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我居然能让人变强 > 第三十七章 惊变

我居然能让人变强 第三十七章 惊变

作者:两百斤螃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22:51:55 来源:258中文

花厅中一片寂静。

沈儒平呆了好一会儿,方才转过身怔怔地看着女儿,忽然间扬手狠甩了一巴掌,把沈昭容打得整个人摔倒在地。杜氏尖叫一声扑过去抱住女儿,哭道:“相公,你好好的打孩子做什么?她可是受了大委屈的!”

沈儒平喘着粗气道:“她辱没了祖宗,做出这等丑事,难道我还打不得她?!”

一切希冀都成了泡影。若与沈昭容有肌肤之亲的不是柳璋,那他方才闹了又有什么用?柳家那个侄儿他曾听妻子抱怨时提过,读书无成,又是庶支,还是娶过一房妻子的,女儿即便正经嫁过去,也是与人做个填房,更别说如今柳家的架势,摆明了是只肯纳他女儿为妾的了。妾跟妻可没法比,若是妻,他还可以借着与柳家成了姻亲的名头,求个参加科举的资格,但若是妾,谁把他当正经亲家?!

可恨女儿找错了人,又没有提醒他,害得他把话说了出去,如今覆水难收,若是因此得罪了柳同知,叫他以后如何是好?!

沈儒平自顾自地在那里生气,倒在母亲怀中的沈昭容一脸木然地直起身来,跪倒在地向柳同知与柳太太道:“大人、太太容禀,方才是家父误会了,伤了公子的脸面,都是我们家的不是。如今误会已消,请大人、太太原谅家父、家母爱女心切,处处为小女这个不孝女着想,才会生出妄念。小女愿在大人、太太面前对天起誓,今日之事全是小女过错,与柳家不相干,请大人、太太看在小女这几个月来一向勤勉小心的份上,饶恕小女一家吧!”说罢伏下身去,重重地磕了三个头。

沈儒平与杜氏目瞪口呆地看着女儿的动作,前者张口就想要骂,却被后者一个眼神止住了,两人双双沉默下来。

柳同知夫妻俩看见沈昭容脸还红肿着,眼角隐带泪光,又想起方才的情形,对她倒生出几分测隐之心,再看沈儒平夫妇俩的反应,心中越发不屑。柳同知沉声道:“我本来以为你是个懂规矩的姑娘,只是一时鬼迷了心窍,才会做错了事,既然知错能改,我也不打算与你一个孩子计较。没想到你父母比你还要糊涂,竟讹诈到我头上来了。还好我儿一向洁身自好,不曾中了你们的算计。如今虽说是我侄儿惹了事,但也是你们算计他在先。他是个正经人家的孩子,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嫁他做填房的。我知道做妾可能是委屈了你,但谁叫你先存了坏心呢?既然你还知道廉耻二字,不愿辱没了祖上的名声,那我也就饶过你了,望你记得今日所许下的诺言,若日后胆敢再拿这等丑事讹诈我们柳家,我身为同知,也当尽我平靖地方之责。”

沈昭容身体一软,红着眼圈再磕了三个头:“多谢大人,多谢太太!”

沈儒平见事情有了转机,眼珠子一转,又犹豫了。虽然说柳同知的侄儿不如柳璋好,但也是正经柳家子弟,若不是纳妾,而是娶妻的话,哪怕是填房,也算是跟柳家联姻了,那柳家是否会看在姻亲份上,给他一个体面,让自家侄儿脸上添点光彩?

他低头琢磨着,但柳同知却没打算给他足够的时间琢磨完,径自叫了儿子:“去写一式两份文书来,让沈家人签字画押。”柳璋笑笑,应声去了。沈昭容不安地问:“大人,您方才不是说……不用留文书了么?”

柳同知淡淡地道:“留一份做证据,彼此也安心些,省得日后牵扯不清。”

柳太太更是冷笑说:“有个凭证也好,免得你们心中不平,出去了又在外头胡说八道,坏我柳家的名声。我们家里人虽清楚中了你算计的是谁,但谁又能担保你父母不会睁着眼说瞎话,牵扯到我儿子头上呢?便是我们玦哥儿,也不是你们可以随意污蔑的。你记清楚了,若这事儿有一丁点风声传了出去,都记在你头上!”

沈昭容脸色灰败,心里明白柳家已经记恨上自己了。她在柳家住了几个月,深知柳太太管家的手段并不高明,治家也不严谨,即便勒令下人不得谈论,也会有人忍不住嚼舌头,今天的事,除了书房的下人外,这花厅内外侍候的下人都看得清清楚楚,迟早要传出去,若到时候柳家拿这个做理由,处罚她一家三口,那岂不是有冤无处诉?

柳璋很快写好了一式两份文书,奉给父亲看了,得其点头,又叫过一个婆子,连着笔墨与印泥盒一并送到沈家父女面前。沈昭容见他连亲自上前送文书都不肯,特地离自己远远的,心下一阵酸楚,颤着手拿起笔,便在文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婆子又飞快地将印泥盒奉上。沈昭容用大拇指沾了红印泥,还未落在纸上,眼泪就再度掉了下来。

这时有人来报:“玦大爷醒了。”只见门帘一掀,走进一个身量中等、年约二十岁、身穿宝蓝绸面直裰的青年男子,正是酒醉后重新梳洗过的柳玦。

他才进门,向叔叔婶婶弯腰行了一礼,回头无意中瞥了沈昭容的方向一眼,便整个人呆住了,愣愣地盯着她看。

沈昭容抬袖轻拭泪水,含怨看了看柳玦,见他一脸呆滞,心下越发厌恶。她知道,就是这个男子毁了她的未来。她转过身,在文书上印下了自己的指印。婆子又送上了另一份文书,并且将她已经签字画押的那一份送到沈儒平面前,同样奉上一份笔墨。

沈儒平没动,他正盯着柳玦瞧。

柳璋看不过堂兄的傻样,出声叫了他一句,柳玦这方醒过神来,呆呆地道:“这姑娘……我好象隐约在梦里见过,还以为是个仙女儿呢。但我那时候想着进门的定是个丫头,怎么可能是仙女?一定是我眼花了。可如今仔细一瞧,真真跟仙女儿似的!”

柳璋眉头一皱,有些不好的预感:“哥哥……”

柳玦打断了他的话,兴奋地对柳同知夫妻道:“叔叔,婶婶,这姑娘就是你们跟我说的,被我不小心扑倒的那一个么?既然我冒犯了这姑娘,合该娶她做媳妇才是!”

沈昭容正在签字的手忽然一抖,在纸面上划出一道浓浓的墨痕。她惊慌地看向柳玦。

柳同知脸色有些不好看:“胡说,她是个军余的女儿,来我们家是给你妹妹做伴当来的,你怎能娶她为妻?”

柳玦有些羞涩地笑道:“侄儿原本没什么出息,读书不成,又不会经商,若不是母亲一定要我来叔叔处见见世面,本家又让我来给叔叔送信,我就守着那几十亩薄田,在乡下待一辈子了。我这样的人,要娶什么体面人家的女孩儿?没得耽误了人家。她家世差些不要紧,家世差,人会听话得多,不象侄儿前头的媳妇儿,就是因为家里有些体面,总是嫌侄儿无用,身子不好,心气难平,长年跟母亲生闷气,把身体弄坏了,还害得母亲担了恶名。这一个既然出身不好,那侍候母亲必然更小心殷勤。”

沈儒平忽然笑道:“柳大公子这话说得好,我闺女最是柔顺知礼了。不过咱们家家世可不差,虽说如今只是个军余,但从前咱们家也是皇亲国戚,先父是先帝时的翰林学士,我大姐是南乡侯世子夫人,二姐更是悼仁太子正妃!三姐也嫁入了勋贵之家。我当年可是中过进士的!真正的书香名门!若不是新皇登基,我们家也不会落到如今的境地,但我大姐夫如今正在辽东做将军,迟早要为我们平反的,到时候……”

不等他说完,柳同知已沉下脸:“沈儒平!你这是对朝廷有怨言么?!”沈儒平打了个冷战,方才讪讪地住了嘴。

柳玦有些好奇地问:“你是悼仁太子妃的弟弟?我在老家时,也常见一些有名的才子聚在一处谈论时事,都说先帝时的太子爷死得冤,说今上得位不正,又弄得民不聊生,很该……”

“玦哥儿!”柳同知喝住了侄儿,脸都白了,“慎言!这些事不是你们该管的!”

柳玦缩了缩脖子:“不是侄儿想管,是他们……他们聊得兴起,侄儿想凑过去听听,却被他们赶走了。他们笑话侄儿没本事,没才学,不配与他们一道说话。”接着他又转怨为笑,乐呵呵地看着沈儒平道:“若我娶了悼仁太子的内侄女做老婆,不知他们要如何羡慕我呢!”

沈儒平大喜:“贤婿!”

柳同知大怒:“放屁!”

看着搞不清楚状况的傻侄儿和眼里闪烁着算计光茫的沈儒平,柳同知忍住气,冷声道:“玦儿,你别以为你续弦是你自个儿的事,就把柳家的脸面丢到地上任人踩!你愿意娶个罪人之女倒也罢了,别误了柳家其他人的前程!你若喜欢她,只管纳来做妾,想要正经迎娶,却是休想!我意已决,不必多言!管家,送客!”

他话音刚落,站在沈昭容身边的婆子便飞快地将两份文书收起,退回柳璋身边。虽然文书上只有沈昭容一个人的签名与手印,没有沈儒平的,但总是个见证。管家也利索地站出来送客。沈儒平虽心有不甘,但在数名人高马大的家丁“护送”下,还是不情不愿地带着妻女灰溜溜地离开了。

柳玦有些伤心地问柳同知:“叔叔,这是为什么呀?我真喜欢那姑娘,漂亮得象仙女似的……”

柳太太更是冷笑说:“有个凭证也好,免得你们心中不平,出去了又在外头胡说八道,坏我柳家的名声。我们家里人虽清楚中了你算计的是谁,但谁又能担保你父母不会睁着眼说瞎话,牵扯到我儿子头上呢?便是我们玦哥儿,也不是你们可以随意污蔑的。你记清楚了,若这事儿有一丁点风声传了出去,都记在你头上!”

沈昭容脸色灰败,心里明白柳家已经记恨上自己了。她在柳家住了几个月,深知柳太太管家的手段并不高明,治家也不严谨,即便勒令下人不得谈论,也会有人忍不住嚼舌头,今天的事,除了书房的下人外,这花厅内外侍候的下人都看得清清楚楚,迟早要传出去,若到时候柳家拿这个做理由,处罚她一家三口,那岂不是有冤无处诉?

柳璋很快写好了一式两份文书,奉给父亲看了,得其点头,又叫过一个婆子,连着笔墨与印泥盒一并送到沈家父女面前。沈昭容见他连亲自上前送文书都不肯,特地离自己远远的,心下一阵酸楚,颤着手拿起笔,便在文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婆子又飞快地将印泥盒奉上。沈昭容用大拇指沾了红印泥,还未落在纸上,眼泪就再度掉了下来。

这时有人来报:“玦大爷醒了。”只见门帘一掀,走进一个身量中等、年约二十岁、身穿宝蓝绸面直裰的青年男子,正是酒醉后重新梳洗过的柳玦。

他才进门,向叔叔婶婶弯腰行了一礼,回头无意中瞥了沈昭容的方向一眼,便整个人呆住了,愣愣地盯着她看。

沈昭容抬袖轻拭泪水,含怨看了看柳玦,见他一脸呆滞,心下越发厌恶。她知道,就是这个男子毁了她的未来。她转过身,在文书上印下了自己的指印。婆子又送上了另一份文书,并且将她已经签字画押的那一份送到沈儒平面前,同样奉上一份笔墨。

沈儒平没动,他正盯着柳玦瞧。

柳璋看不过堂兄的傻样,出声叫了他一句,柳玦这方醒过神来,呆呆地道:“这姑娘……我好象隐约在梦里见过,还以为是个仙女儿呢。但我那时候想着进门的定是个丫头,怎么可能是仙女?一定是我眼花了。可如今仔细一瞧,真真跟仙女儿似的!”

柳璋眉头一皱,有些不好的预感:“哥哥……”

柳玦打断了他的话,兴奋地对柳同知夫妻道:“叔叔,婶婶,这姑娘就是你们跟我说的,被我不小心扑倒的那一个么?既然我冒犯了这姑娘,合该娶她做媳妇才是!”

沈昭容正在签字的手忽然一抖,在纸面上划出一道浓浓的墨痕。她惊慌地看向柳玦。

柳同知脸色有些不好看:“胡说,她是个军余的女儿,来我们家是给你妹妹做伴当来的,你怎能娶她为妻?”

柳玦有些羞涩地笑道:“侄儿原本没什么出息,读书不成,又不会经商,若不是母亲一定要我来叔叔处见见世面,本家又让我来给叔叔送信,我就守着那几十亩薄田,在乡下待一辈子了。我这样的人,要娶什么体面人家的女孩儿?没得耽误了人家。她家世差些不要紧,家世差,人会听话得多,不象侄儿前头的媳妇儿,就是因为家里有些体面,总是嫌侄儿无用,身子不好,心气难平,长年跟母亲生闷气,把身体弄坏了,还害得母亲担了恶名。这一个既然出身不好,那侍候母亲必然更小心殷勤。”

沈儒平忽然笑道:“柳大公子这话说得好,我闺女最是柔顺知礼了。不过咱们家家世可不差,虽说如今只是个军余,但从前咱们家也是皇亲国戚,先父是先帝时的翰林学士,我大姐是南乡侯世子夫人,二姐更是悼仁太子正妃!三姐也嫁入了勋贵之家。我当年可是中过进士的!真正的书香名门!若不是新皇登基,我们家也不会落到如今的境地,但我大姐夫如今正在辽东做将军,迟早要为我们平反的,到时候……”

不等他说完,柳同知已沉下脸:“沈儒平!你这是对朝廷有怨言么?!”沈儒平打了个冷战,方才讪讪地住了嘴。

柳玦有些好奇地问:“你是悼仁太子妃的弟弟?我在老家时,也常见一些有名的才子聚在一处谈论时事,都说先帝时的太子爷死得冤,说今上得位不正,又弄得民不聊生,很该……”

“玦哥儿!”柳同知喝住了侄儿,脸都白了,“慎言!这些事不是你们该管的!”

柳玦缩了缩脖子:“不是侄儿想管,是他们……他们聊得兴起,侄儿想凑过去听听,却被他们赶走了。他们笑话侄儿没本事,没才学,不配与他们一道说话。”接着他又转怨为笑,乐呵呵地看着沈儒平道:“若我娶了悼仁太子的内侄女做老婆,不知他们要如何羡慕我呢!”

沈儒平大喜:“贤婿!”

柳同知大怒:“放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