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我居然能让人变强 > 第五章 河灯

我居然能让人变强 第五章 河灯

作者:两百斤螃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22:51:55 来源:258中文

明鸾在女香客留宿的庵堂后院住下,心一直静不下来。朱翰之说过也许会找她去介绍详情,因此她哪儿都不敢去,一直乖乖待在房间里等着,结果几个时辰过去,也没见有人来找。

晚饭时间到了,朱翰之的房东大婶帮着拿了庵里备的斋饭过来,陪她一道吃。明鸾哪里有胃口?不过是随意吃点。正吃着,外头传来阵阵锣鼓声,不一会儿又响起了丝竹声,更有人声鼎沸,渐渐地竟吵嚷起来。庵堂里也开始骚动了,不停地有人从旁边的院子里三两结伴往外走,欢声笑语,引得房东大婶也蠢蠢欲动。

明鸾见状便问:“外头这是怎么了?”

房东大婶忙道:“今日中元节,庙里有水陆法会,我们镇上特地请了外地的戏班子来唱大戏,晚些时候,还要放河灯祈福呢!因此镇上的人与外地来的香客都会出门看戏放灯去的。小姑娘,你要不要一道去看看?”

明鸾这才想起今天是七月十五,照往年习俗,无论佛道都有法会的,从前她总会拉上家人朋友去看看热闹,消遣片刻,但现在哪里有那个心情?她苦笑着摇摇头:“我不去了,白天热得要死,我想好好歇一歇。”见房东大婶露出失望之色,眼睛不停地往外瞄,便道:“大婶要是闲着,就自己去逛吧,只是小心些,注意安全,晚上早些回来。”

房东大婶大喜。她今日是收了朱翰之的银子才过来陪明鸾的,本不该丢下明鸾离开,但一年一次的中元节,难得的热闹,她又想去逛,闻言怎会不开心?忙道:“这怎么使得?就怕沈家小哥儿知道了恼我。”

明真微微一笑:“不妨事,我不会告诉他。您早些回来就行了。”

房东大婶顿时高兴起来,千谢万谢,匆匆吃完了饭·将碗筷送回给庵中的比丘尼们,就赶回房间里换了身干净的衣服,系上一条新做的蜡染布裙子,又将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甚至还戴上了一对银鎏金的耳坠,方才心满意足地离开妆台。她挎起一只篮子正要出门,忽然见到明鸾坐在窗边发呆,想了想,便走过去笑道:“姑娘若是嫌闷,为何不出去逛逛呢?听说镇上请的戏班子是府城来的,唱的也是新戏呢!”

明鸾摇摇头:“我听不懂·也不爱看戏,在这里还清静些。”

“庵里住的人多半是要逛去的,若你一人留在这里,不是很冷清么?”房东大婶从篮中掏出几个东西来,放在明鸾面前的桌面上,“这是白日里我在镇上买的莲花灯,一会儿你若是闲了,可以到附近的河边去放了·也给家里人祈个福。”

明鸾见那是几盏纸扎的莲花灯,用的是极普通的水红色纸张,表层不知涂了什么东西·看起来滑滑的,有些反光,底座是极薄的木板,花芯当中有根短短的蜡烛,因烛身略带些黄色,映着粉红色的“花瓣”,还真有几分象莲花,只是做工略嫌粗糙了些。有的“花瓣”内层处,还写了些歪歪扭扭的字,有“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也有“合家安康”或是“长命百岁”、“百子千孙”之类的。

明鸾忍不住笑了笑,起身道谢:“多谢您了,晚上玩得开心些。”

房东大婶乐呵呵地去了。明鸾拿着那几盏灯翻来覆去地把玩,觉得有些意思,又在屋里寻了半天,最后问一个过路的尼姑借了笔墨来·本想也写上几句吉利话的,只是庵堂外热闹盈天,院中却是冷清一片,想起这几年过的日子,她忍不住鼻子发酸,轻轻落笔,在一盏莲花灯内侧用小字写上“祝爸爸妈妈和哥哥在现代平安幸福”,字刚写完,眼泪就忍不住掉下来了。

这辈子大概再也见不到他们了吧?在现代所经历的二十多年人生,如今看来就象是在做梦似的。明鸾更希望自己现在是在梦里,只要一醒来,什么流放,什么苦难,就都过去了,她还是那个家庭幸福、前途似锦的张晓鸣。

只可惜,这种想法只是做梦而已。虽然白天已经过去了,但夜幕刚刚降临,离做梦还早呢。

擦了一把泪,明鸾提笔再次在花灯内侧写上“张晓鸣一生平安”、“张晓鸣苦尽甘来”、“张晓鸣加油”,写完了,又忍不住捂脸苦笑。这种话只能在私下拿来鼓励自己了,就算被人看到,又有谁知道这“张晓鸣”是谁?现在的她……是章明鸾。

她又拿过两盏灯,在内侧写了些为现在的家人祈福的话,然后将笔墨还了,借了个篮子,将莲花灯全数装下,一个人拎着出了庵堂。

这处庵堂本建在山边,门前一条大道,足有十来丈长,大道的另一端便是悦城镇上最热闹的大街。明鸾远远看着街上灯火通明,锣鼓丝竹之声不绝,也不去凑那热闹,却转身往另一个方向走,沿着斜坡慢慢前行,不一会儿,便到了江边。

这一片江岸比别处都要冷清些,在此向西边远眺,可以看见百米之外一片流光溢彩,人声鼎沸,各色彩灯与火把将整条江都映得如同白昼般。明鸾观察了一会儿,就知道那里一定是正在准备放灯的仪式,一会儿时辰到了,便会有无数盏河灯从那里顺流而下,流经自己面前这片江岸,然后顺着江水流向远方。

明鸾在江边寻了块石头坐下,把篮子放在身边静等。今日是十五,但天气却不算很好,下午才下过雨,天上飘浮着乌云,隐隐能瞧见云后又大又圆的月亮。

也不知过了多久,微风吹来,稍稍吹薄了天上的云层,月色洒在江上,波光粼粼。上游处传来阵阵欢呼声,渐渐的有彩灯顺流而下,明鸾看着那一盏盏莲花灯飘过自己面前的江面,起身将带来的莲花灯也点亮了,放到江面上,让它们顺着水流飘下。望着远去的河灯,她默默祝祷着,只是心却有些乱。她既祈求现代的父母兄长平安康泰,也祈求现在的家人苦尽甘来·更祈求那不知下落的太孙还活着,燕王起事能顺利……祈求着,祈求着,她自己都觉得自己太贪心了·不知老天爷会不会因此跟她赌气,不肯答应她的请求。

“你怎么在这里?”

身后传来朱翰之的声音,她惊醒过来,回头望去,只见他提着一盏莲花灯站在身后的江岸上,面露讶色:“你哭了吗?”

明鸾伸手轻触脸颊果然不知几时流下了眼泪她连忙抬袖一把擦了,冲他笑了笑“没什么。你不是在家里吗?怎么会过来?”

朱翰之若有所思地看着她,沉默了一会儿,低头走到江水边上,将带来的莲花灯放进水中:“我来找你的,远远地瞧见江边有人·就猜想会不会是你,果然。”

明鸾看着他那盏灯很快与其他灯一起飘走了不由得有些好奇:“你也会参与这种活动呀?”

朱翰之没有回答,反而问:“我兄长出事了······你那么伤心么?是担心家里?”

明鸾扁了扁嘴:“这是当然的。早就计划好的事,忽然出了这种岔子怎会不担心?”她深吸一口气,“可是,无论我有多担心,该做的事还是要做。总不能就呆坐着,什么都不干,傻傻等别人来救吧?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四年前我们家刚到德庆时过的是什么日子?现在又过的是什么日子?可见事在人为!我是不会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的!”

朱翰之看着她轻笑道:“你知道么?你这性子最让我惊讶,也最让我佩服。还在九市的时候,我就看见你整天忙活,哪怕是受了姨祖父之命来陪我呢也总忘不了念叨要干什么,菜地的事,粮田的事,果园的事,还有瑶民的事,几乎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我要在山上逛你不是砍柴就是采药,哪怕是用草编了小花篮,也要拿到镇上去讨好那些土财主家的小姐,得两个赏钱。我本来心里还有些不屑,但看着你拿辛辛苦苦积攒的钱去给姨祖父买补药,给三表婶买衣服料子,给二表妹买彩线,给虎哥儿买糖糕,又觉得你实在是个好姑娘。”

明鸾冷笑一声:“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家里人也没少说我。什么丢脸啦,没骨气啦,不象是个大家闺秀啦,野丫头啦,村姑啦,我自己心里也清楚。如果当年南乡侯府没有出事,我还平平安安做我的千金小姐,包管比谁都要斯文腼腆,可谁叫我们家遭了大难呢?”

“可如今你们家不是境况好多了么?”朱翰之问,“连地里的农活都用不着你亲自去做了,为何你还要忙活呢?其实你年纪已经不小了,很该学些规矩礼仪了,毕竟·……”他顿了顿,“你这个年纪,差不多已经是该说亲的时候了。”

一听到他这话,明鸾立马扭头望过去:“说起这事儿,你那天晚上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你是在耍我?!”

朱翰之皱起眉头:“怎么会?我是认真的。”

“认真?你认的哪门子真?!”明鸾气道,“你知不知道自己今年才多大?你知不知道我今年才多大?!我还是个小孩子呢!”

朱翰之忍不住笑道:“你分明已经是个大姑娘了。虚岁十二,正正是看人家的时候。况且你本就长得高,瞧着就跟十五六岁的姑娘没什么两样。”

“可就算这样······”明鸾叉腰作茶壶状指着他控诉,“我也看不出你什么时候对我起了这样的心思。一直以来你都在欺负我,就算是那一天,在下山之前,你还在欺负我!”

朱翰之双手一摊:“是我错了,我那时只是想跟你多相处些时候,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但我真的不是有意欺负你的,要不·……你欺负回来,咱们就算扯平了?”

明鸾重重冷笑一声:“我哪儿敢啊?只怕我对你的态度稍稍冷淡一点,我祖父就能把我皮都剥了。您可是尊贵的广安王殿下呢,而现在……”她神色黯淡了几分,“而现在,你的身份还有可能更加尊贵了。”想到那个情形,她忽然什么心情都没有了,耷拉着脑袋道:“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去。”转身就要走。

“明鸾。”朱翰之拉住她的手,认真的看着她的双眼道,“我不会坐上那个位置的。我向你保证。”

明鸾勉强笑笑:“你在保证什么啊?如果太孙真的出了事,除了你,还有谁能坐上那个位置?难道燕王还能停下来吗?又不可能找到比你更合适的人选。如果你到时候说不愿意,只怕他绑都要把你绑回去呢。”

朱翰之抿了抿唇:“就算真有那一日,我也不会坐上那个位置的。我知道那意味着什么,我不傻。”

明鸾心中微凛,正色看着他:“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说……燕王他真的……”

朱翰之移开了视线:“没有的事。燕王叔是一心为大明江山着想,打算拨乱反正的。我是指那个位置太过尊贵了,以我的出身,还有我如今的模样……根本不可能坐上去。”

明鸾却只觉得他这话不尽不实,还想追问,他却忽然笑说:“你方才说我总是欺负你,却又不肯欺负回来,我该怎么向你赔罪才行呢?对了!”他反手从身后抽出一根竹笛:“方才过来的时候,我见街上有人卖这个,倒有些意思,就买了一根回来。我从前是学过音律的,吹几个曲子你听如何?若是你听着喜欢,就饶了我吧?”

明鸾眯了眯眼:“你这算是转移话题吗?”

“不。”他煞有介事地回答,“我只是把话题转回正道上而已。”

竹笛很小,还带着青翠的颜色,显然是近日才用新鲜竹子制成的,但音准倒不错。朱翰之吹了一小段曲调,清新悠扬,倒别有一番风味。

他拉着她在江边坐下,笑说:“我给你吹一曲,你听一听。”说罢便低头吹奏起来。

调子很优美,好象有些耳熟。明鸾知道自己自穿过来后,除了社戏曲文,就没听过什么音乐,难道是在现代就听过的曲子?

她侧耳细听。轻风吹过江面,彩灯点点,月光粼粼,不一会儿,她就沉浸在曲调中了,等笛声停歇,她转头望向朱翰之,正对上他的双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