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厄运神魔 > 第五百八十四章 问答

厄运神魔 第五百八十四章 问答

作者:御龙飞翔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3 16:05:46 来源:258中文

第五百八十四章

演播室,量子计算机新闻发布会现场。

来自全球各地的记者们早就落座。

无数摄像机的镜头落在艾亮几人身上。

“咳咳。”

艾亮轻咳一声,扶了扶话筒。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就开始吧。”

艾亮板着脸,不苟言笑的接着说道,“量子计算机,是未来计算机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我们半导体量子芯片成立的初衷,就是进行量子计算机的研发。”

“而在我们项目组一百多位成员齐心协力之下,历时近一年时间,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量子计算总算诞生!”

艾亮打开后面的投影屏幕,将一页幻灯片投影到上面。

艾亮淡笑着开口介绍道,“各位请看,这就是我们那台量子计算机的全部数据。”

“量子比特数目达到三十位,运算速度为零点四皮秒,相干时间三点二微秒!”

“传统计算机需要运行百年才可以求解的问题,使用这台量子计算机不用一小时就可以彻底搞定!”

“当然,这台量子计算机比之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传统计算机,还有着许多的优点,比如说……”

艾亮坐在发言台上滔滔不绝的说着。

而台下的记者则是举起相机咔咔咔的拍照。

这可是世界上第一台量子计算机的性能数据,当然值得众人记录下来。

量子计算机的优秀是无法否认的。

否则世界上各大科技强国根本不会针对量子计算机进行一场科技竞赛,争夺首发的席位。

发言台上,艾亮介绍完项目组研发出的那台量子计算机的全部信息后,下面便进入提问环节。

第一位提问的是一家国内知名新闻媒体的记者。

“艾先生,你好,我想问一下,既然量子计算机已经成功研发,那么,项目组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

这是一个中规中矩的问题。

思索了几秒,艾亮扶着话筒回答道。

“下一步计划的话,当然是尝试将量子计算机进行商用,这个并不麻烦,并且国内外的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正在联系我们筹备这方面的工作。”

“关键的是再下一步,商用之后,当然就是民用。但众所周知,现在量子计算机原型机的体型巨大,民用的话基本不可能。”

“所以说,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为了量子计算机的小型化而努力!”

正如艾亮所说的那样。

量子计算机实现商用并不困难,毕竟一台量子计算机的造价并不算太过于高昂,几百万而已,一般的大型的企业还是可以很轻松的出得起这个价钱。

但要是让量子计算机实现民用,那就足以用困难重重来形容。

价格是一个因素。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体积。

量子计算机的体积实在是太大了。

现在中科院量子信息实验室那台量子计算机的原型机,足足占据了一个房间四五十平米的面积。

而在房价节节攀升的今天,估计不会有人专门给一台计算机一个几十平米的房间住吧。

量子计算机的小型化,势在必行。

所以艾亮才会说,量子计算机的下一步在于量子计算机的小型化。

不仅仅是艾亮,许多量子计算机领域的同行都是这么认为的。

…………

“下一个问题。”

这次站起来的一位金发碧眼的国外记者。

“艾先生,你好,我是来自瑛国《泰晤士日报》的记者凯瑟林。”这位金发碧眼的美女记者,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你好。”艾亮点点头。

《泰晤士日报》的记者凯瑟琳握着话筒问道,“艾先生,我在项目组名单中看到,项目组的首席工程师是你的老师郭院士,我想问一下郭老现在在哪,为什么没有出出席这次的新闻发布会。”

“还有,我得知艾先生所在的半导体量子芯片项目组成立的时间是在去年的四月份,而那时候华国的刚刚研发出双量子比特的半导体芯片。或许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好奇,阁下的团队是如何在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缔造这个在我们看来完全不可思议的奇迹!”

这位记者一口气接连问了两个问题。

不过这两个问题都是在场的众人所关心的。

郭院士是这个项目组的实际领导者,身为首席工程师,郭院士没有出席这次的新闻发布会,本就引起众人的注意。

当然,这位名为凯瑟琳记者的第二个问题,更是众人所关注的关键所在。

众人和她一样好奇,好奇的想要知道艾亮等人是如何创造这个根本不可能缔造的奇迹的。

“艾先生,这是我的问题。”凯瑟琳淡笑着望着坐在发言台前的艾亮。

艾亮沉默几秒,似乎回忆起了什么伤心的事情,语气变得低沉下来,“你的这两个问题,我可以统一进行回答。”

艾亮脸上扯出了一抹笑容,略带自嘲的开口道,“我知道,在一年前,并没有人会认为世界上第一台量子计算机的诞生地会是在华国。”

“即便是在现在,铁一般的事实摆在面前,仍旧有人不相信我们华国会是世界上第一个研发出量子计算机的国家。”

“现在,我针对外界的这些质疑,做一个统一的回应。”

“首先,我们之所以会成功,并不是运气使然,而是我们项目组一百多号人齐心协力,攻克难关的结果。”

“我这里有两个数据,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在项目组共计三百零一天的研究周期内,项目组共计一百二十四人,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长为十六小时十一分钟!”

哗~!

这个数据一出,众人尽皆哗然。

近一年内,项目组平均每人的工作时长为十六个小时以上。

这什么概念。

一天就二十四个小时。

而平均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的工作时长,意味着除去吃饭睡觉这些,基本上没有任何闲暇时间,剩余时间全部扑在了工作上。

这已经不是996了,说是6107更加合适。

这个工作强度,简直变态。

台下的不少记者都脊背发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