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我居然能让人变强 > 第二十九章 动摇

我居然能让人变强 第二十九章 动摇

作者:两百斤螃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22:51:55 来源:258中文

章敞摸到了八股作文的决窍,又埋头苦读,渐渐地,也有了些成果。十月里,他前后共送了十篇文章去老教谕处,只有三篇被打了回来,其余七篇都勉强通过了。

因他是流放军户出身,知州大人那里还不曾点头许他参加科举,老教谕不想当面指导他,怕惹人闲话,便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指出他文章的不足之处,再提点了几句,但也隐隐告诫于他,说他求学之心有些偏了,想要有所成就,还当正心,也要勤加苦读,同时向名师请教,否则顶多只能通过童生试,想要中举却很艰难,即便侥幸得中,日后成就也是有限的。

章敞看到这封信时,几乎想要立刻把信撕得粉碎。他为了考中生员,忍气吞声、放下身段,向个乡下老夫子请教文章,牺牲到这个份上,对方却妄自尊大,居然这般瞧低了他。

这一科他无论如何也要考中,等去了广州后,也要通过乡试,到时候,看他不好生奚落那乡下老夫子一番,出口恶心!

章家其他人都不知道他的想法,只是见老教谕写了信来指点他,他又有几篇文章作得不错,都觉得他今科有望了,心下俱是欢喜。连宫氏也笑道:“我们爷苦练了几年,官儿是越做越大了,只是平日私下里常常觉得自己从小儿读书,却只能弃文从武,实在可惜得紧。如今三叔功名有望,二爷知道了,一定欢喜得紧。三叔可千万要考中啊,这也是我们二爷的期望!”

章敞心中冷笑,面上却微笑以对,但他毕竟城府有限,言行间多少泄露了几分心思,陈氏是他妻子,冷眼旁观,隐隐有些察觉又细细留意了几日,发现自己并没有误会丈夫,便不由得皱了眉头,待到无人之时便拉着女儿把自己观察到的事告诉了她,担心地道:“我看你父亲这些日子的情绪有些不对,好象对官学那位教谕的指导不以为然,却为了考中秀才而勉强听从,长此以往,就怕他心中怨愤越来越重。”

明鸾有些目瞪口呆:“这样也行?他有什么好怨愤的?以前他可以根据考官的喜好来调整自己写文章的手法,为什么现在就不行了?那位老教谕是柳同知好不容易请动的又不图咱们家什么好处,本是好意教他,他还要怨恨,未免太心胸狭窄了吧?”

陈氏瞪了她一眼:“这话可别叫你父亲听见,当心他又骂你!”见明鸾闭了嘴,陈氏才再次叹道:“你父亲本非心胸宽大之人,即便是从前仍在侯府中时,他安享富贵清闲再无半点不如意处,但只要遇到一点不顺心的小事,就会埋藏在心底惦记上好几年,嘴上说不在乎,心里却在乎得紧。”

明鸾想起当年父亲章敞误会母亲陈氏未出阁时就已经与江达生有私情之事,本来只是有人进谗言而已,章敞直接问陈氏也好,或另外派人去吉安打听调查也罢,都能知道真相,要不就直接当没那回事,毕竟陈氏已经嫁给他了,从前是否曾经对别人有过好感又有什么要紧?但章敞硬是闭口不提却在心里牢牢记住此事,从此冷落了陈氏,才导致章家三房庶妾压妻的局面。章敞确实是个心胸狭窄之人,而且还有些昏庸,不然也不会被一个手段并不高明的小妾糊住了眼。

陈氏又继续道:“我们家忽遭巨变,沦落此地除了你两位伯娘外,家里其他人都渐渐的安下心来过清贫日子,但你父亲从小生在富贵乡中,向来以自己的才学自傲,如今你二伯父弃文从武,渐渐出人头地,他却只能凭借兄长的庇护寻个抄写差事,再对比你大伯父已官至从二品定国将军,代掌辽东总兵之职,你四叔同为流放罪人之身,却在两年前已升至正六品校尉,兄弟四人一母同胎,只有他仍是个白身,他心里怎会没有想法?如今科举有望,对他来说,是一展才学、扬眉吐气的好机会,但用心作的文章接连被打回来,就等于是被人直斥他平生最得意之处,他对那位教谕自然就没有好看法了。我也不指望他能改了,只盼着他能继续忍住这口气,好歹把功名考到手再说,到时候咱们尽快离了这里,也省得他对人家生出报复之心。那位教谕在本地德高望重,得罪了他,便等于得罪了全德庆的读书人,更把名声给坏了,你父亲是个糊涂的,我们却不能看着他犯糊涂。”

陈氏与章敞十几年夫妻,虽然感情不大和睦,但她心细如发·又曾用心揣度过丈夫的性情,从他的言行中猜中他心中所想,准确度相当高。明鸾原本没想到章敞会有这种念头,听陈氏一说,顿时吓了一跳,犹豫半晌,道:“母亲说得有理,现在不管父亲是不是有这样的想法,咱们还是提防些的好,可别好不容易等来了一个功名,转眼就把恩人朋友都得罪了,要是因此被革了功名,不是要吐血了吗?在考试没开始之前,咱们要想办法把父亲拘在家里,少让他出去,等明年他一考中,就立刻着手搬家!”

陈氏点点头,又道:“马贵这些日子颇为忙碌,等他闲下来,我就跟他说,让他给他叔叔去信,设法在广州城中寻个小宅子,等时候差不多了,再让马掌柜派条船来接我们。如此也省了许多麻烦,岂不干净利落?”

明鸾有些迟疑:“好是好的,但如果是马掌柜帮忙,一定会很用心,别又叫他太过破费了。”

陈氏怔了怔,苦笑道:“我习惯了请他们叔侄帮忙,也没想太多。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还要跟他们客气,也太造作了。”

明鸾与陈氏母女俩的盘算还没开始实施,连章寂那边也不知道,但章敞要应明年童生试的消息却已经传出去了。村子里的人来了好几拨,都是来瞧未来的秀才老爷的,但章敞不耐烦与他们打交道,只躲进静室中读书,陈氏无法,只能带着女儿出来应酬。幸好村民们对于“秀才老爷”都有些敬畏,听说他要苦读不敢打搅,略坐坐就回去了。倒是镇上李家、黄家等大户下帖子来请章敞去谈诗论文,即使明鸾与陈氏明里暗里想阻挠,章敞还是被章寂逼着去应酬了一圈一日刚从另一大户家回来,只觉得头晕脑涨,走着走着,不知怎的就到了镇上的酒馆门口。

章敞闻见酒馆内酒气四散,里头的几个酒鬼丑态百出,面上露出几分厌恶之色,抬袖掩鼻·转就要走。这时坐在酒馆靠近门口处一张桌子旁的一个人无意中看见了他,连忙起身追出来:“章三爷,章三爷慢走!”

章敞回头一看,原来是同村的,也是军户之子,平日里在百户所领了个打扫兵器库的差事,为人圆滑,嘴巴很甜·从前也常在章放面前奉承,算是半个熟人了。章敞见是他,倒不好立时挥袖而去·便停住了脚:“原来是你,你怎么在这里喝酒?”

那人笑说:“今儿与几个朋友玩耍,赢了几串钱,心情正好,便喝一杯。章三爷,您要不要也来一点儿?”

章敞怎会与他在一起喝酒?只是皮笑肉不笑地摆了摆手。那人也不在意,热情地拉着他道:“我听说章三爷很快就要成秀才老爷了,这可是大喜事啊!我们村子几时出过您这样的大才子?等您成了秀才老爷,可别忘了咱们才是。”

章敞眉间略有得意之色,却没打算应下:“好说。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瞧这人一张嘴就满口酒气,只怕正醉着呢,他哪里有功夫应付一个醉鬼?

那人连忙又拉住他:“章三爷,您别急着走啊。我这辈子除了李老爷家的少爷外,就没跟读书人说过话,听说秀才老爷们身上都带有书香味·闻一闻就能让人涨了见识。好三爷,您让我多闻几口,好让我多几分见识啊。”

章敞只觉得这马屁拍得粗俗无比,皱起眉头便要驳斥,冷不防有人从旁插进一句:“笑话,他身上只有酸腐味,哪里有书香味?若他这样的半桶水都算是才子,我岂不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了?!”

章敞顿时大怒,扭头一看,却是多日不见的沈儒平,不由得冷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你。你成天觉得自己是书香门第出身,其实不过是仗着裙带关系谋和名利,还当自己有多清高呢,也好意思说我!”

沈儒平也冷笑道:“我为何不好意思说你?我好歹也是正经科举出身,中了进士的人,若不是……”顿了顿,掩去那一段,“先父本为翰林,一身才学便是国子监的博士也佩服不已的。你从前不过是考中个秀才功名,还是事先请了人捉刀,又有名师们细细指点,方才勉强得中。若不是勋贵人家的子弟当中,读书有成者少,你这点功名又算得了什么?人家不过是看在你与皇家有亲的份上,高抬你一把,你倒真以为自己是什么惊世才子了不成?!”

章敞气得满面通红:“我十几年苦读来的才学,就算称不上惊世才子,也是个正正经经的读书人。哪里象你,家里不过是靠着我们家的权势,才得以攀龙附凤,谁不知你家是暴发?你说我是靠着家世方才得人夸奖,可你不也是一样么?人家也是看在你几个姐姐面上,才夸一句你父子才学出众的。我勉强考中秀才又如何?总是靠自己的真本事,强似你那进士功名,是考官看在你二姐姐的面上才给你的,你以为自己有多高明?!”

他这话一出,沈儒平也怒了:“竖子安敢!你也配说自己是个正正经经的读书人?你不知道京城的人私底下都是怎么笑话你的么?会背几本书,写两首不知所谓的歪诗,就自以为是个才子了,还跑到人家正经读书人的诗会上出风头。若不是石家老大事先跟朋友们打过招呼,请他们多多包涵你的莽撞之处,你以为人家见你做了那种歪诗不会笑话?石家老大为了让你少出点丑,每次诗会总是让那几个无才无德只会奉承讨好人的清客围着你转,不让你与真正有才之人多说话,否则你早就露出原形了!那几个清客也是得了石家老大的好处,方才夸奖你的诗文,又称你为才子,不过是哄你的罢了,你居然还当真了,真真笑死人!”

章敞脸色一白·斥道:“胡说!那蔡有德也赞赏过我的诗文,难不成他也是无才无德只会奉承人的清客么?!”

沈儒平一脸不屑:“他不是清客,可他有求于临国公府,自然不好得罪了石家老大。况且他素来名利心重·便是在仕林中也是饱受非议的,你还信他!”

章敞深吸一口气:“哼,我才不会相信你的话呢。

你不过是瞧着我功名有望,故意编排了这些谎话来打击我罢了!”

沈儒平怔了怔,没想到章敞居然能看出自己的用意,但他马上又发现对方眼中满是迟疑,半点坚定也无·可见不过是嘴巴硬罢了,立马又得意开了:“你以为我在撒谎?你大可以去问你那好二哥。起初你们兄弟是一齐到石家去参加诗会的,为何他只去了两次就不再去了,宁可跟一班纨绔子弟出游?你不会真以为那是他生性顽劣不争气,不如你稳重好学的缘故吧?”

章敞如遭雷击,忽然记起当年他邀请二哥章放第三次去表兄举行的诗会时,章放不屑地撇嘴道:“我们去做什么?那些人与我们本不是一路的,表哥也只会哄着咱们高兴罢了·还不如跟那些自小相熟的朋友出门玩耍去,好歹嘴里说的话还有几分真。”原来二哥那时候就已经察觉到石家表哥的做法了,只恨他没有告诉自己·害得自己做了那么久的糊涂虫!

章敞的呼吸加重起来,沈儒平一听,心中得意,笑道:“你方才说蔡有德夸奖你的诗文,你可知道他背地里是怎么说的?”

章敞猛地抬头看他,沈儒平嗤笑道:“他说,章家三公子不过是背熟了几本诗文,知道的典故多些,字还算写得端正,如此而已·可惜无论诗文都不通得很,只知道堆砌文字,专用那些冷僻的典故,似乎难倒了读诗文的人,便显得他才学比别人强了,却不知道世间文章·是为了直抒己见,诗词也当言之有物。若是用的典故多,便是有才学,那还做什么诗,写什么文?不如直接把古人的典故抄写一遍得了,科举考试也不必拟什么题目,只让考生们将书本默写出来,岂不更好?”他看了章敞一眼,嘴角翘起:“蔡有德还说,章家三公子走歪了路,但瞧着他那沾沾自喜的模样,只怕与他明说,他还当你是妒忌他,还是不说为妙-,横竖有南乡侯府一日,他那点墨水也就尽够了,自有人奉承他,他也只管继续认为自己是个才子就好。”

这话正正说中了章敞的痛处,他回想起自己这一个多月里的经历,不止一个人劝他少在文章里头用典故,连只有十一岁的女儿也这般说,那位老教谕也曾说他走歪了路,难不成他们都是对的?他一直以来的想法全错了么?蔡有德说他沾沾自喜,不肯听信别人劝,那自己这一个多月里的言行,落在别人眼中,是否也是“沾沾自喜”、“不听人劝”?莫非他真的没有半点才学么?

章敞没有跟沈儒平说半句话,便失魂落魄地转身走了。沈儒平原本还要再追上去多打击他几句的,想了想,冷笑一声,转身离开了。只有那醉酒的人还留在原地,左望望章敞的背影,右望望沈儒平的背影,忽然痴痴笑道:“勋贵?皇亲?什么国公府、侯府都出来了,我只当我喝多了,没想到你们俩比我还醉得厉害呢!”摇摇晃晃地,又晃回酒馆里去了。

章敞踉踉跄跄地回到家里,陈氏忙迎了上来:“这是怎么了?你喝酒了么?谁劝你喝的酒?他们不知道你要备考么?”回头叫女儿:“三丫头,去煮碗解酒茶来。”明鸾正在厨房里头,忙应了一声,出来正要说话,便看见章敞一脸苍白地去了静室,心中奇怪,转头问陈氏:“父亲可是病了?咱们给他寻点药吃吃吧?这时候可不能病,一病就要耽误时间!”

陈氏皱着眉头,望着章敞的背影沉默不语。

章敞对妻女的话听得分明,却没有力气去回应,他坐在静室中,扫视周围的书本、笔墨纸砚,又听得对面屋里文虎缠着让祖父章寂教写字,却被章寂教训说:“小声点儿,你三叔刚回来正用功呢,别吵着他。”过了一会儿,他又听见周姨娘在院中小声对陈氏说,刚买到了一只老母鸡晚上炖汤给三爷补身体。还有玉翟在窗下问明鸾:“冬季将至,三叔最怕冷了,父亲去年给我买了小手炉,今年我与母亲一处住着,比平日暖和,小手炉就给了三叔吧?省得他冷了手不好写字。”如此林林总总。

全家人都盼着他能考中,为了让他安心备考几乎是倾全家之力。万一他没考中,辜负了他们的期望······

章敞觉得自己有些呼吸困难,仿佛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压在了他的身却说沈儒平打击了章敞一番,心中得意,索性打了二两酒、再买了一包卤肉回家打牙祭。杜氏见了有些心疼:“咱们家虽说近来略宽裕了些,也比不得从前,钱要省着点花,你平白无故买这些做什么?”

沈儒平得意地道:“今儿我做了件爽快的事索性买了酒菜回来庆祝庆祝。”

杜氏不解,等她把事情细细问清楚了,脸色都变了:“咱们还要指望章家别把咱们女儿的底细泄露出去讨好都来不及,你怎么反而得罪了他家?!”

沈儒平不以为然:“往日咱们也没少讨好他们,几时得过好脸?横竖他们都要跟我们家作对的,倒不如凭心意行事,也省得受那窝囊气!”说罢便不再理会妻子,径自倒了酒,就着那卤肉喝起来。

杜氏见状,便知道他有些恼了,想了想,上前柔声赔笑道:“相公莫恼你说得也有道理。其实,我早看不惯章家行事了,若不是为了大姑奶奶与咱们容儿着想,我又怎会忍到今日?就怕他家恼了相公,会拿大姑奶奶与容儿出气。”

沈儒平皱皱眉,道:“这有什么可怕的?大姐那里她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了,只要大姐夫风光一日,他们便不敢真休了大姐,大姐即便挨几句骂又有什么要紧呢?等到日后大姐夫来接,自有出气的时候。至于容儿······”他顿了顿,“你不是说她很得柳太太与柳姑娘欢心么?还怕章家怎的?”

杜氏想想也是,稍稍安下心,忽然记起一件喜事,忙笑道:“相公,忘了告诉你了,今儿有一桩喜事—容儿的亲事有眉目了!”

沈儒平一震:“当真?!”

“当真!”杜氏笑道,“今日我去瞧容儿,给她送点东西,又见了柳太太一面。柳太太问我容儿年岁几何,生日属相,可曾订过亲事。我告诉她后,她便笑说,我们容儿真是难得的好姑娘,很是讨人喜欢,若是我们夫妻答应,她愿意为容儿保媒,说一门好亲事!相公想想,这话还能是什么意思?分明是看中我们容儿了!”

沈儒平大喜,但旋即又收起笑容:“你确认柳太太真是这个意思么?兴许她只是想把容儿说给另一户人家?”

杜氏道:“柳太太说了,包管我们满意,还说容儿这样的好姑娘,定要配个十全十美的好孩子,而且容儿这么好,真想让她长长久久地留在家里。你想想,这话还能有别的意思么?柳家的大公子已经到该说亲的年纪了,城里无数士绅富户都有意将女儿嫁过去,柳太太一直不肯松口,却也没挡着人家带女儿来见她。她还从没有夸过哪家的女儿呢,却对咱们容儿赞不绝口,加上她对我说想把容儿长长久久地留在家里,怎会不是看中了容儿做她媳妇?”

沈儒平欢喜得难以自抑:“这简直就象是在做梦,她居然真能看上我们容儿?我们可是军户啊!”

杜氏哂道:“相公这话可说错了,咱们家眼下虽是军户,但世代书香,太子妃都出过,容儿能嫁进他家,原是他家的福气!若是担心门户不合适,只要柳同知愿意,让你脱了军户身份,也不过是举手之劳。”

“你说得对。”沈儒平想了想,“章老三也能考科举,做生员,我为什么不行?我的才学可比他强多了。明儿你再去找女儿,让她想法子说动柳太太帮忙,只要我能得到参考的资格,等明年中了举人,谁还敢说我女儿配不上柳家的哥儿?!”

杜氏笑容一窒,眼角瞥了瞥他那伤残的手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