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我居然能让人变强 > 第六十四章 盘算

我居然能让人变强 第六十四章 盘算

作者:两百斤螃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22:51:55 来源:258中文

次日一早,明鸾便赶了马车来到象牙山脚下的路口处等候朱翰之不多时就来了。今日他特地换上了一件稍微新一点的蓝布短褐,是没有加缝补丁的那种,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服服帖帖的,不过因为他脸上还有大块的疤痕,又点了无数伪装的麻点,再添个斗笠,倒不大显得出来。

当他上了车,摘下斗笠后,明鸾才看见了他的新形象,便笑问:“今儿怎么打扮得这么齐整?”

朱翰之笑笑:“你说要来试新车,这是喜事儿,既是喜事儿,打扮得齐整些又怎的?你这身衣裳不也是新做的么?”

明鸾低头看看身上的月白细布衫子,特地用了蜡染布做了领缘与袖边,衬着同样花色的蜡染布褶裙,显得很是雅致。她笑说:“这个不是新做的,是去年秋天时我母亲伤了脚,养伤时闲着没事,做的一套夏季衣裳,我一直很喜欢,只是这料子容易弄脏,我平日不舍得穿,直到今儿才狠下心穿出来呢。好不好看?”

朱翰之的视线在她身上转了几转,点头:“还行,就是素了些。”

明明是很好看的衣裳,居然只得了这轻飘飘的几个字评价,男人啊,不论年龄大小,都是没有审美观的家伙!

明鸾一边在心中腹诽,一边鄙视地瞥了他一眼,决定不打击这没审美观的可怜人了,便拍了拍马车的车壁,向他炫耀一把:“你瞧瞧,怎么样?这可是新车!全德庆最好的车马行做的!”

朱翰之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打量了几番,方才给出一个评语:“差强人意吧。瞧你这得意样儿,不过是辆再寻常不过的马车,你就高兴得找不着北了。那位柳同知真不够大方,我听说他做成这件事,在德庆的民望大升,都快要越过知州去了…连肇庆知府都有所耳闻,亲笔行文来夸奖呢,日后必定前程大好。你给他带来这么大的好处,他居然只赏了你十两银子一辆车…未免太小气了吧?”

明鸾撇嘴道:“瞧你那眼皮子浅的。我虽给柳同知出了两个主意,但也只是动动嘴皮子而已,真正在做事的,还是茂升元的人,柳同知自己也花了不少心血。如今能有这样的成果,功劳都是他们的,我不过沾点光…能得到这些奖赏,就已经喜出望外了。如果还要嫌不足,那脸皮也太厚了吧?你当我是沈家人么?”

朱翰之忍不住抿嘴一笑:“那倒是,跟沈家人一比,你立马儿成君子了。”

明鸾白了他一眼:“净会嘲笑人。听你方才的话,你一定又把吕先生派来的人当成探子派出去打听消息了。早劝过你,他们是留下来保护你的,你别总是支使他们不干正事…万一真遇到了麻烦,谁来救你?”说罢又四处张望:“他们人呢?该不会没来吧?如果跟来了,你也用不着让他们躲起来…光明正大跟着好了,也免得他们辛苦。”

朱翰之仲手夺过她手里的马鞭:“不用找了,他们都不在。今儿既是要试你的新马车,也不必非得进城去,他们跟不跟有什么要紧?若真遇到麻烦,大不了驾着车快逃就是。”说罢用力一甩鞭子,马嘶叫一声,便开始往前跑了。

明鸾嫌他力道太大,忙说:“你轻点儿,这可是新马!鞭子也是我二伯父昨儿晚上连夜做出来的…还是新鞭子呢!”

朱翰之接过来瞧了瞧,轻笑道:“这鞭子不如李家那个厉害,打在马背上轻飘飘的,幸好柳同知送你的这匹马十分温顺,一看就知道是拉惯了车的,不然这鞭子还真未必降得住它。”

“你怎么知道?”明鸾有些惊讶…“我二伯父也说,这马可惜了,只能用来拉车,人骑上去却跑不快,不然他直接就能拉了去,哪里还能留在家里拉车?”

朱翰之翘翘嘴角:“这种事,但凡练过骑术的人都晓得,二表叔自小就习骑射,如今又是正经的武官,自然是瞧一眼就能看出来了。你们女孩儿家哪里知道这个?”

明鸾只觉得他话里大有轻视之意,便冷笑着说:“凭什么说女孩儿家就不知道了?不过是因为被你们拿规矩礼教约束着,只能关在家里绣花,没机会骑马才会这样。如果你不是自小学骑射,只做个富贵闲人,你也一辈子不可能知道这些!要是给女孩儿同样的学习机会,谁说我们就比你差?!”

朱翰之不以为然地道:“你这话就说得偏颇了,男孩儿和女孩儿学的东西怎会一样呢?男孩儿文可学四书五经,武可学舞刀弄枪,女孩儿除了管家绣花之事外,顶多就是学点琴棋书画陶冶情操,若是武将人家,就再学点骑射功夫,这便已经极难得了。可饶是如此,真要比起真本事,那也是男子胜于女子的。”

明鸾不服气,转过身去打算认认真真跟他辩驳一番,不料才开口说了句“你别瞧不起人”,那马车便不知硌着了什么东西,颠了一下,她一时没坐稳,竟整个人往朱翰之身上倒,朱翰之连忙伸手扶住她,但她先一步抬手撑着他的肩膀直起身来,就没倒过去还很快缩回了手。朱翰之顿了顿,将自己的手也缩了回来,面无表情地拉了拉马缰绳,让马走得慢些、稳些。

明鸾还在那里小声抱怨:“怎么回事?路上怎么有块那么大的石头?前天经过时明明还没有的,谁丢的啊?真没公德心。”又要朱翰之停下,自个儿跳下车去把那块石头丢到路边。

回到车上时,朱翰之一脸阴沉,明鸾有些奇怪地问:“你怎么了?”

“没事!”朱翰之硬帮帮地顶了回来,明鸾能察觉到他语气中的不悦,却不知道是什么事惹着了他,更觉莫名其妙。

马车不知行进了多久,朱翰之才再度开口:“姨祖父身体还好吧?我有好几天没见过他老人家了。”

明鸾小心翼翼地看了他一眼,觉得他的脸色似乎缓和了许多,方才答道:“祖父身体好着呢,多亏了柳同知送的虎骨,他拿来泡酒喝了…连风湿的症状都轻了许多,不过最近天气越发热了,他有些没胃口,如今也不爱出门…每日只在家里教小弟读书写字。”

“哦?是吗?那就好。”朱翰之勉强笑了笑,“说起来,你这样跟我出来不要紧么?先前你陪我进了几次城,是想让我避开沈家人的骚扰,不是说沈家人已经消停了么?你忽然又叫我进城去,姨祖父居然也同意?”他隐隐记得明鸾已经将近十二岁了,若还在京城里做着勋贵人家的千金小姐…差不多该是说亲的时候了,如今虽是在流放地,到底男女有别,他与她又是表兄妹,姨祖父三番五次让明鸾来陪他,会不会有别的念头?

明鸾却不知道他此刻的想法,只犹豫了一下,便立刻决定坦然相告了:“沈家前些时候确实是消停了些日子…但这两日又上门来了。好象是我们帮茂升元跟柳同知牵线,从瑶民手里收购大量蜡染绸、蜡染布与竹制品,结果在广州大赚一笔的事叫他们知道了…他们听说柳同知有意将全德庆境内的瑶民与汉人贫民组织起来,统一生产蜡染绸和竹制品外销,茂升元与另两家大商户都要参与进来,需得在德庆各地挑选当地人打理日常庶务,恰好我们九市就有一个名额,我们家没打算参与进去,沈家大爷却很是眼热,想让我们家帮他说说好话,让他做这个管事。”

朱翰之毫不掩饰面上的诧异:“他这是要做什么?已经有了兄长这个倚仗,他还要贪图这小小的管事之位么?”

明鸾撇撇嘴:“我哪儿知道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也许是觉得蚊子肉也是肉…再少的钱也是钱吧?祖父再三跟他们说,我们两家人迟早都要走的,这时候揽下这桩差事,一来会引人注目,二来日后离开时又要再找人接替,平白给柳同知添乱…三来嘛,这种要跟三教九流打交道、还要管鸡毛蒜皮小事的差使,沈家大爷那性子哪里做得来?没得自找麻烦去!祖父已经把这事儿托给李老爷了,李老爷也选好了人。可惜啊,沈家人从来都是听不进人话的,又最爱死缠烂打,见我祖父这条路行不通,又听说茂升元在柳同知那里还能说得上话,最近没少骚扰我母亲,偶尔也会缠上我。祖父说了,叫我没事就尽量躲出去,省得跟他们歪缠,怕我一时没忍住跟他们翻了脸。若是可以,最好把你也带出去,免得沈家事有不谐,把气撒在你身上。正好,今天要去试新车,祖父就让我叫上你一道去。”

朱翰之抿了抿唇:“姨祖父是这么说的?”

“对啊,怎么了?”

“没什么。”朱翰之沉着脸又甩了一记鞭子,只觉得心里闷闷的,却不知道是为什么,便抬头看了看天色,“这该死的夏天,又热又闷,是不是又要下雨了?”

“会吗?”明鸾张望四周,“我怎么觉得风还挺凉快的?”

“闭嘴!我说闷就闷,你若非要觉得天很凉快,干脆你来赶车得了!”

明鸾不由得对他怒目而视,但终究顾虑着自家赶车技术不过关,恨恨地选择了忍气吞声。

就在这对少男少女正在相互斗气之际,沈儒平又再度造访了章家小院。他这回没有去见对他从无好脸色的章寂,也没让妻子去找陈氏,却踏入了长姐养病住的小屋。

沈氏咳嗽着,看了殷勤奉上茶水的弟弟一眼,叹了口气,接过茶道:“你这想法行不通的。

我也问过老爷子,他说的不无道理。如今不比从前,事事都要靠自己经营,太孙已经前往北平了,燕王很快就会派人来救我们。到时候我们回京城也好,去北平也罢,自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你乃堂堂皇亲国戚,太孙殿下的亲舅舅,何必委屈自己将就一个小小的管事之职?即便是让你做了,也不过是几个月的功夫,还会引人注目,兴许会给燕王派来的人添麻烦的。”

沈儒平不以为然地道:“燕王殿下既会派人来接,自然有法子疏通好关系,若我做个小小管事,就引人注目的话,章家老二连总旗都当上了,岂不是人注目?章家分明是不想让我们沈家得利…才故意使绊子的。”

沈氏又叹了口气:“你明知道他们都不待见你,又何必送上门去献殷勤?有太孙殿下在,他们绝不敢少沈家一口吃的,待到我们跟太孙团聚…你有的是机会出头,我实在不明白你强求这个职位有什么用处。”

沈儒平有些不耐烦地皱了皱眉:“大姐,你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即便我们能到太孙身边去,恢复了尊贵身份,再不用过这等苦日子,可我们兜里还是没有银子,哪怕是走亲访友、打点人手…都十分不便。还有,容儿既是要做太孙妃的,嫁妆在哪里?我们做父母的总要为她着想,不能让她两手空空地嫁给太孙啊!当年在东莞的时候,我本来也偷偷积攒了些好东西,结果都被人搜刮走了,只留下两片象牙,都给你拿去了…我当时可是一句怨言也没有!如今既有这个机会,怎么也得拼一把。听说茂升元先前做成的那笔大生意,就净挣了近千两银子!虽说我要做的只是个小小的管事…但只要经营得当,未必不能积攒下一笔小钱。大姐,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你一定要帮我!”

沈氏面露难色:“这……………”想了想,“你的话也有道理,只是章家这边断行不通的。老爷子早就厌烦你了,绝不会答应帮这个忙。三弟妹……自我来了以后,也待我冷淡了许多,大概是当年在彭泽的时候,我选择跟你们同行…让她有些不谅解。我又不好将实话告诉她,也只能由得她去。”

沈儒平忙道:“大姐别灰心,章老三家的一向听你的话,即便是一时恼了你,三年都过去了,她能有多大的气?我看这都是因为你一直病着…没能跟她好好说话的缘故,若是能请了她来,多劝解劝解,未必就不能说动她。大姐,章老爷子既然不肯帮忙,能给茂升元递话的就只有你这个妯娌了,哪怕是为了弟弟,为了你侄女儿,大姐也要出一把力啊!”

沈氏眉头紧皱,被弟弟劝了好半天,才勉强点头道:“也罢,我就试一试好了。你不方便跟她说话,回头叫容儿过来。三弟妹对她还算宽和,让容儿去请人,应该不至于碰壁。”忽然又想起一件事:“三丫头不在吧?若是她在,即便说动了三弟妹,终究也是成不了事的。

沈儒平冷哼道:“大姐就放心吧,我亲眼瞧见她驾了车出去接朱文考,才过来找你的。也不知章老三是怎么教女儿的,把女儿养成个村姑不说,居然还象个男人似的驾牟出游,与朱文考同行,章家也没人去教训她。”顿了顿,压低了声音,“大姐,你说………………章老爷子会不会是有什么想法?”

沈氏一愣,马上就理解了他的意思,不由失笑:“这怎么可能?他们俩差着好几岁呢,若老爷子真有结亲的念头,那也该选二丫头。”

“章玉翟长了那样一张脸,谁会娶她?”沈儒平撇了撇嘴,“依我说,你家老爷子也是老糊涂了,章玉翟长得再丑,好歹还是个大家子闺秀的作派,章明鸾虽长得好些,却是个乡下丫头,怎么拿得出手?若他真有那个意思,好歹也该先想到咱们凤儿才对。”

沈氏淡淡地道:“休要胡说。容儿已经是太孙妃了,若是再把凤儿许给朱文考,我们要如何跟太孙殿下,跟死去的太子妃交待?”

沈儒平讪讪地笑了两声,缩了脑袋:“我这就找容儿去,一定让她把你那妯娌请过来。到时候……就靠大姐了!”

明鸾与朱翰之对沈家姐弟这番议论一无所知,他们刚刚才结束了一段马车狂奔,停下来时,两人都兴奋得满脸通红。明鸾不停地拍着马车壁叫道:“这车真好,是不是?是不是?!多结实呀,跑得这么快,一点杂声都没有!坐在车里也稳当得很!”

朱翰之微微喘着气:“确实不错。做车的工匠手艺挺好的。”

“我早就说过了,这是全德庆最好的车马行出品!”明鸾重新坐好,整理了一下头发,“接下来咱们去哪儿?既然你不想进城,不如咱们去看龙舟?端午马上就要到了,附近几个村子的人一定在江面上练习划龙舟呢,到了正日子,江边定是人山人海的,咱们想清清静静地看,就得趁这个时候。”

朱翰之张望四周一眼:“也罢,随你喜欢吧,看完了咱们就回去。大热天的,外头晒得很,若你嫌沈家人烦,就跟我回山上去,山上凉快。”

“好啊!”明鸾也没多想,高高兴兴地答应了。两人调转车头,往江边的方向走,一路有说有笑的,不一会儿,迎面来了一群人,明鸾认出其中一个正是那天在茂升元门口遇见的翩翩公子,对方也正好抬头望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