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异灵手札 > 第三零一章 老聃化胡为佛,仲尼绝笔春秋

随着法家创立,人道璀璨的文明增添重要一笔,自此,贯穿整个人道长河,影响整个人族文明的学说现实。

其意义之大,流传之久,甚至超越了周易,超越了诸子百家任何学说,是人族三皇五帝之后,罕见的大功德之事,人道气运再次勃发,酝酿的无上造化更进一步,和姬玄淼之间产生了一种极神秘的联系。

老聃和孔丘也有些怔楞,老聃是没想到被姬玄淼抢了先,得了百家第一的机会。

而孔丘则压根不知道立一学说还能得无边功德,这不由让他正式创立儒家的心思更坚定了些。

而另外一些寻求机缘的大能同样如此,不过创立一家学说并不简单,这是仅次于立大教的行为,不但要有一套严密的理论体系,还要符合自己的道,更要契合人道发展,对人族产生的作用越大,得到的功德也气运越多。

姬玄淼创立学说之后,被周天子请到王宫中请教法家之道,听后虽心向往之,但魄力不足,无变法之雄心和胆识,只能扼腕长叹。

孔子见老聃而语仁义,老聃道:“糠屑进入眼睛,也会颠倒天地四方,蚊始之类的小虫叮咬皮肤,也会令人一夜不能入睡。仁义给人的毒害令人糊涂,对人的祸乱没有能比仁义更为厉害的。”

“你要想让天下不丧失质朴,就该自然而然地行动,一切顺应自然规律,又何必去宣扬仁义,好像是敲着鼓去追赶逃亡的人一样?”

“白色的天鹅不用每天沐浴而毛色自然洁白,黑色的乌鸦不必每天用黑色染而毛色自然乌黑,乌鸦的黑和天鵝的白都是出自本然,没有谁好谁坏之说。人世的一切都是自然发展,你又何必非要套上仁义的枷锁,去强行规范孰对孰错?这只是你理解的对错,不是普世共通的对错。”

孔子道:“天地间本无对错之说,但事物发展自有其规律,有好有坏。我之道,便是上体天心,以仁道合于天道,将好坏分为对错,譬如阴阳,白多则黑少。吾以此引导人道发展,使万事万物偏向好的一面,而规避坏的一面。”

老聃叹道:“嗟乎,丘已得道矣!”

孔子从老聃处归来,三天不说话,姬玄淼问道:“你见到老聃,觉得其人如何?”

孔子道:“未见其人时,我觉得他应该像龙一样,合在一起便成为一个整体,分散开来又成为华美的文采,乘驾云气而养息于阴阳之间。但等我见了他,才知道龙远不能形容他之万一,他是道之化身,天地奥秘的终极体现,我所见过的人中,没有谁能比他更合乎大道。”

姬玄淼道:“这是孔兄孤陋寡闻也,三界之大,圣贤之辈不知凡几,就说孔兄,来日成就比之老聃也不差,届时再回首今日,方晓道无止尽,曾经的自己,乃井底之蛙也!”

孔子默然半晌,嘿然道:“姬兄所言甚是,此刻的我,再看在鲁国的我,同样恍如隔世,来日方长,君子自强不息,当终日乾乾,以求大道。”

“好,孔兄此言大善!”姬玄淼道:“不知接下来,孔兄有何打算?”

孔子道:“我当继续周游列国,完善我之儒学,希望早日能和姬兄一样,成一家之言。”

姬玄淼道:“我欲传道讲学,宣扬法家思想,还是和孔兄一起吧,你我儒法并用,说不定更有奇效!”

于是二人辞别老聃,转而踏上前往卫国之途,孔子道:“老聃前辈已经学究天人,收藏室中书籍无不倒背如流,为何还要在此地呢?若是传道天下,岂不是人间幸事?”

姬玄淼笑笑,淡淡道:“老聃正在整理玄门理论,成就道家学说,使神秘高邈晦涩的教派学说走向民间,成为一种浅显易懂,却又道理高深的普世哲学。”

“这就和孔兄的《周易》,我之《玄子》一般,虽没有修炼秘法,但所含道理无所不包,尽是天地事物运转的规律,神仙凡人都可看得,都能领悟。”

“这是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统合整个玄门理论和气运,成为影响力更加广泛的道家统一教派。”

“此一举动,使玄门理念扎根于民间,不再局限于信徒之中,人人皆能领悟。小到可做人生指路明灯,大可做治国安民之策,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气运亦绵绵不绝。再结合更上一层的修炼成仙之法,玄门气运稳固,此后或有起落,但永无衰落之时。”

孔丘若有所思,他虽不语怪力乱神,但并不否认他们的存在,只是觉得君子直道而行,不必为此大惊小怪而已。

“这样一来,此后玄门三教亦可统称做道教,这无形间又合‘道’之一字,先天沾染几分气数。作为洪荒第一个建立的教派,玄门的确有这个资格。”

就在二人谈论老聃的时候,他也在整理自己的五千言。这是要合于人道,在人族扎根的东西,以人族的身份来进行,冥冥中自然不会有隔阂,使得道家理念真正的和人族文明融合,彼此吸收。

就算有朝一日道家学说衰落,但别的学说吸收了其理念,也算是另一种存在方式了,自然会分润气运,若反过来打击,说不得就会形成佛魔之间的关系。

时间倏忽而过百年,老聃以道家思想写成了《道德经》,转世人族的使命即将完成,于是辞了官职,骑牛往西而去。

大赤天中老子有感,对坐在面前听道的多宝道人道:“时机已经到了,佛家派了药师佛下界争夺人族造化,此时并无心思发展大乘佛法。关于大乘之法,我已经为你讲解清楚,届时你立大乘佛教,做一方教祖,岂不比现在的阶下囚要好?”

多宝道人面无表情的道:“师伯放心,弟子已经有所明悟。只是我若立大乘佛教,佛门圣人出手杀我,该当如何?”

老子淡淡道:“他们若出手打杀你,贫道就让老聃打杀了药师佛,让他彻底身死道消,既失去抢夺人族造化的机会,连青华大帝的野望也幻灭掉。”

多宝道人嘴角闪过一丝冷笑,这个师伯果然心狠手辣,面上慈眉善目,如邻家老爷爷,但做起事情来,却果断异常,刚灭掉截教不久,又开始布局坑害佛教了。

只是这对自己有利,既然注定要转世入佛教,反抗不了的话,就要积极接受,开始谋求最大的好处。

佛教中截教弟子甚多,自己过去,振臂一呼,立刻就能自成一派,它日时机一到,未必没有机会带他们重归截教。

原先多宝道人担心自己转世时,被佛教圣人打杀,但既然有药师佛做人质,那就没问题了。

药师佛可是接引的亲传弟子,本身是准圣之尊,这次下凡没准得到人族造化,一飞冲天了。就算失败,佛教正在为他谋求东极青华大帝之位,这对佛教意义同样重大,根本容不得破坏。

“你放心就是,只要你成功立了大乘佛教,佛教大量气运汇聚过来,他们再打杀你,那就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只会拉拢你。”

老子对一切局势自然有着谋划,让多宝道人分裂佛教,最好变成现在的阐截一般,这样就不成威胁了。

就算达不到这样最理想情况,但如果多宝被打死了,佛教损失惨重,如果多宝被拉拢了,大乘小乘很难一条心,内斗肯定少不了,无形中也削弱了佛门的力量。

老子一挥袖,多宝道人飞入人间,落在老聃身后,一起走到函谷关外。关令尹喜因夜观天象,看到紫气东来三万里,知道圣人将至,早就等候在侧。

老聃取出一枚金刚镯,化作一道幽深隧道,多宝道人被吸入其中,肉身元神一阵变化,化成一枚舍利子,消失不见。

老聃正要离开,那尹喜却下跪求法。老聃笑意莫名,当下收其为徒,在函谷关立道家学派,传授道德经,赐号尹喜文始真人道号,此后其人建立楼观道,一度影响王朝兴衰。

天将功德,老聃以金刚镯和《手抄道德经》收之,成就两件功德灵宝,骑牛离开,不久之后,在一小村落之中,找到一个方面大耳的少年,正在栽种一些植物。

老聃一眼便看出,这些都是治病草药,当下随便指点几句,被这少年惊为天人,立刻求着时时请教。老聃遂顺理成章的留在这里,和这少年朝夕相处。

就在老子带多宝化佛之时,孔子周游列国完毕,也回到鲁国故居。

他这些年虽然积极奔走,不过政治理念一直未得到伸张,甚至在宋国被驱赶,在陈国、蔡国一带被军队围困,十分狼狈。

孔子眼看天下动荡,生民离乱,对于春秋以来造成这一切的诸侯国十分愤恨,决定写一本史书来记载大事,微言大义,警醒后人,使乱臣贼子惧。

历时数年,史书乃成,取名《春秋》,孔子顿笔于地,不再著书。

他此时已经完成了许多儒家经典,其学问体系也已经建立完毕,于是带领包括七十二贤人在内三千门徒,在曲阜立下儒家学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