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舆宋 > 第045章

舆宋 第045章

作者:浮云13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31 21:20:31 来源:258中文

此为防盗章, 购买V章比率超过60%方可看到正文。

“哦,原来是过寿啊, 那去两天就该回来了吧?”六婶子又问,面上带着满满的期待。一旁的三婶子虽未言语, 不过那神情简直就跟六婶子如出一撤。

娇娇隐隐察觉到两位婶子似乎都不太乐意自己外出, 可她想了想上辈子, 不觉得去外婆家能发生什么事儿, 当下只乖巧的答道:“不是的,我爹叫我小住一段时间,大概会待在腊月里吧?年肯定还是要在家里过的。”

两位婶子面面相觑, 似乎想开口说点儿什么, 不过最终还是把到了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

待稍晚些时候, 三婶子将已经改好的衣裳交给了娇娇, 让她试过没问题后,这才笑着问:“娇娇好久都没让我做饭菜了,今个儿想吃口啥?”

娇娇愣了愣, 自打她重生后, 去各家点菜的习惯似乎就没了,而是由着六婶子做啥她就吃啥。不过既然三婶子提出来了, 她稍稍思考了一下, 便道:“想吃茄子了, 红烧茄子或者鱼香茄子都成, 再来一碗白米饭。我得少吃点儿, 省的长太多肉。”

“你又不胖!”三婶子笑盈盈的接了一句后, 又重复了一遍娇娇点的菜,这才心满意足的拿着针线箩筐走了。

六婶子抬头瞅了瞅天色,索性也领着儿媳离开了。路上,小周氏忍不住问起了娇娇去走亲戚的事儿:“娘,你和三婶子看起来都怪怪的,这走亲戚不是常有的事儿吗?别人在亲戚家住得很了,会惹人烦,可就老叔那性子,一定会给钱的。”

为什么娇娇在村里的人缘那么好?她长得无害是一回事,更多的却是因为她爹舍得撒钱。

就拿坐秋冬衣裳来说,要不是把足了钱,谁会放下自家的活儿,专门给你仔仔细细的量体裁衣?还在袖口、领口给绣上花纹,甚至不怕麻烦的特地做了盘扣,这些既费工夫又费精力,要不是为了多赚几个钱改善家里的条件,谁会去做?还有点菜的事儿,说白了,就是都盼着能赚几个辛苦钱,毕竟光靠地里的出产,想吃饱喝足倒是容易,可一年到头想多攒几个钱却是难得很。

所以,小周氏才说了刚才那话。

六婶子迟疑的往前头走了几步,含含糊糊的道:“娇娇的娘啊,焦邺县县城里的人。”

小周氏很是吃惊:“焦邺县离咱们这儿挺远的吧?县城本地人?那可是不得了。”

“何止是县城本地人,那刘家可是焦邺县排得上号的富贵人家,家里好几个铺子呢,光是每年收的租子,就够他们家吃香的喝辣的了。”

“这样的人家……”怎么就嫁给了泥腿子呢?

有些话,身为晚辈不好说,小周氏到底没将心里话说出来,就是纳闷嫁过这些年,怎么就没见过娇娇往外婆家去。

心里存着事儿,小周氏第二天一早去河边洗衣服时,就有意无意的提到了娇娇要去外婆家小住的事儿。她是嫁过来不到十年的小媳妇,可同在河边洗衣服的,还有嫁过来几十年的,自是比她懂多了。

就有那上了年纪的大娘主动给小周氏解惑:“你说娇娇她娘刘氏啊?那可是个美人胚子,反正我活了一把年纪,还没见过比刘氏更好看的人儿,就跟那从画上走下来一样,跟咱们这些乡下人完全比不得。人家都说冯源不想续娶是因为忘不了刘氏,我看这话靠谱,要是娶那些后头介绍来的那些歪瓜裂枣,我看还不如守着刘氏的排位过日子呢。”

“可不是?你看她生的娇娇,打从一出生就是个白嫩嫩的娃儿,比年画娃娃都好看。可惜啊,她福薄命短,本以为先开花后结果,谁能想到她就这么难产死了呢?”

几个婶子大娘摇着头唏嘘不已,也有人替娇娇可惜:“好好的一姑娘,偏就打小没了娘,她爹到底是个大老爷们,往后说亲时,只怕有的是麻烦。唉,也难怪娇娇最近吃不好睡不香的,消瘦了不少呢。”

“就是,外人只道娇娇是难得的好福气,家有良田百亩,吃穿俱是上乘。可谁曾想过,她小小年纪就没了亲娘,她爹再怎么疼她,一年到头足有大半年在外头奔波,独留她一个孤零零的待在家里,就算吃喝用度再好,又哪里抵得上父母长辈呢?”

“源弟也挺可怜的,他娘没得更早,本想着娶了媳妇生了闺女,好日子就在眼前了,媳妇难产没了,连儿子都没保住。以后,那些家产还不知道便宜了哪个呢!”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啊……”

闲话嘛,说过就算了,谁也不会将这事儿搁在心上。可正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没人注意到旁边有个小丫头已经将这事儿搁在了心上。

那人名唤冯秀,论辈分算是娇娇的隔房堂妹,仅比娇娇小了一岁多,却是天生身材矮小,明明再过一年就该及笄了,打眼瞧着却像是十一二岁没长开的小丫头。

听着耳畔嫂子婶子们的议论声,秀娘黑着脸死命的搓着手里的衣裳,结果一个不留神就将一件好衣裳给扯开了个口子。这下,原就心情极为不佳的她,愈发气恼起来,匆匆将剩下的衣服过了遍水,站起身端上大木盆就往家里赶。

因着其他人都在聊娇娇的事儿,倒真没人发觉秀娘这边的状态,更无人在意她已先一步离开的事情。

秀娘憋着一口气跑回了家,见家里没人,这才方觉安心了些,忙进屋拿了针线缝补起衣裳来。

乡下地头几乎什么都是自给自足的,哪怕不会绣活,普通的缝缝补补姑娘家都还是擅长的。只是今个儿秀娘心里带着气,动起针线来不免有些毛毛躁躁的,没等衣裳缝补好,手指头已经挨了好几下,气得她恨不得丢了衣裳踩上几脚。

等她好不容易缝补好了,又将大木盆里的衣裳都拿出来在院子里晾好,这才发现因为天气热,原本衣裳早就半干不湿了,哪怕她使劲儿的拍打,还是免不了留下极为明显的褶皱。

一整个上午,秀娘当真是干什么都不顺,就连去鸡窝取鸡蛋时,一个不留神给绊了一跤,人倒是没什么大不了的,手里还热乎的鸡蛋却摔在地上碎了个彻底。

等她娘三婶子拎着一篮子稀罕吃食回家时,就看到闺女蹲在院子里呜呜的哭,一时纳罕便问道:“哪个又惹你了?你爹和你哥他们不都大清早出门了吗?”

待知晓了事情的原委后,三婶子又是心疼鸡蛋,又是恼火闺女太蠢,一个没忍住就伸手往她身上拍了几下:“十几岁的大姑娘了,我跟你这个年岁都跟你爹定亲了,你还毛手毛脚的,连点儿小事都干不好……”

“你就知道打我骂我,你就不能心疼心疼我?”秀娘气坏了,甩开她娘的胳膊就往旁边躲。

“哎哟我的菜篮子!”三婶子顾不得骂闺女,先检查了篮子里头的吃食,见都完好无损,这才没好气的虚指着闺女骂道,“一天到晚的不干正事,就知道使性子耍脾气,回头你看有没有人上门提亲!”

“那我也比她冯月娇好!”

三婶子也没打算跟闺女死犟着,她都准备进灶间处理食材去了,直到听到这话,才一脸诧异的转过身子:“娇娇又怎么招你了?”

秀娘狠狠的抹了一把眼泪,便将早间在小河边洗衣服时听到的话复述了一遍,末了只道:“她有什么好可怜的?顿顿吃肉,每季都有新衣裳新鞋……你就记得给她做衣裳鞋子,我呢?我也想要穿新的!”

“瞎说什么呢?”三婶子没好气的道,“那是她爹买的料子,我不过就是想赚个手工钱,倒说的像是我上赶着贴补她一样。”

“那钱呢?她没给你钱?”

“她爹给了啊!”

“行,既是给钱了,那你拿拿钱给买料子做衣裳呗,过几天又是逢集了,我同你一起去。”秀娘美滋滋的盘算着,如今离年关还有两三个月呢,买了料子回来做,时间措措有余,到时候她就可以穿着新衣裳新鞋去走亲戚拜年了。

“你哥年岁不小了,我盘算着明年秋收后就给他娶媳妇,这些钱用不得。”三婶子一脸的平静,“你也别闹了,去帮我把鱼杀了。”

“哪儿来的?”秀娘赶紧去厨房拿了刀,蹲在地上利索得杀起了鱼来。

他们村本就是沿河而居的,不过因为人们常去河边挑水洗衣,还有不少人家养了鸭子和鹅,弄得河里嫌少有鱼出没。可要是真想吃鱼倒也不算难,只需要沿着河往上游走,绕过上河村,去到人烟稀少的小青山附近,捞鱼就变得容易多了。

可就算这样,像今个儿这么大的鱼还是少见。

“买来的呗!还能是哪儿来的。你记得弄干净点儿,多洗两遍!”

忙活了一上午,三婶子这才鼓捣出了两个拿手好菜,一道是鲜鱼豆腐汤,另一道则是麻婆豆腐,都是下饭的好菜。

秀娘眼巴巴的看着菜盛出了锅,忙伸手打算端到堂屋去,不想却被她娘一巴掌拍开:“这是给娇娇做的,她昨个儿吃了我做的鱼香茄子,直道开胃得很,还跟我说今个儿要吃有豆腐的菜,又说不能有肉,我琢磨了半天才想到这俩菜。”

“那把麻婆豆腐给她呗,我吃鱼好了。”秀娘转而去端另一个盘子,结果又被拍开了,气得她哇哇大叫,“娘你干啥!”

“我问你干啥才对,你当这鱼是好买的?也是赶了巧了,我去老葛家买豆腐回来的路上,刚好碰上你舅家表哥拎着大鱼要回家,我好说歹说才叫他把鱼卖给了我。正好,娇娇只说不能有肉,鱼肉又不算肉。”

“鱼肉当然算肉!”

“别闹,咱们家自打秋收后就没旁的进项了,好不容易娇娇又开了胃口,趁她还没往焦邺县去,赶紧多赚几个钱。”

秀娘气得脸都变形了:“我想要新衣裳新鞋子,你不给我做,我要吃口鱼肉你又不肯!满脑子都是赚钱赚钱,可你赚来的钱又不是给我花的!”

“从小到大都是这样!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你就记得她冯月娇!到底谁才是你亲生的?你啥时候也能对我这么上心?”

“回回都这样,不分春夏秋冬的,她说想吃口啥,你满村子给她找去。我呢?你啥时候费心给我做过一回吃的?”

“你给她做好吃的,还要我给端过去,末了我还得去她家拿碗筷回来洗干净!你说,这都是凭啥啊?我吃不着,她也别想吃!!”

一个气恼之下,秀娘猛的打翻了鲜鱼豆腐汤的大海碗,不想力道没控制住,小半碗的汤都撒在了自己手背上,刚出锅的热汤一下子就将她的手背烫红了一片,疼得惨叫一声,眼泪花花瞬间喷涌而出。

三婶子是又气又急又心疼,忙拉她出去,也顾不得从水缸里舀水了,直接将她的手摁到了水缸里头,怒道:“我这般辛苦到底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多赚些钱好给你哥娶媳妇,给你攒嫁妆?难不成我还能放着亲生的儿女不疼,去疼别家的娃儿?你个倒霉孩子就不能动动脑子?”

“疼啊疼啊疼!”

“自己待着,我给娇娇送饭去。”三婶子见她伤势也不是很严重,勒令她待在水缸边上,自己则回灶间盛了麻婆豆腐,并一碗白米饭,急急的往村北走去。

而此时,娇娇已经依着她爹的吩咐,将要带走的东西收拾好了,准备明个儿一早就出发前往外婆家。

本朝对三姑六婆各行当的划分很是细致,像眼前这陈媒婆,都不消多问,便可知她只是一般在村里乡间行走说亲的中人,严格算起来都不能被称作媒人。而正经的媒人,指的是在官衙门里登记认可的,又称作官媒,有专门样式的褙子作为区分。

农家懒得穷讲究,只要有中人说合便算作是媒妁之约,可娇娇却记得,上辈子往家中来提亲的,是县城里的正经官媒。

再就是,这时间也不对……

身旁的婶子见娇娇只草草的瞧了一眼,就没甚兴致的别过了眼去,且面上并无任何害羞的迹象,看着像是完全提不起兴趣的模样。那婶子心下微微有些纳罕,不过转念一想,许是娇娇年岁还小,尚未通透而已,正好新人行至跟前准备行礼,便撂了这心思,专心观起礼来。

乡间喜宴比不上城里那边仪式繁琐讲究,至多只能称得上热闹二字。

男方家里特地雇来的鼓乐班子使出了浑身解数,将气氛推至顶点。村里那些半大不小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挤去的,办喜事的人家非但不嫌闹腾,还特地拿了花生糖块等等,让孩子们可劲儿的玩闹,只道越是喧闹越是好兆头。

待礼成,就是喜宴开始时,对于这些来凑热闹的村人来说,而后的喜宴才是至关重要的。

好一通推杯送盏后,各家各人都已酒足饭饱,也有婶子嫂子帮着归整餐盘,余下的饭菜也会被主家分好了送予各家帮忙的人,至于像六婶子这般掌厨的,更是端着好几盆子菜喜滋滋的往家赶,半大小子们则帮着将桌椅带回各家。

娇娇也同她爹一起往村北面走去。

冯源是村里出了名的能耐人,被新郎家人推到了主桌上,席间很是喝了不少酒。好在,他在外头交际惯了,酒量倒是不浅,到这会儿也不过只是微微有些上脸,看着并无太多醉意。

与父女俩同行的还有六婶子一家,他们也算是收获满满了,尤其是小豆丁菜头,小兜兜里鼓鼓囊囊的,装了不少花生瓜子糖块,席间也吃了不少肉,嘴上油乎乎的,面上的笑容格外灿烂。

因着心里十分高兴,六婶子边端着菜盆子走路边同儿媳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瞥见娇娇乖巧的跟在冯源身畔落后两步的地儿,又道:“娇娇如今也大了,我上半晌还听黍哥儿他娘说,小南庄的陈媒婆跟人打听你们家呢。”

冯源又不是真的醉了,闻言脚步略顿了顿,问:“打听我们家?”

“对呀,跟人打听来着,问得可仔细了。”六婶子笑盈盈的答着,她当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一家有女百家求嘛,打听一下又不妨事的。

这也算是习以为常的规矩了,像媒人说亲,说的是两家人,但其实会去请媒人的只有家中有儿子的人家。多半情况下,都是男方父母请了媒人说了自家的情况,若是有心仪的,便直接托媒人去那家探探口风,若是没有,则但凭媒人帮着相看,有人选了再考虑是否妥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