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医士无双 > 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于籍籍

医士无双 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于籍籍

作者:水红西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23:03:31 来源:258中文

“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剪灯余话】

许褚看向张绣,迟疑了一瞬,开口说道:“我等本司内职,护卫圣躬,看似没有彼等在外领兵的人显赫,但论及权重,我却以为远胜于彼等。火然文www.ranwena`com”

张绣站在廊下,本想给许褚让开去路的动作骤然一顿,上下打量了这个汉子一眼,问道:“仲康兄从汝南调入羽林,心中真是作如此想的?”

许褚与张绣彼此都是任侠出身,虽然一个在凉州一个在豫州,从未见过面,但豪侠之间讲究大方豪气,向来不需要繁琐的接触就能互相熟悉。虽然才认识不久,两人的关系却已经到了说这种话的份上了,许褚从汝南战场上征入长安,等若是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失去在外打仗立功的机会,张绣推己及人,深认为对方心里也会有不情愿。

“这本不该由我来劝导你的。”许褚鼓励似的拍了拍张绣的肩膀,侧首看了一眼正在瞧热闹的张横,随后与张绣擦肩而过,说道:“你心里其实比谁都清楚。”

张绣心神猛然一震,面色复杂的看着许褚宽阔的身躯逐渐远去,心里不知在想些什么。他确实是比谁都清楚,对贾诩来说,他留在羽林监,比外任为将更能发挥价值。张绣也深知这是叔父张济与贾诩两人商议定下的安排,没有容他自作主张的机会,虽然他始终无有怨言,但作为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还有什么是比征战沙场更让人心驰神往的呢?

“看什么呢?”张横站起身,来到张绣身后,顺着他的目光望去,会错了意:“别看了,放眼整个南北军,估计没人打得过他,就是可惜了。”

他这边假惺惺的为许褚惋惜着,一旁的张绣却没有答话,他仍目不转睛的盯着许褚离去的背影,对方昂然走去的姿态像是最忠诚的卫士,无论把他放在什么位置上,他都能踏踏实实的干下去。或许他天生就是干这个的料子,或许,许褚考虑的比张绣更为长远。

张绣站在廊下想了许久,终于,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似得,抬手将剩下的半碗酸梅汤灌入口中,随即跟着许褚的方向,在廊下静静地看护着。

钓台之中,风清浪静。

关中旱情正炙,弘农、左冯翊、京兆尹等地各处都在报灾,河流水位减少,很多地方都用水困难,何况现今还是夏季初盛之时,再过些时日等到了盛夏三伏,关中说不得就要热成焦土。作为承明殿理政的众多宰辅大臣,马日、赵温等人早已为此事而忙得焦头烂额,生怕在自己手中出现任何民变。

而皇帝也几次召集众臣商议治灾方案,在得闻有些偏远县乡已经出现衣食无着的流民时,更是当即表示要以身作则,节衣缩食,与百姓共渡难关。

虽然皇帝表现出了极大的亲民之举,但天不下雨,这个消息仍旧没能让关中百姓振奋多少,就在众人忧心忡忡的时候,裴茂战胜凯旋的消息如一场甘霖浇在心头。只要南征胜了,就一切好说,有上下贯彻有力的朝廷一丝不苟的执行救灾事务、有军功赫赫的禁军在旁镇守、又有皇帝勤政爱民的一派表现,关中不愁民心不定。

所以在收到裴茂等人凯旋班师的消息后,知道皇帝最关心的就是这件军国第一要务,来不及写节略,大致商议了一套犒赏的规制便匆匆赶往皇帝时常避暑观景的钓台。

司徒马日与司空赵温、太尉董承等人一进来,却见皇帝正与卫将军王斌说话。

“……司隶校尉裴茂、侍中荀攸等臣,虎贲中郎将沮隽、射声校尉严颜、步兵校尉赵云等将业已抵达槐里,明日即可至长安。”执掌京兆军务的卫将军王斌在一旁恭声说道。

“兵符与节仗,让裴茂明日入朝了再做归还,不急于一时。”皇帝穿着一件轻薄的衣,头上简单的挽着一个髻,插着发簪,靠在凭几上,手撑着额头,一副懒洋洋的神态:“明日一早,你代我出城相迎……不,太尉来的正好,由你为首,领卫尉与舅父出城,从少府拨钱,照往例颁赐。”

董承一进来就被指派了犒军‘重任’,这让他猝不及防,愣了一会才反应过来,尽量遮掩着语气里的不情愿说道:“臣谨诺。”

众人本为庆贺而来,见皇帝已先做好了主,一时有些无从措手,赵温反应得快,接口说道:“南征大胜,朝廷本该按例赐宴,可如今时局艰难,臣等商议……”赵温往身后两人看了看,表示一致的看法:“不如减省?”

少年本就火气十足,最为怕热,皇帝皱着的眉头多半是在不满这闷热的天气。但在赵温等人眼中,却像是在不满他们商议的这个方案,只是君心难测,他们谁也说不准是前者还是后者。

前者倒还好,多搬几桶冰、或是凉水进来就是了,若是后者……

“多事之秋,只好委屈他们了。”幸而,皇帝是个开明的人,他从善如流道:“不过宴席可罢,一应的封赏不可少。”

“臣等谨诺,已吩咐下去,关中各处皆将知朝廷天军之功,断不会让彼等锦衣夜行。”马日稽首,应声说道。

“如今益州已定,据裴茂所奏,益州、汉中等地多年无有灾乱,百姓殷实,官府富庶。”皇帝轻抬左手,示意马日、赵温等人免礼起身,继续说道:“益州今后想必不会再有战事,唯一可虑者就是南中诸郡,不过如今朝廷目之所及,乃在关东、只要彼等夷王不叛逆作乱,朝廷就暂且容着他们。”

“还是圣虑周全,治大国如烹小鲜,凡事皆有缓急先后。为今之重,乃在于关中旱情。”马日说道。

皇帝看着对方,接着往下说道:“民之所重,在于粮。现今关中粮草不足,而益州府库多有余粮,我适才说过,益州今后再无战事、又无灾乱,空留如此多的钱粮也是无用,倒不如尽皆运往关中。”

赵温正是一愣,一旁的董承却抢着似的说道:“君上说的是!以益州之有余而补关中之不足,正合治国之道,臣附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