人头、送装备,再有像晋商这样的无耻奸商暗中襄助,才让八旗上下在与明军对阵时充满了骄傲和自信。

历史的发展有其偶然,也有其必然。

明军的一场场惨败,与大明体制的腐朽没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的很多原因纷繁复杂,种种因素叠加,导致了大明必然灭亡。

至于偶然,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其中最着名的例子当属烽火戏诸侯了。

周幽王为了博美人一笑,有事没事就点烽火玩,最终导致西周王朝轰然倒塌。

自古以来许许多多的大事件,都是由偶然发生的小事引发的。

历史大部分时间像是个不苟言笑的中年人,给人一种很靠谱的感觉。但他有时却又像稚嫩顽劣的孩童一般,往往一个无意中的小小举动,便会造成惨烈的后果和结局。

孙传庭等三人在奏报中将最近刚刚结束的战事做了简略汇报。

在花了近两天时间填埋和清理完清军留下的工事后,以车营为先导,秦军和白杆兵为后队的明军继续北上追敌,秦军张远部则被孙传庭留下,担负起看守辎重营地的任务。

孙传庭本以为清军主力已经走远,陈奇瑜整合的万余人马是决计挡不住数万北返清军的。

没想到的是,陈奇瑜采用了与清军如出一辙的策略:挖壕筑墙,以绵延数里的防御工事来延缓清军北撤的步伐。

陈奇瑜留下雷声部在北面部下防御阵型,以防后路被清军偷袭,然后他亲自指挥卫川与张先部依托工事,对北撤的清军展开了阻击战。

在尝试过强突无果后,清军驱赶包衣冒着明军火铳与虎蹲炮的轰击开始填壕推墙,在包衣们死伤无数的情况下逐渐将明军的工事慢慢推平。

多尔衮调派五千名两白旗士卒进入东侧山林,企图绕过明军的防御工事,从侧面对明军展开攻击。

此时负责后路防御的雷声部传来警迅,万余清军已经南下至防线十里处,准备接应南路清军主力,这样一来,陈奇瑜所率的万余人就面临着被清军三路夹击的危险。

而驻扎与松山的洪承畴在接到雷声南下前的禀报后,又侦知一万清军从自己眼皮底下向南而去,这很明显的意味着清军主力在前方吃了大亏,正谋求撤回到松锦一线。

洪承畴与沈世玉商议一番之后,做出了领兵突击这股清军后路的决定。

本来一向谨慎的洪承畴并不想有如此冒险的举动,但现在的形势下已经由不得他按兵不动了。

虽说按照兵部的部属,他的主责就是守好城池便可,但眼看着一路路的清军持续南下,并且局势已经朝着对明军极为有利的方向发展着,这个时候再不拿出点动作来,那将来叙功的时候,他很可能就会排在后面了。

在经过缜密的分析后,洪承畴决定领兵出城,对清军展开攻击。

在留下沈世玉带两千人守城后,洪承畴率六千人出松山城,汇合了大兴堡、威远堡、定辽堡等松山周边数座堡城里的京营兵马,尾随清军南去。

洪承畴并没有调派锦州城里的辽西兵马,只是派人向祖大寿通传了军情,至于祖大寿如何去做那就是他的事了。

他对辽西将门有着很深的戒备之心,知道那是一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万一关键时刻率先跑路,那对其余明军士气的打击可想而知。

为防止被清军抄了后路,洪承畴把威远堡、定辽堡的共计六千余人留在松山城附近,构筑防线防备十余里外的清军大营,他自己亲率九千人攻击清军后路。

济尔哈朗此前在接到探马传回的情报后,立即觉察形势对清军十分不利,于是便迅速的派遣一万人南下接应,剩余的万余人马则是坚守大营,继续威慑松锦明军。

清军的一万援军很快便与雷声所部的秦军展开了对战,而陈奇瑜则是率领人马在南面阻击北撤的清军主力。

洪承畴趁机下令九千人从背后对清军援军发动了进攻。

就在这时,在清军的猛攻下,张先和卫川部在损失极大的情况下已经无法坚持,无奈之下,陈奇瑜也没办法顾及到北面来的友军,他只能下令三路明军向着附近的镇山堡且战且退,直到退进堡城之中。

绕道山林的五千清军在得知前面还有明军时,在带队的梅勒章京率领下继续沿着山林潜行,从侧翼对发觉事情不妙正率队回撤的洪承畴部发动了突袭。

猝不及防之下,九千明军与一万多清军陷入混战当中,洪承畴被不惜性命突进的清军白甲兵射中后落马,眼看军心要乱,一场溃败就要发生,幸亏京营副总兵朱阮及时调遣两百名掷弹手冲至阵前,一顿狂轰滥炸之下才将清军的攻击打退。随后朱阮指挥剩余兵马缓缓后撤,在数百颗震天雷的袭击下损失惨重的清军胆寒之下并没有继续追击,朱阮率军北撤三十里之后就近入驻了附近的定辽堡中。

这场惨烈的阻击战结束没多久,孙传庭率明军主力赶到战场,但清军主力已经加速北返而去,只留下了数万包衣拖在后面,最后除了少部分逃进山林的铁杆包衣外,其余的全部成了明军的俘虏。

时候孙传庭、秦良玉与陈奇瑜聚到一起,在夜不收向前探查清军动向后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策略,结果到了傍晚时分,三人接到了夜不收送达的紧急禀报:清军主力已经快速通过定辽堡外,蓟辽督师洪承畴重伤昏迷不醒!

孙传庭三人闻听之后大惊失色,在短暂商议之后三人决定留下陈奇瑜善后,孙传庭和秦良玉连夜率军北上,以防再有不测发生。

在路过定辽堡时,孙传庭和秦良玉进城探视洪承畴,并询问战事的经过,随后将整个阻击战的简况写成奏报,派人回传时请陈奇瑜签名认可后,用快马送往了京师。

看罢奏报之后,朱由检陷入了沉思之中,就连王承恩悄悄地回到自己身边都没有察觉到。

关外战事进行到现在,损失相对较小的官军已经由守势逐渐转向了攻势,那接下来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

清军惨败的消息传回到盛京后,皇太极会用什么办法来应对这个不利局面呢?

宣大卢象升麾下的数万骑兵,以及登州刘国能、张文耀部应该何时出动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