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医士无双 > 第五十六章 周密温树

医士无双 第五十六章 周密温树

作者:水红西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23:03:31 来源:258中文

“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者,则无不知。”———————— 未央宫,温室殿。 岁旦前几天下的这几场雪,将温室殿前院里的几棵树裹上一层雪白的冬衣,偌大的院子里,除了中庭刻意清扫出来的小路以外,到处都是积着一层厚厚的雪。 平准令贾诩迈着步子小心的踏在湿滑的路上,他两手收在袖中,叠放在小腹前,不快不慢的走着。路旁种植着几棵苍劲挺拔的古树,片片黑色的苔衣覆盖了树身本来的面目,翠绿的树叶在厚厚的积雪下若隐若现,流露出与众不同的生机与活力。 望着那独具特色的叶片以及虬然的身姿,贾诩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这温室的柏树,是前朝留下来的?” 小黄门穆顺笑着答道:“是啊,远的不说,至少孝成皇帝时就有了的。听说以前这里种着许多柏树、槐树。后来起了火,把这些树都给烧了,唯独这几棵留了下来,过了两年又生叶发芽,活到了现在。” 由于皇帝对未央宫这座在阿房宫之后、比故宫还要大许多倍的古代宫殿群有着远甚于常人的着迷,尽管目前还没有重新修葺的心思,但他闲着没事还是喜欢到处逛逛、瞻仰遗迹,时不时的喜欢问一下宫殿的来源,掌故。是故穆顺对此下足了功课,凡是未央宫里关于西汉年间的旧事,他大抵都能说得出所以然来。 贾诩的心思浑然没有放在这个上面,他只是忽然想到了一个典故,这才开口发问而已。 “原来这就是‘温室树’。” “诶?”穆顺不知道贾诩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见贾诩一副不愿作答的样子,他也只好悻然闭嘴。穆顺想起上次李坚对自己私底下的探问,其实他自己心里也很好奇,贾诩到底是通过什么得知李坚会鞞舞的? 他不就是个从尚书的位置上被贬谪的平准令么?若不是皇帝时不时的看重、召见他,以穆顺现时的身份还未必会亲自接送。 带着一肚子的疑问,穆顺带着贾诩走进温室殿。 炽热的温度从兽炉中弥散而出,烘得整个温室殿宛如阳春,转过一道门,贾诩来到一侧的书房里头。里面除了皇帝本人以外,再无别人随侍,就连从不离身的侍中、黄门侍郎等人都被事先驱离,室内显得异常空阔。 皇帝正在伏案书写着什么,准确的说,是在对照着一份帛书在临摹抄写。 贾诩见过皇帝写的隶书,笔法稚嫩、转折生涩,但对于一个十二岁、这几年才将学问赶上来的少年来说,能写出工整的字来也算不错了,毕竟皇帝并不非得是书法家。 皇帝专心致志的写着字,手腕运作笔锋,笔墨游走于素白的纸张之上,样子十分潇洒。他浑然不觉贾诩在一边稽首见礼完毕,仍醉心于眼前的那幅字。 忽然间,他抬起了在纸上游移来去的目光,朝贾诩看去,莞尔一笑,像是把话家常似得:“贾公快起来。这是杜伯度写的《子虚赋》,昨日被张昶送来鉴赏,我见猎心喜,临摹多时,终是不得其神妙。” 话毕,皇帝又说道:“你可知张昶为何要将其送来么?” “臣不知。”贾诩说道。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皇帝用笔尖朝贾诩作势轻点了一下,玩笑的说道:“你这就有欺瞒之嫌了,长安城还有什么是你不知道的?” 皇帝用笔指人的这个举动在杨琦、桓典等传统士人看来是极为失礼及轻佻的,但对于贾诩来说,却是件无关紧要的小节。 “有许多。”贾诩不矜不伐,神色平静的答道:“市井闾里的消息大致尽在掌握,而有些人的府宅却是一时难以探听。” 皇帝写字的手轻轻一顿,复又一起,在纸上留下一个极好看的撇,他收起笔,低下头去凝视着那个字:“谁家?杨氏、马氏?” 贾诩说道:“都有,彼等大族高门,其府中亲近的苍头奴仆无不是世代为奴、或是从小教养,对其家忠心无比,很难为外人收买笼络。而其余的闲杂人等,地位不高,又难获成效,是故臣在此事上可谓是毫无寸进。” 皇帝将笔搁在案上,身子朝后一靠,淡淡说道:“别看我在宫中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其实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片刻就能传到外间去,引起万端揣测。而我却对彼等大族一无所知,这世上有太多人当面一套背地一套,在外人是正人君子,在内却是阴狠小人。” 贾诩听着有些不对劲,皇帝这个说法有些性恶论,似乎是先入为主的将所有臣子当做奸臣来提防了。 他不禁皱了皱眉,这一细节很快被皇帝捕捉到,误以为是贾诩对没能渗透进杨氏等人圈子里感到惭愧,于是安慰道:“豪族势力根深蒂固,经营百年,岂有像张昶家这样势单力孤、有意无意的不看重私密的?贾公已经做得很好了,用不着自怨自艾。余下的事,慢慢做,到不用急。” “臣谨诺。”贾诩拱手说道:“臣会为陛下看好这些事。” 末了,他像是故意提醒道:“尤其是河东。” “是了,河东。”皇帝喃喃道,他仰望着殿顶的梁柱结构,似乎在想什么事情,用肯定般的语气说道:“我原以为太原那位才是当务之急,没料到,河东一直都是关键。” 王允回乡之后并不安分,私底下有些小动作是皇帝早已察觉到的事情。原来的时候皇帝还能有心看对方要玩什么把戏,可自打刘虞来了之后,王允等一帮人忽然就活跃了起来,这就不得不让人警惕了。 河东的事就是一个切口,这回太守王邑被推倒风口浪尖,许多人都学会了阳奉阴违,打着为了将皇帝的盐铁政策贯彻实行下去的口号,对王邑不断的进行攻讦。 即便在这之中每个人的意图都不一样,例如董承是想在盐官的选任上动手脚,借以保护当地豪强的利益不受损失;而杨氏则是想换掉与贾诩亲近的凉州人王邑,让自己人赴任河东分一杯官盐的羹;至于背后的王允……从最近的一些事情来看,他的想法就很危险了。 贾诩是王邑的荐举人,王邑若是因无功无绩而遭贬谪,他也难辞其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